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龍貓觀後感5篇

校園 閱讀(2.86W)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龍貓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龍貓觀後感5篇

龍貓觀後感1

一部《龍貓》,一段童年的回憶。

樸素的畫風,簡單的故事情節;單純可愛的孩子,和藹可親的老太;高聳的大樟樹,神祕的龍貓&&宮崎駿又一次給我們講述了一部充滿幻想,充滿童趣的童話故事。不禁讓我們回憶起孩提時代在鄉村淳樸的童年生活。

可以說宮崎駿的《龍貓》是一部充滿神話色彩的夢幻劇,但我覺得它更是一部很單純,很樸實的童話劇。與宮崎駿其他作品不同的是《龍貓》的畫風簡單純樸,寫出了鄉村生活的樸實祥和,沒有太多的渲染,也沒有過於誇張的奇幻。電影講述了和爸爸一起搬到鄉下的兩姐妹,在家附近的一棵大樟樹下發現了傳說中只有好孩子才能看見的龍貓。其間發生了很多不可思議而有趣的故事。一天,妹妹小米和姐姐吵了架之後,便獨自出走去找自己生病住院的媽媽,途中卻迷了路。姐姐在四處尋找無果的情況下,只好求助於龍貓。善良而溫和的龍貓喚來龍貓電車,載著姐姐找到了迷路的妹妹,乘著龍貓電車,妹妹把親手摘的玉米送給了媽媽,希望她早日康復。

之所以覺得《龍貓》是一部單純的童話故事,是從一個孩子的視角去看待的這部電影。劇中的很多細節以及對話都是以一個剛剛對這個世界有懵懂念想的孩子描寫的,這裡的孩子則可以看成是劇中的小梅,小梅在劇中大約三四歲的樣子,對自己周圍的一切都會感到好奇,為了看到灰塵精靈她能一直盯著牆上的縫隙&而姐姐小月已經上學,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認知已經初步成熟和了解,媽媽因病住院她就擔當起了照顧妹妹的任務。

龍貓在劇中可以是一個虛幻的角色,它是根本不存在於小梅小月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小妹小月對大龍貓的印象和邂逅可以看成是姐妹倆因對附近的新環境以及大樟樹林存在的神祕感而產生的幻想。從另一個方面講,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大龍貓是姐妹倆在聽到爸爸和婆婆講的神話故事後於夢中形成的虛幻角色。在這部電影中,龍貓第一次出場是在小梅在院子中玩耍時無意中通過一個幽深的灌木叢掉入了大樟樹的樹洞裡,她在這裡發現了大龍貓,然後調皮的趴在大龍貓的肚皮上美美的睡了一覺,而後當小妹醒來之後卻被姐姐和爸爸發現躺在了一篇灌木叢中。龍貓第二次出場是小梅和姐姐小月在公交站點等待爸爸下班回家的時候,不過這次是姐姐小月首先看到了龍貓,而小梅此時卻趴在了姐姐的背上睡著了。龍貓的第三次出場是在姐妹倆半夜醒來的時候,這次三個龍貓圍著姐妹倆種下的樟樹籽跳來跳去,最後通過咒語將她們剛剛種下的樟樹籽變成了一片足以遮天蔽日的樟樹林。而龍貓的最後一次出場則是姐姐小月為了尋找迷路的妹妹跑到樟樹林中尋求龍貓幫助的時候。在我看來,龍貓只是妹妹小梅夢中的幻想所形成的一個角色,而童心未泯的姐姐小月在妹妹的描述下也或多或少的形成了龍貓的形象。所以,《龍貓》帶給我們的是一部圍繞姊妹倆的夢境展開的一部亦真亦假的童話故事。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一般,童年的天真爛漫早已離我們遠去,劇中的小梅小月正是每個人童年時的寫照,單純,可愛,好奇,執著。童年的我們曾做過許許多多奇幻的夢,有過數不清的天真幻想,而童年的這一切在劇中便幻化成了可愛而又神奇的龍貓,它無所不能,它有神奇的法術,它出現在每個孩子的夢裡,它是每個孩子的多啦a夢。每個人的童年亦曾有過一個屬於自己祕密花園,它存在於每個孩子心底的最深處,裡面充滿了孩子們的幻想和好奇,我們總是將自己想象成童話故事裡的某個主人公,可以是精靈,可以是冒險王;可以是王子,可以是公主,總之,他(她)是每個人都羨慕的故事裡的英雄或主角,而那座祕密花園理應

