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範文(通用16篇)

校園 閱讀(2.8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範文(通用16篇)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在說說、玩玩的遊戲中,繼續體驗開心、生氣和悲痛的心境。

活動準備:

小朋友表情照片若干小火車

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情景匯入,激發幼兒興趣。以邊念兒歌邊開火車的形式,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邊念兒歌邊開火車入場,引發幼兒的興趣。

2、認識心境火車。

3、讓幼兒數數有幾節車廂。

第二環節:師生互動說說表情。感知開心、生氣、悲痛的心境。第一次讓幼兒找自我的照片。第二次找好朋友的照片。體現了層次的遞進性。

1、坐上心境火車,請幼兒找自我的照片,說說自我的照片。

2、第一次交流,說說自我的表情,並說出原因。

3、試著找到好朋友的照片,猜猜好朋友的心境

4、第二次分享交流:

(1)你找到了誰的照片

(2)他(她)的表情怎樣

(3)猜猜為什麼會這樣

5、讓幼兒按哭、笑、生氣給車廂起名字。

第三環節:選擇表情,鼓勵開心。以開火車的遊戲離開活動室,鼓勵孩子做一個開心寶寶,起到了昇華的作用。

請你選擇最喜歡的車廂,歡樂的開火車退場。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篇2

目標:

1、初步瞭解不同情緒對人身體的影響,懂得要保持良好的情緒。

2、能正確對待自己的各種情緒,積極尋找調節自己情緒的方法。

3、體驗理解、幫助等積極行為給自己及他人帶來的愉悅感受。

準備:

輕緩的背景音樂、表情娃娃3個(高興、傷心、生氣)、多媒體課件、磁性圓片若干、笑臉貼花、自制迷宮圖

過程:

一、音樂匯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播放輕緩的音樂請小朋友隨意找個位置,擺個舒適的姿勢坐下來。老師配樂解說:

“讓我們聽著音樂,閉上眼睛,放鬆小手,放鬆小腳,讓快樂來到我們中間吧。”

(幼兒睜開眼睛)

2、出示三個表情娃娃,引導幼兒為表情娃娃起自己喜歡的名字,並引導幼兒進行猜想,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引導幼兒為表情娃娃投票,瞭解不同情緒對人身體健康的影響。

(1)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情緒為表情娃娃投票,初步瞭解自己的情緒。

(2)引導幼兒看錄影,幫助幼兒瞭解不同情緒對人們的影響。

三、引導幼兒積極地尋找各種調節情緒的方法,培養幼兒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1)幫助同伴調整心情

請2—3個心情不好的幼兒講述令自己心情不好的原因,集體討論找出幫助其調整心情的好方法。

提問:你有什麼好方法?你認為他該生氣(傷心)嗎?為什麼?怎樣能讓他開心起來?

(2)尋找自我調整心情的方法

①出示心情迷宮圖,請幼兒選擇正確的方法讓自己心情好起來,並走完迷宮。

②幼兒介紹自己的迷宮走法,並針對可能出現的爭議進行討論,找出調整心情的正確做法。

(3)分享快樂的心情

①幼兒互相分享讓自己快樂的事情。

②教師和幼兒分享自己的好心情。

小結:心情是藏在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小精靈,只要你少生氣,多關心別人、幫助別人,你的快樂就會變成大家的快樂,就能天天擁有好心情,我們的身邊就會充滿快樂!

四、結束活動

在歌曲《歌聲與微笑》中提升快樂的氣氛,送給幼兒每人一個開心笑臉,希望所有人都有好心情。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有情緒,並能瞭解幾種基本的情緒。

2、瞭解不同情緒對人身體健康的影像,初步知道要調節自己的情緒。

3、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活動準備:

"教師心情播報"錄影,"小熊生病"故事錄音,自制麥克風、電視臺。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瞭解幾種基本的情緒。

1、小朋友,我們幼兒園的小小電視臺就要開播了,這次播報的節目叫作"心情播報",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們是怎樣播報心情的。

2、播放"教師心情播報"錄影。

二、幼兒開展"心情播報"節目。

1、(出示自制麥克風)今天我們也要辦一個"心晴播報"節目,小朋友可以坐在電視臺上把自己今天的或是這幾天的心情告訴大家,還要說出為什麼會有這種心情,這樣有不開心的事小朋友才可以幫助你。

2、幼兒分四組自由進行心晴播報的活動。

3、每組幼兒推薦一名代表出來在全班小朋友面前進行心情播報。

三、聽故事,瞭解情緒對人身心健康的影響。

剛才我聽到有的小朋友說自己今天很傷心,有的小朋友說自己今天很生氣,那這些心情對我的身體有沒有什麼影響呢?下面請小朋友來聽一個《小熊快樂生病》的故事。

1、播放故事錄音。

2、討論:

(1)小熊快樂怎麼會躺在床上起不來的?它真的得了很重的病嗎?

(2)後來它的病是怎樣變好的?

(3)教師小結:悲傷、害怕、生氣的情緒對身體都不好,有時候會使自己生病,起不了床,而快樂能使我們的身體變的很健康。

3、剛才我們聽了故事都知道,傷心、生氣都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那麼,當我們有這些壞心情的時候,我們用什麼方法可以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快樂起來?

