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孔子觀後感3篇

校園 閱讀(1.8W)

孔子觀後感(1)

孔子觀後感3篇

2500多年前的中國春秋時代,正處於“合久必分”、“禮崩樂壞”的亂世。但時勢造英雄,偉大的孔子就誕生在這樣一個亂世中,並在亂世中提出了“仁者愛人”的儒家學說,這個學說到今天都是中國人引以為榮的“傳統文化”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為對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中國人,孔子的思想正在世界各國開花結果——全球幾十個國家建立了四十多所孔子學院,到2010年,也就是今年,孔子學院將達到100所。

由胡玫導演的《孔子》就是講述這麼一位偉大人物的偉大生平事蹟的電影。在電影中,胡導演給我展示了這樣一位孔子——從仁者愛人的最先進思想出發,提出廢止殉葬制度。為此,胡導演講了一個適合幼稚園小朋友看的故事——孝子既然連一隻雞也愛憐,為什麼對人沒有憐憫和愛心呢?發明了一個連幼稚園小朋友也能推理的邏輯——既然逝者那麼愛你,離不開你,那麼你怎麼不追隨逝者於九泉之下呢?既然你可以不追隨,那麼那個小奴隸自然也可以不追隨。

孔子確實反對殉葬制度,但他老人家肯定不會在那麼一個豪華“議會”上發表這樣的高論的。事實上,《論語》生動地記錄了孔子的態度:“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也就是說,孔子是大大痛罵乃至詛咒了殉葬制度及其倡議者,表明孔子乃是一個有血氣的陽剛男人,而絕非電影中煞有介事所凸顯的陰柔。

我想,孔子之所以偉大,儒家思想之所以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之一,其重要原因恐怕在於孔子那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朝聞道夕可死”的積極進取精神;在於孔子那種執著於理想,不肯蠅營狗苟的超越精神;在於那種君子坦蕩蕩的磊落情懷和自我嘲諷的陽剛心態。但是電影卻將孔子周遊列國描寫成一個潰不成軍的“逃難”之旅,南子儼然是孔子的“紅顏知己”!孔子與南子的見面簡直拍成了狗仔隊的惡俗花邊新聞。而整部電影,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孔子“惶惶然如喪家之犬”的形象,一路顛沛流離,一路戰火紛飛,一路忍飢挨餓……

孔子誠然坦然承認自己確乎如喪家之犬,但他的精神絕不是悲慼,也不是悲壯。作為偉大的思想家,他怎麼不知道知易行難?他當然不可能如魯定公所說的“裝痴賣傻”!身逢亂世的他,一定是如西西弗斯那樣,雖然石頭推到山頂上依然滾下來,但他依然堅持推,他的價值在於推石上山,至於石頭為什麼滾下來則不是他要考慮的事情。孔子也是這樣。雖然仁義禮智勇在亂世中不能為世人所理解,但他知道,必有後來人可以理解他——所以他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意思說,遠隔千年仍有能理解我的朋友,我也是十分快樂的;他還說:“德有鄰,必不孤”:他知道一定有人理解他,雖然他可能不知道那個理解他的人在何方,但即便遠在天涯也若比鄰。這樣的孔子絕不會因為南子說了那麼一堆繞口的話而感激涕零,儼然一個孩子的作文得到老師的表揚。

本來很期望胡導演的電影,畢竟她把電視劇還是拍得很好看的,尤其是勾心鬥角的宮廷鬥爭戲拍得好看。但這個主要表現思想家和教育家的電影,她卻拍得如此沒有章法,故事如此胡編亂造,情節如此鬆散凌亂,人物如此虛構失真,真令人為之氣結。

不過,看《孔子》還是有收穫的。尤其是中國人,應慶幸生活在還算太平的沒有戰爭的和平時代,不像孔子,那麼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竟然周遊列國十幾年,有國不能報。

孔子觀後感(2)

週五下午,我們五年級在學校多功能廳集體觀看《孔子》紀錄片,這部電影令我很受教育。

電影主要講的是孔子(名孔丘,字仲尼)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生於魯國一個沒落的貴族裡,但他堅持自己的思想,開班教學,創立了私學,改寫了只有貴族才能上學的歷史。途中因弟子子路救了季府準備殉葬的小奴“期斯弓”而發生的故事,導致孔子受連累被逐出魯國。孔子在諸侯各國遊說講學,推崇仁政思想,企圖改變各國戰爭紛爭的局面,改變這個戰火紛飛的時代,讓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後來他在外漂泊十四年後,又被魯君召回國,在此期間創作出《春秋》等著作。

在這部影片中,令我感受最深的還是孔子的幾條名言:朽木不可雕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的名言對我們教育很多,比如說:朽木不可雕也。它的意思是說:一個人本身不喜歡學,不會學,再好的老師也教不好他,也沒有教他的必要。這句話給我們的教義是十分大的,告訴我們,要主動學習,態度端正,要對學習抱著喜歡的態度,不做“朽木”要做一根“好木”,這樣老師才會對你抱有希望,然而老師見你學習態度好,必定會想:“他(她)是一個有希望的學生”,也會因此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你的身上,你就會有更多學習新知識的機會,也不會讓老師天天一副“苦瓜臉”對著你,豈不是一舉兩得!