屬於童話故事裡的主人公,裡面裝滿了孩子心裡所看到的,想象到的東西。它是一座只有孩子才能發現的祕密花園。

很多人看過《龍貓》之後的第一感覺是很奇幻,很靈異。更有甚者說《龍貓》其實是一部鬼片,描寫了一個關於龍貓的鬼故事,並且拿出大量證據以說明鬼在何處。在我看來,這些評論未免言之過重,亦或是摻雜了些許雞蛋裡面挑骨頭的主觀因素,成人之所以說這部電影讓人覺得靈異奇幻是因為他們是站在一個成人的視角上去看的,這個視角不免摻雜了太多成人世界裡的世俗因素。立場不同,出發點也就不一樣,世界觀價值觀也會因此有不少差異。而《龍貓》本身卻是一部站在孩子們的立場上,從一個剛剛懵懂的幼年孩子的視角敘述的。不管是劇中的音樂,人物的肢體動作,還是孩子們的神態,心理活動以及無忌的童言,無不讓人感到這是一部從頭到尾徹徹底底的童話故事。也可以說,宮崎駿的電影作品,像《天空之城》、《幽靈公主》、《千與千尋》、《懸崖上的金魚公主》以及我們這部《龍貓》都可以看做是童話故事,就像小時候看過的《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都屬於徹頭徹尾的童話。而他們之間的不同在於,宮崎駿的作品將童話、動畫提升到了一個新的人文高度,融入了不少現代社會中人們所涉及的社會生活元素,觸及了人們心中最隱祕最敏感也是最脆弱的.部位,從而讓我們不斷的去反思去自省。他的作品就像是喧囂城市裡一片仍未被汙染踐踏的草地,久旱之後從天而降的細雨,滋潤了觀眾們心底的祕密花園,讓我們發現在忙忙碌碌而又些許浮躁的生活中我們依然可以找到丟失已久的童心。

所以,《龍貓》既是一部單純寫給孩子們的童話故事,也是一部寫給成人們的尋找童心,返璞歸真的童話倫理劇。

龍貓觀後感2

雖然《龍貓》已經不在是什麼新電影了,但我之前對於《龍貓》認識也只是停留在微信好友的頭像之中。最近新上映,去看了看,也是頗有感觸,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是一個不太喜歡看電影的人,可能因為感情過於豐富,總是在看電影的時候感動到哭。意料之中,看《龍貓》的時候,我又哭了。《龍貓》的故事情節非常簡單,草壁五月一家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搬到了一個遠離市井的村落,住進了被村裡人稱作鬼屋的一個破舊屋子。剛到新址,草壁五月和草壁梅姐妹兩個歡天喜地,探索著這個新世界,充滿了童趣,讓人不禁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時光,面對新世界時的活力、好奇、欣喜都無不僅僅撥動著觀眾的心絃。接下來的情節也基本上是我們每個人才童年都會經歷的,鄰居老奶奶,年齡相仿的男女同學,田間地頭的老大爺,或許還有一個年幼懵懂的妹妹或弟弟……所有這一切很容易將我們帶入了電影的情景當中,也將我們自己帶回了自己童年的回憶,以至於在觀影期間,每一個觀眾似乎總是在努力將自己兒時的所遇到的人和事跟電影裡的人物和情節聯絡起來,這就充分激發了觀眾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人希望永遠停留在這個美麗的世界。