4、幼兒自由討論。

5、請個別幼兒說說使自己變得快樂的方法。

四、我的"開心法寶"。

小小電視臺又要開播了,這次播報的節目叫作"我的開心法寶",小朋友們可以把讓自己高興起來的方法播報給大家一起分享。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逐漸適應集體生活,樂意去幼兒園。

2、樂意和老師、小夥伴親近,體會一起做遊戲的快樂。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4、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重難點:

1、幼兒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樂意去幼兒園和小朋友、老師們一起做遊戲,學知識。

2、愛上幼兒園,每天都開開心心地來幼兒園。

活動準備:

1、布偶小鴨、用積木搭建的幼兒園大門。

2、布偶表演《開開心心上幼兒園》。

活動過程:

一、出示布偶,引起幼兒興趣。

1、老師拿出布偶小鴨,請幼兒與小鴨打招呼。

2、教師表演《小鴨上幼兒園》。

二、幼兒長大了,要像小鴨子一樣到幼兒園裡學知識、學本領。

1、提問:小鴨是如何上幼兒園的?

今天我們班的哪個小朋友向小鴨子一樣開開心心地來幼兒園的?

2、總結:爸爸媽媽工作去了,小朋友也長大了,要開開心心的來幼兒園學知識。

3、學習兒歌《上幼兒園》。

活動反思:

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所學的經驗和表現出的積極探究的熱情,比傳統教學中幼兒學到的知識更有效和更有意義。幼兒與教師之間平等、和諧的關係,是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保證。因此,我們在實施教育時注重為幼兒創設寬鬆、平等、自由發展的精神心理環境,經常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學習,讓幼兒在輕鬆、寬鬆的氛圍中學得開心、玩得愉快。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願意跟小朋友們分享自己快樂和不快樂的事,大膽表達自己的情緒。

2、理解故事中阿力想長高的心情,瞭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與短處。

3、能夠在生活中尋找到快樂,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和愉快的情緒。

【活動準備】

音樂若干、PPT。

【活動過程】

一、營造輕鬆的氛圍(播放輕緩的音樂),想想自己喜歡的事情(快樂和不快樂)。

1、伴隨音樂,請小朋友隨意找個位置擺個舒適的姿勢坐下來。

2、教師配樂解說:“讓我們聽著音樂閉上眼睛,放鬆身體,來一次”靜心之旅“在旅途中,想想自己在家裡的、在幼兒園的、在上課時候的、在玩遊戲的時候等等快樂的事、不快樂的事……(嘟嘟……)列車到站了,我們的旅途結束了。

3、分享愉快的事情。

“誰願意第一個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快樂的事呢?”(個別幼兒)

“每個人都會犯錯誤,程老師也和你們一起分享一個我犯過的錯誤吧!還記不記得那天我早飯沒有吃,於是我就隨便咬了幾口蘋果,後來就放在桌上,結果第二天走進教室一看,發現桌上有好多螞蟻。看來這件事老師真的做錯了,所以我不快樂。我以後一定不把吃的東西帶到教室……哇,今天把這個不快樂的事情說出來,我的心裡舒服多了。現在誰願意象我一樣把不快樂的事情講出來和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呢?”

“剛才上來的小朋友都很棒,我們給他們拍拍手!”

二、故事小屋:你很快就會長高

師:今天呀!還來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阿力!(出示男孩阿力),有一件煩心事讓他很不快樂,他一點都不喜歡自己的小個子,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長高,最好長得像大樹一樣高,像長頸鹿一樣高,或者像巨人一樣高,總之越高越好。爸爸、媽媽、姐姐,還有老師提供了不同的方法,可是都沒有用,阿力一點兒也沒長高。後來聽取了叔叔的建議,變成了最快樂的男孩……(出示PPT,講述故事)

1、我們一起看看這幅圖,阿力是怎麼樣的表情?同學又是怎麼樣的表情?如果人家這麼叫你,你會開心嗎?

2、我們剛才都瞭解了阿力的不快樂,那你覺得他為了讓自己快樂起來會做些什麼改變呢?

3、在聽了媽媽爸爸的建議以後,阿力發現自己還是沒有長高,你覺得這時候他的心裡會怎麼樣?那我們猜猜看他會怎麼做?

4、阿力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努力,卻一點效果都沒有,你猜他現在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如果是你,這時候你會怎麼做?

5、聽了叔叔的話,阿力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不光是矮個子有這麼多的煩惱,高個子叔叔也有很多的煩惱,那你覺得阿力還會像以前那樣想長高嗎?他又會怎麼做呢?

