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精選20篇)

校園 閱讀(2.74W)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寫20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精選2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精選20篇)

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1

國慶假期,媽媽帶我去電影院看電影,電影的名字叫長津湖。

電影講的是一個震撼人心的故事——抗美援朝。此時電影院人山人海,座無虛席。我和媽媽直接被觀眾“擠”到了角落裡的座位上,看來,這部電影很受歡迎。現在來比一比美國軍隊和志願軍軍隊。當時,美國的鋼產量是中國的140倍,美國的戰鬥機密密麻麻地在空中飛行,像一排排巨型的大雁,讓人看了膽戰心驚。坦克就很霸道了,在凹凸不平的路上橫衝直撞,像一個個龐大的推土機。這麼厲害的武器最終卻輸給了武器落後只有小米加步槍和幾十門大炮的中國志願軍。

電影中有不少讓我感動的畫面。比如,戰士們為了躲避美國的.飛機,躺在死人堆中裝死人,不料美國的戰鬥機在空中幾個來回找不到一個活人,竟然打賭比誰射擊的死人多,這下子可犧牲了不少戰士,真是令人又氣又恨。還有戰士們被凍成了“冰雕”,在雪地裡一動不動。他們的臉上、眉毛上、帽簷上都是冰雪,直到生命結束的時候都依然保持著戰鬥姿勢。

這部電影可以用六個字來形容:感動、震撼人心。電影長津湖真是一部值得觀看的好電影。

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2

看了最近剛出的電影《長津湖》,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感慨萬分。七十多年前,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去進行一場守護正義的戰爭。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最英勇的人,最可敬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築起一道牆,阻隔美帝主義的侵略,保衛了中朝兩國的和平與安寧。

是戰爭無疑是殘酷的。《長津湖》裡,中國人民志願軍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吃不飽穿不暖,但他們仍舊堅持在抗戰的'一線,只是因為那保家衛國的決心。電影中有一幕火車上路過長城的場景,而他們就是長城,用生命築起長城換來和平。

《長津湖》裡,看到美國的飛機轟炸我們最可愛的人,看到我們最可愛的人不到最後不放棄,看到他們用盡一切力量去反抗美軍,我抑制不住地哭了。我在想,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現在會是什麼樣。所以我們應該一直銘記他們,緬懷他們。

先輩們用鮮血寫下的歷史,用青春和生命換來的和平,人們不會忘記,更不敢忘記。《長津湖》的上映讓人們對抗美援朝戰爭有了更多的瞭解,讓人們對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更加珍惜。

惟願硝煙不會再瀰漫,和平不會再消逝。

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3

聽說新上映了一部電影,名字叫《長津湖》。於是,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看了這部電影。

長津湖這部電影講的是我國志願軍們與美國兵在長津湖作戰的故事,是抗美援朝非常重要的一場戰鬥。“時間就是生命!”“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我們下一代人就得打。”“希望我們的下一代,活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雖然能記住的不多,但每一句都讓我淚流滿面。

我國志願軍為了和可惡的美國兵作戰,不顧一切地戰鬥。不顧自己的安危,不顧自己嬌弱的身體,最後才圓滿完成任務。我印象最深的畫面是:我國志願軍們在聖誕節啃冰冷的土豆,而可惡的美兵卻在喝大酒,吃大肉,真是明顯的對比啊!

我忘不了戰士們啃冰土豆的景象,忘不了戰場上子彈和大炮的聲響,忘不了雪堆上一個個“寒冰雕像”。當美國司令看到冰雕時,感嘆道:“我們的敵人竟然有如此強大的.決心,我們永遠戰勝不了。”我們志願軍沒有飛機也沒有坦克,但有一顆堅定的決心!

