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教師讀書心得【熱】

校園 閱讀(2.75W)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讀書心得【熱】

教師讀書心得1

讀書,能夠使老師不斷增長職業智慧。讀書是課改的需要。新課程的實施,對老師的素質提出了尖銳而有力的挑戰。新課程不再像傳統課程那樣統一機械、墨守成規,很少變通,而是具有許多不確定性:多元智力和多元價值取向,決定了教學目標和結果的不確定性;個別化教學決定了教學物件的不確定性;綜合性的加大決定了教學資料的不確定;師生共同探討新知決定了教學過程的不確定性;老師作為課程具有的自主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不確定性;……教學的多樣性、變動性決定了老師務必是個嫻熟而高超的教育教學設計者、決策者、支配者、智者、專業知識的發展者和創造者。

不讀書,就不明白當今教育觀念變化之大,教育形勢發展之快,也不明白自我的教學觀念落後到什麼地步,自我過去的教學是多麼可悲、可笑。只要一讀,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心裡就會敞亮多了。

要讀教育改革的理論,讀優秀老師的教學經驗總結,讀哲學,讀文學,讀歷史,讀科學……在與大師、優秀老師的對話中反思自我的理念,反思自我的教育教學實踐,將讀與思,讀與教,讀與研等結合起來。

書讀多了,認識提高了,實踐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我的教學閃耀著睿智的光彩,充滿著創造的神奇。教育需要知識淵博的老師,教育要培養出智慧的人材,而只有知識淵博的老師才能培養出智慧的學生。

讓書的精髓融入我們的生活、融入我們的生命,讓我們的生命之花開得更加絢麗多彩、富有活力,那就讓我們多讀書吧。

教師讀書心得2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裡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先生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與他。雖然我無法做到這位先生的如此坦誠,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學生了。兩個學生同時犯了錯誤,有時,我會憑我直覺判斷,然後毫不留情的批評那個我心目中的差生。卻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學生在暗自垂淚,也許在他們的眼裡,我不再是個好老師。寬容和尊重學生,“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先生們給的我另一個啟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只要目的達到,又何必在意學生是否接受了懲罰。

總之,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開啟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溫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裡溶解。書中給我的啟示是,做一個溫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生。

教師寒假讀書心得及感悟 五

書是我們的好朋友,通過它可以“看”到廣闊的世界,“看”到銀河裡的星星,“看”到中華瑰麗的五千年,“看”到風土人情和世間永珍……對我們擴大視野、增長見識、豐富積累、提高素質,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我國偉大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朱熹也曾說過,“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由此可見,讀書不在多,而在於是否讀的精。對於書,只有善讀,才能像蠶一樣,吃進去的是桑葉,吐出來的是絲一樣。讀書是為靈魂尋找的鏡子,我們必須用心去領會書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實質。

讀書給了我知識,讀書給了我樂趣,讀書更給了我力量。讀書,讓我知道什麼是酸?什麼是甜?什麼是苦?什麼是辣?讀書讓我知道了怎麼為人處事,讀書給了我的東西就是,“知識,它豐富了我的大腦,增長我的見識。”

書,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所以我們要像海綿吸水那樣,吸收著知識的點點滴滴。在學校的號召下我閱讀了由宿春禮先生主編的《思路決定出路一書》。

首先吸引我的是書名,當書到手時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去讀這本書。讀完後不禁覺得神清氣爽,以前也曾讀過一些書,讀後似乎感覺都是一些空話,僅僅留給我一些無謂的說教,沒什麼實質性的幫助。看了這本書後,感覺與眾不同,一生中我們擁有許多選擇的機遇,關鍵在於你的頭腦中是否形成了正確的思路,並決心為之付出與奮鬥。多一個思路多一種出路。概述生動而鮮明地詮釋了人生的處世與生活智慧。主要從展示秀的自我,把握人生的關鍵點,學會選擇,懂得放棄,做人與處世的智慧以及有夢想才會有奇蹟等諸多方面將生活的智慧授予我們。

海倫·凱勒曾說,“當一扇門關閉的時候,另一扇門就會開啟。然而我們太多時候總是遺憾地盯著那扇已經關閉了的門,從而對那道為我們敞開的門視而不見。”生活從來不會是風平浪靜,一帆風順的。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生活,我們時常會遇到令人棘手的問題。面對煩惱,面對問題,我們應有直面的勇氣,更應有科學的克服方法與思路。缺乏經驗與閱歷的我們更需以該書為指導,讓其成為開啟我們心扉的金鑰匙。《思路決定出路》一書教會了我如何在工作中限度的發揮自己的優勢,克服自身的不足;教會了我如何把握人生的十字路口,譜寫美好而絢麗的人生華章;教會了我如何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以豁達樂觀的心態看世界。本書以生動鮮活溫馨感人的小故事將生活中的哲理與智慧向我們娓娓道來。其中給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以下這則故事:

讀國小的時候每天要經過一條國道。路兩側總是有貨車上落下的焦炭塊兒。我隨手撿一些,帶回家給母親好爐子用。那東西燃勁兒大,能節省不少煤,因此,母親誇獎過我幾次。有一天,為了博得讚賞,我趁放學時在路上奔波到天黑,整整撿了一書包焦炭。回到家,將輝煌戰果獻給母親,她卻沒了往日的快樂,沉著臉問:“你的作業做完了嗎?”“當然沒做完,”我很掃興地咕噥著。母親說:“順手帶些焦炭回來,沒錯;專門去撿它,那不是你的事。我不是要看你帶回多少焦炭,而是要看你帶回多少學問。”讀高中時,我迷上了“文學”,整天謀劃寫作,心思不在學業上,成績很差。雖然我內心為此很恐懼,但總幻想著一鳴驚人,然後躲過大學聯考,被大學破格錄取。終於有一天我的文章見報了。我興沖沖奔回家,送給母親看,她深深地嘆了一口氣:“你損失的,比得到的要多得多。”