隨後便出現了一個神祕的角色。"灰塵精靈",這個看起來可有可無、四處逃遁的小傢伙卻將電影的風格從寫實引向了童話般的夢幻,每一個成年人都會知道這個所謂的"灰塵精靈"不過是屋子長久不住所積攢下的灰塵,但是,從始至終,小月的父親、鄰居那個老奶奶都沒有將這一事實告訴年幼的姐妹兩個,而是順著他們的思路編織著故事,並告訴姐妹兩個,"灰塵精靈"不會害人,這又讓觀眾鬆了一口氣:原來這些黑黑的、神祕的小身影也沒有什麼跟它們的出場方式那樣讓人恐慌。接下來,在一個狂風暴雨的夜晚,破舊的鬼屋時刻都有可能在這風雨中粉身碎骨,草壁父女三人也是惶恐萬分,但結果依舊喜人,物資雖然破舊,但還是完好無損。

接下來便是小月上學,妹妹梅也不甘落後,學著姐姐的樣子,揹著便當在院子裡自由自在地探索著這個對她來說還比較陌生的世界。結果,梅看到了一隻若隱若現的小龍貓,然後一直跟著。同樣,這種場景也總是讓人產生不好的聯想,梅會不會遇到什麼危險?會不會迷路?但結果依然讓人長舒一口氣,梅就這樣找到了電影的主人公。大龍貓。龍貓並沒有因為梅的出現驚恐萬分,而是任由梅在自己的身上玩耍,最後竟在龍貓的身上睡著了。後來小月和父親發現梅不見了,就四處尋找,結果在梅剛鑽入灌木叢不遠的空地上發現了正在睡覺的梅,線索就是梅鑽進灌木叢時落在外面的帽子,這又讓人不禁發問,是龍貓故意將她送到這裡的?還是龍貓本身就是一種幻象?

後來姐妹倆的父親去上班,將梅放在了鄰居奶奶家,結果梅哭著鬧著非要找姐姐,鄰居奶奶無奈,只能將梅送到學校找姐姐,於是便出現了溫馨又有趣的一幕,梅坐在姐姐旁邊畫起了龍貓,別人悄聲問她的時候,她還大聲回答,引得同學們一片鬨笑。放學回家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那個挺倔強的小月同齡男孩兒堪太很執拗地把傘塞到小月手裡,自己冒著雨跑回家了。傘是破的,心卻滾燙。同時,又與他出場時的耿直、倔強、甚至略顯粗魯形成鮮明的對比。

整個故事有一條暗線,就是姐妹兩個生病的母親。故事高潮正是由醫院發來電報讓小月一家回個電話引出的。小月去鄰居老奶奶借用電話趕緊跟父親通話,然後,小月開始胡思亂想,害怕母親病危,離他們而去,梅一直想要媽媽回家,聽到這個訊息,她不得不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帶著自己親手從地裡摘的玉米去醫院找媽媽。一個大人都要走好幾個鐘頭才能到達的醫院,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再一次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再一次讓觀眾體會到了真情。小月當然不放心年幼的妹妹,四處尋找,所有的鄰里全部出動,經過一番波折,小月再一次求助於龍貓,最後,結局還算完美:爸爸和媽媽在醫院裡交談,姐妹兩個跟龍貓的座駕一起在樹上看著,病房的窗臺上放著梅要送給媽媽吃的玉米。

大家可以看到,整個影片裡,龍貓出場並不多,但總是以一種溫暖的、無所不能的形象出現。龍貓真的存在嗎?如果存在,那為什麼小月、梅跟龍貓一起穿梭於村子裡時沒有人能看到他們呢?僅僅是因為速度快嗎?龍貓的確不存在,這樣夢幻的場景也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出現;龍貓又是存在的,龍貓的真實身份恰恰就是村子裡每一個善良的人,是那個蠻橫中帶著可愛的堪太,是鄰居老奶奶,是從來沒有打破姐妹兩個的童話的父親,是那個在醫院對姐妹兩個無比掛念的母親,同時也是一心想讓媽媽儘快痊癒、平安回家的姐妹……整個影片講述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在這真情之中,讓人感到溫暖,在這真情之中,治癒每一個觀眾的心靈。龍貓並沒有像影片的名字那樣無時不刻不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之中,但"龍貓"也無時不刻不再影片的每一個場景、每一組對白之中存在著,這正是這部電影的過人之處。