聽爸爸說,我的太爺爺當年也參加了抗美援朝,歷史上的戰鬥比電影拍的更慘烈。今天的我生活在和平時代來之不易,都是英雄們的鮮血換來的!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要不是他們為我們遮風擋雨,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4

在看這部影片之前,我還不是很清楚抗美援朝這場戰役,不清楚那時中國的實力與國情。但是這部《長津湖》不僅告訴了我答案,還給了我彷彿身臨其境的別樣體驗。

追求英雄意義的伍萬里在軍隊中逐漸由桀驁不馴轉變為成熟懂事;最有經驗知道哪裡有危險的雷公為替戰友取得生機,運走標識彈而在炮火中貢獻了自己最好的一份力;不求名利只求一腔為國熱血的毛岸英化名劉祕書戰鬥在最前線,與重要戰略物資一同犧牲;退伍的指導員梅生帶著女兒的照片堅持歸隊,只為下一代更好的.生活。

“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更沒有打不死的英雄,有的是軍人的榮耀!”、“幾十萬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戰場,我毛岸英有什麼理由不去?”、“一個蛋從外面被敲開,註定會被吃掉。要是從裡面自己啄開,沒準是隻鷹!”、“希望下一代,能夠生長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

各樣的身影不斷刺激著我的眼,不同的話語衝擊著我的心,熱淚止不住地在眼眶打轉,生在這樣的年代,我很慶幸,也很榮幸。

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5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電影院看了《長津湖》這部電影。看完後,我的心情洶湧澎湃,久久不能平靜。

《長津湖》這部電影描述了抗美援朝時的故事,劇中有一句話對我觸動很深。他是這樣說的:如果我們這一代不打這個勝仗,那麼我們的下一代也會接著打的`。我覺得這種精神值得所有華夏兒女敬仰學習。還有那支悲壯的“冰雕連”,讓我瞬間淚流滿面,一直在腦海裡揮之不去,沒有打不死的英雄,也沒有凍不死的英雄,但他們選擇了犧牲自己,保衛家園。

我國志願軍在缺吃少穿,物資裝備極度匱乏的情況下,冒著零下三四十度的極寒天氣,在荒山野嶺裡艱苦奮鬥,面對美軍先進的武器戰備和強大的空軍力量,絲毫不畏懼、頑強作戰,直到取得最終的勝利。它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是歷史的真實寫照,我們要時刻銘記,發憤圖強,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對得起英雄先輩用生命換來的和平戰爭。

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6

今天我在電影院觀看了電影長津湖,這個電影主要講的是抗美援朝中的長津湖戰役。

電影開始,最開始的畫面是美軍在仁川登陸,拉開了朝鮮戰爭的序幕,之後是毛主席決定出兵朝鮮。

之後由吳京扮演角色伍千里和有易烊千璽扮演的伍萬里陸續出場隨著他們上了火車參加朝鮮戰爭電影正式開始。在途中伍千里他們乘坐的列車遇到了特殊情況只是停下了一會就受到了美軍的狂轟亂炸看到這,我心裡想:"革命先輩們在這種情況都能獲得勝利,真是太不容易了"。之後伍千里他們所在的部隊為了隱蔽就化整為零向長津湖集結。

在路途中,伍千里還率領他的七連配合友軍摧毀了敵人的訊號塔。之後他們便隱藏在長津湖附近,直到他們發起總攻,其中還有一個片段,講述的是感恩節期間,美國士兵在軍營裡吃烤雞,而志願軍戰士卻吃著凍乾的'土豆,這體現了志願軍戰士們的辛苦。

最後,在總攻中,又有一個人為了掩護部隊犧牲了之後影片漸漸結束。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明白了革命先烈的辛苦與當今生活的來之不易,但就像楊根思烈士說的一樣;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

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7

這個週末,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到夷陵萬達廣場,去看了最近很火的一部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

影片開頭連長伍千里和他的家人在一起,這是電影難得的和諧與安寧。可是很快這種安寧就被打斷,朝鮮戰爭爆發了,伍千里奉命回到部隊奔赴朝鮮。

整個影片中,志願軍戰士們在極度嚴酷的環境中堅守陣地,他們衣著單薄,糧食補給不足。而反觀美國大兵們卻吃著烤雞,麵包,喝著咖啡牛奶,甚至還有酒。看到這裡我很是氣憤,心裡想著:“這些帝國主義的士兵,別以為武裝到牙齒就會打敗我們志願軍,你們等著吧!”

