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茶館》讀後感

校園 閱讀(2.59W)

我覺得書是回憶的另一種表達方,它或許有些虛構,卻是基於生活的。所表達的必然也是人們的內心世界,所以才會隨著歷史顛簸影響著一代一代人,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共鳴。

《茶館》讀後感

看如今的世界,城市裡車水馬龍,燈火闌珊。縱橫交錯的交通設施,構成了城市的血脈和骨架,生活也更豐富多彩。農村里人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舒適的日子在那片土地上就可以自給自足……可現在城市裡的人用冷漠偽裝自己,農村裡的人拼命想要逃離。對於這樣的生活我也並不覺得感激,反倒是認為日子平淡,比上白開水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總想著思甜,卻忘了憶苦,誰曾想過那從前的時光呢?

《茶館》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寫於上世紀五十年代。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館的興衰變遷為背景,向人們展示了從清末到抗戰勝利後的五十年間,社會的風貌和不同階級人物的不同命運。在一個明媚的午後捧著這本書,思緒也隨窗外翩躚的楊柳飄回那個年代。

滿清末年,茶館裡依然是一派和諧的景象,茶館掌櫃王利發左右逢源,一切似乎都如此美好。然而在這背後卻充斥著令人窒息的衰亡。富裕的人在茶館裡喝茶,聊天,只是莫談國事,貧窮的人卻在茶館裡賣孩子。農村破產,人們生活更加貧困,今天想著明天,明天卻又想著後天。他們只能將自己的孩子賣了以獲得微薄的`費用養活家裡更多的人。我想起《捕蛇者說》中的那個捕蛇人,冒著生命危險討生活,原來古今貧困竟也是相同的。想起老舍筆下另一個人物祥子,在烈日暴雨下拉車,即便尊嚴被踐踏也不反抗,終究是被那吃人的社會吞沒了。那樣的社會給人的失望大於希望,結局似乎註定了悲慘。

到了民國初年,連年不斷的內戰使百姓生活更加痛苦悲傷愈演愈烈。生活就像重砣壓在人們生上,那時連呼吸的空氣都是渾濁且陰暗的。京城裡的好多茶館店鋪都關門了,唯有王利發掌櫃改良經營。然而社會動亂是全方位的,迂腐的大兵前來敲詐,逃難的人堵在茶館門口……莫談國事的標語在牆上顯得愈加刺眼。人們不敢亂說話,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安上一個莫須有的罪名。人們就像活在槍彈雨林裡,稍不留神就會被擊中。困難的環境也激發了人們的本心。善於偽裝的人一下就露出了醜陋的面孔,站到了正義的對立面上。說來也是可悲,這正體現了那個時代的迂腐黑暗,畢竟太平盛世誰會願意去幹那樣的事呢?

又過了三十年,已是風燭殘年的的王掌櫃仍在苦撐著茶館,可那股黑暗勢力仍沒放過他。流氓特務靠著阿諛奉承的嘴臉獲得了權勢,想要霸佔王掌櫃的茶館。虛弱的老人終究被現實擊垮了,自己安然了這一生。

莎士比亞說過:“黑暗無論怎樣漫長,白晝總會來到。”現在是靈驗了,可誰又知道這漫漫探索路上祖輩們付出的艱辛呢?不能忘也不可忘。

讀完了《茶館》,心情格外壓抑。放眼看向窗外,楊柳依依,歲月靜好。溫水般的生活也總有它的滋味所在,想來也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