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已經成為常態。在人擠人的大都市裡,摩肩接踵真的就代表了人與人之間的緊密聯絡了嗎?燈火輝煌就真的代表了人類文明的極大繁榮了嗎?在燈紅酒綠的映照下,在音響麥克風的狂轟濫炸下,熙熙攘攘的街頭行走著一群人,他們彼此之間完全陌生,似乎是行走在一片人山人海的荒漠之中,霓虹燈光、人聲嘈雜似乎只是這荒漠中撲頭蓋臉的風沙,每個人神色慌張地尋找著屬於自己的一片綠洲,在這片綠洲裡,人們可以彼此放下戒備、卸下偽裝,如同一同野營的隊友,親密合作,共享篝火、月光,無疑,《龍貓》正是這樣的一片綠洲,或許這也是為什麼綠色是這部影片從頭到尾的底色的原因吧!

龍貓觀後感3

在我們鄉下,有一種神奇的小精靈,他們就像我們的鄰居一樣,居住在我們的身邊嬉戲、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們的,據說只有小孩子純真無邪的心靈可以捕捉他們的形跡。如果靜下來傾聽,風聲裡可以隱約聽到他們奔跑的聲音。——題記

寧靜的鄉間,沒有華麗的色彩,一切都是淡淡的自然的,連人也是那般的淳樸善良。這就是宮崎駿筆下的龍貓帶給我的感受。很喜歡這種遠離城市的喧囂、遠離利慾薰心的感受,一切都是那般的自然、靜謐。

和爸爸一起搬到鄉下的兩姐妹,在家旁的一棵大樹下發現了只有好孩子才能看見的TOTORO。其間發生了很多不可思議而有趣的故事。有一天小梅獨自在院子玩耍尋找橡樹子的時候,意外的看到了憨憨的小龍貓,小龍貓慌忙的想甩掉小梅,卻把小梅引到了正在睡覺的大大的龍貓身邊。這個祕密讓小月和小梅姊妹興奮不已,小月也夢想著有一天也能見到龍貓精靈,這個夢想很快就實現了。有一天下雨的傍晚,小月姊妹等在爸爸下班回來的車站旁時,大龍貓出現了,小月借給它一把傘卻被它當作非常有趣的玩。夏天快過去的時候小月姊妹收到醫院的電報,媽媽身體不舒服,拖延了回家的時間,姊妹倆非常的擔心媽媽的情況,而小梅又抱怨姐姐不管自己,姐姐怪小梅不懂事,小梅大哭著喊著姐姐是個笨蛋跑遠了。那一天,小梅失蹤了,原來她想自己走到醫院看望媽媽。小月四處尋找小梅的時候,想到了龍貓,就這樣,龍貓喚來了貓巴士車,終於找到了迷路的小梅,後來,貓巴士車又帶著姊妹倆來到了媽媽的病房窗前,遠遠的看到一切平安的媽媽,姊妹倆不知道有多麼快樂,小梅抱著送給媽媽的玉米走失在去看往生病的媽媽的路上時,一種曾被忘記的溫暖回到了身邊。