志願軍戰士們在危險的戰場也有可愛的一面,特別是餘從戎和一個老兵戲弄伍萬里念檢討那一段,伍萬里不會寫的字都用○代替,什麼“蛋”討書,雷“蛋”長……,這幾句話下來,整個電影院都充滿了笑聲,我也不由自主的笑了。這也是整部影片難得的歡聲笑語。

雖有歡笑,那是志願軍戰士在強敵面前的從容。但是影片更多的展現的是悲傷與憤慨,特別是雷排長抱起標識彈,強忍著被灼傷和腐蝕,毅然把標識彈用車拖走,最後被美軍飛機炸死的鏡頭,我哭了,全影院的人都哭了。伍千里在小本上把雷排長的名字用紅筆框起,整個本子上全是紅的,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淚不停的流下來。影片最後“冰雕連”的鏡頭,連美國士兵看到都不禁的敬禮,起了敬畏之心。

梅生說過一句話:“我們之所以現來打這場仗,是為了將來我們的後代不用再打仗!”是啊,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正式這些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和平年代,就沒有現在別國對我們的敬畏。抗美援朝戰爭我們志願軍戰士在資源和裝備都不如美軍的情況下就是憑藉著堅韌的意志,不怕死的精神取得了勝利。所以我們現在也更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的學習,讓祖國更加強大,自有自身強大了,別人才不會欺負你才會忌憚你,才會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8

時間轉瞬即逝,你看,我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走過了七十二年的輝煌歲月。大街小巷飄揚著鮮豔的五星紅旗,一些人佩戴的口罩也變成了國旗的模樣,電影院裡,愛國主義題材電影一部部的上映,每到高潮之時,觀眾們會不自覺地揮舞國旗,高呼“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在9月30日晚上七點整,我隨著父母來到電影院,觀看《長津湖》這部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它講述的是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在長津湖地區,與美軍殊死一戰,最終取得了戰前設定的目標。

這部電影讓人摸不著主角是誰,或許整個七連都是主角吧。這部電影驗證了一句話:落後就會捱打。當年,我們的新中國才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美國不聽我們的一再警告,越過“三八線”,揮軍殺至中朝邊境,轟炸我邊民,還充滿挑釁地說:“這場戰爭不會持續太久,保證大家可以回國過新年!”最終,我們的'志願軍戰士憑著自己的頑強意志,打碎了敵人的企圖。

電影中有幾個場景讓我們印象深刻:

鏡頭一:行軍途中,我們遭遇敵軍轟炸,只能躺在死人堆裡,任由飛行員機槍掃射。而美軍飛行員卻以“十美元”為賭注,看誰炸到的“死人”多。幾個來回下來,很多剛出國門的戰士就這樣永遠倒下了。

鏡頭二:戰士們趴著雪窩子裡,渴了就抓一把雪往嘴裡塞,餓了就啃那被凍得硬邦邦的土豆,好些戰士把牙齒都繃斷了。而不遠處的美軍卻在營帳裡喝著雞尾酒,吃著火雞……

鏡頭三:美軍在撤退之時,有士兵發現前面有敵人。等指揮官走近觀看,原來是整連的官兵穿著單薄,已經凍死在這零下四十度的黑夜裡。他們每一個人手中都緊握鋼槍,保持著隨時衝鋒的姿勢。美軍指揮官看到這一幕,很莊重地敬了一個軍禮,並說“面對著這樣意志堅強的敵人,我們永遠也無法戰勝他們!”

電影看完了,我眼裡包含著熱淚。此時,我想說的很多很多,但最終融合成一句話:如果奇蹟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

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9

這個國慶,我觀看了電影《長津湖》。所述是以抗美援朝時期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戰士們浴血奮戰,英勇無畏,取得戰役成功的故事。看完了這部影片後,不禁感嘆:生活在這樣強大的祖國裡,滿是自豪。

影片裡,始終有一處讓我難忘。

在零下40度的雪地裡,戰士們艱難地吃著土豆,硬的土豆都能把牙磕掉,那是多疼啊!可戰士們只是笑了笑,不管什麼生的熟的,黑土豆都能當成寶貝。那時他們也只有這個可以吃了。畫面一轉,美軍正在過著聖誕節,穿著風衣,吃著盛餐,談笑歡喜。面對全副武裝的美軍,戰士們不知道怎麼贏,只知道,必須贏!

