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中國工藝美術賞析百科知識

校園 閱讀(9.8K)

青銅器是以青銅為材料,採用一種非常特殊的工藝(今人稱之為青銅鑄造工藝)製作出來的器物,它是古代燦爛文明的載體之一。指以青銅為基本原料加工而製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銅,古稱金或吉金,是紅銅與其它化學元素(錫、鎳、鉛、磷等)的合金,其銅鏽呈青綠色,因而得名。青銅是人類歷史上的一項偉大發明,是世界冶金鑄造史上最早的合金。紅銅加入錫、鉛,成為一種新的合金,這種合金歷經幾千年的化學反應,其表面出現一層青灰色的鏽,所以今人謂之"青銅",而古人則將這種合金稱之為"金",文獻中所講"賜金"、"受金"多少,即指青銅。青銅器則是以青銅為材料,採用一種非常特殊的工藝(今人稱之為青銅鑄造工藝)製作出來的器物,它是古代燦爛文明的載體之一。史學上所稱的“青銅時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銅工具及青銅禮器的時期。保守的估計,這一時期主要從夏商周直至秦漢,時間跨度約為兩千年左右,這也是青銅器從發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輝煌期。由於青銅器以其獨特的器形、精美的紋飾、典雅的銘文向人們揭示了先秦時期的鑄造工藝,文化水平和歷史源流,因此被史學家們稱為“一部活生生的史書”。中國的古文明悠久而又深遠,青銅器則是其縮影與再現。 青銅時代(Bronze Age)是由丹麥考古學家G·J·湯姆森首先提出來的人類物質進化史上的分期概念。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文明都經歷了石器時代、銅石並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中國的先民在青銅時代(距今約4000年至2200年)創造了獨步世界的青銅文化。

中國工藝美術賞析百科知識

重要意義:中國古代的青銅文化十分發達,並以製作精良,氣魄雄偉、技術高超而著稱於世。奴隸主把青銅器作為宴享和放在宗廟裡祭祀祖先的禮器。青銅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擁有的,它作為一種權利和地位的象徵、一種記事耀功的禮器而流傳於世。 原料優越性:青銅文化在世界各地區都有發展,這是因為青銅作為工具和器皿的`原料有其優越性:首先,自然界存在著天然的純銅塊(即紅銅),因此銅也是人類最早認識的金屬之一。但紅銅的硬度低,不適於製作生產工具,所以,在生產中發揮的作用不大。後來,人們又發現了錫礦石,並學會了提煉錫,在此基礎上人們認識到添加了錫的銅即青銅,比純銅的硬度大。經過測定紅銅的硬度為布林氏硬計的35度,加錫5%,其硬度就提高為68度;加錫10%,即提高為88度。而且經錘鍊後,硬度可進一步提高。

在中國古代人們已經能夠準確的掌握青銅的含錫鉛比例。可根據鑄造期望的不同,按比例加錫、鉛。《周禮__考工記》裡明確記載了製作不同的不同合金比例: 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齊(劑)。

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齊(劑)。

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齊(劑)。

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齊(劑)。

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箭頭)之齊(劑)。

金錫半,謂之鑑燧(銅鏡)之齊(劑)。

一般加錫越多,鑄好的青銅器就越硬,但同時青銅也會變的更脆。其次,青銅溶液流動性好,凝固時收縮率很小,因此,能夠鑄造出一些細部十分精巧的器物。最後,青銅的化學效能穩定,耐腐蝕,可長期儲存。此外,青銅的熔點較低,熔化時不需要很高的溫度。所以青銅器用壞了以後,可以回爐重鑄。

發展歷史 :考古證明中國青銅器源遠流長,其歷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大約二千年以前,自晉侯蘇編鐘(西周奴隸社會的夏代開始中國進入了青銅時代,到春秋時代結束。經夏、商、西周、春秋到封建社會的戰國、秦漢,每一時期都有著前後承襲的發展演變系統。我國古代青銅器種類繁多、形制多樣,包括:禮器、生產工具、兵器、車馬器和其他用具。其中禮器又包括了時期食器、酒器、水器和樂器

禮器:-青銅禮器十分發達是中國古代青銅文化區別於其他國家古代青銅文化的一個顯著特點之一,這也是中國古代青銅文化的本質特點。禮器的發達是由中國古代奴隸社會異常強大的“宗法血緣”關係決定的。人們對祖先、對神靈的崇拜遠遠超越了對於自身的認同。夏代已出現了青銅禮器。到了商代,特別是商代晚期青銅禮器已十分發展成熟,主要的器類都已具備,主要有食器、酒器、水器、和樂器。鼎是青銅禮器中的主要食器,在古代社會中,它被當作統治階級等級制度和權利的標誌。《史記--封禪書》記載:“(夏)禹收九牧之金(銅)鑄九鼎”,從此九鼎成為王權的象徵、傳國的寶器。後來,“桀有亂德,鼎遷於商。”周滅商,成王又遷九鼎於洛邑(今洛陽)。春秋時期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楚莊王伐陸渾之戎,陳兵於洛邑附近,定王派王孫滿前去慰勞,楚莊王乘機探問九鼎的“大小輕重”,遭到了王孫滿的有力駁斥:“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左傳·宣公元三年》)。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問鼎”故事。

