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孤獨之旅》公開課教案(精選3篇)

校園 閱讀(2.77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孤獨之旅》公開課教案(精選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孤獨之旅》公開課教案(精選3篇)

  《孤獨之旅》公開課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習運用快速閱讀的方法,把握課文情節;品味“孤獨”,梳理主人公的成長曆程。

2、引導學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課文,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學生快速閱讀、梳理要點的能力和質疑探究的能力。

3、理解“孤獨”與“成長”的內涵,感悟人生,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品味“孤獨”,梳理主人公的成長曆程,體會細節描寫重要的作用。

教學難點:理解“孤獨”與“成長”的內涵,感悟人生。

教學步驟:

一、情境匯入、出示課題

有一句歌詞大家都熟悉——“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但恐怕很少有人能道出其中的滋味,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叫杜小康的同齡人,他的一段難忘的生活經歷,相信會對大家有所啟發。(師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走近孤獨

請學生快速閱讀課文,並用一兩句話概括小說的主要情節。

(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孤獨—→堅強)

三、品讀課文,理解孤獨

請找出你認為最能表現“孤獨”的句子。(學生跳讀課文,品味語句。)

學生思考後交流。

例如:

“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從未見過的面孔。

“沒有其他聲音,天地又如此空曠”“寂寞”“已無一戶人家”“唯一的炊煙”

“想聽到聲音,牛叫或者狗吠。然而,這不可能”

“最大的敵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們逼近:它就是孤獨”

“一連十多天遇不到一個人”

言語被大量地省略了”“這種省略,只能進一步強化似乎滿世界都注滿了的孤獨”

“他們已根本不可能迴避孤獨了”

……

——離鄉背井的孤獨、別離母親與夥伴的孤獨、空曠浩茫環境的孤獨、單調乏味生活的孤獨,對於已遭受家道中落、生活境遇產生大反差打擊的小小少年杜小康而言,隨父放鴨生活中還要承受這種種孤獨無異於雪上加霜。他內心的苦痛、迷惘與掙扎,在文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注:此環節,結合不同形式的朗讀,進一步體會“孤獨”)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迷茫、恐懼、害怕、膽怯等)

四、探究質疑、感悟孤獨

1、學貴有疑,師發給每位學生一張紙,讓他們在紙上寫下兩類問題:

A、我有疑問,需要向其他同學請教的問題:

B、我認為值得考考大家的問題:

2、學生質疑。(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質疑)

3、師從學生剛才的質疑中挑出幾個典型問題進行探討。

五、聯絡自己、體驗孤獨

1、曹文軒在《論孤獨》中說:“它是一種正常並且健康的心態──如果程度得當的話。它標誌著一種人格的成熟。它使人少了許多盲目。它使人在嘈雜的生活中有了一份保護身心健康的清靜。”

2、仿寫:

孤獨是一種狀態,需要慢慢地面對它的真實。

孤獨是一樁邂逅,需要美美地咀嚼它的甜蜜。

孤獨是,需要。

六、教師寄語

不要把孤獨當成痛苦,孤獨也是一種享受,孤獨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享受孤獨的美,也就是享受生命。

板書設計:

孤獨之旅

曹文軒

磨難

杜小康孤獨——————————→堅強

(迷茫、恐懼、害怕、膽怯)

  《孤獨之旅》公開課教案2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體會成長中的感受;

2.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節及人物形象;

3.瞭解小說三要素,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重點:

1.細節描寫和環境描寫的作用;

2.標題的含義。

教學建議:

1.在自讀中學會圈點勾畫,快速捕捉主要資訊;

2.在朗讀中逐步進入情境,體會文中美好的情韻;

3.在研讀中聯絡實際,體驗成長的感受;

4.教學方法可以小組討論、個人感悟為主。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請同學談談對“孤獨”二字的理解,我們總會感到淒涼,酸苦,每天都是陽光燦爛的日子該多好。可是小小少年總要長高,煩惱和孤獨總會尾隨我們而來。可以說孤獨隨時間而來,孤獨使生命更加燦爛更加豐富多彩。同學們,讓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曹文軒的小說《孤獨之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朗讀時注意在文中圈點勾畫出主要資訊。

2.檢查預習字詞情況。

注意下列字詞的讀音:嬉鬧、摻雜、給予、撩逗、凹地、膽怯

積累下列詞語:厚實、嬉鬧、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

3.重點朗讀以下段落,學生朗讀時,注意體會人物心中的孤獨感,讀出語氣,讀出感情。

(1)從“小木船趕著鴨子……杜雍和這才將船停下來”。剛開始,杜小康想回家,父親則不肯,怕自己也會像兒子一樣突然對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懼。