“在我們鄉下,有一種神奇的小精靈,他們就像我們的鄰居一樣,居住在我們的身邊嬉戲、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們的,據說只有小孩子純真無邪的心靈可以捕捉他們的形跡。如果靜下心來傾聽,風聲裡可以隱約聽到他們奔跑的聲音。” 雖說人總是要長大的,但是我們也應在心中給童真留有一席之地。現實是醜惡的,但我們不能讓現實把我們吞噬。偶爾抽身遠離喧囂的塵世,迴歸自然這該是件多麼愜意的事。躺在綠油油的草地上,細細聆聽自然的聲音:微風拂過,花兒搖擺、葉子抖動、昆蟲你高我低的大合唱……花、小石、昆蟲等,其中有些外形不大美觀的,不過也可以嘗試用手觸控並細心觀察。當你重新審視對大自然的看法時,或許你也會碰到龍貓呢。

電影充滿了溫馨的親情。小月與小梅之間的那種單純深切的姐妹深情讓人感到無比親切。看到這部電影總是回想起童年裡總也甩不掉的遠遠跟在身後哭著跑的妹妹,記憶中沒幾次可以順利擺脫她。這也許是作為家裡老大的不幸——照顧弟弟妹妹。

在我們鄉下,有一種神奇的小精靈,他們就像我們的鄰居一樣,居住在我們的身邊嬉戲、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們的,據說只有小孩子純真無邪的心靈可以捕捉他們的形跡。如果靜下心來傾聽,風聲裡可以隱約聽到他們奔跑的聲音。

童年是一個現實和童話交織在一起的美好時期,長大以後想起來,有時真的分不清哪些事情真的發生過,哪些只是自己的幻想,這話是我在看宮琦峻的《龍貓》時想到的。很久沒有看動畫片了,原因是我對現在的動畫片感到失望:《四驅小子》和《數碼寶貝》商業味太濃、《校園怪談》太恐怖、《蠟筆小新》、《加菲貓》雖然生動,但那是給成人看的,和童話故事不搭界,讓人看後找不到兒時夢想。我一度以為在動畫片裡,童話已經死了,直到看了這部《龍貓》。小月和妹妹小梅在媽媽住院期間跟隨爸爸搬到鄉下的新家,雖然這裡的房屋都已經破舊,但卻有清新如畫的田園風光和高大得難以想像的樟樹伴隨著他們。一天,小梅在大樟樹的樹洞裡發現了一隻小山一樣肥肥的憨態可掬的龍貓,故事就此展開…如果你兒時有過鄉村生活經歷的話,就算不愛看童話也該看看這部片子,我保證它不會讓你失望,這部動畫片有太多情節是你曾經過的那段無憂無慮的童年:帶著弟弟妹妹在野地裡瘋跑、到小河溝捉小魚和蝌蚪、在田裡掰玉米、吃用井水冰過的黃瓜、罵得妹妹哇哇大哭後她還屁顛屁顛像小尾巴似的跟在你後面…甚至連下雨和躲雨的場景都是那麼的熟悉和親切。宮琦大師一貫以充滿人情味的畫風和細膩的筆觸著稱動畫界的,這部《龍貓》堪稱其風格卓著的典範,在他親手繪制的片子裡,沒有變形機器人,沒有打敗惡魔拯救地球的責任義務,沒有在女孩摔倒後露出她的三角褲,只是簡要平和地講述了一個溫馨浪漫故事,卻告訴了人們什麼叫真正意義的童話,就像山泉般清冽,讓人沉醉,讓人欣悅,欲罷不能。有一點值得注意:在故事中,大龍貓的出現從始至終都只有小月和小梅看到過,甚至在小梅拉爸爸來看龍貓時,不但龍貓,連樹洞都不見了。龍貓真的有嗎?還是僅僅是幻想和作夢?8歲的小月和5歲小梅堅信是有的,可她們長大以後還這樣確定嗎?最讓我感慨的情節是小梅獨自去探望住院的媽媽,卻在途中迷路了,為了找她,心急如焚的小月坐上了大龍貓召來的有10條腿的龍貓公車,當貓車在田野間飛馳,從大人身邊駛過時,大人們根本看不見它,只感到有一陣風掠過。是什麼遮住了成年人的眼睛,讓他們視而不見?現在的我們,眼睛還能看到童話嗎?