孔子還有一句名言我同樣記憶深刻,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說:自己不想做的事就不要強迫別人去做。這句話讓我終身受用,貫穿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講仁義的人,自己不想做的事就不要強迫別人去做;然後再做到“己所欲,施予人”這樣的人,以後必定會受人尊敬、受人敬佩,千古流芳。我們雖然談不上“千古流芳”,但這樣做至少不會“遺臭萬年”。

所以,《孔子》這部影片對我們的教益是很大的,不論是孔子的政治思想還是他的教育理念,或是他的名言,都給了我們後人很大的啟發!曾幾何時,他為了傳播這正確美好的思想而到處顛沛流離!為了改變這紛爭世界還老百姓一個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他又是努力了多久!為了對後人的正確教育、啟迪,他又承受了多少磨難、傾注了多少心血!

今天孔子,他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的思想精髓還活在人們的心中!

孔子觀後感(3)

當影片《孔子》上映後,孔子的扮演者著名影星周潤發便一度傳出有關孔子的一些新聞:比如帶著主持人在訪談節目過程中向觀眾下跪,在出席影片有關的記者招待會時談到自己看完影片首映後流淚並因得到記者看完影片後無動於衷的答案而反問記者是不是人,一時間人們對這些情況眾說紛紜,褒貶不一。究竟《孔子》該影片的魅力何在,會使一個元老級的影壇明星兩度在很多人看來表現得如此不理性和不理智呢?帶著疑惑,我今天把《孔子》看了一遍......

縱觀整部電影,確實拍得很好,能夠充分地展示我國春秋時期的.大聖人孔子萬世師表的形象,並且抓住了孔子為政持官掌權時的政治特徵,反映著其仁和禮的核心思想體系,當中的確不乏催人淚下的片段和插曲。辨證的說一句,該片更應該像一種全新風格的歷史記錄片,很多人認為孔子作為聖人,生活在春秋時期,很多東西無法考證,只能通過紀錄片的形式來展示,但其實不然,電影儘管通用的是白話文,但處處體現著原始的仁禮思想語言風格,在感動蒼生的同時必然給予一種精神和思維上的震撼和影響。至少我是這樣理解的,因為看完該影片後,我甚至乎結合當今的民族和社會特徵產生了一些屬於自己的思考-----

關於克己復禮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禮,其中禮這方面主要反映克己復禮。克己復禮的意義在於剋制自己,凡事嚮往禮的方向,本質上是教育人們要重視禮的教化與薰陶,孔子終其一生,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教育方面,都強調禮樂對個人,國家,民族的重要性。影片中描述的魯國政權為三桓貴族所掌握,三大貴族擁城自重,屯兵自立,即使在與魯國的宿敵齊國和談未遂,眼見要兵戎相見時,也無動於衷。後來更是使計迫使孔子離開了魯國,四處漂泊。其實孔子的出走是必然的,正如魯國國君所言,處於這樣一個亂世,諸侯分封割據,稱霸一方,名義上是四海之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然而在周室頹危的情況下,大家都想取而代之。尊王賤霸暫且難以堅持,而孔子還期望君主能夠以仁義治國,這樣百姓避免戰亂,才會使老有所養,壯有所用。他的想法其實是很值得提倡的,但結合那個多事戰亂的春秋,難免會有何很多人不理解他,這也為他日後周遊列國時,即使在樹林處收徒講學,也會遭到民眾們的反對,他也被迫帶著他的門徒被諸侯王們由一個國家驅逐之另一個國家。經歷了十幾年,終於回到了魯國,他已經很老了,但仍然執著著那個克己復禮的夢,含笑而終!