有個士兵問道:“我們為啥要打仗啊?”指導員梅生說:“我們把該打的.仗打了,後代們就不用打了。”他說出這話時,手中不停地撫摸女兒的照片。我看到了他的無限眷戀。是一個父親保護女兒的勇敢,也是一個戰士保家衛國的堅決。我想梅生指導員再重新入伍時,應該很糾結吧!一邊是家人女兒的擔心,不捨;另一邊是國家大局的安危。但他選擇了以大局為重,因為他是一個愛國的軍人。他也是一個好父親,當看到自己女兒的照片快要被燒掉時,毫不猶豫地把手伸進火堆,翻出照片,使勁撲火。看到照片還剩一半時,他帶著顫抖的聲音說了一句讓人潸然淚下的話:“是爸爸不好!”我想,當他的女兒看到這幕場景時,一定滿是驕傲,滿是開心。

當麥克阿瑟看到雪地裡有三個中國戰士為了等待開戰而被凍成冰雕時,敬了個禮。這正好驗證了那句話:戰場上,對對手最大的尊重就是拼勁全力,殊死奮鬥。即便是天寒地凍,卻有著熊熊烈火般的鬥志在燃燒著。誰不會看到這束光,誰不會為之震撼?為之敬佩?戰士們那一刻沒有死去,而是將自己載入了一個新的史冊,向他們致敬!

這就是戰士們換來的盛世,這應該他們所願了吧!

感謝他們的付出,感謝祖國有他們!

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10

大年七年級,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終於在期待中上映了,受到上一部影片的感染,我在上映的第一天就早早的買票觀看了。影片延續了上一部的故事,講述了七連戰士奉命擔任炸橋任務以阻止在長津湖戰役潰敗下來的美軍陸戰一師後撤的故事。

總體上來講,演員的演技和特效畫面都是一如既往的好,吳京、易烊千璽等演員的出色演出確實是沒得說。其次,一部好的電影作品還需要編劇能夠站在觀眾的角度,深諳人性情感的起伏規律,能夠熟練而巧妙的帶領觀眾去進入情節,一同的喜怒哀樂。比如上一部《長津湖》在前面的敘事、鋪墊、小插曲等都安排的.恰到好處。

那麼相較於上部作品,這部電影的問題可能就在這裡,故事推進的節奏忽視了觀眾情感的起伏規律,煽情的地方過多且略顯突兀,畫面的起承轉合有些凌亂,劇情的前因後果交代不清,可能會影響觀眾對故事整體的把握。

還有,我國戰爭題材的影視劇普遍缺乏對敵人的客觀描寫和個性刻畫,比如我們從不敢於具體而客觀地去演繹日本軍人。那麼這部電影裡已經開始嘗試更客觀的講述我們的對手美軍了,這已經是個不小的突破了,不過我們仍然把他們描寫的太傻太天真了,真心希望我們的電影人能夠在這方面更進一步,也請相信我們觀眾的接受度和包容度。

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11

冰天雪地苦鏖戰,烈士鐵軀鑄長城。近期,觀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使我熱血沸騰,受益良多,從中汲取了精神力量,也感動於抗美援朝志願軍鋼鐵的意志。

在長津湖戰役中,水門橋是唯一通往長津湖地區以外的車道橋樑,是美軍的退路,只要炸斷這座橋,位於長津湖地區的敵軍都有可能被合圍、被圍殲,因此水門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那時敵我軍事力量懸殊,作戰環境惡劣,為我軍炸燬水門橋增加了巨大阻力。面對敵人凶猛的'火力,面對嚴酷的條件,志願軍毫不退縮,勇猛向前,用血肉之軀抵擋敵人的猛烈進攻。

電影中有這樣一幕讓我印象深刻併為之動容:敵我兩軍交戰過程中,一輛敵軍坦克氣勢洶洶地向我軍逼近,危急時刻,為完成任務、保護戰友,其他志願軍們不顧性命之危,一個接一個地抱著炸藥包衝向坦克,以生命與鮮血來進行著抗爭。看到他們用血肉之軀衝向坦克,那種視死如歸的氣魄、那種大無畏的精神如一簇火焰點燃了我的血液,澎湃了我的情緒,也讓我深刻感受到了志願軍戰士那保家衛國、視死如歸的雋永精神。