龍貓觀後感4

如果有一天你也去了一個大森林裡,那天也正巧下了雨,你也帶了傘。或許在你等公交的時候,一隻大大的龍貓就會出現在你旁邊哦。

今天要說的這個電影是日本著名動漫導演宮崎駿所製作的電影《龍貓》。光是聽到這個名字就感覺很可愛,或許它是毛茸茸肉肉的。感覺這個電影很有治癒的感覺,在這個冷酷的世界裡尋找出了最童真美好的心靈。下面就來看看這個奇妙有趣的故事吧。

故事的兩個小主人公小梅和小月,她們的母親生了病,於是爸爸就帶著她們搬了家,來到一個鄉下的小村子裡。經過了一路的顛簸,看到了很美的鄉村風景,熱情的跟他們的鄰居打招呼介紹自己。

小梅小月激動的來到了房子前,卻感覺這個房子很破舊,還說它是一個鬼屋,多可愛的姐妹倆。小梅大聲的對著房子說好破呀,大大的嘴巴是她最萌的點啦。小月發現了一棵巨大無比的樹,爸爸告訴她是樟樹,她想一定是全世界最大的樟樹。姐妹倆還在新屋子裡發現了很多橡果子,她們猜想可能她們家有松鼠。爸爸讓她們去打開後門,她們小心的打開後門,在屋子裡發現了滿屋子的灰塵精靈,可把他們嚇壞了。

姐妹倆跑到爸爸面前說看到的景象,爸爸笑著說一定是灰塵精靈,姐妹倆都睜著眼睛新奇的看著爸比。姐妹倆又去二樓把窗戶開啟,在去二樓的樓梯上她們還發現了一顆橡果子從高處滾下來。這顆小小的橡果子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元素哦。姐姐開啟窗戶的時候,小梅看到黑乎乎的怪物,她們告訴爸爸有怪東西,爸爸卻說很棒,因為爸爸從小的夢想就是住在鬼屋裡。小梅一下子用手拍到了灰塵精靈,著急匆匆的下樓,不得不說小梅的手法好準呀。小梅想讓大家看看灰塵精靈,但灰塵精靈沒有了,留下來的只剩下了一手的黑乎乎。隔壁婆婆看到了說是煤煤蟲在作怪,煤煤蟲也是個很可愛的名字呢。不過婆婆說煤煤蟲不會傷害別人,只是喜歡呆在別人的舊屋子裡。那接下來婆婆就要和小月小梅一起收拾家裡啦,這樣就沒有煤煤蟲咯。

忙活了一天終於把新家打掃乾淨,天也黑了。小月在外面撿了柴火,但是一陣大風把柴火都吹向那棵大的樟樹。她們在洗澡的時候笑笑鬧鬧,屋裡的灰塵精靈都跑出來飛向那顆神祕大樹。

第二天爸爸帶著小梅小月去醫院看媽媽,媽媽很高興並詢問了她們新家的情況,一家人在一起開心極了。第二天小月起來做好飯也給小梅準備好了便當,匆匆吃過飯就去上學了。小梅揹著便當到處跑跑看看,正當她要捉蝌蚪是發現了捅破了一個洞,順著那個洞竟然看到一顆橡果子。小梅追著那個橡果子並且發現了一隻白白的小龍貓,緊接著追起了龍貓。跟著小龍貓跑到了一個樹林隧道,並一路追到了大樹洞。不得不說,小梅鍥而不捨的精神還是很值得敬佩的。小梅發現了大樹洞也有橡果子,但是她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樹洞。小梅被摔得暈頭轉向,穩穩神發現旁邊竟然有一隻超級大的灰色沉睡的不明物體,小梅還戳了戳它的尾巴又爬到大龍貓的身上。小梅跟大龍貓互動了很久,可能小梅累了,便趴在毛茸茸的大龍貓身上睡著了。