6、當你們遇到不快樂的時候,你有什麼好方法讓自己快樂起來呢?(請孩子們說)

7、有隻小兔子它也有很多方法,想跟我們分享,我們一起來看看(邊看圖片邊說)

8、師:老師也想和你們分享一個我的方法,當我遇到不快樂的事情的時候,我就做幾次深呼吸,這樣我的心情會變得輕鬆很多。(和老師一起試一試)

三、傳遞快樂

那麼從今天開始,希望我們小朋友都做一個快樂的孩子,每天都過得開心。最後,讓我們和自己的朋友一起來唱首快樂的歌曲吧。你也可以邀請後面的客人老師一起。(音樂: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篇6

【活動設計】

進入大班後孩子們變得勇敢了,從談話中我常常知道他們有的能夠獨自在房間裡睡覺了,有的敢下水游泳了……但是我也發現隨著學習負擔的加重,有部分孩子產生了退怯、自怨的消極心態,甚至有的產生了極不健康的心理,《綱要》中提出要注重孩子健康發展,不僅體現在身體素質上,更要從心理上去呵護他們,所以產生了本次活動。由說勇敢找勇敢到聽聽大人們的寄予,幫助孩子們樹立自信,形成遇事不慌張、不放棄,勇敢地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良好心理品質。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講講找找中積累生活中各種勇敢的經驗,能夠圍繞話題大膽表達自己的意願和想法。

2、鼓勵幼兒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勇敢面對並解決它,對自己要有信心。

【活動準備】

前期經驗:幼兒有獨處的經歷、日常活動中感受過自己勇敢。

物質準備:錄音磁帶(廣告錄音、家長的話)、字卡、抗震小英雄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認讀字卡,說一說勇敢。

要求:大膽說說自己在生活的勇敢表現,瞭解克服恐懼心理很勇敢。

1、提問:什麼是勇敢?你是勇敢的孩子嗎?表現在哪裡?

你有一個人在家的經歷嗎?當時心情怎樣?有什麼辦法讓自己不害怕。

2、情景——獨處時有人敲門,怎麼辦?

3、小結:除了不怕疼,不哭很勇敢,獨處時克服恐懼,遇到突發事件能想出辦法也是勇敢的表現。聽了你們的介紹,的確比以前勇敢了。

二、看看說說,找一找勇敢。

要求:進一步認識勇敢的行為,知道學習時面對困難有信心也是勇敢的表現。

1、聽廣告——誇誇爸爸的勇敢。

提問:誰的爸爸很勇敢?什麼行為並不是勇敢的表現?

2、出示圖片,找一找勇敢的人。

提問:為什麼說他們是勇敢的人?

理解詞語:見義勇為,捨己救人

3、爸爸媽媽們有些什麼話要對我們說,我們一起來聽聽。

提問:XX媽媽說了什麼?為什麼學本領時不抱怨,不放棄也很勇敢?

4、小結:現在我們是大班的孩子了,要學習新的本領,將來上國小學習更多更高的本領,遇到困難時有信心也是一種勇敢的表現。讓我們一起努力,勇敢地面對學習時遇到的困難,克服它,做個勇敢的孩子,你們有信心嗎?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畫畫中明白如何讓不愉快的心境變好。

2、能用連貫的語言表達自我的想法。

3、經過活動學會關心他人,萌發互相關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小兔布偶一個、一棵大樹、各種樹葉狀的彩紙、記號筆、PPT、人手一份笑臉和哭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兔子的心境圖片,談話引入。

師:昨日小兔子去公園玩了,它好開心啊,它的心境是愉快的(笑臉)

可是今日小兔子生病了,它好難受啊,它的心境就是難過的(哭臉)

小結:每個人都會有這兩種情緒,這些都是很正常的。

二、出示兩種心境圖片,幼兒自由選擇。

師:每個人的書袋裡面都有兩個心境圖片,請你選擇一種心境卡片來代表你今日的心境。

三、分析並找尋辦法。

(一)分析原因

師:班級裡有這些小朋友選擇了哭臉,說明今日他們的心境很不好,我們來聽一聽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心境不好,好嗎?

(二)找尋高興起來的方法

師:如果心境不好,不開心,就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問題(出示圖片)。那我們趕快來找個讓自我開心起來的辦法吧?如果你心境不好了,你會用什麼辦法呢?(請幾個幼兒回答,為了下一環節做鋪墊)

四、關心小朋友。

(一)聽聽小朋友心境不好的原因

(二)幫忙小朋友找到歡樂起來的辦法

師:把你找到讓她歡樂起來的辦法畫下來。

(三)把這些辦法編成一首詩。

師:每個人總會碰到心境不好的時候,這時候我們要學會調節自我的情緒。

我能夠吃上一顆糖果,讓自我的心境變得甜甜的

我能夠穿上漂亮的衣服,讓自我的心境也變得美美的

我還能夠……

五、延伸環節:

把心境樹放到班級的心育牆上,當小朋友不高興時,能夠過去看一看,這樣心境就會變得好起來。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篇8

課前提示:

小班的幼兒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但也存在幼兒與同伴之間的關注。在成長過程中,幼兒逐步體驗到了自己與同伴之間的關係,漸漸學會彼此關心和幫助。本活動通過故事《我們來幫你》讓幼兒學會關心、幫助別人,體驗幫助別人得到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理解故事內容。

2、幼兒知道要關心幫助別人。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小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

教師戴雞媽媽的頭飾,講述:咯咯咯,今天我雞媽媽可高興了,因為我要帶著我的雞寶寶回新家去。教師可以做一些雞的動作,用誇張的語調,吸引幼兒的注意。

2、看圖片聽故事

(1)教師出示圖片,有表情地講故事。

(2)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雞媽媽帶著小雞去哪裡?(去他們的新家)

