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感想

校園 閱讀(1.04W)

《費加羅的婚禮》是莫扎特的詼諧歌劇中最具代表性的。《費加羅的婚禮》從頭到尾洋溢位愉快、輕鬆幽默的氣氛。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費加羅的婚禮的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感想

  費加羅的婚禮觀後感篇一

大年七年級又是情人節,我們到保利劇院看俄羅斯芭蕾舞《費加羅的婚禮》。可能是因為過節的原因吧,觀眾很少。我們的票是最低檔80元的,二樓,因為人少,讓我們都到樓下去充數,所以我們坐到了樓下7排,應該是980元的位置吧。其實再往前坐到1280元的位置也不是不行,但離得太近會聞到演員踢起來的土味,還是算了吧。花小錢坐好位置,還是挺合算的。

這是第十屆現代人“芭蕾之春”系列節目中的一場,從2月6日-20日,在保利要上演愛爾蘭踢踏舞和俄羅斯芭蕾舞。我們看的這場《費加羅的婚禮》是俄羅斯克裡姆林宮芭蕾舞劇院演出的,據說它是俄羅斯三大頂級芭蕾舞團之一。

剛聽過歌劇講座,對《費加羅的婚禮》不陌生,但芭蕾舞對劇情做了改編,實際是將歌劇《塞爾維亞的理髮師》和《費加羅的婚禮》的劇情融合在一起了。上半場演的是《塞爾維亞的理髮師》的情節,下半場是《費加羅的婚禮》的情節。音樂是融合了羅西尼和莫扎特的歌劇素材,當然去掉了那些合唱部分,又加入了一些其他的音樂,改編的不錯,挺好聽的。跟以往的俄羅斯芭蕾舞一樣,沒有樂隊只放錄音,聽著效果差一點。

不愧是來自芭蕾舞之鄉的劇團,跳得很不錯。再加上演員們年輕靚麗,看著還是挺賞心悅目的。就是觀眾太少了,樓上空著樓下還沒坐滿,越是好位置越沒人坐, 應該是好票買來送禮但收禮的人沒工夫來吧?真可惜了演員的賣力演出。

  費加羅的婚禮觀後感篇二

這是關於希望、困頓、夢想與友情的電影。不同於以往那些講述陰暗晦澀的監獄片。故事發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被指控槍殺了妻子及其情人被判處無期徒刑,含冤入獄。於是這條充滿絕望與沉重的救贖之旅從這裡開始了。

劇中男主角嚴謹細密的思維,鍥而不捨的精神,堅韌不屈的意志令人感動,但最能打動人心之處則是對自由與希望的苦苦追求。監獄生活無疑是寂寞無望的,任何期盼與幻想都被高牆鐵網監禁,對於沒有自由的鳥兒來說天空永遠是無法觸及的,漸漸地被體制化,也許已經忘了自己還有雙翅膀。就像片中老瑞德所說: “起初,你討厭它,然後你逐漸的習慣它,足夠的時間後你開始依賴他,這就是體制化。”但一切因安迪的到來而改變:《費加羅的婚禮》飄揚在監獄上空,悠揚空靈的女聲洗滌每個人心靈上的灰塵,所有的犯人都無聲的昂起頭,滿臉虔誠與渴望;圖書館因安迪的努力得以擴建,知識填補了內心的空洞……

安迪對自由一刻不惜地渴望與追求讓我們潸然淚下。這條通往自由與救贖的漫漫長路,安迪走了足足二十年。當他從骯髒的下水道逃向外面的世界,迎著暴風雨向天空怒吼,實現自我靈魂與肉體的救贖時,我們的心也跟著一起律動。不禁想起了片中那句話:有一種鳥兒是永遠關不住的,因為它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

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才可以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自渡。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費加羅的婚禮觀後感篇三

4月2日,小西天電影資料館。

典型的四幕劇形式,鋪墊—敘事—高潮—結尾,但這場“電影”卻是很有意思的一次體驗。

整整播映了三個小時,沒有想到的是,歌劇是原聲,而且無字幕。沒有字幕,沒有任何字幕,義大利語、英文、中文,沒有一個字或字母跟表演同時出現。這就很有意思了,什麼都聽不懂唉,哈哈。

第一幕開始的時候,演員開唱,觀眾席上有些響動,都奇怪怎麼沒有字幕。於是坐著等。等來等去,發現字幕君的爸爸可能都還未成年,字幕君的出生遙遙無期,就有人開始起身離開了。

我坐在那兒,一頭霧水地看。起初看過簡介,所以知道一些,又是蒙又是靠著某些和英語相近讀音的詞語猜測,愣是大體明白了故事的情節。仍然有人陸陸續續地離開,但我在這種完全無知的狀態下,卻忽然覺得很有趣。

起初覺得穿著華麗的貴族在熒幕上,就像是撲克牌上的JQK們蹦了起來在唱歌。後來又在不懂語言的情況下,注意到各種有意思的小細節:例如伯爵袖口長長的蕾絲花邊,五分短褲和粉色的高跟鞋;又比如管家推門出去的時候我注意到了他的絲襪;再或者費加羅對著要被送去當兵的侍僕小夥子唱歌時那幸災樂禍的小表情,都很有意思。

特別棒。

記得中學時候上音樂課,老師給我們看《卡門》之類的歌劇時,給我們講,義大利語中的母音佔字詞比例很大,所以歌劇用義大利語唱出來要比其他語言順耳,而且更容易拉長音。那會兒看的都有字幕,所以眼睛也就一直跟著字幕,注意不到許多別的內容。今天看的時候,就注意到了演員的口型,自己在下頭也跟著張圓了嘴巴,哈哈,忽然想起看駱駝時學它們咀嚼的小英子,被自己笑到了。

二重唱、五重唱、七重唱,等等等等,群唱的時候其實很有意思。對於同一個事實,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所以各個聲部所要展現出的情緒很不一樣。比如說費加羅被債主威脅不能還錢就要娶她時,那一組群唱,債主、管家(應該是管家吧?反正我是猜的哈哈)志在必得,伯爵和男僕幸災樂禍,伯爵夫人充滿了同情,蘇珊娜幾乎要失去未婚夫而顯得可憐巴巴的,主人公費加羅則是不知所措,同樣的曲子,幾個人語調各異,卻並不混亂,那種戲劇的衝突、矛盾被很好地展現了出來,哪怕我不知道他們具體唱的是什麼。(😂聽不懂還有理了)

片子結束,燈亮起來,站起身來看了看,廳裡剩了差不多有一半的人吧。以前好像從來沒遇到過在資料館看電影有人中途退場的情況。留下來的人裡頭,應該是有的人懂歌劇,有的人懂義大利語,有的人早就知道故事,更有的人是像我這樣什麼都不知道,滿螢幕裡找樂子。

不管怎麼說呢,我是覺得很有趣。看完出來的時候,高興地不得了,蹦著就出去了。嘴裡還要瞎哼哼著曲兒,誰知道我哼的一句裡頭雜糅了多少句的音符呢,呱呱呱。

一場看得懵懵的,卻很開心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