(2)從“這才是真正的蘆蕩……並且遲遲不能人睡”。到達蘆葦蕩後,父子感受不同,兒子“害怕”,父親也有些“慌張”,卻安慰自己的兒子。

(3)從“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了……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來”。隨著時間的流逝,父子倆感到孤獨。

(4)。從“那天,是他們離家以來所遇到的最惡劣的天氣……也滴在跟在他們身後那群鴨的羽毛上……”最惡劣的天氣中,杜小康經受了考驗

4.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要求學生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表達了什麼的主題?學生只要說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2)本文雖是長篇小說的節選,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節。要求學生閱讀課文,理清小說的故事情節。

開端;寫杜小康因家庭經濟困難而不得不輟學跟著父親去放鴨。

發展:寫杜小康與父親撐船趕鴨去蘆葦蕩的經過和感受。

高潮:寫杜小康與父親在蘆葦蕩中遇到暴風雨的情景。

結局:寫鴨子長大了,杜小康也“長大”了。

三、精讀課文,揣摩課文的語言

1、首先我們怎樣理解課文標題的含義。(概括杜小康的孤獨從哪些方面體現出來?)

(1)失去交流環境。對於一個離開學校和同學的少年來說,是無比痛苦,非常寂寞的,失去了同伴的幫助,沒有同學間的交流,:等於失去了正常的生活。

(2)失去了人文環境。杜小康隨父親去放鴨,離開了村莊,離開了人群,父子缺少交流,“越來越單調,越來越乾巴巴的了”。這種空虛、貧乏的生活,在精神上是一種折磨。

(3)恐懼自然環境。大自然的空闊與未可知,對一個幼小的心靈,具有強大的壓迫力,由此帶來的心理上的恐慌讓他“遲遲不能人睡”。

(4)恐懼未來環境。在放鴨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還要走多遠?前方是什麼樣子?這不僅是對放鴨而言,更代表了他對前途的迷茫與無奈。

2、課文有關自然環境的描寫很出色,請找出幾處,並說說這樣的環境描寫對錶現杜小康的成長起什麼作用。

  《孤獨之旅》公開課教案3

【教學目標】

1、理清故事情節,瞭解主人公成長的歷程,把握課文主題。

2、體會小說中環境描寫和細節描寫對錶現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鑑賞小說的方法。

3、感悟人物的成長曆程,擴充套件視野,豐富情感體驗,樹立奮進信念,培養戰勝困難的勇氣。

【教學重點】

梳理主人公的`成長曆程,體會環境描寫和細節描寫的重要作用。

【教學難點】

1、體會環境描寫和細節描寫的重要作用。

2、聯絡生活實際,深層感悟小說意味。

【課前準備】

1、瞭解作者。

2、預讀課文。要求:疏通大致情節,劃出精彩細節和優美的句子。

3、藉助工具書掌握生字詞。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教學過程設計意圖

有這樣一個故事:佛祖問眾弟子:“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幹涸?”弟子們說:“用菩提葉去遮蓋它。”“用淨水瓶去盛它。”佛祖微微一笑:“把它放到大海里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滴水若不融入大海就會乾涸,那麼人呢?一個人如果不把自己融入社會,會怎麼樣呢?(學生自由答:孤獨、寂寞、瘋狂)今天我們就要跟隨一對父子去進行一次“孤獨之旅”。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二、檢查預習:學生交流預習所得,教師在學生答問基礎上補充

1、曹文軒,1954年生於江蘇鹽城農村。197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後留校任教。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作家協會理事,北京大學教授、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著有長篇小說《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紅瓦》,學術性著作《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面對微妙》《曹文軒文學論集》《患維論──對文學的哲學解釋》等。小說《草房子》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1999)。電影《草房子》獲第19屆金雞獎最佳編劇獎、1998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第4屆童年獎以及影評人獎、第14屆德黑蘭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大獎“金蝴蝶”獎。

2、字詞檢查在早讀時完成。檢查預習,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學生快速閱讀課文,複述課文主要情節及內容

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學,隨父背井離鄉,到人跡罕至的蘆蕩放鴨。孤獨、寂寞和恐懼迫使小康漸漸走向成熟。在一場暴風雨中小康獨自一人出去尋找逃竄的鴨子,他感到自己長大了。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四、提問作者是怎樣來表現社小康成長的過程的?並找出有關的語句來加以分析。

(主要通過了細節描寫。細節描寫是對事件的細小環節或對人的某一部分所作的特定的描寫。它能成功塑造人物的形象反映人物的性格。)

1、“我要上岸回家……”──幼稚、軟弱、戀家

2、“還要走多遠?前方是什麼樣子?”──克服想家,展望未來

3、“這是他出門以來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感到自己的渺小和軟弱

4、夢到母親,哇哇大哭,“我要回家”──幼稚軟弱,已經受磨練

5、遇到暴風雨時的種種表現──鎮定、勇敢、堅強、負責

6、找到鴨子又迷路時,他哭了起來──情緒的發洩。是委屈的,激動的哭

7、摳了幾根白嫩的蘆葦根……想起母親……長大了,堅強了──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勇敢堅強的面對現實

