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城市標識》教案實錄

校園 閱讀(2.96W)

教學實錄:

《城市標識》教案實錄

下午第三節 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城市標識》

夏維娜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華山中學

課前談話:

師:剛才的短片,就是我工作的地方。出示地圖,找庫爾勒。你想說什麼?

生:好遠

生:老師那裡是什麼地方

師:庫爾勒是向遠處眺望的意思?知道香梨嗎?那是我們那裡的特產。

師:你們還想提什麼問題?你們想知道我坐火車多少天到南昌

生:8天

師:要不了那麼久,老師坐火車將近50多個小時和大家見面,想說什麼?

生:老師太辛苦了

師:不辛苦,能和你們見面覺得是一種緣分。

師:想聽聽新疆歌曲嗎?

播放新建民歌。教學生做新疆舞的幾個動作。送學生兩頂新疆帽子。

上課:

師:請你們認真看老師在黑板上寫一個詞語。城市。我們讀一讀,同學們,當你讀完“城市”這個詞語,你的眼前浮現什麼樣的情景。

生:有很多高樓大廈。

生:川流不息的車輛

生:還有許多樹。

師:同學們說的高樓大廈、川流不息的車輛、樹木都是城市具有的特點,今天我們學校一篇課文,和老師一起寫課題。誰來讀讀課題

生:城市的標識(讀成二聲)

師:他為什麼會讀錯呢?誰來幫幫他。

生:城市的標識(四聲)

師:這是個多音字,這個字當標記記號的時候讀四聲,全班齊讀課題。

生:(齊讀)城市的標識

師:開啟課本,注意聽讀書要求,用一定的速度自由讀書,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自己想辦法解決,也可以和老師交流這一課四字詞語特別多,遇到了可以勾畫下來。

生:自由讀書。

同學們讀書很認真,你們勾畫了很多四字詞語。交流一下。

生:茫然無措

生:閃閃發光

生:川流不息

生:大同小異

生:千姿百態

生:各具風韻

生:一模一樣

生:一方水土

生:芸芸眾生

生:婀娜苗條

師:老師這兒也有一些四字詞語。一起讀,這些詞語和課文哪些內容相關。

如此相像 似曾相識 大同小異 一模一樣

遒勁伸展 寬大茂密 婀娜苗條 挺拔蒼勁 玲瓏精緻 秀氣堅韌

師:請兩個組同學分別讀這兩組詞語。

生:如此相像 似曾相識 大同小異 一模一樣

生:遒勁伸展 寬大茂密 婀娜苗條 挺拔蒼勁 玲瓏精緻 秀氣堅韌

師:知道這樣分兩組的原因嗎?能結合課文來說一說嗎?

生:前面四個詞寫的城市,城市之間是相像的。後面寫的都是樹的樣子。

師:有補充嗎?什麼養的樹呀,有高大的,有婀娜的。

生:挺拔蒼勁的樹……

師:能不能用一個詞來歸來這個樹。

生:千姿百態。

師:同學們說的這些理由和依據其實就是是前兩段課文的主要內容。我們來看第一組詞語。自己讀一讀。

生:讀詞語。

師:趕緊找一下讀描寫城市雷同的這一部分內容。默讀,把自己有感受的句子勾畫下來,體會一下自己的情感。

生:讀書

師:找到的同學多讀幾遍,想想作者要向我們說些什麼呢?

師:把你感觸很深的句子讀一讀,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學習體會。其他同學注意聽。

生:那些高聳的大廈和大樓,在夕陽下閃閃發光的玻璃幕牆,尖角或是翹角的屋頂,白色或是灰色的圓柱……使你覺得眼前的一切早已似曾相識。

師:讀完以後,你想說點什麼呢?

生:現在的城市都是一模一樣的。

師:感到……

生:感到不知道是哪裡。

師:文中哪個詞語表達你剛才說的內容?

生:似曾相識。

師:怎麼理解這個詞語的?

生:走到哪個地方都像在哪見過。

師:有新鮮感嗎?

生:假如你在一個傍晚被擄掠到某地,你被關在一所封閉的房間裡,僅僅依靠視線所及的建築物和街道,你根本無法辨別自己的所在之處。你會發現,這一座城市和另一座城市,它們彼此之間竟然是如此相像。我覺得現在城市失去了它原本的.標識,是一模一樣了。

師:文中哪個詞語表達了你的想法?

生:如此相像。

師:從南昌到老師的家鄉庫爾勒,看到的景象都是一樣的,有什麼感受?

生:沒有新鮮感

師:把你的體會讀出來,讓我們也有你在這樣深刻的想法。

生:那麼街道呢,滿街的霓虹紅和高架的立交橋,更讓你茫然無措。你曾試圖辨別街道──卻只見窗東的“獵奇門”、窗西的“八佰伴”、南門的“肯德基”、北陽臺下的“麥當勞”……都像是你所在的那個城市的“克隆”弟兄。就好像每個城市的商店賓館,都用各自特製的拉鍊,把天下各處自家的門臉統統鎖成了一個連體人。

師:讀完有什麼感受?

生:現在每個城市相同的地方太多了,根本分不清是哪裡。

師:文中哪些地方提到相同呀?

