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有關科學教案三篇

校園 閱讀(2.37W)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科學教案三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設計】

我們都知道,蘿蔔是幼兒比較熟悉的蔬菜之一,在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蘿蔔在農村菜場等地隨處可見,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種非常豐富,有白蘿蔔、胡蘿蔔、卞蘿蔔等,其中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它營養豐富,吃法繁多,可煮湯、可涼拌、可紅燒、可醃著吃,有的還可生吃呢!然而幼兒雖然知道蘿蔔,但對蘿蔔的種類、用途、營養價值等還不太瞭解,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現幼兒不愛吃蘿蔔的現象。因此,我認為:此活動有一定的季節性、必要性,就如《綱要》中所說的:“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在話題《秋天的果實》中我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生成了此活動,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瞭解蘿蔔的外形,形成對蘿蔔正確的認識,加深對蘿蔔的特徵、用途等的理解,激發幼兒愛蘿蔔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觀察白蘿蔔、胡蘿蔔,學會從顏色、外形、味道等方面進行相對應的比較,找出其不同點。

2、知道蘿蔔有營養,喜歡吃蘿蔔。

3、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蘿蔔的特徵、用途。通過探索發現、品嚐蘿蔔,使活動得到深化。

難點:講述蘿蔔的不同特徵,並通過集體小結、整理兩種蘿蔔的特徵。

【活動準備】

1、白蘿蔔、胡蘿蔔若干(數量超過幼兒的人數),切成小塊的兩盤蘿蔔及牙籤。

2、小兔子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

3、課前請家長配合有意識地讓幼兒認識一些蘿蔔食品並品嚐。

【活動過程】

1、以遊戲的形式和口吻進入主題。

(1)教師帶幼兒來到活動場地,手指蘿蔔筐:“寶寶們,看那裡有什麼呀?”幼兒集體邊看邊一起回答:“有蘿蔔。”

師:“那現在媽媽請寶寶每人去拔一個蘿蔔。”

(2)教師帶動幼兒跳著去拔蘿蔔,拔好後按一白蘿蔔一胡蘿蔔相隔坐好座位。

(評析:“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我就利用幼兒熟悉的小兔形象,為幼兒創設了“小兔拔蘿蔔”的語言情境和物質(蘿蔔)情境,引發幼兒觀察蘿蔔的興趣,從形式上,內容實質上深深吸引孩子。)

2、比較兩種蘿蔔的異同。

(1)認識名稱:寶寶,告訴媽媽你拔到的是什麼蘿蔔?(引導幼兒先從名稱上分清兩種蘿蔔)

(2)比較兩種蘿蔔:

比較顏色:看一看,它們的顏色一樣嗎?它們分別是什麼顏色的?(引導幼兒分別觀察自己與同伴的蘿蔔,學習詞語:桔黃)

比較形狀:看看寶寶手裡的蘿蔔是什麼樣的?和好朋友手裡的蘿蔔一樣嗎?(引導幼兒說出蘿蔔有大有小、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細)摸摸蘿蔔的皮有什麼感覺?(學習詞語:光滑)

比較味道:你知道蘿蔔有什麼用?(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自由地講述。)今天媽媽給寶寶們準備了生的白蘿蔔和胡蘿蔔,請寶寶們去嚐嚐看是什麼味道的?(幼兒自由品嚐並及時地講述自己吃到的白蘿蔔、胡蘿蔔分別是什麼味道的)

(評析: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運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在第二環節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讓幼兒人手一個蘿蔔,引導幼兒用眼睛看、用手摸、用嘴巴嘗。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幼兒通過比比、摸摸、說說各自看到的'蘿蔔的特徵。)

3、老師和幼兒一起小結。

(1)白蘿蔔裡外都是白的,圓圓的或長圓的,皮很光滑,吃起來甜甜的;胡蘿蔔裡外都是桔黃色的,長長的有點尖,皮不光滑,吃起來有點藥味,也有甜味。蘿蔔很有營養,小朋友應該多吃。