可是在回家的路上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橋被水沖斷了)

雞媽媽和雞寶寶又不會游泳,想想他們心裡著不著急呢?(非常著急)這時小鴨子說了什麼呢?(我揹你們過河)

小烏龜說了什麼呢?(我們來幫你)

大象又說了什麼呢?(我來幫你)

小朋友們想一想,雞媽媽和雞寶寶過河了沒有呢?(過了)

教師總結:我們要像小動物一樣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團結友愛。

3、情景表演

(1)教師請幼兒戴上小動物頭飾分別扮演雞媽媽、雞寶寶、小鴨子、小烏龜、大象。

(2)教師講故事,幼兒根據故事內容表演故事。

(3)教師評價幼兒的表演。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篇9

課前提示:

小班幼兒剛進幼兒園,對父母特別依戀,行為很受情緒的支配,出現了哭著上幼兒園、不敢大膽表演等情況。本活動通過“你喜歡誰”培養幼兒大膽、勇敢的思想品質。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2、幼兒喜歡並大膽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

教師對幼兒說:今天,我要表揚幾個小朋友,如某某。他們真是勇敢的好孩子,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一點都沒哭。我們用掌撥鼓勵他們!

2、看圖片,理解故事。

(1)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圖片上都有誰?(有明明、壯壯,還有醫生)

醫生在幹什麼?(在打針)

壯壯表現得怎麼樣?(壯壯很勇敢,沒有哭)

那明明呢?(明明很害怕)

(2)教師鼓勵幼兒向壯壯學習。勇敢,不怕打針。

(3)教師請幼兒看圖片,請幼兒說說圖片內容,鼓勵幼兒不怕冷。

(4)教師請幼兒看圖片(三),請幼兒說說圖片內容,鼓勵幼兒大膽參與故事表演,參與各種活動。

(5)教師總結:我們要做大膽勇敢的好孩子。

3、練習

(1)教師請幼兒翻開幼兒用書《你喜歡誰》一課,觀察圖片。

(2)請幼兒說一說哪個小朋友做得對?為什麼?

(3)教師: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對,為什麼?

(4)教師總結。

建議:在活動中,可以讓幼兒扮演圖片上的幼兒,表演故事內容。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篇10

開展本次活動,萌發幼兒關心他人,願為朋友帶來快樂的情感,增強與人友好交往的意識。

活動重難點:

讓小朋友們體會高興與傷心的不同心情,懂得要關心他人,與朋友一起分享美好的事物。讓孩子通過表現不同表情娃娃所帶來的不同感受,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小朋友之間發生的不友好現象來進行突破。

活動目標:

1、通過說說、演演、畫畫等形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2、嘗試想辦法保持好心情,做一個高興的娃娃。

3、萌發幼兒關心他人,願為好朋友帶來快樂的情感。

前期準備:

1、心情火車六列,

2、畫有圓臉的彩色紙若干,勾線筆人手一份,

3、哭和笑娃娃各一個,投影儀一臺。

4、幼兒對各種各樣的表情產生了興趣,並能分辨一些簡單的表情。

預設內容:

一、說說演演

匯入:"老師要帶小朋友到兩個小娃娃家去做客,現在我們一起出發吧!請小朋友觀察哭笑圖片,說說哭笑臉有什麼不同。引出幼兒高興與傷心的事件。

出示笑娃,引導幼兒觀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上翹、眉毛和眼睛彎彎的,眼睛眯成一條線等。

1、你們什麼時候也會笑?

2、你們會學一學她笑的樣子嗎?還可以用什麼來表示高興?

出示哭娃,引導幼兒觀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下、眉毛和眼睛也往下,有眼淚等。

3、猜猜她為什麼哭?怎樣讓她自己變的開心了呢?

4、你們什麼時候也會哭?(重點啟發、鼓勵幼兒幫助同伴或娃娃想辦法解決她遇到的傷心事,使她高興起來,讓幼兒懂得關心他人。)

二、畫畫講講

1、根據自己意願畫表情卡,畫完後把它插入與自己相應號數的心情火車。

2、和朋友一起說說自己的表情卡,師觀察、傾聽、隨機引導。

三、延伸活動

把心情火車處作為一個“心情小站”,鼓勵幼兒在那裡講講悄悄話,說說演演自己的表情、心情等。

自評

本次活動的形式多樣,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孩子們的表演雖然稚嫩,但是卻是他們真實情感的表露。由幫助娃娃想辦法高興起來過渡到自己和同伴,孩子們很自然地想出了謙讓、共享、輪流等辦法,而在畫畫講講中,孩子記錄下了自己最真實的情感、表情,又在互相交流中進一步萌發了要讓好朋友快樂的情感,較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及重難點。然而中班孩子對保持好心情的經驗還是比較少的,這需要我們在今後的活動和日常生活中不斷積累的,所以最後的延伸活動是比較有意義的。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在簡便的環境中敞開自我的心靈,歡樂地交朋友,表達自我真實的心夢想法。

