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呂本中《夜雨》的譯文與賞析

校園 閱讀(2.19W)

夜雨

呂本中《夜雨》的譯文與賞析

【宋】呂本中

夢短添惆悵,更深轉寂寥。

如何今夜雨,只是滴芭蕉。

【註釋】

①惆悵:失意、傷感

②寂寥:寂靜空曠,這裡指孤獨、冷落。

【參考譯文】

在短暫的睡夢中更傷感,夜深更孤獨。為何在今夜只是下雨,聲聲滴在芭蕉上。

作者

呂本中(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稱東萊先生,壽州(今安徽壽縣)人。世稱東萊先生,詩人、詞人、道學家。詩屬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詩話>>,<<東萊先生詩集>> 等.

賞析

做為一個江西詩社宗派的詩人,呂本中有其非常特殊的地位,原因是他做了一個「江西詩社宗派圖」,將黃庭堅以降詩法相近的二十五位詩人列為派中詩人,而皆源出黃庭堅。這樣的一種作為,影響非常重大,以致於近人每論及宋詩甚至於整個中國詩,必談江西詩派。而一談江西詩派,則必談呂本中之宗派圖。

至於呂本中的詩,根據他自己的表白,是出於黃庭堅;敖陶孫的〈詩評〉稱他的詩如「散聖安禪,自能奇逸」。

詩題「夜」指出時間,整首詩就緊扣這個時間去呈顯情境:「夢短」、「更深」、「夜雨」都統攝在「夜」這個大的時間意象中。所謂「夢短」,暗指此夜中難安枕蓆,不能一覺到天明,同時伏下「添惆悵」之因,惆悵是情緒,既言「添」,就表示原就惆悵,如今因夢而加深,可見這「夢」絕非美夢,而是惡夢,導因當然是在現實世界中有所困頓或其他的不如意。

這首句是一己內心之境,次句則是指外在空間:更已深,夜變得更加死寂。同時相對於上句,更表示其惆悵的情緒已持續良久,而空間的「寂寥」正映襯詩人內心的寂寞,與上句的'惆悵互相完成詩意的表現。

後面兩句是聲音感覺,人在室內,夜中不能寐,寂寞、惆悵,偏偏這夜又是有雨,一滴一滴地滴在芭蕉之上,那聲音傳來,便彷彿是一滴一滴擊打在寂寞、惆悵的心中,「如何……只是」,詩人不得不問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全詩四句,由一己內心外射周圍環境的死寂,而轉至屋外情境,言已盡而意無窮,這「滴」字又回到一己內心。一夜無語,四句短詩卻表現出千言萬語,表面上看來好像是詩人捕捉剎那之間的感覺寫出的,其實詩中的時間持續很長,我想這樣的詩表現,非高手不能為。

此詩與另一首七絕《聽雨》,實是把一種情緒分務兩首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