(2)寶寶們,拿起我們拔到的蘿蔔到食堂看阿姨怎麼用蘿蔔做成好吃的菜。(幼兒帶著蘿蔔和老師一起離開活動室去食堂)

(評析:在活動中孩子獲得經驗是零碎的,那怎樣進行加工整理呢?為此,在自由探索後我就通過引導與幼兒一同小結的方式,對幼兒獲取蘿蔔的經驗進行整理。同時,引導幼兒品嚐蘿蔔,大家吃吃講講,在興奮的狀態之中,幼兒也逐步意識到多吃蘿蔔(蔬菜)營養好的道理,從而自覺地做到不挑食,讓身體吸收更多營養,使身體長得更捧,目標2就自然完成了。)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鬆、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一次,我們班掛鏡子的釘子掉了,我就把鏡子隨手放在了窗臺上,中午的時候,從窗外透過的陽光照在鏡子上,在天花板上形成了一個光斑,這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他們爭先恐後的擠著看著說著,興致非常高。

光的反射可以說在我們生活中司空見慣,是我們身邊很熟悉的科學,也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問題,選擇這個內容作為中班的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體現了新《綱要》關於幼兒教育內容選擇的一個原則,即“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活動目標

1、瞭解光的反射現象,會改變鏡子的角度,讓光往不同的方向反射。

2、能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發現,體驗探索的樂趣。

3、知道生活中有些物品也能發射光。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玩過“踩影子”的遊戲。

2、物質準備:(1)每人一面平面鏡(大小形狀各異)。

(2)若干可以反光的物品,如:不鏽鋼拉鍊、調羹、茶杯、臉盆、光碟、手錶等各種表面光亮的金屬或玻璃物品。若干不能反光的物品,如:書、粗糙的石頭、衣服等。

(3)用即時貼剪出飛機、花、小鳥等鏤空圖案,並貼到部分鏡面上;水彩筆等。

3、時間安排:陽光燦爛的日子。

活動建議

(一)請配班老師持鏡子從戶外反射陽光到室內,鼓勵幼兒尋找亮光,引出活動主題。

根據需要可做以下提問:亮光是從哪兒來的?它是怎麼進來的`?

小結:亮光是從外面來的,是鏡子反射的太陽的光。

(二)引導幼兒探索鏡子反光的現象。

1、請幼兒手持鏡子到戶外,自由探索如何將光反射進活動室。

2、引導幼兒交流討論:你是怎樣將太陽光反射到活動室的?並做一做。

請沒做成功的小朋友演示一下是如何做的,並找出不成功的原因。

小結:只有鏡面對著陽光才會反光,沒有陽光照在鏡子上就不能形成光斑。

3、請幼兒交流:在反射光的過程中,還有什麼發現,如反射進活動室的光是怎樣的?它會不會移動?是怎樣移動的?你能把光照在你想照的地方嗎?你是怎樣做的?

小結:反射的光大小形狀是不一樣的,改變鏡子的角度,光會來回移動,它的方向也變了。

4、請幼兒再次操作,並相互交流經驗。

(三)引導幼兒探索還有哪些東西能反射光?

1、鼓勵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還有什麼東西也可以象鏡子一樣在太陽光下能反射光?

2、請幼兒選擇提供的其他材料,自由探索哪些東西也能反射光?

3、鼓勵幼兒探索這些反射出的光有什麼不同?

小結:能反射光的東西都是亮亮的,都能照見人;亮度強的物體,反射的光的亮度也強;小的東西反射出的光也小;不鏽鋼茶杯、臉盆反射的光是一圈一圈的;有圖案或文字的鏡子反射出的光也有圖案或文字...

