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紙飛機讀後感

校園 閱讀(1.1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紙飛機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紙飛機讀後感

紙飛機讀後感1

讀了《紙飛機》這本書,我體會到主人公楊金蘭的悲傷。在抗日戰爭中,她的家人一個個被炸死了,剩下為數不多的親屬也只能擠在幾度坍塌的房子裡,過著毫無希望的生活。

原來,他們一家過著幸福的生活,當日軍飛機來轟炸重慶時,美好的生活毀於一旦。在雙炸中,金蘭失去了媽媽、外婆、外公、爺爺等親人,但她並沒有向災難屈服,雖然很絕望,但她最終還是憑著堅強與勇敢的品質與倖存的親人們躲避轟炸、重建房屋,直至最終轟炸結束,家園恢復和平。因此,我覺得書中的楊金蘭非常堅強。

相對於書中的這一家人,我們現實世界的人們則顯得太過脆弱了吧。很多成年人在工作中遇到一點煩心事,就以為整個工作都沒法做下去了;我們國小生在學習上碰到一點過不去的小障礙,即使是部分優秀生在嘗試幾次後最終也會放棄;甚至有些學生,因為學業差和老師家長的批評,竟然去跳樓!雖然,這種情況的確不好受,但怎能拿生命來開玩笑呢?況且,這比書中人們“跑警報”好多了。上面的例子,或許他們再堅強一點,就可能會成功,但如果不堅強,是一定不會成功的。

所以,當正在做一件事時,必須先要有堅強的品質,有了堅強的品質才能克服困難,克服了困難才最終能成功。

紙飛機讀後感2

我看過很多有關抗戰的書籍,每次看完心裡總是不能平靜。生逢盛世,我們的眼睛裡,記憶裡,少有戰火烽煙,然而,抗日戰爭那些過往,那些血淚,那些屈辱,它們刻在中國每寸國土裡,幾十年的風雨沖刷後依然傷痕累累,那痕跡靜靜地荒蕪著,講訴著,記錄著提醒我們時刻不要忘記:落後總是要被捱打。

左昡的《紙飛機》中楊金蘭童年的'安寧被日軍頻繁的轟炸打破了,媽媽、爸爸、爺爺、外婆等親人相繼在戰爭中遇難。楊金蘭的紙飛機帶著對家人的思念和對勝利的期盼、對和平的嚮往不斷地放飛,她也一次次在恐懼和痛苦中變得越來愈堅強,她的家也一次次在廢墟中被重建。

重慶只是全國的一個小小的投影,經過中國歷史學家多年研究考證得出,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十餘億美元。單是南京大屠殺,就有30萬人遇難。

從1931到1945年,每一天都驚心動魄,每一天危機四伏,日本軍隊狂轟濫炸,多少繁華之地變成廢墟,多少英雄為國捐軀,多少無辜平民丟了性命,多少個楊金蘭失去親人,流離失所,哀鴻遍野。日寇鐵蹄肆意踐踏,而我們的英雄用血肉之軀鑄成新的長城,力挽狂瀾。張自忠將軍說我死則國生”,戴安瀾將軍在給妻兒的遺書中這樣說:決以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楊靖宇、佟麟閣、趙一曼、狼牙山五壯士一個個名字刻在歷史的豐碑上。雖然離我所生活的年代太遙遠,然而槍炮聲猶在耳邊迴盪。在國家危難、山河破碎的時刻,將軍和士兵並肩作站,軍人和百姓一起抗敵,上至將軍,下至百姓,為國家和民族而站,國家淪陷,唯有自救,再無退路。

前方在戰鬥,後方像楊金蘭這樣的家庭也在自救,一個個小家在廢墟中重建,並且不斷支援前線,直至抗戰勝利。我最佩服楊金蘭的勇敢。媽媽被炸死,她沒哭;爸爸、爺爺、外婆一個個親人失去,她也沒哭,也許她的眼淚留在心底吧!生活教會我們堅強,她堅強面對生活的磨難,克服恐懼,一次次勇敢地面對。我知道,有時候流了眼淚對生活是無濟於事的,還不如擦乾眼淚勇敢面對,而不是一蹶不振。只要不放棄,生活是永遠還有希望在前方的。我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後”,風雨後的彩虹才是最美的風景。

千千萬萬箇中國人在黑暗中摸索著,堅持著,趕跑日本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國。回望來時路,我們的前輩用鮮血與抗爭趕跑了屈辱,也明白一個道理:壯大自己,才能昂首挺胸地做自豪的中國人。作為新中國的建設者,我身上的擔子還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