2、在優美、淺顯的語言中調整自我的心理行為。

活動準備:

輕音樂、小椅子(或其它活動室方便可取的東西)佈置的小樹林。區別不一樣班級幼兒的標誌從不一樣的班級選取若干名幼兒,他們相互間不是很熟悉。

活動過程:

一、簡便活動--營造簡便的心理氛圍(播放輕緩的音樂)伴著輕緩的音樂,請小朋友隨意找個位置,擺個舒適的姿勢坐下來,閉上眼睛。

教師配樂解說:

"讓我們聽著音樂,閉上眼睛,放鬆小手,放鬆小腳,讓歡樂來到我們中間吧。""早上,太陽出來,陽光暖洋洋,好舒服!""爸爸愛我,媽媽愛我,教師也愛我!我,是個歡樂的孩子!"(請大家睜開眼睛)二、遊戲《找朋友》

--主動與別人交流小朋友應對面圍成兩個圓圈。不停地交換位置,用語言和動作認識新朋友。

1、師幼認識

2、幼兒遊戲,相互認識"想不想認識一下新朋友"(1)討論:

怎樣認識新朋友呢

(2)遊戲找朋友"那我們來玩個找朋友的遊戲,認識一下新朋友,好嗎"一半小朋友圍成圓圈站好,別一半小朋友去找朋友,教師用語言的動作提醒小朋友問候、相互介紹。

(3)找個新朋友聊聊天。

3表達:

"當你和新朋友說"你好"、擁抱朋友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

4、小結"生活中不能沒有朋友,有了朋友,就有了歡樂。教師期望小朋友有更多的朋友三、遊戲《樹林散步》

--關愛朋友、信任朋友閉上小眼睛,讓朋友牽著小手在"小樹林"散步。

1、請一對小朋友先走走,隨機問一下他們的感覺。(相信、放心)"小朋友,想到樹林去散步嗎"

2、說一說感受你閉上眼睛走,朋友牽著你的手,在"樹林"散步,有什麼感覺呢"

3、全體幼兒伴著音樂在"樹林"裡散步。

教師隨機表揚大膽不睜眼看的小朋友以及細心照顧朋友的小朋友。

4、小結:

相信你的朋友、幫忙你的朋友,是一件十分歡樂的事情。

四、遊戲《跟我不一樣》

--勇敢地承認錯誤教師說相反的話,跟教師說做相反的動作,如果錯了,就舉起小手,大聲說:"對不起,我錯了。"

1、跟教師說的相反。

2、跟教師做相反的動作。

隨機表揚主動認錯的孩子。

3、小結:勇敢地承認錯誤,做個誠實的好孩子,你會變得更歡樂五、遊戲《馬蘭花》

--嘗試合作、體驗合作的歡樂。

1、遊戲規則:

(一起說)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們在說話,請你立刻就開花,開了幾瓣花

教師:三瓣花(幼兒三人一起抱做一團)。

沒有找到朋友的幼兒繼續舉起小手,大聲說"對不起,我錯了。"

2、幼兒遊戲。

教師注意忽易忽難,最終讓每個幼兒都成享受功的喜悅。

六、小結:

教師期望小朋友天天歡樂,做個人人喜歡的歡樂寶貝。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篇12

教育目標:

1.欣賞故事資料,明白每個人都有幾種常見的情緒和表情,瞭解不一樣的情緒對身體影響不一樣。

2.能正確地表達與控制自我的情緒,學著讓自我擁有好心境。

3.初步學習疏導不愉快的情緒。

活動準備:

1.多媒體、音樂《笑一個吧》

2.微笑卡(與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過程:

一、(播放表情圖)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控制自我的情緒和不當行為。

1.出示表情圖,做"變變臉"的遊戲,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教師為小朋友們帶來幾種表情圖,小朋友來看一看,上頭是什麼表情呀?(生氣、微笑、悲痛)下頭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很有意思的變臉小遊戲,你們想玩嗎?可是教師有個要求在遊戲的過程中小朋友要瞪大眼睛,跟著表情圖一起做動作,看哪個小朋友反應得又對又快好嗎?師出示表情圖幼兒一起做動作。

2.欣賞故事(教師邊講邊播放多媒體)

有一個叫悠悠的小朋友,總是愛發脾氣,於是大家就叫他"發脾氣大王"。

有一天,幼兒園舉行畫畫比賽,悠悠畫上了藍天、白雲、草地,還在草地上添了兩隻小雞,心想:自我必須能拿第一名。

比賽結果出來了,悠悠沒有得到第一名。他很生氣,"哇哇"地哭了,擦乾眼淚,兩手拽緊,氣鼓鼓的。放學後,悠悠誰也不理,揹著書包回家了。

在路上,遇到小狗鬧鬧和幾隻小狗在玩耍,它們玩得可開心了。鬧鬧看見了悠悠,就去叼悠悠的褲子,想和悠悠玩。悠悠還在生氣,"去去,誰和你玩",掄起書包,就砸到了鬧鬧的鼻子,鬧鬧疼的"嗷嗷"大叫,其它小狗嚇著了,到處亂跑,生怕悠悠也對它們發脾氣。

有一隻小花狗撞到了一個西瓜攤,西瓜都被摔碎了。黃狗踩上西瓜皮摔了個臉朝天,灰狗踩上,摔了個嘴啃泥。小象走過來,踩上西瓜皮,"咕咚"撞到了水庫的大閘門。發大水了,許多小動物被水沖走了。水退後,大傢伙溼得像落湯雞,鬧鬧游過來朝著悠悠大聲叫,意思是:"都怪你發脾氣。悠悠低頭紅著臉:"我以後再也不亂髮脾氣了。"

3.提問:

(1)故事中有誰?

