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鞏乃斯的馬讀後感悟閱讀心得作文

校園 閱讀(1.7W)

大草原上的馬給我們的印象是策馬奔騰、不受羈絆的自由奔跑,無形中給我們一種豪邁的感覺。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鞏乃斯的馬讀後感,希望能幫到你喲。

鞏乃斯的馬讀後感悟閱讀心得作文

  鞏乃斯的馬讀後感篇一

幾周前,我們學習了周濤的《鞏乃斯的馬》,這篇散文寫的特別好,給我很深的印象,更給我帶來很深刻的感觸。

《鞏乃斯的馬》描寫的是夏日暴雨下的鞏乃斯草原上,馬群奔跑的場面,作者通過對文章的描寫,表達了一種對不受羈絆的生命力的嚮往與渴求,給讀者留下了雄偉壯觀之感。我還記得唐老師在講課時說過“相信,它所給予我的,我將終身受用不盡……”中“它”的意思。“它”指草原上的馬群突遇暴雨時,馬群奔跑的場面。在人生的瞬間,作者難得面對生命的崇高壯烈,這讓他明白了人要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艱難險阻。人更要毫不畏懼,因為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我見過馬,騎過馬,但它沒有《鞏乃斯的馬》中的馬那樣不受羈絆。我見過的馬套著轡頭、鞍鐙、韁繩,被馴馬人管束著,性情溫順。我騎著它慢慢走在大街上,短短的幾分鐘是那樣漫長。我渴望去一次鞏乃斯草原,並像周濤一樣有那樣好的運氣,見到那種萬馬奔騰的場面,實實在在地領略著作者的感受,並可以悟出人生的道理。

其實,生活中也有“暴雨”,我們必須像鞏乃斯的馬一樣毫不畏懼地去面對它,爭取自由,做“鞏乃斯的馬”。

  鞏乃斯的馬讀後感篇二

讀了《鞏乃斯的馬》這篇文章以後,它彷彿把我牽進了一個新的境界裡。本來,這是描寫一次自然現象,但是文章把幾種動態給揉和在了一起,用暴雨、雷電和群馬引匯出了壯觀的一幕。通過群體的抗爭,戰勝了暴雨,使一個群體,又接受了一次大自然的洗禮。

經過這次洗禮,幼馬也好像長大了許多,牧馬人也在這次洗禮中得到了一次提升,對於馬群來說能用這種團隊的精神與大自然進行抗爭,並最後取得勝利,他一定會感到,動物都能靠群體力量去共同戰勝暴風雨,何況我們人類呢?其實生物界本來就有著向大自然抗爭的本能,每經過一次大自然的洗禮,都使它們得到一次提升、進化,這就是進化論的根本,也就是達爾文論證生物進化的根據。“生物論”一直到現在都在指導著我們對生物的研究,就是一切生物都是從初級開始,通過與大自然的碰撞、淘汰,得到一次進化。越是經過嚴酷的考驗,進化的跨度也就越大。生物群就是這樣一波三折的進化著,有誰還能想象到我們大自然界現在所存的生物,蟲、鳥、魚、獸、憨態可掬的熊貓以及我們自然界現在所存的高階動物--人類的初始都起源於一個單細胞呢?

通讀《鞏乃斯的馬》這篇文章,我知道了馬可以抱成一團,共同抵禦個體所不能抗拒的天災,並取得成功。這對我們是個多大的啟示啊!所以也就有了人類在抗拒大自然災難時的共同協作精神,大地震、大海嘯,也同樣給人類帶來災難,同樣可以通過團隊精神,同舟共濟,使災難降到最低,讓我們每個“地球村”的“公民”都發揚人道主義,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共同度過災難,走向美好的明天吧!

  鞏乃斯的馬讀後感篇三

“此馬非凡馬,房屋是本星。何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這是李賀的《馬詩》裡的詩句。作者周濤面對不言的大自然,坐在時間的潮流上,他走進西部草原部落,在鞏乃斯大草原上,與茫然天地間的一種尤物——馬結緣,用美麗的文辭註釋了大自然不朽的的壯美,表達了他對馬無比喜愛之情。讀著他的'文章,真會讓人感覺到天地之大美,尤其是對馬這種奔騰在大草原上的牲靈心生喜愛,這或許是受到作者強烈的情感的感染吧。

從遠古,自然界神聖的光輝就照耀著人類的心靈。的確,即使在冷酷,醜陋的社會氛圍下,作者仍然能從自然中獲得光明與希望,這篇《鞏乃斯的馬》便是他宣洩心中憂鬱,頑強追求自由生活的傑作。

無邊的大自然就是周濤散文詩意和美感的源泉。這一點也沒錯。看,即便是那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作者也能描繪得如此形象——“那雨來勢之快,可以使悠然在晴空盤旋的孤鷹來不及躲避而被擊落,雨腳之猛,竟能把牧草覆蓋的原野一瞬間打得煙塵滾滾。”

而對那些壯闊的馬群奔跑的場面描寫就更不用說,“馬,這不肯安分的牲靈從無數谷口,山坡湧出來,山洪奔洩似地在這原野上匯聚”,“爭先恐後,前呼後應,披頭散髮,淋漓盡致!”這是一種力量的展示,一種對激情的肯定,一種對生命的讚賞。作者把這無比巨集偉的大自然動態圖繪畫得如此淋漓盡致,正說明作者自己對不受羈絆的自由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冬日雪夜縱馬狂奔便是另一種生命的奏樂。尤其是這一句——“在空曠的雪野上打著呼嘯亂喊,在顛簸的馬背上感覺自由的親切和駕馭自己命運的能力,是何等的痛快舒暢啊!”馬的狂奔與人的情感的宣洩合拍,生命的強力衝動抗拒著陰暗低沉的氣候,讓人壓抑與苦悶的情緒在狂奔中釋放,難怪作者會“高興得大笑,笑得從馬背上栽下來,躲在深雪裡還是止不住地狂笑,直到笑得眼睛裡流出了淚水。”

作者愛馬,馬給了他一個完整的世界,以至於聽到馬蹄聲,就坐臥不寧,聽到馬嘶,就熱血陡湧,熱淚盈眶。作家耿立在他的《胡人周濤》中寫道:周濤長年生活在新疆,是西部粗獷美麗的風景成就了他,他凝視著雪山,草原。雪山,草原也凝視著他,有限的自我與無限的自然融為一體,才有了草原之馬,田中之麥,林中之鷹。這一切無不讓人體會到一種人格的尊嚴,一種超拔氣質高貴之態氤氳滿紙,在他的筆下,自然是高貴無比的。的確,《鞏乃斯的馬》便是他人生哲學的最好的證明


猜你感興趣:

1.和馬相處的作文

2.關於描寫馬的作文

3.鞏乃斯的馬讀後感

4.有關寫馬的作文

5.關於馬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