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告別讀後感

校園 閱讀(2.26W)

告別讀後感

我計劃並且付諸實踐地用了一個充滿禪意並且無限精妙的詞語“捨得”來開篇造勢。

從七歲上國小以來,關於數學的輔助工具套,我不知捨棄多少,才又得到了多少,大概只能用“舉不列舉”以形容之。15cm直尺,30°三角板,45°三角板,180°量角器有機構成的智高數學工具套,在故事的起始總是被鐵釘釘地吸附在一個窄平的塑料或者塑膠盒子裡,卻總是在未知的中途毫無徵兆地走失,從此散落天涯,形同陌路。回想多年的數學生涯裡,最鐘意的是智高後期推出的磨砂藍綠色的四件套。磨砂質地的觸感冥冥之中存在著一種深刻的完美的與指紋的契合度。三角板中央空心的縮小版直角三角形,似乎是特意為我這類畫圖不成規矩的數學少年提供稜角分明,毫無弧度的標準三角形的模板。從邊沿延伸到內部的一條條直線們是可以製造和測量平行線的。而現在,我已經習慣了沒有數學的日子,卻發覺自己無法習慣沒有直尺的日子。當我看見《告別天堂》這本狹仄的青春讀物時,我產生的第一衝動不是故事的情節,而是立馬拿一把直尺精準測出封面的長與寬的釐米數,然後用所剩無幾的數學思維大致估算出它們的比例。

以上是我在進入《告別天堂》正式內容前的瑣碎之言。因為我發覺,一個人之於一項事物的感情,往往有時候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細節的厚積薄發。

其實小說的情節很單調,大致就是圍繞宋天楊和江東的感情糾葛寫的265頁長篇。中間會偶爾穿插肖-強,周雷,方可寒等的二類主角,以及一個無恥的小配角張宇良。似乎這樣的故事對我缺乏吸引力,兩個人之間歇斯底里的懷疑和確認,宣言和枝節,總讓我想起“無病呻吟”這個爛俗頻繁的字眼。另外,方可寒這個在開始被描寫為公共汽車的重點中學女孩,總覺得缺乏生活基礎,憑空捏造地毫無根據。雖然她在故事的1/3處就死亡消隱,不過卻在之後的2/3裡在別人的記憶和描述裡獲得純淨的重生。這點大概是小說留給我最大的觸發。其他的肖-強和周雷也不是很有說服力,總體來說身上缺乏吸引人的特質和個性。張宇良大概諷刺的是道貌岸然的教育怪胎,一肚子的男盜女娼,卻有顯赫的宣告地位,但他真的存在嗎?其實,在小說的核心上,我覺得《告別天堂》是不成功的。

乍一看,你就會發覺這本書絕對出自文藝青年之手。我不知道文藝青年們的品味是否大致類似,書中羅列的電影圖書我也都是大致看過或瞭解,感情也是與她大致雷同的。我沒有感到一種慶幸,卻深感到一種悲哀——因為我可能喪失了自己對於作品獨特的理解與想法。下面,我將一一羅列書中提及的文藝作品(無價值的我將予以忽略):《亂世佳人》,《騰王閣序》,《加繆全集》,《海子的詩》,《霸王別姬》,《活著》,西科賽斯的《紐約黑幫》(沒看過),《老人與海》,《傲慢與偏見》,《少年維特之煩惱》,《局外人》,元好問,《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深作欣二的《大逃殺1》(沒看過),王小波,《金閣寺》,《安娜卡列尼娜》,《殺手萊昂》,《城南舊事》,《東邪西毒》,《藍色生死戀》,《罪與罰》,《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星光伴我心》(沒看過),《流星花園》,蔡琴,《情書》,張愛玲,魯迅,《紅樓夢》,《金瓶梅》,《情人》,《小王子》,《無間道》,《阿飛正傳》,《變形記》,《梁祝》,《雙城記》,《重慶森林》,《破浪》,《巴黎最後的探戈》,《三十七度二》……只是,我突然覺得如此的堆積,不是為了顯擺,就是因為矯情。當然,它也說明了你的知識的.豐富。另外,笛安的排比和駢文功力的確了得,也算是令我不得不刮目相看的重磅功夫。我不喜歡《告別天堂》的多角度描述,雖然足夠新穎,但也足夠混亂。而且,多角度描述的弊端就是以同一種口吻代表多人,結局是多人誰都顯得不立體。整本書我最欣賞的恰恰是作者最為真摯的後記。

沒有人的青春擁有翻版。無論我們以什麼方式揮霍或者珍藏我們的青春,那都是我們的。只是,在看完最後一頁的時候,我突然在想,關於青春期的愛情,我們是否需要秉持著一些或者哪怕是一絲的古典主義呢?我們是否有那樣的精力和定力去等待某個真正在角落等候我們的人呢?像《天使愛美麗》一樣,像《向左走,向右走》一樣。也許誠然如張姓女子所言,青春是一條不得不走的彎路。

來的太快,走的太快,它是龍捲風,不是所謂的愛情。

ps:在豆瓣搜尋《告別天堂》的時候,看過的人大致300位,絕大部分都是四星或者五星。我選擇了三星,一般。告別天堂,此名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