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模板

校園 閱讀(2.99W)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模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模板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模板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能力目標:

初步結合具體事物,使學生感受100以內數的意義,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比較大小的方法。

教學重點:

1、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初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

1、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初步探索百數圖中的排列規律。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數數:從100倒數到50

2、看計數器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教師撥數,指名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並說明原因。“你是怎樣想的?”

想:先從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數大,這個兩位數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數相同,就看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的,則這個兩位數就大。

(二)新授:

1、教學例七:

(1)教師出示幻燈片(百數圖)

(2)學生觀察討論,“表中這些數的排列有什麼特點?”(指名回答)

教師舉個例子,引導學生橫看、豎看、斜看分別有什麼特點。

(板書:橫看、豎看、斜看)

特點:①第一橫行的5個數都是雙數,而第二橫行的5個數都是單數。

②從左上到右下這一斜行中的數個位、十位數字相同。

③從右上到左下一行數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數從1開始逐漸增大到9,而個位上的數則相反,從9開始逐漸遞減到1。

(3)學生動手獨立填寫表格。

(4)再觀察,這個數位順序表有什麼特點?

2、練習:教師提問,學生快速回答。如:“第4行第8個數是多少?”

3、按要求38頁,給指定的數塗顏色。四人小組討論還發現什麼新規律?

3、比大小。

(1)十位一樣的數比大小。

課件出示計數器,學生分別說一說計數器上所表示的數,再比較大小,並說一說比較大小的方法,教師小結方法。

(2)練習。

課件出示練習題,學生進行練習,並說一說比較大小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再集體訂正。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模板2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100以內數的認識,是認數範圍的進一步擴充套件。它不僅是學習100以內數的計算的基礎,也是今後學習萬以內數及億以內數的基礎,對發展學生的數感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在整個國小階段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

2、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計數單位“百”,瞭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及組成,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3、藉助100以內數的.組成,能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4、能用10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的事物,進一步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絡,並能進行簡單的估計,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培養數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數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能用多種方法計算整十數之間、整十數與一位數、兩位數的加減法。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並能進行簡單的估計,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

2、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計數單位“百”,瞭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理解數的組成。

[教學重、難點]

初步理解“十”、“百”的含義,知道數位和數位順序;初步理解百以內各數的含義,初步體會十進位制計數法。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資訊窗1、自主練習1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下面老師給大家猜一個謎語:一位先生在南極,不怕冰天和雪地,身穿黑色燕尾服,裡面套著白襯衣。這位先生是誰呢?(企鵝)它生活在哪裡?(南極)誰能為大家介紹一下南極?(學生介紹)大家願不願意多瞭解一些有關企鵝和南極的知識呢?那可要聽好了。(P19)

現在,南極的小主人歡迎同學們到冰雪覆蓋的美麗的南極大陸上做客。(出示掛圖)你看到了什麼?能告訴大家南極的小主人都有誰麼?(板書企鵝、海豹、賊鷗)

二、新授

(一)教學紅點標示的內容

1、數一數

(1)仔細觀察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企鵝、海豹、賊鷗各有多少隻)

(2)咱們先來看一下企鵝,這麼多的企鵝,大約有多少隻呢?同學們想怎樣來數呢?現在就用你喜歡的方式來數出企鵝的只數,一會兒彙報給大家。

(3)剛才我們用了這麼多的方法,一隻一隻地數,二隻二隻地數,五隻五隻地數,十隻十隻地數,這麼多不同的方法,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麼?

(4)到底誰說得最接近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多數同學喜歡用十隻十隻地數,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數較大宗物品時也可以用10個放在一起或圈一圈的方法來數一數。

2、擺一擺

(1)剛才我們用了數一數、估一估的方法,現在你能用你手裡的學具擺一擺嗎?如果一根小棒代表一隻企鵝,你能用小棒擺出100只企鵝來嗎?