大學泡湯了。我當兵到了部隊。在一次小型軍事演習中,我所在的連隊以50%的“傷亡”打敗了“敵軍。全連官兵歡呼雀躍!但當天晚上的總結會上,首長否定了我們,他指出:在真實的戰場上,你們在勝利後的兩個小時內,就面臨全軍覆沒。第一,你們的兵力已經難以應付敵人的後援;第二,非常嚴重的是你們在勝利後就昏了頭,居然沒有一鼓作氣及時佔領某戰略制高點。

這則小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很多時候,我們在為自己的“成功”而自得時,事情卻漸漸露出其尷尬的一面。衡量成功,不僅要看得到了什麼,更要看自己為此失去什麼。如此道理在教育中也能得到深刻的驗證。一些老師片面追求升學率與成績,教學手段缺乏科學性,忽視學生的素質與德育教育。更有甚的為讓學生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雖然學生最終的學習成績可能會有所提高但這同時卻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學生中許多走向社會後缺乏能力,難以適應社會的激烈競爭,於此同時,由於長期以來德育被忽視,許多人在踏上工作崗位之後不遵循社會最起碼的道德底線,對社會的危害自然可想而知了。

表面看來的成功,實在是充滿沉重代價的。

我們每天忙忙碌碌,很少停下來思考,很多事情都是想當然地去做,往往忽略了怎麼做才是最便捷的,忽略了怎麼做才是最有果的,忽略了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東西。只有做一個真實的自己,運用我們心靈的力量,開發我們的潛能,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創新,才有光明的道路。

比大陸更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思路。換一種想法,會換一種心情;多一個思路,會多一種出路。

教師讀書心得3

人的一生要經歷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多個發展階段,“人的不同成長階段存在著不同的心理型別,這些階段之間的界限非常明確。且與身體成長的不同階段密切關聯”①。因此人的“成長是一個不斷再生的過程”②。童年期是兒童的心理從無到有的發展關鍵時期,也是人的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童年期的發展是對人的影響是深遠的、終生的。

在童年期,我們也常常分為兩個小的時期,即:0-3歲(嬰兒期)和3-6歲(幼兒期)。這兩個時期有著明顯的不同,展示出了人的心理變化的從無到有,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發展順序。

一、兒童受外界的影響效果不同。0-3歲階段,兒童處於心理髮展的無意識階段,“成人無法直接對兒童施加任何影響”③。3-6歲階段,“兒童開始變得容易受到成年人的影響”。

二、兒童所處的外界環境不同。0-3歲階段,尤其是0-歲階段,兒童的語言、行為發展能力不足,尚處於襁褓之中,因此需要親人尤其是母親的呵護和照顧,因此特別適合在溫馨的家庭環境之中成長,屬於母嬰共處的最佳時期,在這一個時期,也是建立親情和兒童對外界安全感的最佳時期,如果母愛的缺失和感官的接觸不夠,就容易導致兒童對外界的不信任,敏感,膽小,多疑等不正常的心理,因此各國不斷延長著產假、哺育假的時間,也是為了讓新生兒能得到母親的更好照顧。3-6歲階段,隨著兒童的身體、心理的發展變化,對外界的征服力量推動著他們希望在更廣闊的空間與更多的人交往,已經初步具備了適應集體生活的主觀心理願望和客觀支撐能力,因此可以進入幼兒園學習了,所以大多數國家都將幼兒園的入園年齡確定為3歲左右,我國《幼兒園工作規程》也明確指出:幼兒園招收3-6歲兒童入園學習,可見,幼兒園的招生年齡確定是根據兒童的生理心理髮展規律而確定的,不能隨意調整。

三、兒童心理髮展的階段不同。隨著新生兒降臨在世間的第一聲哭泣開始,兒童就脫離了母體,來到了這個陌生的世界上。新生兒出生以後的環境與在母親體內的環境截然不同,在新生兒降臨時期,兒童面臨著巨大的“出生恐懼,這是一種無意識的恐懼行為”④,只有通過哭泣的方式來排解這種痛苦,成年人對這種痛苦也不能回憶起來。兒童的母語也是在xx歲左右發展起來了,在母語的獲得過程中,許多內在的祕密在悄悄的發生,比如發聲器官的不斷成熟,對環境知識的吸收,都需要一種特殊的心理能力來幫助完成,並且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完成的,因此我們也不能回憶出我們母語是怎樣習得的,好像就是自然而然的習得了這種能力,這就是無意識心理活動的結果,也是有吸收力心靈的有力證明,這種具有無意識記憶和吸收力的記憶型別被帕西.納恩先生稱為“記憶基質”。兒童是通過心靈能力直接吸收知識,這些知識會成為兒童心靈的一部分,也就是成為大腦的一部分,兒童吸收知識是在塑造心靈(大腦)的過程,因此這些知識和心靈呈現水乳交融的“合體”狀態,而不是兩個截然不同可供分開的東西,因此嬰兒期的記憶是無意識的記憶,是不能被回憶功能調閱的一種記憶。而成人是通過大腦這個工具來儲存、記憶加工來獲取知識的,必須通過有意識的意志的努力才能達成,是有意識的記憶過程,因此成人的記憶不屬於大腦機體的一部分,屬於大腦儲存的內容,當然也容易從大腦這個工具中“調閱”出來,可供回憶這種心理機制進行提取。為什麼成人覺得學習和記憶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而兒童確實如此地輕鬆自在呢,這就再次證明年齡越小的嬰兒在心理髮育期間大多處於無意識的心理髮展程序之中,因為“在我們的學習成為有意識的時候,我們學習的每一點知識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⑤。隨著兒童的生長髮育變化,兒童的心理不斷走向成熟,心理活動的方式也逐漸由無意識開始變得有意識起來,“在開始學習動作之前,兒童就已經有了無意識的心理髮展。當他開始學習第一個動作時,無意識的就開始變成有意識的了。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變得有意識起來。兒童逐漸建立起自己的思想,直到它成為記憶的一部分⑥。”3-6歲階段兒童的心理逐漸從無意識向有意識過渡期,而動作的學習是其有意識心理髮展的外在表現。

