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五年級《外婆的澎湖灣》教案(通用6篇)

校園 閱讀(8.62K)

《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的教學要讓學生們體驗歌曲中主人公對美麗的外婆澎湖灣可愛家園的讚美之情和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懷想。下面本站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外婆的澎湖灣》教案,歡迎大家參考學習,更多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網!

五年級《外婆的澎湖灣》教案(通用6篇)

五年級《外婆的澎湖灣》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外婆的澎湖灣》

教材分析:

《外婆的澎湖灣》由臺灣著名的民謠創始人葉佳修創作的一首膾炙人口的校園民謠。是一首曲調優美的抒情歌曲。歌曲為4拍.宮調式二段體結構。歌曲的第一部分從低音區緩緩進入,曲調平穩,節奏跳躍富有動感,即刻使人聯想到,漫步在童年時熟悉的沙灘上,留下一步一個腳印的生動情景。歌曲的第二部分,節奏頓時拉寬,旋律舒展,情緒親切熱情。進一步表現了對童年生活的讚美之情。

教學目標:

1、能用抒情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灣》

2、為歌曲選擇打擊樂器編創節奏型伴奏。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灣》,體驗歌曲中主人公對美麗的外婆澎湖灣可愛家園的讚美之情和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懷想。

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灣》

教學用具:

電子琴、電子白板、打擊器(碰鈴、沙錘)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匯入環節

1、匯入。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個美麗的地方,他美在哪裡呢?請同學們開啟課本第26頁,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師板書:外婆的澎湖灣

師:同學們美麗的澎湖灣給作者留下兒時美好的的回憶,

2、生自主學習。

白板顯示:

1、以你已有得的學習經驗,你從這首歌裡能瞭解到哪些資訊?

(可以從拍號、強弱、速度、節奏、旋律、音樂標記等來分析)

2、作者葉佳修簡介

葉佳修是臺灣校園民謠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我們八十年代愛唱的(鄉間的小路)(赤足走在田埂上)(外婆的澎湖灣)等等歌唱伴奏是葉佳修彈吉他演唱的。

師:歌曲《外婆的澎湖灣》是葉佳修專為臺灣歌手潘安邦而作的歌曲。這首歌背後藏著許多潘安邦與外婆的祖孫故事,他用真情唱自己的故事。下面我們就來聽聽這首《外婆的澎湖灣》,聽聽它是如何描述潘安邦美好的童年生活的?

三、學習歌曲

1、初聽範唱。

1)、要用怎樣的情緒演唱歌曲?

2)、聽完之後眼前出現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我們會產生哪些聯想呢?

2、復聽歌曲。教師範唱。(4遍)(每個問題一次次丟擲)

1)歌曲的意向要表達怎樣的情感?(教師範唱)

2)劃分樂段,有相同或相似的樂句嗎?

3)每段的力度、情緒有什麼變化?(小聲跟唱,注意口型)

4)有什麼特殊的節奏?用筆標出來。

3、視唱歌譜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視唱歌譜。

4、小聲跟琴唱。

5、師生一起視唱曲譜。讓學生理解切分音節奏作用於歌曲,使演唱更加完美。

師:切分音作用於歌曲中會給歌曲帶來什麼不一樣的感覺?聲音如何表現?(短音彈唱,用頓音的唱法更能表現輕鬆親切的情緒)第二部分出現的切分音呢?(動感、思鄉之情)

6、生跟琴視唱。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北京天使合唱團表演的合唱曲《外婆的澎湖灣》

7、欣賞合唱《外婆的澎湖灣》

8、填詞。(學生分小組唱)

(根據開始丟擲的問題討論、辨別、表現)

9、師示範,生聽辨。

表現歌曲(分組合作,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探究表演形式):

師:歌曲的高潮在哪一段?我們可以用小樂器來豐富B段的情感。選一選哪些小樂器合適?(對比樂器音色及效果,定出伴奏節奏)

1、配伴奏。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

想一想、編一編、試一試、辯一辯、改一改,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創編節奏型。

(要注意不能破壞歌曲的美感,而要進一步完善它的美感。)

2、生小組討論。

3、分組用演唱的方式彙報討論的方案。其餘小組評價。

4、小結。

師:把你大腦中的晚風輕拂澎湖灣的情景畫成圖片,拿起打擊樂用最美的聲音表現這首臺灣校園民謠《外婆的澎湖灣》。

四、拓展

說起下面我們來聆聽兩首校園民謠的歌曲,一首是先前提到的葉佳修的《鄉間的小路》另一首是羅大佑的《童年》再次感受其清新流暢、旋律動聽、易於哼唱的特點。

欣賞:葉佳修的《鄉間的小路》和羅大佑的《童年》

小結、校園民謠有什麼風格特點?