朱熹有言:“萬事須是有精神方做得。”《長津湖水門橋》中七連的精神滾燙心間,更化為力量鞭策我們前行。曾經,有無數的英雄為我們今日的美好生活犧牲自己,血灑疆場;今天,我們更應繼承他們的精神,接過屬於我們的接力棒,守護抗美援朝志願軍以及所有為國犧牲的將士們鑄就的榮譽,踔厲奮發,篤行不怠,讓英雄的精神永不磨滅。

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12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看了電影《長津湖》,看完以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1950年10月,由於美國介入出兵朝鮮,在毛主席的領導下,中國志願軍第九軍團抗美援朝坐火車抵達了鴨綠江附近。

這時美國的戰鬥機也發現了士兵們,在這緊急關頭,團長讓他們把要用到的東西都拿出來,這時,美國戰鬥機放下了炸彈,把火車炸得東倒西歪,還炸死了幾十個人,團長和戰士們看了看地圖忍沉痛繼續前行。

部隊走到了一個亂石堆的地方,亂石堆上還有很多死去的同伴,看到這裡我都忍不住流淚了。

不久,美國的戰鬥機又開回來了,團長命令所有戰士找地方躺下隱蔽,美國戰鬥機沒有發現他們,但是兩架戰鬥機駕駛員為找樂子射擊比賽,把他們躺在地上當成屍體靶子看誰射的最多,一剎那掃死了十幾個士兵,血肉橫飛,殘肢斷臂滿地都是,我又哭了。

美國戰鬥機又開回來了,他們還想打一下,戰士們也準備視死如歸的拼命了,結果戰爭機被他們的指揮官叫回去了,戰士們又忍著悲傷收拾了戰友的屍體繼續前行。

走到長津湖附近的臨時指揮部,把任務當中的幾臺發報機交給了指揮部,戰士們剛在臨時的休息站休息了一會兒,吃上了香噴噴的饅頭,又接到了上面的命令,要求火速趕到長津湖邊上的.美國北極熊部隊的營地附近待命發起總攻。戰士們二話不說整裝出發,以最快的速趕到長津湖邊上雪山後面埋伏著。當時是零下四十多度,戰士們就這樣吃著冰冷的土豆,堅持第九軍團指揮部的命令發起了總攻,百萬戰士們如潮水般的向美國部隊衝殺,場面熱血沸騰。子彈、炮火、倒下的戰士一個接一個,在戰士們的有勇有謀堅持下,中國勝利了。

我終於知道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我也會努力學習,未來給祖國爭光。

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13

面向未來,我們需要守護真相;面向未來,我們需要致敬英雄;面向未來,我們需要弘揚精神。——題記

“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沒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耀”“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後輩就不用打了”這是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兩句話,隱隱的讓人心疼說出這樣話語的人們。時代裡沒有造就無所不能的人,但是有一種人他們有信仰、有希望,靠著這樣的信仰和希望保家衛國、渴望和平,守護大陸的淨土,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最可貴的是什麼呢?是執著,是堅持,還是那顆在大雪裡被凍僵依然溫暖的心呢?當看著白雪皚皚覆蓋的軀體,我被眼前的畫面所震撼,血液跟著這樣的震撼發熱,我知道這樣的心情是敬佩,他們值得敵人敬畏,更讓我知道飢餓不算什麼,寒冷不算什麼、受傷也不算什麼。

經過百年奮鬥,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的先輩在用身體抵擋子彈,抵擋寒冷、抵擋一次又一次的阻擊。我承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長跑。但是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感謝那些曾經默默付出卻沒有留下名字的人,我稱之為英雄。以前我只知道有_這個歷史事件,但是我卻不知道_的艱辛過程,不知道在那樣一個時刻他們的付出,是血,是淚,是生命。生在中國大陸我感到無比榮耀,我們不再經歷戰火,因為先輩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讓我們免受罹難。這份平和的世界是用獻血換來的,我們常常說告慰英靈,卻不知道是告慰他們的犧牲還是告慰他們曾經所承受之痛。逝去的終將被人演繹出來,還原真相。或許那一刻的震撼只是我們感官上的敬佩和心疼,可能還不及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他們體悟得更深刻、透徹。