目前考古發現的時代最早的青銅鼎是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的商代早期的青銅鼎。1939年安陽殷墟武官村出土的商代晚期後母戊(司母戊)鼎長方鬥形腹,口沿上有兩個直耳,腹下有四個獸面紋鬲(商)食器圓柱足。腹部四周飾以獸面紋和夔[kui葵]紋,耳外側飾以雙虎食人頭紋,足上部亦飾以獸面紋,並皆以雲雷紋為地紋,神祕而繁縟。腹內壁鑄有銘文“後母戊”三字,據此可知為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而作。形體巨大,高達1.33米,大長1.10米,寬0.79米,1994年經中國歷史博物館科技部與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進行標準計量,實測重量為832.84公斤,不僅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古代最重的青銅器。製作精美,是用多塊陶內範和外範拼合澆鑄而成,代表了中國古代青銅冶鑄業的高水平和中國古代人民無以倫比的智慧與創造力。青銅鼎是在新石器時代廣泛使用陶鼎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

發展時期青銅器:商代早期、中期 公元前16世紀一公元前13世紀 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銅器是中國青銅器藝術趨於成熟的發展時期。以酒器為主的禮器體制初步建立,兵器種類增多。普遍裝飾獸面紋樣,構圖漸趨繁密,線條峻深勁利。分鑄技術的應用已較嫻熟 鑲嵌獸面紋戈(商)。制範、合範技術相當進步。這一時期的青銅器在黃河、長江的中游地區多有發現,奠定了青銅藝術鼎盛的基礎。

鼎盛時期青銅器:商代晚期 西周早期 公元前13世紀—公元前11世紀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銅藝術輝煌燦爛。商代禮器的重酒體制臻於完善,滿布器身的紋飾大量採用浮雕和平雕相結合的方法,精美絕倫。運用誇張、象徵手法表現動物神怪的獸面紋空前發達,既壯嚴神祕又富有生氣。紀事何銘文在商末出現。周初禮器沿襲商制,出現了向重食體制轉變的端倪。鑄記長篇銘文是西周青銅禮器的重要特點。

轉變期青銅器:西周中期、晚期 春秋早期,公元前11世紀末—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

西周中晚期的青銅器形成重食的系統。列鼎制度、編鐘制度和賜命作器之習已經形成。新器類出現,器形端莊厚重,紋飾多為動物變形,或流轉舒暢,或樸質簡率。

作器鑄銘盛行,多見有長篇銘文的重器。春秋早期的形制和紋飾是西周中晚期的自然延續。各諸侯國普遍建立青銅鑄造業,水平不一,有的範鑄技術略顯粗疏,大國之器仍較精嚴。

更新期青銅器;春秋中期、晚期 戰國

公元前7世紀下半葉—公元前221年。春秋中期至戰國,青銅藝術的發展再次出同高潮。列國青銅器趨向成熟,區域特徵明顯,北方晉秦、東方齊魯、南方荊楚的青銅藝術交相輝映。器物的生活實用性加強,禮器的功用逐漸消失。形制的創新,出現了許多譎奇精麗之器。以龍為主題的紋飾細密繁縟,人物活動的畫像創造性地作為主紋出現。失蠟法和印模組範拼合法產生,鑲嵌工藝絢麗工巧。銘文字型亦注重美化。戰國晚期,青銅藝術趨於樸素平實。 秦、漢為青銅器發展史的餘輝。

青銅器主要分酒器、食器、水器、樂器和兵器五大類。

酒器

爵:爵用於飲酌酒之器皿,是最早出現的青銅禮器。 爵的一般形制為:前有流,即傾酒的流槽,後有尖銳狀尾,中部為杯形,腹側有鋬(pàn),下配以三足。流同杯口之間有柱(柱可能為過濾之用)。

角:(音 jue) 飲酒器。無柱、流,兩端皆是尾。角同爵的容量比為四比一。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角當推上海博物館所藏的二里頭文化期的異形管流角。

小子省壺(商)