速度中速,歌詞都以敘述回憶為主。

這節課即將就要結束了請同學們想一想:今天你學到了什麼?今天的音樂體驗你參與了多少?

思考:今天的音樂課你參與了多少?

今天你學到了什麼?

你是怎麼學的?

請寫在你的'卡紙上。

五年級《外婆的澎湖灣》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通過學唱歌曲《外婆的澎湖灣》,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

2、讓學生學會正確理解歌曲情緒,用明亮活潑輕鬆的歌聲來演唱

3、通過打擊樂器為歌曲的伴奏,培養學生的樂感

4、通過對作者及演唱者的瞭解,瞭解臺灣校園民謠。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曲調優美抒情的歌曲,它以充滿激情的抒懷筆調錶達了對美麗的外婆澎湖灣可愛家園的讚美之情,同時也勾起了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懷想。歌曲為宮調式,二段體結構。歌曲第一部分從低音區緩緩進入,曲調平穩,第3小結的六度跳進使歌曲富有動感,讓人們聯想到漫步走在童年時熟悉的沙灘,留下了一步一個腳印的生動場景,心潮起伏,浮想聯翩,抒發了對美麗家園的讚美之情。這首歌對於學生們來說已經很熟悉,所以重點在對歌曲的意境的表現上面,用輕鬆自然的聲音來演繹歌曲。

教學重難點:

1、能流暢、完整地有感情演唱歌曲。

2、曲中帶有切分節奏的音。

3、用自制小樂器準確地為歌曲伴奏,小組之間伴奏配合默契。

教學準備:

鋼琴、吉它、教學課件、打擊樂器(沙錘、三角鐵)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方法:採用聽唱和識譜相結合的方法。五年級屬於國小高段,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識譜能力,這又是一首學生比較熟悉的歌,所以採用自己識譜的方法,但歌中切分節奏的掌握有一定難度,需要多聽,所以同時採用聽唱法,兩種方法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唱《師生問好歌》。

二、匯入歌曲

師:同學們,我們先來聽一首好聽的歌,聽完後告訴老師

第一: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快樂的,愉快的)

第二:當你聽到這首歌時,會讓你想起哪些愉快的事?

(師點選螢幕,出示背景圖,歌曲《童年》)(用一首孩子們都熟悉的歌曲來引入,容易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提起孩子的興趣)

五年級《外婆的澎湖灣》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對歌曲《外婆的澎湖灣》的學習,讓學生學會正確理解歌曲情緒,並能用明亮活潑輕鬆的歌聲來演唱。

2、技能目標:能演唱這首歌曲,做打擊樂伴奏,能會打帶有切分節奏的音。

3、情感目標:培養對生活的熱愛,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情感的薰陶,對親情的感悟。

教學重點

1、能流暢、完整地有感情演唱歌曲。

2、曲中帶有切分節奏的音。

3、準確地為歌曲伴奏,配合默契。

教學難點

歌曲中切分音的演唱

教法學法

教法:運用創設情景、模唱、教唱、示範、對比、表演等方法執教。

學法:採用聽唱、模唱、合作、識譜和綜合表現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

二、情景匯入。(4分鐘)

1、導語。

師:今天導遊姐姐將帶領我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同學們看看這是什麼地方?(澎湖灣)

師:看來同學們都已經迫不及待想讓導遊姐姐帶著我們一起去看看這個地方了,可是導遊姐姐讓我們接受一次小小的挑戰才能更開心的帶領我們去彭湖灣,你們有沒有信心接受這次挑戰呢?(生:有)

2、課件顯示音樂大轉盤。

(1)、聽音樂猜一猜什麼歌曲?(童年)

(2)、由什麼器樂演奏?(吉他)

【設計意圖】

用音樂大轉盤,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很快就進入了音樂情境。

二、學習歌曲。(18分鐘)

1、配樂欣賞澎湖灣風景圖片。

師:這一首童年是一首校園歌曲,表達了對童年的回憶,同學們真棒,挑戰成功,那麼讓我們跟著導遊姐姐一起去看看這個美麗的地方吧!