綜上所述,童年期兒童的心理髮展是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發展的重要階段,在無意識記憶發展的階段,外界環境對其影響十分重大,因為這是他們通過吸收環境中的知識來塑造他們的心靈的過程,他們還不具備有意識的分別、篩選、判斷等能力,對環境中的一切經驗“照單全收”,並且作為心靈(大腦)這個智慧器官的一部分永久儲存下來,在此期間,由於處於無意識的狀態下,他們的“學習”也會變得輕鬆、自然,而且不感覺到任何的困難,我們看到3歲之前的孩子總是那麼無憂無慮,不急不躁地緩慢而優雅的成長著,在這個時期,是有一種神祕的“自然力量”在推動著他主動地、本能地、自然地向前發展,也是不容易受成人影響的一個時期,但他們要受環境的影響,成人作為環境中的活躍因子,必定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尤其是要“正確關愛和保護好兒童的天賦,為他們潛在能力的發揮提供幫助,不是指幫助兒童本身,也不是向他們的弱點提供幫助。這樣,教育成了向兒童心理髮展提供幫助的手段,它不再是一個灌輸語言和觀點的.過程。⑦”因此嬰幼兒期間的教育就是一種養育、一種陪伴,而不是對他們說教。要充分用好“環境”這個無聲的老師去影響他們,幫助他們發揮人的潛能。

對兒童的教育要遵循其生理、心理髮展的規律,充分利用好每個階段的有利因素,比如如果能無限地延長兒童具有吸收知識能力的階段,讓他們在無意識中毫不費力地學習知識,這將是一件多麼神奇的一件事情呢?但是如果他們長期這樣地無意識學習,雖然學習的過程輕鬆了,但是學過之後也記不住更多的知識,人類的智慧不是也不能增加嗎?因此任何一種心理狀態對人的成長均有利弊之分,我們的教育就只能順應心理髮展的階段,因時施策,揚長避短,搭建適宜的平臺,營造適宜的環境,促進兒童適宜地成長。如春雨般“隨風潛入夜,當春乃發生”,滋養著生命的蓬勃成長。

教師讀書心得4

一直以來,特別喜歡看雷夫老師的《第56號教室的奇蹟》叢書,因為它在帶給我太多太多的感動與震撼的同時,更能使我鼓起勇氣,滿懷信心地做一名好老師。

在中國,很多教育專家一直告誡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每當聽到這句話我總是感到一種莫名的的壓力。雷夫:老師卻不贊同這種說法,他認為有些學生就是教不好的,他不認為所有的學生都會成功,但他認為,自己的工作是給學生一個成功的機會,一個老師的工作是為學生開啟扇門,學生要自己走進來,他不會使勁地把學生推進這扇門,不是拉他們或者推他們進來,而走進來必須是學生自己的事情。

雷夫老師分享了自己在教學方面的許多做法,雖然中美兩國的社會、文化、教育背景和環境不同,但是對於學生作為一個人的管理和教育,我認為雷夫的一些教育思想和做法很有借鑑意義。這也使我不禁想起了發生在自己課堂上的一幕。

這是一節美術知識課,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認識間色與原色之間的關係,掌握三原色兩兩相加形成三間色這一知識點,課前,我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給每組學生準備了等量的三原色水粉顏料調色盤、毛筆和筆洗等。

上課後,我對同學們說:"請你們將自己帶來的美術用具收起來,今天,老師想請你們幫我解決一個問題。昨天晚上,老師在畫範畫的時候忽然發現自己的顏料色彩不全了,只剩下三原色紅黃、藍,可老師要畫的畫色彩很豐富。現買肯定來不及了,你們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接著,我出示了一個色相環,圖中只有紅黃藍,其他色塊全是空白。

同學們面面相覷,教室裡鴉雀無聲。忽然,一個男同學喊了聲:"能!可以調出來。"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如夢方醒,跟著喊:"可以調!""怎麼調?"我抓住時機:"現在就請各組同學用你們桌上的工具試一試,看看能調出什麼色?"同學們立刻行動起來,有的擠顏料,有的調和,有的在紙上試色,活動過程中,我聽到有的同學說:"看!變色了!綠色出來了!"有的說:"多加點紅色,看看會怎麼樣?"……我看著同學們那積極、投入的樣子我心裡有說不出的偷快。實驗活動完成後,我讓每組的代表彙報發言,王利說:"老師,我們經過實驗,調出了橙色、綠色和紫色。紅加黃是橙色,黃加藍是綠色,紅加藍是紫色。"李珍珍說:"我們調出了不同的橙、綠、黃色,比如:調綠色時,如果加的黃色多藍色少,就形成黃綠色;如果加的黃色少藍色多,就形成藍綠色。"我一一肯定了同學們的發言,並告訴他們:"三原色兩兩相加調和出的橙、綠、紫色叫間色,它們隨混合色中各色的多少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間色。"這時,有個班上最調皮的學生崔雲睿站起來說:"老師,我把您給的三種顏色全調到了一起,就變成黑平乎的了。"同學們鬨笑起來,我卻高興地說:"你很有創新精神,總是與眾不同,你調出的確實是黑色,黑色不叫間色,而是叫複色。複色是由三種原色混合而。

這時,班上的學習尖子邢立華站起來說:"老師,我明白了所有的顏色都是由三原色調和出來的,它包括間色和複色。我想如果魏崢不是把您給的顏料都調在一起,而是將三原色有多有少地調合在一起,還會出現很多種不同的複色。"聽了她的發言,我立刻向她高高地豎起了大拇指,並用力點了點頭,讚歎道:"真棒同學們恍然大悟,紛紛要求試一試。我趁熱打鐵,又給他們每組加了一些顏料,讓他們充分地去驗證這一結論的正確性。於是教室裡又一次熱鬧起來。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實踐,不但找出了知識的答案,而且加深了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同時也鍛鍊了他們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了他們積極動腦思考的習慣,活躍了課堂氣氛,融治了師生關係,這樣的課更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來的知識遠比老師直接灌輸給學生的要"實惠"得多。

從雷夫這樣一個優秀的教育同行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想要完全模仿不太可能,雷夫老師說過這樣一段話:等你成為雷夫,你就可以這樣做了!希望中國有更多的雷夫,每一個教師都努力成為雷夫!