尊:高體,大型或中型容酒器。按其形體可分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鳥獸尊等三類。

壺:盛酒之用。使用時間從商至漢代或更晚。 鋪首:銜門環的底座,多為虎頭、螭、龜、蛇等,起裝飾壺身的作用。

卣:(音 you) 盛酒器。盛行於商晚期及西周。

觥:(gōng)盛酒器,真正器名尚不可知,稱觥是約定俗成。出現於殷墟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

彝:方彝(yí)乃盛酒器。一般呈方型,出現於商代晚期。

食器

豆:專用於放置醃菜、肉醬和調味品的器皿。青銅豆出現於商代晚期,盛行於春秋戰國。山西保德縣出土的商晚期帶鈴銅豆,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銅豆。 豆也屬禮器的一種,通常成對出現。對於用豆數量的多少,古代也有一定的典章制度。《禮記·禮器》所載“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但是,出土和傳世的青銅豆都較少,這可能和當時人們多用陶豆、漆豆和竹、木質豆有關。

鼎:青銅鼎有烹煮肉食、食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種用途。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鼎出現於商代早期,歷經各個朝代,一直延用到兩漢,乃至魏晉,是青銅器中使用時間最長、變化最多的器皿。作為飪食器,鼎並無特殊功用,但作為禮器,它卻是統治階級等級制度和權力的標誌。古代社會,對於用鼎的數目,有相應的制度,稱為“列鼎制”。據文獻記載,西周時期天子用九鼎,第一鼎盛牛,稱"太牢",以下盛羊、豕、魚、脂、

腸胃、肪、鮮魚、鮮臘;諸侯一般用七鼎,也稱大牢,減少鮮肉,鮮臘二味;卿大夫用五鼎,稱少牢,鼎盛羊、豕、魚、臘、膚;士用三鼎,盛豕、魚、臘,士也有用一鼎的,盛豕。

甗 :(音yan )為蒸飯器,全器分成上下兩部分,上體用以盛米,古稱"甑"(zhèng);下體為鬲(lì),用以煮水,中間有孔通氣。青銅甗在商代早期已有鑄造,但為數甚少。到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已較多,西周末、春秋初尤為突出。甗是絕大多數殉葬銅禮器的墓中必有之器。

簋:(音guǐ)盛放煮熟的稻、粱等飯食的器具。青銅簋出現在商代早期,但數量較少,商晚期逐漸增加。商周時期,簋是重要的禮器。特別是在西周時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樣,在祭祀和宴饗時以偶數組合與奇數的列鼎配合使用。據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出土的簋也是以偶數為多。 敦:(音duì)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飯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結合發展而成,產生於春秋中期,盛行於春秋晚期到戰國晚期,秦以後消失。其基本形制是上下內外皆圓,蓋與器相合成球體或卵圓形體。

鬲:(音lì)為炊粥器,青銅鬲最早出現在商代早期,大口,袋形腹,猶如三個奶牛乳房拼合而成,其下有三個較短的錐形足。袋形腹的作用為了擴大受火面積,較快地煮熟食物,但商代晚期以後,袋腹逐漸蛻化,且多數青銅鬲有精美的花紋,不宜於火煮,當為盛粥器。

水器

盤:盛水器,青銅盤出現於商代早期,盛行於商代晚期。

匜:(音 yi)與盤配套洗手用,一人捧匜 一人捧盤盛水。

鑑:(音 jian)大型水器 ,盛水也可盛冰

樂器

鍾:打擊樂器,盛行於西周和東周。斜掛的鍾稱為甬鍾,直懸之鐘稱紐鍾。 鼓:打擊樂器。由於商周時期的鼓絕大部分是木質的(難以儲存),所以青銅鼓為數甚少。

鐃和鉦(音 zheng )同為打擊樂器

兵器

戈(gě):是商周時期兵器中最常見的一種,古稱句(gōu)兵,是用以鉤殺的兵器。 矛:用於衝刺的兵器。矛體分鋒刃和骹兩部分。鋒又分前鋒和兩翼;骹為插入木柄處。

鉞:鉞(yuè)是具有徵伐權力象徵的權杖器,其中的異形鉞為少數民族或北方傳入。 戟:戟(jǐ)是一種既可刺又可勾殺的雙重效能兵器。

劍:古代貴族和戰士隨身佩帶,用以自衛防身進行格鬥、可斬可刺的兵器,出現於西周。劍一般由劍身(有血槽)和劍把兩部分組成,並配有鞘。史學上所稱的玉具劍是指摽、首、格、劍鼻四處皆佩玉的劍。

鑑定:以前的老古董商鑑別銅器,靠眼看、手摸、耳聞、鼻嗅、舌舔來加以斷、推理,辨別其年代與真偽,這完全憑長期積累的實踐經驗。而現在的專家則擁先進的科學儀器,甚至可用鐳射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