2、介紹澎湖灣。

師:這個地方美不美?那麼你們知道澎湖灣在哪裡嗎?在臺灣和大陸的中間有許多小島,叫做澎湖群島,美麗的澎湖灣就在那裡,它與福建廈門相對,不僅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景,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那裡的美景讓人置身於世外桃源。導遊姐姐帶來的有一首歌也是說澎湖灣,同時跟《童年》一樣是校園歌曲。演唱這首歌曲的詞作者潘安邦在唱完這首歌曲之後,一曲成名,澎湖彎也跟著聞名起來,而且更有趣的是,住在臺灣的潘安邦的外婆也如同澎湖的景點一樣,成了遊客們拍攝的物件,慈祥的外婆從來不會拒絕遊客們的要求,因為她知道,是孫子的歌把他們帶到了澎湖。

3、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4、初聽歌曲:學生再聽談一談感受。

師:同學們現在發揮一下你們的想象力,導遊姐姐帶著我們一起到澎湖灣的沙灘上,吹吹海風,聽聽海浪,讓我們一起去聽老船長講故事吧!(播放《外婆的澎湖灣》)師:同學們聽完了這首歌曲,老師來提幾個小問題,看看誰聽的最仔細第一個問題,這首歌描繪了一個孩子童年的故事,請同學說說這首歌曲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表達了怎麼樣的感情?(播放童聲版《外婆的澎湖灣》視訊)

5、簡介作者葉佳修。(課件出示)

師:這是來自臺灣的校園歌曲,校園歌曲是流行於學校,學生非常喜歡唱的歌,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這首歌的詞曲作者葉佳修吧。葉佳修是臺灣的作曲家、,這首歌根據歌手潘安邦小時候的故事寫的歌,潘安邦小時候跟外婆生活在美麗的澎湖邊,他對自己可愛的家園有著深厚的感情,長大後成為歌手就用歌聲表達了對故鄉的讚美,對家園的讚美之情。他代表作有《外婆的澎湖灣》、《鄉間的小路》、《思念總在分手後》、《爸爸的草鞋》等。

6、教師範唱歌曲。

師:看了這麼多動人的澎湖美景,聽了這首好聽的歌曲是不是也激起了你們對澎湖的嚮往?等到臺灣迴歸祖國了,我們就可以輕鬆的到澎湖灣去遊玩了。那麼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臺灣校園歌曲“點歌臺”,一起去欣賞、體會臺灣校園歌曲親切、樸實、明朗等特點。下面呢由老師先來為大家範唱,大家可以試著跟著老師哼唱旋律。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並在聽的過程中跟著哼唱以及瞭解歌曲的演唱方式表現方式,為下一步演唱好歌曲做好鋪墊,而瞭解作者則勾起了同學們對家庭中隔代之間的溫馨之情。

7、跟琴唱旋律,

師:同學們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唱一唱旋律,在唱旋律的過程中你認為比較難的地方說一說,我們一起來解決。(教師用電子琴彈旋律)

8、突破難點。

五年級《外婆的澎湖灣》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歌曲演唱,感受歌曲對美麗的澎湖灣可愛故鄉的讚美之情,同時也勾起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懷念。

2、能用抒情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灣》。

3、創編歌曲、自選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灣》,體驗歌曲中主人公對美麗的外婆的澎湖灣可愛家園的讚美之情和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懷想。

教學難點

選擇打擊樂器編創節奏為歌曲伴奏,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精神。

教學用具:

電子琴、電子白板、打擊器(鈴鼓、沙錘、三角鐵、手搖鈴)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匯入環節

匯入。

師:同學們,我們首先來聽一首歌,

(出示歌曲課件,歌曲《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相信同學們都聽過這首歌曲,聽完後告訴老師你想到了什麼?

生:我想到了小時候外婆餵我吃飯。

生:我想到了小時候外婆帶我玩耍。

生:我生病了,爺爺奶奶整晚都沒有休息,一直照顧我。

生:我現在上學和放學,都是他們接送。

……

師:是呀,我們的父母現在工作非常繁忙,很多同學小時候都是由老人帶大,她們無微不至的關心我們、照顧我們,非常的辛苦,同學們,你看看一看下面的圖片,你們遇到過嗎?