教師讀書心得5

最近有幸拜讀了黃全愈先生所著的《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感慨頗多。它以一名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為副題,從他年幼的兒子在美國所受的教育與在國內的教育相比,而進行的一系列的深層次的理性思考。其間,黃博士提到“要不要懲罰孩子”,他描述了自己兒子礦礦所經歷的懲罰教育,透過美國的一些懲罰教育現象分析了美國教育的一個基本理論:每一個人的內心都存在一種膨脹的自我,與人之本性共在。它表現為過分的自負和過多的自我中心。

與亞洲一些國家的孩子相比,美國孩子往往更開朗,更敢作敢為,而且更富於表現欲。書中有這樣一部分的描寫,讓我歎服連連:——由美國電視老明星比利·卡斯比主持的“孩子說的有意思的話”是一個很受歡迎的節目。這個節目其實很簡單,在每次30分鐘的時間裡,由“天才老爹”比利·卡斯比對三個四五歲或者七八歲的孩子進行現場採訪。參加這個節目的孩子都是從自願報名者中選出的,並無事先排練。一個五歲的小男孩告訴比利·卡斯比他會拉小提琴。比利讓他拉個曲子聽聽,那孩子一本正經地說:“儘管你沒付錢,但我還是決定為你拉一首。”像模像樣地拉了幾下琴絃後,說:“對不起,昨天我的音樂老師遲到了,所以我沒能學好。”然後把琴夾在脅下,鞠躬作謝幕狀。比利·卡斯比風趣地說:“謝謝你!”那孩子馬上接著答:“Youarewelcome。”直譯成中文“你是受歡迎的”意譯為“您是值得我為您拉琴的”。

儘管那男孩並不怎麼會拉小提琴,但他表現出來的卻是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自信。孩子的自信和自然流露出來的“捨我其誰”的“自我感覺良好”,讓我歎為觀止。腦海中不由交替凸現著這樣兩幅畫面。

畫面一:踏進三(4)班課堂,面對著一張張自我感覺良好,充滿個性的笑顏,我應對的是一張神情高度嚴肅,臉色絕對難看的尊師之顏;隨著雙眉緊鎖,不由計上心頭,一上場便殺了個“回馬槍”,給那些自命不凡的孩子來了個“下馬威”。還不時琢磨著如何給這些不順眼的孩子念道“緊箍咒”,好讓他們收斂銳氣,藏起傲氣,不再狂妄自大。尤其是那個姓李的同學,自我感覺好極。當我高聲表揚某同學朗讀不錯時,他則輕蔑哼哼,不屑一顧地嚷道:“為什麼不表揚我,我比他讀得更好?”聽!多自負呀!心頭盛怒得我那容得下他如此自傲,不免劈頭蓋臉一頓教育,意欲澆滅那閃閃跳動得自信火花,還孩子一個“自知之明”。

畫面二:三(3)班課堂裡,我正眉飛色舞地在講課,孩子們在靜靜地聽講。突然,有隻小手舉了一下,忽又垂了下來。我感覺到孩子有話想講,便示意他站起來說。不料,孩子臉一紅,頭一縮,一吐舌頭,不再吱聲。我微笑著詢問,孩子臉色忽閃著惶恐,扭捏著還是沒吭聲。我彎下腰,笑容可掬再探,孩子大概抵不住我盛情相邀,勉強站起,低聲細語道:“老師,您黑板上的字好像寫錯了!”我回首細看,猛驚,果不其然,我一時手誤,寫了個錯字,心想:真不應該呀!急忙改過致謝,並當眾大讚其專注細緻,能及時發現老師的錯誤。不料,眾曰:“我們都發現的!”“那為何‘知情不報’?”我疑曰。“我們不敢!”“有何不敢?”我惑曰。“我們以為老師總是對的。”我驚歎:“嗚呼,哀哉!如此不自信。”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成績優秀的學生對自己的成績都不夠有自信,更何況去面對那些沒把握的事情呢?靜下心來反思我們的教育,我更理解了賞識教育的要義。試想我們的孩子上臺去表演,如果表演不好,出了洋相那我們的老師與家長會如何對待“丟醜”的孩子呢?毋庸置疑,“賞識教育”將會從容接納孩子,並激勵安慰孩子,親切地告訴孩子:“失敗是成功之母”,幫助孩子儘快找回自信。

然而不能否認的是,在我們的家長與教師群中,大部分的師長寄孩子於很高的期望,他們不允許孩子失敗,不接受孩子的失敗。一旦孩子未能如願,便不停地責罵與埋怨,諷刺挖苦,甚至懲罰與變相體罰,所謂是讓孩子“吃一塹長一智”,痛定思痛,牢記教訓。在如此“高壓教育”下成長地孩子,自然便少了一份銳氣,那份美好的自我感覺已在大人的諷刺與漫罵聲中支離破碎,當然更談不上對自己有信心了。驀然驚覺,我頓感汗顏,反省自己在賞識教育這一塊的實踐還未見奇效。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一如既往,努力實施,讓孩子們在“我能行!”體驗活動中擁有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自信。

教師讀書心得6

寒假,我在無意間發現了一本很值得我們教師去細細品讀的好書《中國教育調查》,這本書並沒有華麗的詞藻,更沒有深奧的理論,但是字裡行間流動的確是我們教師的心聲,字字真誠,句句深刻,這本書是一本很有特色的書,它在關注青少年成長空間的同時,突出了素質教育的核心,即教會孩子“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創新,學會生存”。現今,未成年的孩子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時期,而這時他們的思想可塑性極強,所以作為老師和家長的我們,應該時刻關注孩子身心的良好發展,不應該用膚淺的眼光和分數的高低來論斷孩子的好壞,估算孩子的未來。