(2)故事中的悠悠為什麼發脾氣?

(3)他發脾氣,導致了一件什麼事?知錯嗎?

二、在你們日常生活中,哪些是不高興或生氣的的事?能夠用什麼更好的辦法解決?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後進行思考)

1.幼兒自由討論:(別人不和你玩;辦法:能夠商量一起玩,或輪著玩;發脾氣摔玩具;把想法說出來;不會畫,能夠請會畫的教著畫。

2.師小結:

小朋友都明白隨便發脾氣,生氣是不好的`行為習慣,會失去很多小朋友,經常發脾氣,生氣,時間長了會不愛吃飯,不愛運動,不愛和小朋友交往,會影響身體健康,會得病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能夠經過其他方法來解決的。那麼堅持什麼樣的心境才有利於身體健康呢?(高興,歡樂)的心境。

3.說說有哪些高興,歡樂的事。(讓幼兒暢所欲言)

(發獎狀了;媽媽給我買了玩具車;和小朋友一起過生日;爸爸媽媽陪我玩;照相;六一節表演;)

4.幫忙了別人,別人開心,自我也開心!

師:對,小朋友們不但要自我堅持高興,愉快的心境,還要想辦法讓別人感到歡樂,開心。當你幫忙了別人,別人的心境怎樣樣,別人會怎樣說?那你的心境呢?

三、結束(播放音樂:笑一個吧)

小朋友想出這麼多辦法教師真為你們高興。教師送給每個小朋友一枚微笑卡,讓我們大家一起隨著音樂,一起舞動起來,分享歡樂,在今後的生活中笑的更加的燦爛、陽光好嗎?(教師,小朋友們共舞)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瞭解情緒和人面部表情的關係,理解微笑的魅力。

2.學習控制自我的情緒,能夠關注他人的情緒,用微笑感染他人。

3.萌發幼兒關心他人,願為好朋友帶來歡樂的完美情感。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繪畫材料若干。

教學重點:

瞭解情緒和人面部表情的關係,理解微笑有讓人美麗和被人喜歡的魅力,學會關注他人的情緒,萌發幼兒關心他人,願為好朋友帶來歡樂的完美情感。

教學難點:

幼兒能真正理解微笑的實際好處,在不高興、不開心的時候學會調節自我的情緒和情緒,學會用微笑感染別人。

教學流程:

看“微笑”一聽“微笑”一談“微笑”DD創“微笑”DD表達“微笑”。

活動過程

一、看“微笑”

1.師:小朋友們好!聽到你們的回答,我的情緒已寫在臉上,請小朋友看我的表情,能看出我此時的情緒嗎對,我很歡樂,所以我把微笑送給你們。請收下吧。

教師先請小朋友欣賞一個幻燈片,(播放笑臉課件,由許多幼兒笑臉製作而成)

2.組織幼兒討論觀看短片後的感受。

師:你們看見了什麼

師:你們看了笑臉心裡感覺怎樣樣(很舒服、歡樂)

師:微笑能告訴別人“我喜歡你,很高興見到你,使我歡樂的是你…,所以人們看到微笑的表情會很歡樂。

二、聽“微笑”、談微笑

1、師:微笑不僅僅使人歡樂,並且微笑的人也是很美的,請小朋友欣賞詩歌《微笑》

幼兒欣賞配樂詩朗誦《微笑》

微笑

微笑是開在臉上的花朵,

微笑是掛在嘴上的蜜糖。

微笑比糖更甜,

微笑比花更香。

當微笑寫在臉上,

臉就顯得個性漂亮,

當微笑藏在心底,

心裡就充滿了歡喜,

2、提問:

a,詩歌裡是怎樣說微笑的

b,為什麼說微笑是花園裡的花朵微笑是掛在嘴上的蜜糖

引導幼兒討論:因為微笑的臉讓人看了感覺個性漂亮;並且心裡感覺十分甜蜜,充滿了歡喜。

3、你們喜歡這首詩歌嗎請小朋友跟著錄音朗誦一遍。(再次播放微笑課件)

4、討論:生活中你在哪兒見到過這樣美麗的微笑呢

引導幼兒聯絡生活實際體會微笑的作用。

小結:經常帶著微笑的人,到處都會受到歡迎。因為看見你歡樂,大家也會跟著分享你的歡樂。

三、創造微笑

1、師:我們都明白了微笑的魅力,但我們在生活中有時也會遇到不開心的事情,那時你會怎樣辦呢(想辦法解決問題、做些令自我開心的事、想些以前發生過的開心的事)

請小朋友看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故事。(觀看錄影)