(2)你擺出了嗎?說說你是怎樣擺的?誰能想個好方法,讓其他同學可以一眼看出有100只。

(3)10個一是10,1個十是10,2個十是20,……那麼10個十是多少?引導學生說出10個十是100;100裡面有10個十。

3、撥一撥

(1)你能否在計數器上撥出10麼?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撥的?你能否撥出50、70、100麼?說一說你是怎樣撥出100的?

(2)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就是說百位在十位的左面,我們說在百位上撥出一個珠子就是100。

(二)教學綠點標示的內容

1、剛才我們數了企鵝的數量,現在我們來數一下海豹和賊鷗的數量?怎樣用小棒表示它們的數量?用剛才我們學過的方法數出海豹和賊鷗的數量,然後用小棒表示,集體交流,交流時重點說一說怎樣用小棒表示它們的數量。

2、能否在計數器上撥出它們的數量?說一說你是怎樣撥的?引導學生用數的組成的方式來進行撥珠子,十位上撥幾個珠子,個位上撥幾個珠子。

(三)練習

自主練習1:估一估,數一數,說一說。分別估出題目中物體的數量,再數一數,看看你估得準不準,最後在計數器上撥出來。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練習了估算,認識計數單位“百”,瞭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理解了數的組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自主練習2—6

[教學過程]

1、自主練習2:我說你數

一人說出一個數,另一個人接著數,既可以正著數,也可以倒著數;既可以1個1個地數,也可以2個2個地數或5個5個地數,等等。

2、自主練習3:數一數,填一填

根據圖意自己填空,集體糾正答案。

3、自主練習4:看圖,說一說題目的要求

你能試著連一連嗎?先讓學生說一說氣球上各數的組成,然後再進行連線,完成後集體訂正,訂正時,引導學生說一說為什麼小猴不能連73,而連37?

4、自主練習5:估一估,說一說

2008年青島作為奧運會的一個比賽場所,將進行帆船的比賽,現在就有許多的選手來到這裡參加訓練,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訓練的情況。啊!這麼多的帆船,大約有多少條呢?誰能估一估?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5、自主練習6:小遊戲

(1)找一名同學一起做示範。

(2)同桌兩人進行互相猜數遊戲,學生體會數的大小。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義,並正確使用。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模板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圖形的名稱並能識別。

2、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準備:

一些圖形紙製品、學具、多媒體課件、小剪刀等。

教學方式:

分小組活動,每四人為一小組,設立小組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匯入: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位老朋友,你們認識它們嗎?

1、認一認

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讓學生認一認,並說出物體的名稱。(課件出示)

2、選物體

你們的學具盒裡有這些物體嗎?請小朋友挑出自己喜歡的物體,挑好了嗎?

3、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貼一貼)

師:請你選擇一個面摸一摸,你有什麼感覺呢?

那麼,你想把摸到的面留在紙上嗎?誰能想個好辦法?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摸到的面留在紙上,並用小剪刀把它剪下來,我們要聽音樂來比一比,看哪個小朋友剪得又快又好。

你們想把自己剪得圖形貼出來讓別的小朋友也看看嗎?(師生共同貼出剪得圖形)

二、(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剪得圖形真漂亮,你們想看的更清楚嗎?看!老師已經把你們剪得圖形移到了大螢幕上了。

誰能給這些圖形取個好聽的名字?

現在,大家看一看那些圖形長的比較像?

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

過渡: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認識圖形》。

三、(實踐操作)

這四種圖形我們已經認識了,下面我們來動手圍一圍,擺一擺。

1、用釘子板圍。

2、用小棒擺。

四、(課間活動)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新的圖形,孩子們,你們高興嗎?下面就讓我們用歌聲來慶賀一下吧!(師生共同表演唱《幸福拍手歌》)

五、(走向生活,提高能力)

1、找一找(在生活中找有關的圖形)。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這4種圖形,請大家仔細想想我們的生活中有嗎?(有)

請你找出來,找到的小朋友請告訴你小朋友們!