書中有一個章節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這一張主要是講“差生”的問題,深為老師,在平常的教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學習不好,跟不上大家的步調,課文不會背誦,甚至廣播操都學不會的“差學生”和“笨蛋孩子”,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總是在心中對該生產生很大的偏見與“仇恨”,甚至有時失望到想放棄,恨不得罵他一場,揍他一頓,好解解“心頭之恨”,即便學生用真誠乞求的眼光看著我們,我們仍然氣的眼冒金星。

當今中國處在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教育更是如此,老師在為考而教,學生在為考而學,學生沒有發揮自己個性的餘地,雖然說世界上沒有真正意義的笨孩子,只有等待發現和開發的孩子,或者說,世界上只有愚蠢的家長和老師,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差生和笨孩子,只是現在教育體制的死板硬套,造成科目設定的呆板,使孩子失去了發揮個性的機會。但是當大的理論被人們所認可的時候,為什麼我們的行動總是滯後於言語,教育者們總是躡手躡腳的向前爬行,而不是大步流星的勇往直前呢?為什麼教育無論怎樣改革總是逃脫不了分數的桎梏?為什麼每天都會聽到學生們痛苦的呻吟?為什麼總是聽到家長對自己不爭氣孩子的無奈與迷茫?為什麼當孩子考了好的分數時幾乎所有的人都在用羨慕的口氣誇讚,反之總是在打罵挖苦呢?

看來都是差生惹的禍啊!沒有差生?可笑至極!有人的地方總有三六九等,沒有差生從哪裡來體現好學生的優秀呢?再看來我們的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卻要把孩子擠壓成沒有個性特徵,毫無生機的“硬幣”。既然我們的社會需要不同個性的人才,我們孩子的個性又是那樣的豐富多彩,為什麼我們的教育要違背孩子的成長規律去做這種扼殺工具呢?為什麼我們的教育違背孩子的成長規律而扼殺人性呢?癥結在哪裡?

更有甚者,有的老師也被逼加入了這個不仁不義“喜優惡差”的團體中來,因為教師教學質量決定教師個人的飯碗,而衡量教師質量的標準大多是學生的考分,這給老師也帶來了太大的壓力,在老師和家長心中就無形中形成了一個相同的概念:知識就是孩子能否獲得幸福的籌碼,自然而然,在家長的心中就會出現一個所謂的真理公式:孩子上好的學校+上大學+好工作=幸福。於是,老師的心中也會渾然天成這樣的定理:迫使學生學習+讓學生上大學=自己的名利。其實,我們每一位老師都應該去審視一下我們的學生,我們有差生嗎?我們每一位老師可能都有這樣的真實感受,許多“差生”見了老師一般都非常有禮貌,他們更能和同學友好相處,尤其是到了社會上,我們的“差生”更能適應社會,更能迅速融入社會,發展自己,而平日裡的好學生,由於只重視課本知識的學習,進入社會之後往往會不適應社會的發展,而成為平庸的人。現在你能說有差生嗎?所以說評價制度不改,我國的教育不去徹底的革新,老師的壓力就一天得不到緩解,老師的壓力就得不到緩解,那麼學生的負擔一天也就得不到解除,學生就始終處於“三座大山”的重壓之下,始終都會有“差生”的頻繁出現。

在換湯不換藥的教育改革下,為了知識,我們的學生做了教師的犧牲品,我們的教師做了社會的犧牲品,我們的家長又做了孩子的犧牲品,在這場素質教育的大角逐中我們都只能是一個輸家!《中國教育調查》是一本好書,深刻,簡單,真實,精煉,發人深思……我相信,這樣的書,不僅對教育工作者,對全社會都是有益的!

教師讀書心得7

讀了《一份個性教案》這本書心中有一些體會,深知要當好新時代的老師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老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師生關係主導在老師,據有關調查證明,老師的行為和態度是決定師生關係親疏的決定因素,70%以上的受訪問者認為影響師生關係的主導因素在於老師,66%的學生認為自我和班主任的關係還能夠,24%的學生認為和老師關係比較融洽,因為老師和藹可親,或是因為自我學習好老師喜歡。只有少量學生認為和老師關係不太好,原因是因為自我的學習成績不好或不守紀律。過去那種認為師生關係情同父子母女的傳統認知受到了挑戰。而且,師生關係和學生理解教育程度有必須的聯絡。隨著學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們與班主任的關係出現趨於平淡的趨勢,也就是說年級越小、學歷較低的學生與班主任的關係越好。而學歷較高的大學生,他們生活學習獨立性更強,與老師的接觸機會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瞭解的機會,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認為自我與班主任的關係一般。

一、師愛最為公眾期盼

老師就應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主動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願意與學生成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我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樹立較高的威信。

老師要重視教育法規的學習,具有依法執教意識,以及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辨識力,要尊重學生,不得變相體罰。

老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視老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如老師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備”、“嚴格負責”,又要“幽默風趣”、“熱情活潑”;對老師素質,要注意培養學生喜歡的“幽默”、“熱情”、“機智”等特質;對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禮貌”,又要有“舉止優雅”、“談吐高雅”等較高素質修養層次的追求。

老師要注意提高自我的思想修養。老師要嚴格要求自我,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老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職責感。一名稱職的老師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熱愛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學生渴望的不僅僅僅是從老師那裡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

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師生關係的潤滑劑:

影響師生關係的重要原因其實是師生之間缺乏正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實老師都是本著教書育人的態度來要求學生的,他們把學生當做自我的子女來看待,基於恨鐵不成鋼的想法,老師期望每一位學生提高自身的潛力,發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質,到達他們所期望的目標。老師嚴格要求學生是為每一個學生著想,老師本身並不能得到任何的回報。學生就應正確地理解老師的行為,不要產生厭學和反感老師的情緒。絕大部分學生還是很尊重自我的老師的,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對老師不是很尊重。不尊重老師是一種極不禮貌的行為,比如學生見了老師不說話,上課時光吃東西,不服從老師的管教等,這些行為應當堅決的制止。