我相信良善之人他們的精神永垂不朽,並將世世代代被人頌揚下去。而面向未來的我們應該守護真相、致敬英雄、弘揚精神。

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14

過年期間,我和家人一起去電影院觀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劇情十分感人,讓我熱淚盈眶。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第七穿插連,接到一項任務---炸掉美軍陸戰一師的撤退必經之路---水門橋。第一次炸完被美軍及時修復;第二次用夜間投襲,只炸了一小段;第三次也沒能成功。雖然以失敗告終,但給敵人在精神上以催殘,功不可沒,使得抗美援朝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

這部電影中令我最為感動的是影片中,當戰鬥結束後的伍萬里的一句臺詞:報告,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報告完畢。”看到這一幕,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感動萬分,淚流滿面,體會了戰爭的殘酷,戰士們的.英勇無畏,氣壯山河的豪情壯志。可能現實比電影中的情節更殘酷,更震撼人心。電影中戰爭的場面十分逼真,讓你如身臨其境,那一聲聲的槍響,一顆顆的手榴彈爆炸,機槍,飛機的轟鳴聲也讓人們倍感緊張。我不禁感慨,如果不是志願軍奔赴戰爭,為我們創造了和平年代,可能我們就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都是先輩們一次又一次地戰爭,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保衛國家領土和人民的安全。我們要銘記歷史,牢記使命,他們值得我們敬佩,向英雄們致敬,謝謝你們!

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15

國慶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電影《長津湖》,今天我仍然對電影中的畫面記憶猶新。

《長津湖》以抗美援朝中“最艱苦的一場戰役”——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因為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進攻朝鮮,並多次對中國丹東地區進行轟炸而出兵朝鮮,與敵軍作戰的故事。裡面有很多戰士讓我感動:七連指導員梅生開著一輛載著很多手榴彈的越野車向敵軍坦克衝去,他冒著生命危險拉了手榴彈,然後跳下車去,用手榴彈將坦克炸燬;七連炮排雷排長英勇地把敵軍的標識彈搬到一輛運兵車上,然後冒著槍林彈雨把車開進敵軍的坦克群裡,讓敵軍飛機炸了自己的.坦克,但他自己也中彈犧牲了……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指導員梅生在戰鬥結束後,在一堆廢墟中找到自己一直帶在身邊,已被戰火燒燬一半的八歲女兒照片時內心的一句話:“你問我‘為什麼爸爸要去打這場仗?’因為如果我不打這場仗,就要你這一代來打。”當時我並不太理解這一句話,直到看到長津湖戰役最激烈也是最慘烈的時候,我才真正理解了這句話。如果當時抗美援朝的仗不打,戰火就會蔓延到中國境內。梅生女兒那一代人便會走上戰場打一場場像長津湖那樣慘烈、犧牲無數人的仗。有可能梅生的女兒也會在戰場上犧牲!為了不讓下一代人上戰場,志願軍戰士們寧願自己冒著生命危險,去抗美援朝打仗!

看完這部電影,我不禁陷入沉思:正是因為有了無數像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一樣的革命先烈無畏的付出和犧牲,才有了我如今的幸福生活。因此,我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學習,將來用自己的行動讓祖國變得更加繁榮、強大。

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16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上映。看時驚心動魄,愛國之情油然而起。我看到美軍基地駐紮商討越過三八線,看到美軍監察機在上空監察,看到美軍坦克坦然略過和平大地。

1950年6月抗美的援朝戰爭爆發,之後敵人悍然入侵朝鮮,並且美國多次派軍飛過我國上空,轟炸掃射我國東北邊境城市。嚴重威脅我國安全,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鮮參戰。

影片中,易烊千璽,他把伍萬里從一個叛逆、桀驁不馴的野小子,到成長為一名勇敢無畏的戰士演繹的淋漓盡致。剛穿上軍裝時,他站得歪歪扭扭,無組織無紀律。他有著少年人的敏感和倔強,急需得到別人的肯定。但他的眼中也有著迷茫。後來,經歷了真正的戰爭,經歷了離別與死亡,他一步步成長,他的`眼中寫著堅毅和無畏。

