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快樂奔跑觀後感

校園 閱讀(1.21W)

1

快樂奔跑觀後感

今天,我和家人蔘加了《快樂奔跑》的免費觀影活動,觀看了《快樂奔跑》這部電影,我深受感動。

本片的主角多多是一個小冬瓜,每次上體育課時,他都會受到刺頭的欺負。在他傷心時,他的好朋友糖塘,小普,蘿米總去安慰他。在一年一度的蔬菜王國運動會選拔賽的前一天,多多正在想如何逃避選拔賽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說話,他扭頭一看原來是他養的貓--妙福,妙福帶著多多進入了貓的世界並送給多多他的傳家寶—幸運星,說這些幸運星各有各的用途,可以應對各種比賽。就這樣多多贏得了選拔賽,贏了刺頭,挽回了尊嚴,他也驕傲了起來。在介紹參賽隊時,蔬菜王國的兩支隊伍--冬瓜隊和刺頭隊要報告隊員,刺頭隊的隊員是刺頭,姜,蒜,蔥。而多多報隊員時猶豫了,就只報了蘿米和小普,另一個不是糖糖,糖糖很阻喪,而他的好朋友因為他的驕傲離他遠去,多多漸漸想開了就向朋友們承認錯誤,同時,刺頭知道了幸運星的祕密並且偷走了幸運星。在決賽上幾支隊伍一路過關斬將闖過了毛毛蟲關,鯨魚海。最後就剩下了機智的冬瓜隊和用幸運星過關的刺頭隊闖到了蘑菇林,刺頭要用最後一個幸運星,被多多攔住了,可是太晚了,那顆星已經變成了一個龐大的怪物,它吃了刺頭和糖糖,這時妙福帶著卷軸趕來,最後多多勇敢的救了刺頭和糖糖,雖然他們沒有贏得第一但是他們贏得了最珍貴的東西—友誼。

觀看完這部影片我懂得了遇到困難不能退縮,要勇往直前。還有,這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就是友誼,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也正是我們所缺乏的。

2

《快樂奔跑》講述的是發生在蔬菜王國裡的一段傳奇故事:“運動、健康、營養”是蔬菜王國的最高生活準則,他們每四年舉辦一屆“超級蔬菜杯”大賽,火熱程度就如同人類的世界盃。第101屆“超級蔬菜杯”大賽將至,每一個蔬菜娃娃都想取得好成績,想到冒險島上去參加最後的決賽並奪取冠軍。

小冬瓜多多的爺爺和爸爸都曾經是蔬菜王國的超級體育明星,因此所有的人都對多多寄予厚望。可多多是個不愛運動的孩子,體育成績一向很差。大賽將至,身邊的人,特別是小夥伴們對多多充滿期望,使多多內心十分焦慮。就在這時,多多養的那隻饞嘴貓——妙福,突然開口說話了!多多通過幸運星獲得了神奇的力量,通過了選拔賽,多多也因此成了萬眾矚目的小明星!可多多成為小明星之後,他的行為卻讓我失望,他贏得了別人的讚賞,卻以為這個漸漸忽略了他的好朋友。小夥伴們都不理他了。

經過一番反思,多多跟朋友們道歉後,他們一起踏上了去冒險島的旅程。在冒險島上,多多因為沒有了幸運星,和朋友互相幫助通過了一關又一關。次卻因為使用了一顆黑色的幸運星,產生一個黑色的怪物,在挑戰怪物的時候,我看到了多多與他朋友的深厚感情,他不願犧牲糖糖,拼命抓著糖糖的手,我看到這一幕,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如果換成我,我也不願意失去這麼好的朋友埃多多為了救他的朋友,不顧危險,最終制服了怪物。在電影的最後,我漸漸明白友誼的力量是如此的大。多多也許在之前犯了錯,他不該為了名利而忽略朋友,可他最終還是改了,不是嗎?失去了朋友,我們就像是在大海中的一個小島嶼,只能望著海對面的陸地發呆。孤單是需要感情融化的,那份感情可能是親情,但最多的是友情。在生活中,我們可能只是一棵小草,卻因為朋友的幫助,越長越健康,許許多多的小草彙集在一起就是大草原,在草原中生活是多麼愜意,在朋友的關懷中生活,卻是那麼溫暖。

【擴充套件閱讀篇】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

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

注意事項

一、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如一個同學在寫《一個獨生女的故事》觀後感時,先將整個故事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先寫張鳴鳴如何品學兼優,再寫張鳴鳴的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因承受不了這一打擊而重病纏身;接著寫張鳴鳴從自己學梳頭開始,怎樣擔負起繁重的家務,接受一個個嚴酷的考驗,然後寫她在社會的幫助下一天天長大。最後結尾時才寫到:我要向張鳴鳴學習,不被困難所屈服,從小要學做自己能做的事。針對這樣一篇結構的觀後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認真,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寫偏了,好像一篇電影內容簡介。我強調學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佔影片主要內容的四、五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緻的描寫。觀看了《偉人愛迪生》後,我要求學生:誰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有個同學說:本片主要講述愛迪生從一個身無分文的打掃地下室的清潔工成長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的過程;還有個學生補充說:主要講了他發明電燈的事,他給全世界帶來了光明。我將兩位同學的發言進行比較:前者準確些,後者只是無數發明中最突出的一項,並肯定他們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然後讓學生抓住一點談自己的感受。如愛迪生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怕失敗的精神,敢於創新的精神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克服以敘述故事為主的毛病了,不僅突出“感”字,而且讀後能感人