2、辨一辨。(教師出示一些實物,指著有關實物有表面搶答。)

師:小朋友,你們都找了這麼多有趣的圖形,老師也找了一些回來,你們想不想看看?下面進行搶答遊戲,知道的小朋友馬上站起來說。這是什麼?它的面是什麼形狀的?(老師出示準備的幾個實物課件)

3、數一數。

看,數學多有意思,就連我們今天學的圖形也能組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孩子們,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數數這些有趣的圖形吧!(課件出示組合的圖形)

4、認一認。(多媒體出示交通標誌)

小朋友,看!這是什麼?(交通標誌)這些交通標誌表示什麼?每個圖形裡有哪些圖形?誰來說?(過馬路要走斑馬線)(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學生要認清交通標誌,遵守交通規則,安全行駛。)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模板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

(2)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過程與方法: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與實際生活相聯絡,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

(2)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弄清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

理解計數單位。

教具準備:

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演示百羊圈,引入新問題,激發數數興趣

1、師:藍藍的天,綠色的大草地,小朋友玩得多高興啊!看,山坡上下來一群羊,有幾隻?又來了一群,幾隻?這兩群羊共幾隻?20是幾個十?學生觀察回答上述問題。

2、又下來一大群羊,成八小群。師,羊真多啊!有多少隻?

我們來估計一下,現在草地上有多少隻羊。大家交流,說一說自己估計的結果。

3、師,我們的估計對嗎?可以數。你會數嗎?今天學習數100以內各數。(揭示課題)

二、操作、交流,學習數100以內各數

1、實物數數。

(1)師:老師讓你們沒人帶了100根小棒,快速地數一下,是不是100根。

(2)學生自由數彙報,你是怎麼數的?(有多種數法,可以指名進行實際操作。)

2、討論。

(1)師:剛才,有的小朋友是這樣數的:每數10根捆成一捆。誰願意用小棒再來演示,讓全班都能看清楚?能不能試著用剛才同學們提出的辦法來數一下有多少根。提示:每數10根捆成一捆。一定要用皮筋捆好。

(2)師:一根一根地數,10個一是幾?那十根十根地數,10個十是幾?

3、引導學生一十一十地數到一百。

(1)師:數100以內的數,可以一個一個地數,從一數到一百,也可以十個十個地數,數了10個十就是一百

如果讓你十個十個地數,你能從10數到100嗎?100—10呢?

學生數10捆小棒:一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

(2)數百羊圖。一隻一隻地數,再十隻十隻地數。(同桌一個人數另一個人檢查)

(3)搶答:一十一十地數,三十前面是( )十,三十後面是( )十。

八十前面是( )十,八十後面是( )十。

(4)指名數:一十一十地數,從一十數到一百;從三十數到七十,從六十數到一百。

三、接近整十數的數法

1、師:誰能很快地拿出三十五根小棒,說一說你是怎麼拿的?如果一根一根的繼續往下數,你能數到四十二嗎?試一下。

出示例2:從三十五數到四十二。

學生邊添小棒邊數。

交流:三十九後面的數是多少?為什麼是40?

學生將10個單根捆成一捆,得4捆,再接著數到四十二。

2、從五十六數到六十三,再從六十三數到七十二。 (注意滲透組成知識,注意是否每數滿十根捆成一捆。)

3、不擺小棒,一一地數

從七十八數到八十八,再數到一百。(同桌輪流數,再指名數。)

回答:七十九、八十九、九十九的後面各是幾?

四、學習100以內數的組成

1、例3:拿小棒3捆又5個單根,看一看,是幾根小棒?說一說35是( )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

2、第33頁“做一做”的第二題。

3、同桌一人擺小棒,另一人說組成。

4、遊戲:摘果子。(水果卡片)

四十二( )個十( )個一七十六( )個十( )個一

九十四( )個十( )個一六十里面有( )個十一百里面有( )個十

想一想:其實生活中用到數數的地方可多了,想想哪裡遇到過?自由彙報。

如果這堂課的表現是100分的話,你覺得你自己能得多少分?它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呢?說說你得分的理由。

五、小結

師:說一說,你今天學會了什麼?

六、練習活動

先估計一下,有多少個球,再數一數,有多少個球。你的估計差不多嗎?你是怎樣數的?怎樣數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