吳京,伍千里。他經歷過無數戰鬥以及生死考驗,但其實他內心是有傷痛的——哥哥伍百里的陣亡、他那本畫上無數紅框的名字的小本子……他是一個連長,更像一個兄長,他要照顧整個連裡的157名戰士,他有責任讓他們安全地回家。

不僅是他們,整個七連的志願軍們都是這樣,面對嚴寒,面對美軍,面對即將碾壓自己的坦克,面對只剩幾個硌牙的冰土豆,他們誰又不是在用堅強的意志捍衛國家的和平呢?

當看著美國兵吃著炸雞和咖啡,而我們的先輩卻只能在零下幾十度的山頭啃硬邦邦的土豆時,我的心情是難以言表的。

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為了讓我們後輩不用再打戰,再面對苦難”,電影裡寥寥幾句話,交代了,我們先輩為什麼要打這場戰爭:為了讓外國人覺得中國人不好欺負,給後輩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抗美的援朝勝利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勝利了!

偉大的抗美的援朝精神歷久彌新,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永垂不朽!

我們何其有幸,生於華夏,恰逢盛世,不經戰亂,不缺衣食,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信仰。願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

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17

今天我去電影院觀看了上映的《長津湖之水門橋》。

長津湖戰役發生於1950年11月27當時中國第九兵團初入朝鮮,當時的志願軍到達朝鮮時已是10月下旬,又是寒風凜凜,可是他們並沒有退縮因為美軍已經跨過三八線,很快就會越過鴨綠江,戰火燃燒到中國邊境,所以他們沒有理由退縮,因為他們需要守護他們身後億萬萬的人民,所以他們毫不退縮的向前衝鋒陷陣,保家衛國。

愛國,這兩個偉大而又十分平凡的字眼,但在這些戰士中紮了根,當那許許多多的無名英雄們在雪地中凍僵時,正是這兩個簡單的字在他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發揚壯大時,愛國情懷支撐著他們已經近奄奄一息的身體,一次又一次地擊敗了美國王牌戰隊,一次又一次得近乎無人可及的勝利。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是的,我們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應當好好學習,奮鬥拼博,才能對的起七十年前逝去的烈士們的生命和鮮血。

中華民族的崛起,已經成為了我們的任務。

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18

國慶假期觀影《長津湖》,走出放映廳,恍如隔世。我們的三小時,確是志願軍先輩們的一輩子!對抗美援朝那段歷史最初的瞭解還是在中學歷史課上知道的一些,後來參軍入伍有幸在原第九兵團20軍60師服役多年,更有幸的是20xx年至20xx年當連隊指導員的時候所帶的連隊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最後一役(金城反擊戰),所以後來對那段歷史還是瞭解的深透一些。

一代人要做一代人的`事,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為什麼要打仗,為的是下一輩的人不需要在炮灰硝煙中呼吸。古詩上說“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坼,寒光照鐵衣。”應在第九兵團恰如其分,從溫潤如玉的俏江南兵貴神速奔赴冰天雪地的高緯度東北。1950年的他們正年輕,1950年有些人也將不再老去。

邊境臨出發前追趕火車投擲棉衣暗示後面只有幾秒鏡頭的冰雕雪人,讓美軍脫帽致禮的無名英雄們,詮釋了雷睢生那句“讓敵人看得起才是真正的硬氣。”昏暗中不時聽到擤鼻涕的聲音,溫情嬉鬧的時光總是很短暫,更多是炮聲隆隆、血肉模糊、生離死別。粗獷卻又淳樸的雷公,五大三粗卻有孩子氣,在最後的最後說“別把我一個人留在這裡”,對應70多年來祖國一直進行的志願軍烈士遺骸歸國工作,崇高禮遇踐行兌現祖國與人民不會忘記這最可愛的人,這些為後世開太平拋頭顱撒熱血最可愛的人。英雄歸於凡人,也會喊痛,夢迴故土,再也唱不響沂蒙山上風光好。

一個個鮮活可愛的人就成了小本本上被框起來的人名。果然看這主旋律電影,鼻子會堵胸膛會熱。銘記歷史,感恩先輩,借用當下“生在國旗下,長在春風裡。”我們是幸福的人,而不再老去的他們永遠都是最可愛的人!