小月和爸爸找到了正在睡覺的小梅,但是此時的大龍貓已經不見了。小梅告訴他們看到的龍貓,他們都不信。小梅兜兜轉轉找了好幾圈到最後也沒有找到大龍貓,小梅又生氣又著急。晚上小月把白天發生的事寫成信給媽媽,爸爸也說那是森林的主人,小月也希望有一天能夠看到龍貓。第二天小梅去學校找了姐姐,並在課堂上畫了龍貓。等到放學真不巧下了雨,小凱把傘給了姐妹倆。回到家她們把傘歸還並去接爸爸回家,因為爸爸也沒有帶傘。她們在雨裡等了爸爸好久好久還是不見爸爸來,小梅等的都在姐姐身上睡著了。就在這時,小梅突然感覺自己旁邊不太對勁,她抬頭一看,原來是一隻超大龍貓啊。小月真是又激動又驚奇,可是現在小梅睡著啦,看不到啦。

小月看到龍貓很開心,它看到龍貓淋著雨就把另一把傘給了龍貓。龍貓撐著傘跟小月一起站著。樹上的水滴在傘上的聲音讓龍貓開心極了,激動地龍貓跳了起來並把樹上的水全都震落了。遠處來了一個龍貓巴士,龍貓坐上車走了,臨走前還送給了姐妹倆一個禮物。這個小小的禮物包裡全是一顆顆橡果子,她們把橡果子全種上了,等待它們發芽。到了半夜,姐妹倆看到種橡果子的地方有龍貓在轉圈圈,姐妹倆也加入了轉圈圈的行列。緊接著橡果子長成了很大的參天大樹,大龍貓也帶著她們在天空飛來飛去。雖然第二天醒來沒有參天大樹,但是橡果子發芽了,這真是一個美好的夢。

姐姐突然接到了醫院來的電報說媽媽的病情惡化,本來這週六是可以出院的,姐妹倆擔心的不得了。小梅跟姐姐吵架了獨自跑了出去,姐姐找了好一頓都沒找到。心急的姐姐跑到大樹下去求龍貓,卻一不小心掉到龍貓的肚子上,龍貓得知事情經過便呼喚出來龍貓巴士。經過一番找尋,終於找到了抱著玉米的妹妹,龍貓巴士也帶著姐妹倆去了媽媽的醫院。姐妹倆把玉米放在窗戶上,看到爸爸媽媽拿到玉米開心的笑了,媽媽看上去也好了很多。姐妹倆開心地坐著龍貓巴士回了家。最後,媽媽也終於出院回家,一家人幸福的生活。

這部電影帶來一種溫暖和幸福的感覺,守護住每個人心中小小的夢想不被破壞。這個夢是一種無瑕,一種嚮往,是來自內心深處的一處童真。

龍貓觀後感5

不知為何,看完《龍貓》後特別想念魯迅先生的那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找出書來重新翻看,忽然間就明白了自己的那份惦念由何而來。

先生在第一段這樣寫到:“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現在是早已並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倘若小月小梅並非虛擬人物,倘若她們仍健在,算起來,應該也是耳順之年了。站在今天回想兒時的生活,我想他們應該也會生出如魯迅先生般的懷念吧。

而先生那段文字,加之後來提到的美女蛇的故事,讀起來也確與小月小梅的童年生活莫名相像。所不同的是,似乎小月與小梅的際遇更加奇幻和天真,龍貓的善良與可愛,也更能激起人們內心深處對童真的渴望。

其實《龍貓》中並沒有太過世俗的人物設定,那個鄉村世界更像是一個烏托邦,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擁有著一些赤子狀態。

鄰居家的奶奶,善良而溫和,小時候也曾見到過所謂的“灰塵精靈”。作為考古學老師的父親,時時刻刻保護著孩子們的幻想和好奇,甚至同他們一起探索森林的祕密。母親雖不在身邊,卻也處處能夠感覺到她的溫柔和寬厚。還有同齡的男孩小凱,有些羞澀,有些膽小,卻也善良熱心。