關於取義成仁

除了禮,孔子的另一面思想則表現為仁,為後世所稱道的仁者愛人,仁者無敵都是其仁之思想的一個延伸和繼承。在《孔子》影片裡,沒有情節明確反映孔子如何取義成仁,但卻通過他的兩個徒弟子由和顏回充分刻畫出來。首先是周遊列國的時候,孔子和門徒一行人等踩著冰封的河面過河時,突然發生了冰裂,一車滿滿的典籍掉進了水裡。顏回沒有猶豫半刻,馬上縱身潛入水裡把典籍給一卷卷打撈上來,因為在他眼裡,這些典籍是遠比他性命珍貴的,能夠影響後世的儒家偉大學著,更是這十幾年來,孔子和徒弟們的思想結晶,對仁義的傳世,是及其重要的,結果顏回溺水而亡。當孔子還沒有從見到顏回去世時表現的悲痛中振作過來時,又傳來了用兵如神的子由在衛國作戰時,因保護衛國幼小的皇子被叛軍群殺而逝的噩耗,子由在臨死前依然牢記老師的說話,把官帽戴正,以示正義凜然,結果取其成仁。這兩個片段我相信不僅僅是我,很多人看著都會有那麼一種心酸和體會,有時候,仁義的實現和追求,比我們很多東西更值得去奮鬥,甚至乎犧牲性命都在所不惜!

關於仁禮探討

影片中的開頭和結尾,都表達了孔子對禮樂仁義的實現的憧憬,他說自己的抱負和理想只能託付給未來了,自己所留給後世的只有一部《春秋》,短短的一部史書,是自己一生的記錄,也是一個劃時代的總結,一個里程碑的創造,有很多人因為這部書瞭解孔子,但也有很多人因為這部書誤解他,在那個春秋,聖人孔子已經有如此的感慨,今何以堪呢?

中國經歷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和歷史激盪,悠久的華夏從古至今無不被人稱為禮儀之邦,在孔子所創立的儒家思想體系的影響下,一個國度該以一種特有的人文氛圍感動著這個時代,這個世界的,但真的是如此嗎?我們這個民族向來提倡弘揚優良的傳統,比如敬老愛幼,扶危助殘,注重修養等等,都可謂儒家精神和仁禮的擴充套件,但漸漸地,但我們環視一下我們生活的社會,我們生活的環境,社會環境是進步了,但人文風氣呢?我只能一笑置之,而且是苦笑那種。出行時侯我總會趕上公交,但每次擠公交總不是滋味,年輕的我不是在抱怨什麼,而是看見很多人佔著位置,見到老弱病殘孕卻無動於衷,有的陌生人往往因為碰了一下肩膀或什麼雞毛蒜皮的事,在車上爭吵得不可開交,甚至乎惡語重傷,惡言相向,粗俗不堪。街道上呢?闖紅燈,亂扔垃圾的人彼彼皆是,好像這已經形成了一個城市特有的生活潛規則了。可能在很多人看來,這些都是小得不起眼的事,即使行善,他們也只是會行大善,但須知莫以善小而不為,才能登堂入室,構建真正賦予仁禮精神的和諧社會啊!要是大家認為這些都不在話下的話,那就拿這次西南旱災來說,大家慷慨解囊的時候,居然有那麼個不識好歹的80後發表文章呼籲大家不要向災區捐款,狂妄姑且勿論,居心何在呢?一個民族在經歷危難的時刻,需要的是穩定和團結,這樣的鼓吹是不是該收斂一下呢?隨著我國在世界上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日益強盛,學習漢語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了,漢語熱潮帶動著貿易,政治的發展,國人無不眉飛色舞,幸甚於我國文化走向世界,孔子和儒家越來越為世界各國人民所稱道。但試想一下,從側面來體會,難道我們沒有察覺當孔子和儒家走向別的國度,表現出的是一種國際化的薰陶的同時,我們離曾經孔子終其一生都渴望實現的夢已經走遠了嗎?外國人越來越熟悉我們的文化,在禮貌,休養,道德培養和注重方面的意識也越來越強,多極化的世界格局讓很多人深切體會仁禮的感化和魅力所在,於是日而三省,躬親小善之舉已在他們的行動中得到體現。或許有一天,孔子的夢得以實現,天下仁禮遍及,但作為華夏思想之奠基人,在九泉之下得知實現這個夢的主力軍卻非我大號中華,斗膽問一句,聖人會有怎樣的感想呢?當初將禮樂仁義的重任託付給未來,託付給後世,如今看來是否所託非人呢?

夜深了,寫到這裡,我長吁了一口氣,雖然我不是個優秀的中國人,但至少在此刻我開始有種感覺,周潤發他究竟是在為誰流淚?是為我們這個民族,這個社會,這個時代,更確切的說是為儒家,為孔子,為飄逝於我們生活和環境的仁禮絕唱而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