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19

10月4日,我們觀看電影《長津湖》。這是一場壯懷激烈的戰役,這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電影《長津湖》以抗美援朝“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71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鮮作戰,在及其惡劣的環境下,面對著裝備精良的美國軍隊,我們志願軍憑著鋼鐵般的意志和英勇無畏的精神,戰勝了敵人,打出了我國軍威國威。

影片中最讓我動容的有兩個場面,其中一個場面是:當天晚上,志願軍兩個連的戰士在高地等待阻擊撤退的美軍。長津湖當時的氣溫降到零下40度,志願軍戰士穿著薄薄的棉衣,身上覆蓋著皚皚白雪。他們依然手持武器,雙眼炯炯有神地注視著前方。隨時準備著殲滅敵人。可他們最終化作了一座座晶瑩的`冰雕。100多個人的連隊,用他們的生命捍衛了祖國的尊嚴。連被美軍稱為“常勝將軍”的阿克麥瑟,也向我們的英雄們低下了高傲的頭顱。他說:“面對如此有決心的人,我們永遠也無法戰勝他們。”是啊!正如毛主席所說:“洋人瞧不起我們,尊嚴,只能在戰場上取得。”

還有一個場面是:在茫茫夜色中,伍連長和戰友們反穿著白色棉襖,匍匐在雪地裡,身上都揹著幾公斤重的炸藥。第一次行動,美軍一下子就打死了三個志願軍戰士,還有人負傷了,可是戰士們不敢停下來,依然前赴後繼,前面的人倒下了,後面人又衝上去。就這樣,伍連長成功地穿過了美軍的陣地,把美軍的指揮部炸燬了,可許多戰士的生命也沒有了。看到這裡,我的雙手握緊拳頭,恨不得要去為志願軍戰士報仇雪恨。想想我們現在的繁華盛世,是他們的血肉之軀築建而成。今天的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呢?

作為一名國小生,從今以後,我要加倍努力學習,從國小好科學文化知識,長大要為祖國做貢獻。

一場戰役打出了百年的盛世繁華。當我走出影院,發現天格外藍,樹分外綠,廣場上彩旗飄揚,熱鬧非凡。這顯眼的自然是那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這盛世如你所願。

電影長津湖的觀後感20

假期裡的一天,媽媽帶我去看了一部電影——《長津湖》。這部電影真實的還原了抗美援朝的那段激動人心的歷史,讓人看得熱血沸騰,激動人心,熱淚盈眶。

其中,最讓我震憾的是“冰雕連”這個情節。由於戰事緊急,棉衣數量嚴重不足,第九兵團在缺衣少吃的情況下,長途奔波最寒冷地區作戰。在零下40多度的情況下,戰士們吃凍土豆,以雪充飢,爬冰臥雪,衣服單薄的在冰天雪地埋伏十個晝夜,長津湖的寒冷是我們想象不到的。連隊為了堵住逃走的敵人,潛伏雪地裡,最後整個連全都凍死在了陣地上,最讓人敬佩的是,這些英雄們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還依然保持著緊握武器的戰鬥姿態。

電影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雷公。他不怕犧牲,為了不讓隊友傷亡,自己拿起燃燒彈裝上車,把車開到美軍的位置,美軍被炸得慘敗,最後,自己也犧牲在戰火之中。當看到這裡時,淚水早已模糊了我的'雙眼。

雖然電影看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我現在還清楚的記得電影裡主人公說過的這樣一句話:“如果我們這一代不打這個仗,那麼我們的下一代也會接著打。”還記得那些凍僵的解放軍,願意犧牲自己,換回我們家園的和平,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

反過來再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有吃的,有穿的,有美好也有幸福,這都是因為無數的革命先烈們,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用每滴血每滴汗創造了現在的幸福生活。同學們,讓我們一起銘記這段歷史,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為祖國的強大而努力奮鬥,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