出示課件:老人和孩子的圖片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新歌,《外婆的澎湖灣》,他的演唱者是臺灣著名的流行歌曲演唱者潘安邦,潘安邦從小就和外婆生活在一起,生活在臺灣的澎湖灣,那兒也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出示課件)後來,臺灣校園民謠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葉佳修聽說了這個故事,瞭解到潘安邦對自己外婆和可愛的家園有著深厚的感情,於是就為他寫下了這樣一首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外婆的澎湖灣》。

出示課件,介紹葉佳修葉佳修是臺灣校園民謠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我們愛唱的(鄉間的小路)(赤足走在田埂上)(外婆的澎湖灣)等等歌曲都是由葉佳修編創的。

師:好,下面我們就來聽聽這首《外婆的澎湖灣》,聽聽它是如何描述潘安邦美好的童年生活的以及對家鄉的懷念。

三、學習歌曲

1、初聽歌曲。

思考:1)邊欣賞邊看書,回答幾拍子?什麼調?

2)通過第一邊欣賞,你知道了潘安邦小時候什麼樣的生活?

(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用多媒體出示答案)

2、聽老師範唱歌曲。

師:通過剛才老師的演唱,你感覺歌曲分為了幾個樂段?

對,兩個樂段

學唱第一樂段。(播放課件)

師:1)歌曲很好聽,但要唱好有一點難度,因為在第一樂段中十六分音符運用得比較多,尤其是“後十六”的出現。

2)讓學生理解切分音節奏作用於歌曲。

這首歌曲用到了很多切分音,切分音作用於歌曲中會給歌曲帶來不一樣的感覺,更加的感人、更加的突出思鄉之情,使演唱更加完美。

隨音樂試唱第一樂段。強調: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懷想”帶有敘事性,所以在演唱時,把發生的事情交待清楚即可,唱得輕快,聲音稍弱一些,用以氣帶聲的方法演唱。

指導演唱第二樂段。(出示課件)

1)聆聽第二樂段。

介紹:第二樂段旋律變得舒展而富於變化,好像是在抒發懷念家鄉的情感,演唱時情緒可以激動一些。

2)歌詞“陽光”“沙灘”處各休止了一拍,我們可以用什麼形式來表示呢?(拍手、回聲)

3、學生隨琴跟唱。(小聲跟唱,注意口型)

四、拓展、表現歌曲(分組合作,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探究表演形式):

1、師:這一首歌曲把澎湖灣寫得如此之美,我們的家鄉洋浦灣剛才同學們說了也很美,那你會創編一下嗎?

生:把曲中“澎湖灣”改編成“洋浦灣”

為了表達我們對外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下面我們開一個小型音樂會,當然,也為了使這首歌曲的情感更加豐富,你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型伴奏樂器。

(老師指導:鈴鼓可以在第一樂段使用,三角鐵、搖鈴在第二樂段使用,沙錘、)

2、把全班同學分成兩大組,一組在休止符處拍手,一組回聲演唱,老師指揮。

3、配音樂,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4、所有演員到位,音樂會開始。

五、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外婆的澎湖灣》這一課,通過這首歌曲你們學到了什麼?,或者是懂得了什麼?

生:要關心老人。

生:經常回到家鄉,看望父母和親人。

生:……

出示課件

師:對呀,我們在很小的時候親人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等我們長大了,無論身在何處,希望同學們也能像詞曲作者一樣,都要常回家去看一看曾經關心你、照顧你的親人,因為你的根在那裡;

師:下面老師播放一段由潘安邦在98年春節聯歡晚會上演唱的《外婆的澎湖灣》,大家欣賞一下。播放視訊

師:這首歌在臺灣和大陸得到傳唱,表達了海峽兩岸人民對祖國這個大家庭的熱愛,期待臺灣也早日回到祖國這個大家庭的身旁。滲透德育教育臺灣和祖國大陸緊緊相連,臺灣遊子無論身在何處,他們的根在祖國,在家鄉,最終一定會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

六、下課

播放音樂《踏浪》,學生走出教室。

五年級《外婆的澎湖灣》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歌曲《外婆的澎湖灣》

教學目的:

讓學生掌握歌曲《外婆的澎湖灣》的樂理知識與視譜練唱的要領,能流暢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灣》;在學唱歌曲《外婆的澎湖灣》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學生掌握歌曲《外婆的澎湖灣》的樂理知識與視譜練唱的要領,並注意曲中帶有切分節奏的音,且能流暢、完整地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匯入歌曲:

1、教師講解澎湖灣的歷史地理位置的基本概況,並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澎湖灣處於臺灣海峽,靠近臺灣。由於歷史等的原因,現在由國民黨軍隊駐守,但它是我國神聖的領土,不容侵犯。澎湖灣,美麗的澎湖灣,它時刻與祖國同呼吸、血脈相連。通過對歌曲的演唱,抒發了對祖國美好河山的讚美之情。

2、師簡介歌手葉佳修創作《外婆的澎湖灣》背景。

音樂人葉佳修在唱片公司安排下認識潘安邦,知道潘安邦童年在澎湖與外婆祖孫情深的故事,為他寫下這首歌,潘安邦當天立刻用公用電話,從臺北打長途電話到澎湖給外婆。《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背後藏著許多潘安邦與外婆的祖孫故事,這首歌,儼然成了澎湖觀光的代言歌曲,它已經傳唱將近30年,這首歌也是歌手潘安邦主唱的成名作,是民歌手葉佳修第一次為別人填詞譜的歌,結果一炮而紅,直到現在這首歌旋律一響起,許多四、五、六年級生,甚至七、八年級生都能跟著哼唱,連對岸大陸的民眾也會唱,足見它跨越世代與地區的魅力。

3、下面,我們來學習一首與美麗澎湖灣有關的歌曲《外婆的澎湖灣》

二、教唱歌曲《外婆的澎湖灣》:

1、《外婆的澎湖灣》是一首校園歌曲,又是一首曲調優美抒情的歌曲,G調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4拍。它以充滿激情的抒懷筆調錶達了對美麗的外婆澎湖可愛家園的讚美之情,同時也勾起了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懷想。歌曲為宮調式,二段體結構。歌曲第一部分從低音區緩緩進入,曲調平穩,第3小結的六度跳進使歌曲富有動感,讓人們聯想到漫步走在童年時熟悉的沙灘,留下了一步一個腳印的生動場景,心潮起伏,浮想聯翩,抒發了對美麗家園的讚美之情。

2、樂理知識:“‖::‖”為重複符號,“︵”為連音線符號,

“=—=”為切分音符號。

3、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並思考這首歌曲的歌詞美在哪?

4、學生傾聽範唱帶,思考用什麼情緒去演唱?

(師用錄音機播放磁帶)

5、學生跟範唱帶學唱一遍,師提出要求,在學唱過程中教難部分用筆勾出來。

(師用錄音機播放磁帶)

6、學生跟電子琴慢速學唱歌曲,難點地方切分音重點聯練習。

7、學生完整地跟電子琴唱一遍,個別學生提出不會的地方單獨練習。

8、學生跟範唱帶有感情地唱一遍。

(師用錄音機播放磁帶)

9、師有感情範唱歌曲第一遍,第二遍師生共同演唱。(師彈電子琴)

10、學生分組合唱歌曲,師要求做到各組之間配合默契,聲音均衡。(第一組

唱歌詞第一部、第二組唱歌詞第二部、第三組唱歌詞最後一部、)

三、表現歌曲:

1、分男女組比賽,每組推選四名同學演唱(音樂伴奏)歌曲。

2、師生共同點評表揚。

3、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師生再次共同演唱歌曲。

四、總結歌曲:

這首歌曲是以充滿激情的筆調抒發了對美麗的澎湖灣可愛的家園讚美之情,也

勾起童年美好時光的懷想,希望同學們通過今天學習這首歌曲,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快樂的過好每一天,願你們在澳前國小愉快地度過這六年美好時光!

五、佈置作業:

要求學生能熟練地演唱本首歌曲。

五年級《外婆的澎湖灣》教案 篇6

一、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

《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是人教版五年級音樂第四課歌曲,在80年代臺灣掀起的校園民謠中,成為深受大家喜歡的歌曲之一。本歌曲較為流行,學生都熟悉。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懷想,帶有敘事性,第二部分是歌曲高潮所在。歌曲蘊涵著家庭中隔代之間的溫馨之情,以此為突破口,讓學生感受音樂,感受親情

2、說教學目標

本課安排一課時,教學目標是:

(1)知識和能力:認識校園民謠、瞭解作者葉佳修、能演唱這首歌,做打擊樂伴奏,做律動

(2)過程和方法: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理解歌曲內容,用歌聲表達出作者對澎湖灣的懷想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演唱歌曲能夠感受到家的溫馨和濃濃的親情

3、說教學重點、難點

歌曲通俗易懂,學生容易接受,因此教學重點是歌曲演唱中的情感流露;一些節奏在演唱中很難把握,所以難點定為切分節奏的解決。

4、教材分析:

本課是由臺灣著名的民謠作曲家——葉佳修所創作的一首民謠歌曲,歌曲以充滿激情的抒懷筆調,表達了對美麗的澎湖灣可愛家園的讚美之情,同時也勾起了對美好童年時光的懷想。歌曲為4/4拍,宮調式,兩段體結構。

5、說教學方法

這是一節綜合課,運用模唱、教唱、示範、表演等方法來執教

二、學情分析:

歌曲是首敘事性歌曲,樸實感人,容易使學生進入角色,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意圖,並且歌曲旋律性強,演唱起來朗朗上口,正好抓住了高段學生的演唱心理,能充分調動學生演唱的積極性

三、教法設想:

(1)、強化節奏朗讀,以讀促解,感受溫情

音樂新課標以審美為中心,而美的感受必須通過自身的體驗才能獲得。因此,在整個音樂學習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所以,歌曲用樸實的語言娓娓道來,通過晚風、白浪、沙灘、椰林、斜陽、腳印、薄暮、夕陽餘輝、外婆的柺杖創設了一幅夕陽晚歸、溫馨浪漫的人物風景圖,只有去朗讀,去演唱、去表演才能進入角色,才能有深刻的感悟。

(2)、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課標要求在音樂課的實踐過程中應重視學生的非專業意義上的音樂創作,主要表現為即興演唱、演奏、形體動作、節奏和旋律的創編,以及對音樂的不同演繹。所以在引導學生進入音樂時要和學生有所交流,解決疑問,在音樂節奏鞏固和訓練時,倡導學生自主的表現能力!

(3)、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製作多媒體課件,不但創設了情境,也促進了學生思維的擴充套件。情景交融,對所學歌曲的認識就有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容易使學生進入音樂,引起共鳴。

四、教學過程:

分為匯入、學習新歌、鞏固學習、拓展四個部分

1、匯入

播放《蘭花草》,老師帶學生一起演唱,目的是為引出民謠這種歌曲的題材,同時也是為了創設氣氛。然後和學生一起來探討這首歌曲的題材,引出校園民謠,出示課件解釋校園民謠,由校園民謠來認識其開山鼻祖臺灣音樂人——葉佳修,去了解他的音樂作品《外婆的澎湖灣》、《鄉間的小路》《爸爸的草鞋》《赤足走在田埂上》還可以介紹其他校園民謠如《童年》、《踏浪》、《同桌的你》等等

[設計理念: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擴充套件學生視野]

2、學習歌曲

本部分分初聽歌曲、學習第一段、第二段、整體學習四個部分

首先初聽歌曲,思考三個問題:

1.歌曲是幾拍子的?

2.歌曲分為幾個樂段。

3.歌曲的情緒是什麼樣的?聽歌曲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最後做小結:歌曲表達了對澎湖灣的讚美之情,同時也勾起了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懷想。

學習歌曲第一段,老師有感情的一句一句演唱,把每一句的歌詞意境表達清楚,使學生較快進入角色,然後學生按節奏朗讀歌詞,目的是解決切分節奏,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教師教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最後老師做小結:第一樂段從低音區緩緩進入,曲調平穩,節奏歡快,富有動感。使人們聯想到在熟悉的沙灘上,留下一個個腳印的生動場景,心潮起伏,浮想聯翩。

學習歌曲的第二樂段的時候,結合幻燈片,邊看邊聽,教師引導學生找出一二樂段的不同點。(節奏頓時拉寬,旋律舒展,情緒親切熱情。)然後跟鋼琴演唱,解決重點句子。

最後完整演唱歌曲,提示學生用聯想和想象的方法為歌曲演唱創設意境,能恰倒好處的作到感情的釋放

[設計理念: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

3、為歌曲配伴奏

為了增強歌曲的表現力,我們還可以加上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可以老師鋼琴,學生配打擊樂;也可以老師用樂器伴奏,學生嘗試彈奏鋼琴配合;整個歌曲的打擊樂合奏。(老師彈奏,學生打擊樂伴奏,大部分學生演唱並拍節奏);也可以讓管樂特長生為大家演奏,目的就是演唱好歌曲,鞏固節奏訓練

[設計理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發揮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創造性地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激發、培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及愛好]

4、拓展

欣賞一首同樣由葉佳修創作的民謠歌曲《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來結束這節課的學習,學生聽著音樂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