如果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話,那麼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老師的理解和尊重。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恰當的,就是一種激勵;不恰當的,就會成為一種傷害,甚至還會導致逆反心理產生。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批評時挖苦、損傷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老師應把握批評的“度”,變“忠言逆耳”為“忠言悅耳”。

參加了多次的教研活動,給我最大的感觸是無論是哪個年級的學生,都期望自我能碰到好的老師。作為學生,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老師。作為老師,也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學生。所以,要做一個讓老師和同學都願意接近的學生,或者要做一個讓老師和學生都願意接近的老師,你本身就應當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二、老師要經常自省

我認為老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為人師,不僅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能夠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能夠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後,自檢一下自我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我能夠激勵自我。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為手段。不“省”,自我就不明白自我長在哪裡,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光一長,就會脫離群眾,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我威信。當然,只有自我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三、老師要正確對待學生的意見

師生之間持續一種人格上的平等。我認為要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關係實際上是一對矛盾,處理得好,會教學相長,構成一種師徒般的師生關係,但處理不好,會產生對立情緒,造成老師不願教,學生不願學的局面。老師應去研究學生的心理,研究人的個性,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不一樣的個性,然後根據不一樣個性的學生去因材施教,去處理一些問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要多瞭解學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還是教與學工作中,只要多瞭解學生的要求,我們的辦法才會更多,處理問題會更慎重,師生間只要構成了一種和諧關係,教學工作、思想工作就會比較順利。

老師務必樹立平等對待觀:

我覺得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閃光點,只是我們老師沒有把他發掘出來。每一位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對待,老師應服務於全體,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讓所有學生同乘一輛前行的車;老師應服務於全面,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習成績以及身體素質都要悉心關照,服務周到,促使其全面發展。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促進學生的智力,潛能開發

作為老師深感職責重大,對學生嚴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認為師生間就是一種教育與被教育的簡單關係,因為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係會阻礙師生間的平等交流,觀點具有“權威性”,久之則會壓抑學生的潛能,不利創新人才的培養。“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持續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既然做“父親”,就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負責。

教師讀書心得8

青蔥的時光裡,似乎總能被一隻飛蟲、一片綠葉、一縷陽光所吸引,呆呆地注視很久。踏上了工作,步步生風,好像越來越無暇關注促使放空的點滴,就連閱讀都大多從紙質書過渡到了電子書。到了學校,要管學生;到了家裡,要管孩子,自己睡前的閱讀常被瞌睡影響,委實蝸牛龜速了些。於是,我的每日閱讀慢慢落實到了校車上,儘管這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的習慣,卻讓我能日有所獲。

工作初時,常啃一些教學專著,努力提升著自己的教學管理能力。但父親常說,我的思維淺顯了些,應該跳出鍾愛之圈,多多泛讀,加深自己的思維廣度和深度。自從老爺子掌握了微信,加入了一個個小文藝、老憤青的圈子,傷痕派、纏綿派不斷推送,我在校車上的閱讀內容日益豐盈起來,很是要感謝父親一番的。

假期中,開始研讀四年級的《12歲以前的語文》,陷入了“老莊”哲學之中。暑假快結束的時候,父親推送了我南懷瑾的《老子他說》,在校車上打開了我的視野,調整了我的心態。在品讀儒家、道家的融會交錯中,我漫讀著《老子他說》,遐思著《論語》,漸漸有了“君子不器,師者若愚”的一點感悟。

“君子不器”應屬儒家學派,出自《論語·第二章·為政篇》,意謂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樣,作用僅僅限於某一方面。這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微信圈裡曾經火爆一時的貼子——老師的角色。特摘抄如下:

老師可以當警察:因為整天在班裡破案;

老師可以當主持人:因為整天為公開課想遊戲和花招;

老師可以當演員:因為一會態度和藹,一會暴跳如雷;

老師可以當清潔工:因為整天掃地、擦玻璃;

老師可以搞工藝美術:因為整天抄黑板報、寫黑板;

老師可以當作家:因為整天寫計劃和論文;

教師可以當圖書管理員:因為要管理班級圖書,登記借閱情況

教師可以當會計:整天為學校收這個費那個費,學雜費、實踐費、午餐費、雜誌費……

老師還可以到市場上叫賣東西:因為練出了高音和厚臉皮。

可以說,老師完全符合“君子不器”的定義,一種職業練就多種技能,怪不得不少婆婆想找個老師媳婦,美好的想法——能幹。可是,這麼多的角色在互換中難免會產生負面情緒的,這時就需要老子的“愚”了。在《老子》的不少語詞中都有“愚”的身影,“使民無知無慾”是為“愚”也,“絕聖棄智”是為“愚”也,“俗人昭昭,我獨昏昏”是為“愚”也,那麼難道說老子真的是“愚人之心哉”嗎?不,絕不是的。這裡的“愚”不是蠢笨,而應為赤子情懷,人之初的那份善、那份真、那麼美,而教師的職業是很需要這份“愚”的。

記得以前看琦君寫她的外祖父,是私塾老師,又是義務郎中,對一切人都親切和氣,甚至連螞蟻、蟲類都要“保護”,他抓到小偷也不打罵,反而送小偷兩塊銀元叫他做生意以改邪歸正;為了“最蹩腳”的戲班子能演下去,他特地帶外孫女頂風冒雪去“捧場”,“拼命拍手叫好”,最後還給戲班子一塊銀元,“讓他們買壺酒,買斤肉暖暖腸胃,天太冷了”;他因材施教,寓教於樂,希望把染有壞習慣的五叔教育成為力求上進的青年…… 琦君筆下白鬍須的外祖父是那麼鮮活而令後輩敬仰,就源自於他的那份真真切切的“愚”。