二、“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如《火燒圓明園》的觀後感,我進行指導後讓學生先打草稿,然後收了部分習作,發現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絡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絡,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從中找了幾篇寫的好點兒的進行評講、引路。有個叫王天波的同學在題為《落後就要捱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捱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習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捱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三、要聯絡實際而“感”

要寫好“感”就該聯絡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

這裡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如觀了《四個小夥伴》,我讓學生說說丁小東等四個小夥伴他們開始錯在哪裡?你們也有過他們的想法嗎?學生討論很熱烈,認為四個小夥伴錯在認為只做一件好事就會成功。有個同學說,他自己原來就有類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認為自己就是雷鋒似的好少年了。還有個同學說,他為班級主動打掃過兩次清潔,有的一次也沒主動打掃,卻還被評為“紅花少年”。認為老師、同學們偏心。看了《四個小夥伴》後,他和四個小夥伴一樣,都認識到只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去做,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編輯本段教學示例

看了《虎門銷煙》後,學生認為無法聯絡實際,我就這樣啟發學生:你看後印象最深的是哪個鏡頭?有的說林則徐帶領官兵虎門銷煙的鏡頭,大展中國人的志氣;有的說,當時的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給我教育最深;有的說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受鴉片毒害,痿糜不振的、瘦骨嶙峋的人們。然後我再要求學生用比較法,針對現今社會,看是否有類似於林則徐這樣有民族氣節或與此相反的人。什麼東西給現今人們帶來精神和身體摧殘?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樣,學生馬上想到了電視上披露有的海關把關不嚴,讓一些走私物品進入中國,有的想到了社會上的吸毒現象和不健康的遊樂場所,同學們暢所欲語,彷彿一下子有話可寫了,一個同學在《觀林則徐有感》一文中這樣寫到:“……在18世紀,鴉片使我們國敗家亡,但可悲的是在二十世紀的今天,吸毒的現象又有抬頭,有的因吸毒走向犯罪,家破人亡.我們青少年一定要認識它的危害,如發現吸毒、販毒現象要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同時希望我們的海關把住家門,不讓毒品再次蔓延……”

編輯本段範文

觀《長江7號》有感

不久前,我觀看了電影《長江7號》。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名叫小狄的單親孩子,他的爸爸窮困潦倒。但為了讓小狄長大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爸爸舉債把小狄送進了貴族學校讀書。一天,小狄的爸爸在工地發生意外去世了。小狄聽到訊息後十分傷心。但這時奇蹟發生了,小狄爸爸送給小狄的“玩具”——“長江7號”(其實是一隻外星狗)發揮了它身上的特異功能,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小狄爸爸的生命。

整部影片的故事情節雖然簡單,但發人深思。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小狄爸爸經常對小狄說的一句話:“我們不去偷,不去搶,要努力讀書,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它使我想起了以前聽過的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家人,一家比較富,另一家比較窮。他們各自都生有一個小女孩。富家的小女孩自以為家庭環境好,從小就不愛讀書,還看不起窮家的女孩。而窮家的女孩卻很爭氣,讀書非常刻苦,學習成績經常名列前茅。後來那位富家小女孩,由於從小不好好學習,最終一事無成。而那位窮家的小女孩,由於從小就用功學習,終於成就一番大事業,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們都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寄託在我們的身上。在此,我呼籲廣大學生,從現在起我們就要努力學習,培養良好的道德修養,長大後才能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老師評語:作者在概括電影情節的基礎上,圍繞“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句話展開論述。作者列舉典型例子進行論證,並呼籲青少年要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長大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

《三國志之見龍卸甲》觀後感

人生就像一個圈,一個老天爺畫好的圈,從起點繞一個圈後又會回到起點,這是趙子龍最後一戰也是第二次被困鳳鳴山時悟出的人生哲理。第一次被困鳳鳴山子龍披上了甲,一戰成名,從此成了常勝將軍,第二次被困時身心俱疲的子龍卸去了甲,人生就在這一披一卸之中畫了個圈。

時勢造英雄,英雄只是老天爺手中的子。從趙子龍與羅平安最後一次對話中可以看到了他內心的疲憊,這疲憊是因為有甲在身,主公的信任是甲、常勝將軍之名是甲、建功立業之念是甲,子龍雖早有卸甲之念,連年征戰的時局卻容不得他卸甲,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卸。最後在鳳鳴山與後一輩的曹嬰一戰中,子龍終於悟到了自己只是諸葛亮手中的一枚棋子,一枚已經老得可以棄去的棋子,而這一切都是人生定數。明白了這一點後,他終於可以不僅卸下身上的甲,更重要的是可以卸去心中的甲了,這甲雖卸得晚了一點、悲壯了一點,但可以讓子龍在人生最後時刻很從容,無所負擔。上馬提槍,單人單騎,衝向的不僅僅是敵陣,也是奔向長久失去真我的精神家園。

不知道羅平安在給子龍卸甲後有沒有領悟到這一些,我想他在敲響最後一次戰鼓時應該是明白了。而年輕的曹嬰此戰之後一定也會與初時的子龍一樣給自己披上了一件難以卸去的甲,不知以後能否象子龍一樣領悟到,不光是她,就算是她的爺爺曹操以及諸葛亮等人都只是滾滾歷史車輪上鑲嵌的一枚棋子。

甲可以帶來尊嚴,可以吸引人的眼球,世人只知披甲之後的威風凜凜,卻又有多少人知道披甲容易卸甲難呢。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