2、出示幼兒生活中的兩個片段。

片段一:小朋友們正在畫畫,文文準備給樹葉塗色,她伸手去拿綠色油畫棒,發現沒了,她著急地拿起筆盒,著急地說:“咦,我的油畫棒呢

師:如果你在旁邊會怎樣做呢

幼兒討論後之後放錄影

旁邊的優優看見了,拿起自我的油畫棒遞給文文,微笑著說:“彆著急,用我的吧。”文文高興地接過來說:“多謝你優優,我喜歡你。”

師:優優是怎樣做的(微笑著幫忙別人)文文怎樣說的她情緒怎樣樣

片段二:小朋友在戶外活動,優優在跳繩,突然,一個皮球砸到了優優身上,優優哎呦了一聲,闖了禍的彬彬趕忙跑過來說:“對不起,對不起。”如果你是優優,你會怎樣做

幼兒討論後放錄影後半段:優優揉揉碰疼的腿,微笑著說:沒關係,我很勇敢的。彬彬感激地說:“優優,你真好!我喜歡你!”

師:優優怎樣做的(微笑著原諒了別人)彬彬怎樣說的

透過直觀表演錄影,讓幼兒能簡單地感受到微笑在人際交往中的魅力。

師:你喜歡優優嗎為什麼

4、引導幼兒討論得出結論:優優是個心地善良、喜歡微笑的孩子,所以小朋友都喜歡她。因為微笑很神奇,它能讓人美麗,讓人們情緒舒暢,還能讓一些不開心的事情悄悄地從我們身邊走開。所以我們要像優優那樣和小朋友友好相處,經常露出美麗的微笑,互相關心、互相幫忙,這樣你歡樂,我歡樂,大家都歡樂)

四、表達微笑

1、遊戲:傳遞微笑

a小朋友,此刻我要用照相機拍出你們最美麗的微笑,我看看誰笑的最漂亮(用相機給幼兒拍照)

b此刻我們做個遊戲“傳遞微笑”。請你對旁邊的夥伴露出可愛的微笑,並且能夠說些問候或者祝福的話,(比如我喜歡你、見到你很歡樂等等)也能夠用動作(拉拉手、抱一抱)來表示,這樣一個一個傳遞下去幼兒傳遞微笑。教師巡視指導幼兒微笑。

c幼兒交流活動後的感受

師:你們收到朋友的微笑祝福嗎那你們高興嗎對,歡樂是能夠傳染的,所以我們要經常微笑,把歡樂帶給別人,

2、畫“微笑”

你們想把見過的最美麗的微笑的畫出來嗎能夠是自我的,也能夠是小朋友、教師、爸爸媽媽和家人的,還能夠是別的叔叔阿姨臉上的,

鼓勵幼兒畫出自我最喜歡的微笑的表情,佈置在準備好的相框裡,並簡單向同伴介紹,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微笑的美麗和魅力。

五、結束部分

師:小朋友,這天你歡樂嗎

幼:歡樂!

師:那就讓我們一起隨著音樂唱起來,跳起來吧!

師幼一起演唱歌曲《歌聲與微笑》,自然結束。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篇14

設計思路:

在幼兒園在一日生活中,孩子不合作現象相當突出,合作技能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孩子在小朋友當中人緣好,朋友多,和小夥伴一起玩的時候能讓著別人;有些孩子很"小氣",愛拔尖,不肯把自我的東西讓給別人,或是聽從他人的意見,和小朋友一起玩兒時愛和他們打架、發生爭執。所以,我們需要重視幼兒謙讓、合作的教育。激發幼兒的合作意識,體驗與別人合作的歡樂。"合作"對於幼兒個體全面發展也是很重要的。《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讓幼兒在生活、遊戲、學習中,構成初步的規則意識、合作意識和職責感,所以我們在幼兒時期就重視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是很重要的。但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這不僅僅需要教師的引導,也需要幼兒的主體配合。而本次活動就是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初步理解合作的意義,探索合作的方法,並感受合作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學會與人友好合作,體驗合作的成功和歡樂。(情感)

2.初步理解合作的意義,明白生活中處處有合作。(認知)

3.初步學會探索的方法,學會與人友好合作。(技能)

重點:

在活動中,學會與人友好合作,體驗合作的成功和歡樂

難點:

初步學會探索的方法,學會與人友好合作。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經學會了《螞蟻搬豆》這首兒歌。

2.物質準備:《螞蟻搬豆》圖片關於合作的相應圖片(一個人睡覺、一個人跳繩、合作脫衣服、合作拉被子)

活動過程:

一、兒歌匯入

1.經過《螞蟻搬豆》兒歌感知合作(出示圖片)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上頭畫的是什麼動物,它在幹嗎?

--之前我們一起學過了《螞蟻搬豆》這首兒歌,我們再來念一遍好不好?

--這隻螞蟻最終有沒有把豆豆抬走,他是怎樣樣做的?(回洞口請來了好朋友們一起搬著走)

--如果沒有好朋友的幫忙,小螞蟻能把豆豆抬回家嗎?

--合作就是2個或更多的人,一起努力做一件事情,就像螞蟻和朋友們一起合作搬豆豆。

--合作可真神奇呀,大家一起合作做事情,就會把事情做的又快又好,並且更容易成功!