教師的那份“愚”或許就是“師德”,就是那一腔的教育激情,抱著“春蠶到死絲方盡”的信念,紮根講臺,探究成長;秉持一個都不能少的目標,領著學生跑、陪著學生走、推著學生趕;雖無血緣親情,卻愛之深,責之切,恨鐵不成鋼,扼腕常嘆息。要做一個深受學生喜愛的教師,必要擅於走入學生之間,捕捉學生的奇思妙想,揣摩學生的內心世界,傾聽學生的煩惱憂傷;必要不斷學習,緊跟時代的腳步,提升自我的積澱;必要愛好廣泛,視野涉及各個領域,各科都有所涉獵;必要用一顆熾熱的真心與廣博的知識贏得了學生的信賴,方能成全這亦師亦友的師生之緣。要達到這些境界,靠利、靠名為動力肯定是不夠的,要靠師者的那顆初心,那跳動著的熾熱的教育靈魂。

我不太願意多看教師的抱怨之貼,因為問題在那裡,怨天尤人式的碎碎念實在多說無益,破壞了自己的心態,只會將事情引向灰暗化。教育的事業不可能完滿,我們都在追求不完滿中的圓滿。教育的問題要克服絕非一朝一夕,絕非個人所能力挽狂瀾的,但不必失望——子規半夜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我們完全可以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守著自己的底線和操守,嘗試並堅持我們認為對學生成長有用的東西。同事常有人問:“我們要給學生怎樣的語文?”個人覺得,不必用華麗的辭藻,高深的理論來註解。我們所要給予學生的語文,可以是盡我所能的給予我所知道的一切,開啟他們的視野之窗,幫助其建構出語文基石,讓他們敢於表達,並能清楚地傳遞給他人。

我不是最棒的老師,我們的學生也不一定是最棒的學生,但本著真誠之心,我執教,他求教,他以我為一日之師,我以他為一字之師,教學相長足以快慰平生,而其中各種酸甜苦辣鹹,子非魚,魚非吾,何必非得“小蔥拌豆腐”呢?

聽聞,有人對於我們這群人相逢贊之認真,背後諷為*帽。那又如何?汝之有餘,吾獨若遺,各走所途,自享其樂。我沒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境界層次,但望著講臺下一雙雙明亮的眼睛,想著它們背後一顆顆牽掛的心,身為人母,家中幼子亦將入學,將心比心,不敢有負,不能有負,不得有負。故君子不器,師者若愚,坦然處之,安之若素。同行否?邀君上下求索!

教師讀書心得9

“不跪著教書”意指: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假如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麼樣的人?這種“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值得警醒的。那麼,怎樣才能做到“不跪著教書”呢?不跪著教書,必須樹立師德。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為規範,甚至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會起典範作用,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在工作中,我也感到了是師德的重要。平時隨手把紙揀乾淨,哪怕是一聲小小的謝謝,都影響著學生的行為。老師需以“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原則要求自己,樹立師德,不跪著教書。請記住:教書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不跪著教書,必須思想獨立。吳非老師說:“假如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精神,他的學生就很難有獨立思考的意識。”尤其語文教學擔負著思想啟蒙的任務,做為語文老師的我,特殊感到責任的重大。我們老師要是連獨立思考精神都沒有,又怎能去立人呢?新課程也呼喚教師的覺醒,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從“代理人”迴歸自主。沒有教育思想的教育實踐,“如用魔術治病的巫醫。給巫師披上科學的外衣是絕不會有利於事業的”。並且,沒有思想的教師就如同沒有靈魂,只有有思想的教師才能教出有思想的學生,只有教師思想的獨立才能讓學生的思想靈動。現代社會需要的教師是科研型、學習型、順應時代精神的,而非固步自封、拘囿一潭的教書匠。“假如教師是跪著的,他的學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我大膽、勇敢的反思自己的不足,認真尋找自己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仔細回顧教學過程,讓反思真正成為促進自己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

反思讓我清楚的熟悉問題,讓我思想更為開放獨立,成為一個“站直了”的語文教師。不跪著教書,必須多讀多思。面對現代日益激烈的教育競爭,閱讀是教師生存的需要。吳非老師說到:“教師要學會教書,首先應當學會讀書,學會思考。”讀教育名著,充實教育理論;讀教育刊物,把握教育動態;讀文學名著,提高文學素養;讀當代作品,增加知識積累。我們老師能邊閱讀,邊思考,邊研究。那麼,我們老師的物質生活就會更充實,精神世界就會更豐富,教育靈魂就會更高尚,自我生命就更有價值,人生也就會變的更有意義。讀書是樂事一樁;讀書讓我豁然開朗,原來讀書是幸事一件。讀書的日子是如此的春光明媚、陽光燦爛。讓讀書進入我們的生活,讓讀書幫助我們“站立起來”。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下跪的靈魂鑄造不出高尚的靈魂,下跪的教師培養不出站直了的人。老師,可別再跪著教書。現在就開始多讀多思吧,做個鐵骨教師,鑄造“站直了”的人。

教師讀書心得10

空閒期間,我閱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我感受頗深。一直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為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悅,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麼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

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不聽話?怎麼那麼坐不住?怎麼那麼難教?怎麼那麼不愛學習?家長怎麼也不管管?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裡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面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著相信自己的學生,試著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我們能教給孩子們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意義更大一些!我們努力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快樂的心情,做個陽光老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做個不抱怨的老師,我們會快樂很多,做個不抱怨的人,我們會快樂一輩子。

教師讀書心得11

讀《教育:讓人成為人》這本書,光是看目錄,就值得我讀半天,對於一個國小教師而言,讀起這些讓全世界都振聾發聵的大理論家、大教育家的大部頭,猶如看天書了。引起我注意的是目錄中有三個相同的題目——教育的宗旨,我猜想也許與我的職業還有些關聯,於是就硬著頭皮讀起來。在讀到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的《教育中的宗旨》的序言時,談到杜威的兩個教育理念——“教育即生活“和”“學校即社會”,我覺得在今天都很有借鑑意義。

1。教育即“生活”

杜威從社會角度觀察教育,認為人是社會性動物,人類與動物的不同就在於人類有教育,而動物沒有。教育的職能就是延續社會生命,即教育能傳遞人類世代積累的經驗,豐富人類經驗的內容,增強經驗指導生活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從而維繫和發展社會生活。不管正規教育還是非正規教育,實際上都在進行經驗的改造。由於改造經驗必須與生活密切結合,因此杜威簡明扼要地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杜威認為生活和經驗是教育的靈魂,離開了生活和經驗就沒有生長,也就沒有教育。

