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課題學習初數學知識點

校園 閱讀(5.95K)

  一、教材分析

課題學習初數學知識點

(一)引入該課題的目的

將課題學習編人教材,是數學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與原有課程相比,課題學習具有開放性、實用性和全員性。調查“你怎樣處理廢電池?”這個課題選取於社會生活,且更具挑戰性和綜合性。教材這樣安排,其用意有三:一是在鞏固已學調查知識的同時,讓學生自主實踐,從而改變單一的學習方式;二是調查範圍涉及到社會生活,有助於學生了解社會及以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三是藉助對廢電池處理問題的調查,來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有效地開發校本課程。

(二)教學目標

根據人本主義教育觀,結合新課標要求和七年級學生對資料處理的認識規律,本節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瞭解調查的全過程,掌握用樣本去估計總體的思想,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分析資料的過程,體驗合理地進行推斷和預測,獲得“發現──探索──分析──評判”的研究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合作創新精神,更好地形成尊重科學,勇於探索的學習態度,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社會責任感。

  二、重點難點、教法學法分析

(一)學生分析

1.七年級學生目前知識上:已學習了全面調查,抽樣調查兩節知識。

2.方法上:處在由單元化向系列化解決問題的過渡時期。

3.思維上: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時期。

4.能力上:在主動重組和整合創新能力方面比較薄弱。

而本課題學習正好與目前學生的實情相吻合,適合學生學習發展。

(二)重點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

對資料的收集及整理,

2.教學難點

對資料的合理分析。

3.成因分析

考慮到資料的收集整理是對資料的'科學認識,又是分析資料的關鍵之所在,且有利於學生的後續學習。因此,我把對資料的收集整理定為教學重點。由於學生受自身知識和經驗的限制,社會知識面過窄,對問題的分析接觸較少等因素影響,容易造成片面的分析問題,因此,我把對資料的合理分析定為教學難點。

(三)教法學法分析

1.教法

引導式探索發現法和主動式探索嘗試法。

2.學法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式學習法。

3.成因分析

對於教法、學法的選用,我考慮到課題學習應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教師調控引導為輔。因此,我選用“引導式探索發現法和主動式探索嘗試法”進行教學,由於廢電池的處理只是一個問題背景,關鍵是調查的全過程,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經歷“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調查研究解釋應用”的過程,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因此,採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真正使每位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

  三、教學程式

出於數學課程倡導積極主動,勇於探索的學習理念,我把本節課的基調定為“自主探究,民主開放,活動引領,合作交流”,根據建構主義學習觀,設計如下教學流程圖:

(一)創設情境(提出課題誘發興趣)

1.對於引入環節,我考慮瞭如下的三種方案:

①從複習全面調查,抽樣調查引人;②開門見山,直奔主題;③讓學生自己感觸問題,師生互動,引出課題。鑑於第一種方案比較傳統且缺乏挑戰性;第二種較第三種缺乏自主發現的重要一環;第三種雖然比較費時,但它通過學生先人手,能使學生迅速進人角色,因此,我打算選擇第三種方案。

(1)查一查:學生通過課前在圖書館或網上查閱廢電池處理的資料,瞭解情況。

(2)看一看:教師利用電腦圖片,展示廢電池的危害性及日常生活中的處理情況。

通過查閱、觀看,可激起學生心中的波瀾,促使學生去思考。

(3)想一想:為了美好的生活和人類的健康,我們能做點什麼呢?(引出課題)

(4)組建:動手組建“熱點調查”節目,成立“小記者”站。

面對一個實際問題,不急於讓學生馬上去調查,而是通過組建“熱點調查”節目,來為學生有組織、有目的地展開調查搭建舞臺,成立“小記者”站,可使學生真正成為問題的參與者,能帶著熱情、任務去展開調查。

(二)分組活動(實情調查親自體驗)

1.活動一“小記者”培訓:

(1)此次調查的目的、問題、物件是什麼?

(2)你選擇哪種調查方式?樣本如何選取?在調查時應注意什麼?

(3)請你參照課本附錄(1)自主設計調查問卷。

自主設計調查問卷有利於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但設計時也可能會出現缺乏針對性、合理性的調查問卷,例如:有些專案寫成了廢電池的危害等。因此,安排(4)。

(4)組內交流調查問卷,取長補短,及時改進,小組統一

通過“交流──改進──統一”的方式,讓學生在互助中完善調查問卷,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2.活動二“小記者”出發: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走向社會,進行抽樣調查。

讓學生迴歸社會,獲得第一手材料,體驗“社會人”的辛酸,從而鍛鍊意志品質。

3.活動三“小記者”回站:分小組交流調查中的感受、體驗,準備下階段工作。

交流有助於學生內心世界的表露,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科學探究(整理描述嚴謹思維)

學生從調查問卷上只能粗略地認識問題,為了引導學生精確、理性地認識問題,必須對資料進行整理描述。

1.思考

我們如何用所學知識,將資料整理描述出來呢?(學生討論,達成共識)

2.操作

先製作調查統計表,整理資料,填人表格,然後針對整理結果,繪製統計圖形。

體現數形結合的思想及演算法化,框圖化,程式化的思維方式。

(四)合作交流(分析資料發展思維)

經過對資料的收集整理,學生對問題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考慮到問題的結論尚未顯現出來,學生還須更理性地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1.思考

針對調查結果,你對廢電池的處理有哪些發現和建議?

2.交流

召開資訊研討會,分組交流,出謀劃策,各抒己見,小組長進行彙總。

只要學生想說、敢說,能表明自己的觀點,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增強自信心。

3.預測

學生往往會出現對問題把握不準確,建議容易忽略缺乏實用性、創造性的情況。

4.措施

各組選派“熱點調查”節目主持人,主持節目。

用榜樣激勵的方式可讓學生改進學習,同時由學生主持節目,還可增強學生“用事實說話”的意識,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及表演才能。

5.點評

教師點評,並作出總結性評價,活動結束。

(五)自我反思(小結評價優化思維)

考慮到這節內容環節過多,整個過程涉及課內課外,為了促使學生形成自己的知識方法,我以“提問促反思”的方式提出問題。

1.想一想,通過這節課的研究,你知道怎樣進行問題的調查嗎?有哪些收穫?

2.作業

(1)寫一篇簡單的調查報告(增加家長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收錄在學生成長記錄袋中。

(2)鼓勵學生課後將自己滿意的調查報告在網上釋出,呼籲全社會共同參與環境保護。(社會評價)

學生通過反思,可理清調查程式,優化思維。安排調查報告,網上釋出資訊這兩個作業,一方面可多元化地評價學生,激勵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另一方面將研究成果向社會發布,從而使本節學習更具開放性。

  四、教學中應注意的事項

在每個學生都能獲得發展的前提下,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兩個“注重”

1.注重學習方式的轉變,變“被動”為“主動”

2.注重學生個性體現,變“模式化”為“個性化”。

(二)兩個“突出”

1.突出合作交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進行交流,變“知識課堂”為“生活課堂”。

2.突出評價職能,將“邊參與、邊應用、邊體驗、邊評價”貫穿於整個過程之中。

1.體現創造性地開發課程資源,變“學教材”為“用教材學”。

2.體現活動的多樣性、豐富性、互動性,形成“學數學、做數學”意識,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活動中樂,在活動中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