8、他驚喜地發現鴨下蛋了──成長的自豪和驕傲

總結:杜小康由害怕孤獨到能面對孤獨到勇敢戰勝孤獨,作者用這些細節描寫的語句來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了主人公人生成長的過程。

分析細節描寫對錶現人物性格的作用。

五、賞析環境描寫

文章的成功之處是對人物的成長過程採用了大量的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心理變化的軌跡,而文中環境描寫也對人物形象的刻畫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找出有關語句並分析。

1、鴨群──向蘆葦蕩行進,偶爾“朝著這片天空叫上幾聲”,天地空曠,在杜小康聽來這叫聲顯得無比寂寞;晚上鴨群“將主人的小船團團圍住”,時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覺。鴨子的恐懼感襯托了主人公的恐慌,鴨子們“覺得自己成了無家的漂泊者”更是主人公心理的寫照。鴨子越長越大,是它們使杜小康成長。當暴風雨來臨之時,杜小康勇敢地追趕鴨群,他經受住了“磨難”,“長大”“堅強”了。鴨子們長大了,長成了真正的鴨,鴨子和杜小康都經歷了自己的成長過程。

作用:鴨子是杜小康成長的藉助;它們與杜小康一起成長。

2、蘆葦蕩──“如綠色的浪潮直湧到天邊”,無邊無際,給人以極大的心理壓力,讓杜小康“害怕”“膽怯”。當杜小康習慣了孤獨的生活,“再面對浩浩蕩蕩的蘆葦”,就不再“恐慌”了。恐懼只是心理的折射。

作用:它們使杜小康在恐懼中成長。

3、風雨──蘆蕩的暴風雨是極其可怕的,“雷聲”“如萬輛戰車從天邊滾動過來”“暴風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彷彿世紀已到了末日”。暴風雨沖垮了鴨欄,驚散了鴨群。杜小康表現了成人般的勇氣與堅強,在暴風雨中搏鬥。

作用:給杜小康成長的機會和舞臺。

總結歸納:小說中的自然環境描寫能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氣氛,也為人物活動提供舞臺。分析環境描寫對塑造人物的作用。

六、理解“孤獨之旅”含義(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深層次地理解主題)

1、孤獨之旅:杜小康在孤獨之中成長的過程。

2、“孤獨”可以概括為兩點:

⑴杜小康因為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學。離開同學、學校,對一個少年來說,是無比痛苦和寂寞的。失去一起長大的夥伴,也就等於失去成長道路上的朋友、依靠。不僅如此,離開小夥伴.也等於失去了充滿童真童趣的生活。

杜小康隨父親去放鴨,離開了村莊、人群,等於失去了人文環境。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就失去了感情、文化以及物質之間的交流,在精神上會感到痛苦,甚至是一種折磨。放鴨生活中,父子之間一種看似默契的“省略”,其實是一種空虛、貧乏生活的表現。

⑵杜小康和父親離家去放鴨,來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感到一種恐懼。這樣的恐懼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對自然環境的恐懼。“蘆蕩如萬重大山圍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種永遠逃不走的感覺”“眼中露出了一個孩子的膽怯”。大自然的空闊與未知,對一個幼小的心靈具有強大的壓迫力,由此帶來的心理上的“恐慌”讓杜小康“遲遲不能入睡”;二是對前途的恐懼,去放鴨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還要走多遠?前方是什麼樣子?這不僅是對放鴨而言,更代表了他對前途的迷茫和無奈。在把握全文的基礎上理解文章主題。

七、總結

作者通過少年杜小康在困境中如何成長的故事告訴我們應該如何面對生活中的許許多多的孤獨,如何使自己成為生活的強者,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人民文學》主編肖復興說“《草房子》,是一首詩”。作者不是詩人,卻憑著他對兒童深入生命的同情和愛創造了小說的詩的世界。作者在這裡把草房子作為一種美好的象徵。在把握全文的基礎上理解文章主題。八、聯絡生活實際,拓展學習(作業)

1、困難和挫折,往往是人生成長的催化劑。結合對課文主題的理解。談談你對此的認識。(課堂)

2、講述你所體驗的孤獨的情景和心理感受。(課後)

3、《同步閱讀感悟》的第10課。(課後)聯絡實際,鼓勵學生做一個勇敢面對人生挫折的人。

板書設計 10、孤獨之旅(曹文軒)

1、細節描寫的作用: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了主人公人生成長的過程。

2、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氣氛,也為人物活動提供舞臺。

3、“孤獨之旅”的含義:杜小康在孤獨之中成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