但是即便如此,無論是龐大而柔軟的龍貓,還是帶著詭異笑容的巨型貓咪班車,都唯有小梅和小月看得到,我想是源於小月和小梅真正的坦誠與無懼。

鄰居奶奶與父母,雖也充滿幻想,卻更像是在以一種成人的懂事,刻意保護與刻意應和作為孩童的小月與小梅和純真。小凱雖也是孩童,卻膽小怯弱,把小月家當作鬼屋,戰戰兢兢。

相比之下,小月和小梅才是真正純粹的赤誠。與世俗大人們的逃避與驅趕不同,她們尊重所有未知和想象,擁抱所有陌生和與新奇。

初到鄉下,一間破屋也能成為她們的快樂來源。兩人大叫著“好破哦”,實際卻並不是抱怨或嫌棄,反而像是撒嬌搞怪,帶有些許調皮與調侃意味。甚至正是因為它“破”得像個鬼屋,才使姐妹倆充滿探索的熱情,從每一件小事中發現快樂。

寫至這裡,忽而又憶起了沈復的那篇《童趣》。童稚之時的他天馬行空,故而能夠以蚊為鶴,以煙為雲,能夠在土牆根下,花臺小草中,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成人世界裡令人討厭的蚊蟲、激不起心中任何波瀾的雜草土塊,在他的幻想中反而是另一個奇幻的世界,變成了千軍萬馬,變成了飛禽走獸。

想想我們小時候又何嘗不是這樣,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好奇,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有著不知道哪裡來的旺盛精力,也總能從大人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瑣事裡開拓出新世界。一堆積木能夠玩一整天,一個小沙丘一盆水便能想象出沙灘與海洋,三兩塊磚頭就是一間房,摘幾片葉子搗碎了就當是飯菜。

甚至我們也像小月與小梅一樣,曾交過一些奇怪的朋友,一顆釦子,一棵小樹,甚至是一塊石頭。我們孤獨時和它們“聊天”,難過時同她們訴說,甚至也曾幻想過有一天它們“活了過來”,同我們一起生活。我們也曾想象過草叢後面還有一個奇妙的世界,好奇森林深處是否有精靈王國的存在,幻想下雨時是某位仙子在哭泣。從這個意義上講,《龍貓》不過是一次我們童年心理的共鳴性再現。

而小梅和小月,其實是銀幕之前的我們所懷念的那個日漸遠去的自己。她們的奇遇和童真,還有那段充滿蔥鬱樹林、茂盛叢草、淙淙溪流、蛙鳴蟲叫的鄉間生活,隨著城市化和現代化的普及,也成為了一些人恆久懷念但不能重回的過去,另一些人憧憬但再也無法再擁有的未來。

另外,影片中還有一點頗令我感慨,即小月和小梅的“大叫”。影片中,她們害怕時會以大叫來恐嚇與驅趕“黑暗中的怪物”,高興時會手舞足蹈地在院子中奔跑吶喊,特別是與龍貓也是以張大嘴巴吶喊來交流。

“叫喊”是最簡單也最純粹的情感表達方式,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無法再像孩子一樣肆意地大呼小叫了。心裡的小情緒堆積得像山一樣高,也還是要裝出一副禮貌懂事的樣子。所以,小月和小梅,其實也是成年後的我們對童年的我們的一次映象迴歸。

說了這麼多,回過頭來再想想現在的自己和周邊的朋友,大多已丟失了當年的那份純粹。兒時常有物外之趣,成年後卻常困於世事人情。兒時思維簡單而坦誠純真,成年後卻常多慮又工於算計。於是我想,也許成熟是一場病,唯有童真能治癒,所以我們才願意坐在電影院裡,觀看這樣一部已經入市30年、故事背景距今60年、觀看渠道也並不難找的電影,《龍貓》讓我們和眾多觀眾一起,得到了片刻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