(四)玩遊戲“捕光捉影”。

1、出示帖有飛機鏤空圖案的鏡子,讓幼兒猜猜會反射出什麼。

2、教師介紹遊戲玩法:兩人一組,一幼兒手持飛機鏤空圖案的鏡子,用鏡子反射到牆面上的光追逐、“轟炸”另一幼兒用平面鏡反射到牆面上的光,覆蓋一次得1分,幾分鐘後幼兒互換鏡子,遊戲繼續進行,覆蓋次數多的為勝。

3、師幼一起玩遊戲“捕光捉影”。

活動延伸

1、將手電筒、各種鏡子投放到發現區,鼓勵幼兒繼續探索光的反射現象。

2、家長、教師等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觀察、收集其他可以反射光的物品,瞭解生活中或自然界裡光的反射現象。

活動反思

這是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機,發現隱含的教育價值隨即生成的活動,由於是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再加上整個活動過程充分讓幼兒動手、動腦、動嘴,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非常高,活動效果很好,圓滿的完成了活動目標。

整個活動,教師為幼兒創造了寬鬆的環境,提供了豐富可操作的材料,鼓勵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各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在幼兒探索的過程中,支援、鼓勵他們大膽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教師只是不斷的丟擲問題,如“亮光是從哪裡來的?你是怎樣將太陽光反射到活動室的?為什麼有些小朋友沒有把光反射到活動室” “反射進活動室的光是怎樣的?他會不會移動?是怎樣移動的?”“你能把光照在你想照的地方嗎?你是怎樣做的?”“還有哪些東西也能反射光”“這些反射出的光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一步步深入地探究光的反射現象。幼兒在與材料、與同伴、與老師互動的過程中習得新的知識經驗,增強了同伴之間的合作能力,體驗了探索的快樂。

一節活動暫時結束,但幼兒的探索慾望卻並未就此結束,而是剛剛開始,於是把幼兒的探索活動有效的延伸到發現區和日常生活中,讓幼兒知道除了太陽光,還有其他很多光源也可以形成光的反射,還有很多物品也可以反射光。

整個活動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1、活動目標建立在了了解中班幼兒現狀的基礎之上。2、活動內容為幼兒提供了有益的學習經驗,並符合其發展需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3、教育方法、策略調動起了幼兒自主學習的積極性。4、活動過程體現了“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引導幼兒主動有效的學習”,活動過程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

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由於進行城區改造,孩子們從大人的議論中得知我園面臨著搬遷,他們對新幼兒園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和嚮往。因此,我結合大班幼兒愛玩拼圖遊戲的特點,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和興奮點,從幼兒最熟悉的幼兒園的照片入手,引導幼兒在拼拼玩玩中探索並交流拼圖的方法和祕密,讓幼兒在動手動腦中獲得經驗,親歷和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發展幼兒觀察、判斷、合作等技能,體驗發現、成功的樂趣。

動目標:

1.幼兒通過動手動腦,瞭解圖與圖之間的關係,探索拼圖的基本方法。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3.大膽交流操作過程,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大頭針、透明即使貼、操作材料1、2、3、音樂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

1.出示一張照片,由小至大展開,請幼兒猜一猜,照片裡拍的是什麼地方。

2.出示幼兒園新圖紙,引出本次活動主題。

二、填一填出示被破壞的第一部分圖紙,完成第一次拼圖任務。

1.幼兒拼圖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拼圖:你拼的是什麼?是怎麼拼的?

3.教師小結:剛才小朋友在拼圖的時候用了很多方法,看形狀、顏色、圖案,還要看大小。

4.我們拼的是圖紙中的哪個地方呢?

三、拼一拼——出示被破壞的第二部分圖紙,完成第二次拼圖任務。

1、幼兒拼、送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拼圖T:告訴大家你拼的是什麼?你用了哪些方法?

四、合作拼——出示被破壞的第三部分圖紙,四人一組合作,完成第三次拼圖任務。

1.幼兒合作拼圖。

2.說說自己一組拼的是什麼?

3.啟發幼兒將四組圖片合拼。

五、結束活動。

1.驗證拼完的圖紙和原來的圖紙是否一樣,體驗完成任務帶來的愉悅感。

2.邀請客人老師到我們幼兒園來參觀,跟客人老師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