生:連鎖店

師:作者的情緒在文中有個詞語表現出來了,你找到了嗎

生:茫然無措

師:你說說對這個詞語的理解。

生:不知道怎麼辦。因為城市之間太相像了,分辨不清楚是哪裡。

師:作者有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呀?

生:不知道怎麼辦,很茫然的心情。

師:你把這句話再讀一遍,體會一下作者的心情。

生:那麼街道呢,滿街的霓虹紅和高架的立交橋,更讓你茫然無措。

師:還有嗎?

生:還有街上川流不息的轎車,也都像是剛剛從你那個城市蜂擁而來。本田豐田賓士捷達桑塔納夏利……你被熟悉的車牌團團包圍。就連街上的人和街上的垃圾,竟也和你原來生活的城市一模一樣啊。他們也穿“佐丹奴”和“杉杉”,他們也戴“西鐵城”手錶,持“摩托羅拉”手機;騎著山地車的人,衣服款式和布料,都和你每日相處的同事們大同小異。街角上扔著一隻“可口可樂”的飲料空罐,還有一隻“萬寶路”的煙盒……

師:你想說什麼呀?

生:我覺得這裡的汽車和人都變得一模一樣了,在城市之間沒有差別。

師:在這樣的城市你能找到區分城市的城市標識嗎?

生:感覺不行。

師:剛才你跟老師分享了一個問題,現在可以和大家分享嗎你?

生:在第五段第二句“本田豐田賓士捷達桑塔納夏利……。”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打

這裡一點標點符號都不打。

師:剛才你讀的時候老師發現你停頓了,這是為什麼呀?

生:因為各個品牌的車應該停頓,應該打頓號。

師:孩子,真不簡單,你敢向我們的教材挑戰。課前,老師也查看了張抗抗的自選集,我把它帶來了。那麼在原文中呢,這個地方是有頓號的,不知道粗心的編輯叔叔怎麼回事,咱們課下可以打電話或發郵件糾正一下,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不要犯這樣粗心的毛病,好嗎?同學們生活在這樣的城市,難怪作者會發出這樣的感慨。讓我們齊讀第六自然段。

生:你迷失在被無數次複製過的城市裡,你已找不到回家的路。

師:讀完以後,能找到讓你感受很深的詞語嗎?

生:複製

師:為什麼是這個詞?

生:因為這個詞代表城市沒有自己的個性。

師:沒有個性的城市有意思嗎?

生:沒意思。不能讓我們感受到城市的特點和區別。

師:把那種無奈麻木讀出來好嗎?

生:你迷失在被無數次複製過的城市裡,你已找不到回家的路。

師:讓我們從這千篇一律的城市走出來,再讀讀第二組描寫樹的詞語,感受一下。

師:讀完有什麼感覺?

生:有很多蔥鬱的樹。

師:你看到什麼了?

生:在我眼前展示的是各種各樣的樹,煥然一新

師:內心有什麼感受?

生:內心有點興奮。

師:你彷彿聞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生:我彷彿聞到了樹的清香,還有樹葉沙沙的聲音。

師:多美呀,同學們,就讓邊讀邊想象你們剛才想象的的那些畫面,一定會讀得更好。

生:遒勁伸展 寬大茂密 婀娜苗條 挺拔蒼勁 玲瓏精緻 秀氣堅韌

師:同學們,什麼是作者眼中這城市的標識呢?

生:樹

師:板書畫樹

師:既然樹是城市的標識,那為什麼作者用大量筆墨寫城市雷同的這一現象?

生:可以更好地對比樹是城市的標識。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把你內心的對比說出來。

生:城市都是雷同的,樹是唯一的標識。要保護樹木。

師:讓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作者用很多筆墨描寫很多城市雷同,更多襯托出保護環境,保護樹木的重要性。

師:這種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用有差別和相反的事物做陪襯,我們把這種寫法叫做襯托。大家知道嗎?本文作者張抗抗,19歲就離開了自己的家鄉杭州市,來到了北大荒支青,, 她一邊參加勞動,一邊進行文學創作,寫下了大量文學作品,如《北極光》《橄欖》,當她回到家鄉,在街角那兒,發現這杭州市的標識。那棵樹——

生:有一種端莊的王者風度,兩人合抱粗的樹幹呈深黑色,樹枝如巨大的龍爪,遒勁而伸展,綴滿了繁密的樹葉,即使在深冬也依然蔥鬱。樹底下落著紫黑色的小果子,一陣若有若無的香氣淡淡的襲來……

師:同學們,這個詞語的音沒讀準 龍爪 (音找)什麼時候讀爪?自己讀一讀,體會樹帶給我們的享受。

師:杭州的香樟樹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生:這棵樹太美了。

師:自己讀這段話,體會樹帶給我們的美麗。

生:自己讀。

師:誰願意和著音樂把樹的美通過朗讀帶給我們大家呢?

生:有一種端莊的王者風度,兩人合抱粗的樹幹呈深黑色,樹枝如巨大的龍爪,遒勁而伸展,綴滿了繁密的樹葉,即使在深冬也依然蔥鬱。樹底下落著紫黑色的小果子,一陣若有若無的香氣淡淡的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