二、探究討論,如何合作

1.搬桌子比賽:配班教師一個人,然後再請6個小朋友搬桌子,比一比誰搬得快。讓幼兒說一說為什麼他們力氣比教師小,卻比比教師搬得快。

(合作就是大家一起努力做一件事,會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

2.看圖片,幼兒分辨哪些是在合作,哪些不是?

教師出示相應圖片:

一個人睡覺、一個人跳繩、合作脫衣服、合作拉被子。

2.教室給出幾個情景,讓幼兒思考應當怎樣樣合作。(收拾玩具時、搬重的東西時、玩具不夠時),再請幼兒想一想還有什麼時候需要合作才能做得好的事情。進一步幫忙幼兒理解合作,並瞭解合作的形式各種各樣,生活中處處都在合作。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醫。

2、瞭解就醫的心理準備和安全注意事項。

3、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 動畫視訊《不怕看醫生》

2、 PPT課件(關於小朋友看病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請幼兒觀看動畫視訊《不怕看醫生》,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小朋友們好,我是劉老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很好看的動畫片,小朋友們想不想來看一下呀?那是什麼動畫片呢,我們趕緊來看看吧!

2、教師播放動畫視訊《不怕看醫生》,看完後請幼兒來說一說視訊中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又是怎麼做的。

3、幼兒簡單描述視訊中的內容,教師繼而引導幼兒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醫,醫院和醫生並不可怕,我們要做個勇敢的孩子,不怕打針。

二、觀察圖片,瞭解就醫的心理準備和安全注意事項。

1、教師:好了,剛剛我們都看過小貓不怕看醫生的故事了,那小朋友們你們去看過醫生嗎?醫院裡又有哪些人呢?

2、教師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看病經歷,並依次播放小朋友們看病的圖片,讓幼兒看看這些小朋友在醫院的表現,並引導幼兒知道就醫的安全事項。

1、克服懼怕醫務人員的心理。

2、做個勇敢的孩子,配合醫生做檢查。

3、不亂動診療室的物品。

4、注意清潔衛生,不到處亂摸。

5、耐心等待就醫。

活動反思:

這次心理健康活動--《不怕看醫生》,是想讓幼兒通過活動了解一些就醫的心理準備和安全注意事項,春季是傳染病多發季節,幼兒由於年齡小,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而他們又非常怕打針,只要家長說帶他們去醫院看病他們就很反抗,因而這次活動對幼兒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活動中幼兒觀看了動畫故事《不怕看醫生》,並觀看了很多小朋友們看病的圖片,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醫,也瞭解了一些關於就醫的安全事項,從圖片和動畫故事中幼兒體會到醫院和醫生並不可怕,我們要克服懼怕醫務人員的心理,做個勇敢的孩子,配合醫生做檢查,活動中孩子們都很積極地發表自己的看法,也都說要做個勇敢的孩子,不怕看醫生。

但活動中不足的是沒有準備看病的用具,若能給幼兒看一些醫用材料,如,棉籤,紗布,口罩,聽診器等,幼兒會更感興趣,我想在以後的活動中儘量提供一些實物給幼兒,讓幼兒能更清楚直接地接觸到,幼兒掌握起來也會更快更好。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逐漸養成進取樂觀的生活態度。

2、懂得情緒愉快有利與身體健康。初步學習正確的方式排解不開心的情緒。

3、學習正確的方式排解不開心的情緒。

4、培養幼兒熱愛生活,歡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重、難點分析:

學習正確的方式排解不開心的情緒。

活動準備:

4個木偶、一個開心枕

活動過程:

一:感受歡樂

拍手入場,進行開心碰碰碰的遊戲。

二、開心與煩惱

1、剛才玩的真開心,你們想想平時你還遇到過什麼開心的事?

2、開心的時候你會怎樣?(用動作表現)

3、除了開心的事,我們還會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誰來說一說你都遇到一些什麼不開心的事?

4、不開心的時候你會怎樣?(用動作表現)

5、你喜歡開心的自我還是不開心的自我?

小結:不開心就是生氣,生氣不僅僅不讓人喜歡,還會對我們身體產生壞的影響。生氣的時候,人吃不下飯,睡不好覺,身體越來越差,所以我們要儘量不讓自我生氣,把生氣這個壞習慣消滅掉。

三、讓自我開心

1、介紹開心枕。

2、傳遞開心,讓每個幼兒和“開心枕”抱一抱,親一親。

3、說一說抱著“開心枕”有什麼感覺?

4、把開心枕送給其他人來感受一下開心的滋味。

四、化解不開心

1、生氣商店:誰明白什麼是消氣商店?

2、我們來看看誰來消氣商店了?

3、依次出示小動物,請幼兒幫他們想辦法!

4、你覺得消氣商店好嗎?為什麼?

5、如果你生氣了,你會想哪些辦法讓自我消氣呢?

小結:每個人都有生氣的時候,你生氣的時候,能夠唱唱歌,跳跳舞,玩玩玩具,看看電視或者大聲的哭一哭,這樣你就能消氣,讓自我歡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