在我們學校,就非常注重在生活中教育兒童。在食堂就餐之後,兒童要自己刷盤子,裡外都要認真刷,直至刷乾淨為止;午睡起床後要自己整理床鋪,對於國小生來說,雖然有些麻煩,這也不在學業考試內容的要求之內,但這種從小就培養起來的好習慣能伴隨他的一生。

教育,當它脫離社會生活、脫離兒童時,“兒童的人格就會分裂成為兩個互不接觸的世界:在一個世界裡,兒童像一個脫離現實的傀儡一樣,從事學習;而在另一個世界裡,他通過某種違背教育的活動來獲得滿足”。脫離了生活,就會使兒童成為不自然、不自由、不自主的“盆景”,也就失去了好奇心、創造力和天真無邪的快樂。其實,教育從它產生之日起,就源於生活,並在生活中獲得自身的發展,促進著人類文明的進步。

“教育是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準備”,教育是生活本身,那麼教育應該充實人的生活,使兒童能夠適應生活更新生活。“教育即生活”強調生活的意義,即教育應該成為改造了的、適應兒童天性的生活,而不是不合乎時代精神的生活,壓抑兒童天性的生活。

杜威十分重視兒童這一環節,強調發展的重要性。他指出愛好活動是兒童的天性,兒童具有強大的潛在動力,教育必須尊重和利用這種動力。兒童是教育的出發點,社會是教育的歸宿點,在這兩點之間形成教育過程。他批評傳統的教育過程強迫兒童死記硬背,填鴨式地灌輸書本知識,這種教育無異於牛不飲水強按頭,是對兒童天性的摧殘和壓迫。杜威呼籲把兒童從傳統教育中解放出來,提出從兒童的現實生活中進行教育,激發兒童的學習需要和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杜威提出改變教育的重心,宣揚用“兒童中心”取代“教師中心”或“教材中心”,圍繞兒童組織一切教育措施,教師應是兒童生活、生長和經驗改造的啟發者和指導者,徹底改變當時壓制兒童自由和窒息兒童發展的傳統教育。把教育看作生活、生長、經驗改造的過程,就能使兒童在活用中活學各種知識,因此獲得的知識就能幫助人們適應不斷前進的社會,並能保證人類永遠進步。

2。學校即社會

杜威認為,學校應該“成為一個小型的社會,一個雛型的社會。”在他看來,教育既然是一種社會生活過程,那麼學校就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形式。學校作為一種制度,應該把現實的社會生活簡化起來,縮小到一個雛形的狀態。在學校裡,必須能夠呈現兒童現在的社會生活,如同他們的家庭裡、在鄰里間、在運動場所上所經歷的過程。這樣,“使得每個學校都成為一種雛形的社會生活,以反映大社會生活的各種型別的作業進行活動……。當學校能在這樣一個小社會裡引導和訓練每個兒童成為社會的成員,用服務的精神薰陶他,並授予有效的自我指導的工具,我們將有一個有價值的、可愛的、和諧的大社會的最深切而最好的保證。

就“學校即社會”的具體要求來說,杜威認為,一是要求學校本身必須是一種社會生活,具有社會生活的全部含義;二是要求校內學習與校外學習連線起來,兩者之間能有自由的相互影響。這樣,學校就不會與社會生活隔離開來。

杜威視教育為生活,把參加現實生活作為媒介,把教師傳授知識的課堂改造為兒童活動的園地和生活的樂園,引導兒童積極投入活動,在活動中學習,不知不覺地養成品德和獲得知識。

教師讀書心得12

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心中的理想課堂,它應該是這樣的:寓學於樂之中,即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樂於學習,把學習當作是一件玩的事。

在我們的印象中,說起上課,沒有多少人的第一印象會是上課是有趣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它給我們的啟示是:知識是在枯燥乏味的課堂上由老師反覆告訴我們和在課外由我們經過不斷的反覆作業練習而得到的。

那麼,怎樣的事是我們都願意主動做、樂意做的呢?那一定是從中可以獲得樂趣,獲得成功的事,這是人的天性。如果一件事是自己發自內心厭惡的,那就算勉強完成,也不會有多高的質量。學生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而我們現在看到的現象卻是他們對學習的厭惡,對學習的害怕。

為什麼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對學習內容的不感興趣,可能是覺得學習任務過重,也可能是對教師教學方式的不適應等等。所以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我們首先要改變的就是他們的學習的態度,變害怕學習、厭惡學習、逃避學習為好學習、樂學習、主動學習。那如何做才可以讓學生真正從心裡愛上學習、樂於學習呢?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改變。

一、讓所有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品嚐成功的滋味。記得有句格言:不是因為有些事情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自信,而是因為我們失去自信,有些事情才顯得難以做到。由此看來,啟動學生自信心理系統是讓學生消除畏難情緒願意去學的基礎。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育當中應經常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戰勝挫折和困難的勇氣,給孩子們灌輸一種信念:相信自己,正視自己,努力進取就能成功。每個人都是期待獲得他人肯定的,成長中的孩子更是在乎家長、教師、同學對自己的看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想方設法的給孩子創造機會,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學習中獲得教師的肯定、家長的肯定、同學的肯定。

二、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充當的總是課堂裡被動的觀眾,欣賞迎合著教師的表演,他們在自己的課堂上沒有自己的話語權,沒有自己的選擇權,沒有自己的挑戰權,知情權而教師總是把已經嚼得又嚼,沒有任何味道的知識強加給學生,讓他們裝進腦子中去。在這種教學水平指導下,學生只是充當了知識的儲存器,而且不善運用,最終導致思想僵化。所以,要想學生髮自內心喜歡這樣的課堂確實強人所難。要改變這一現象,教師的改變是關鍵。讓教師走下講臺走進學生中;讓教師把話語的權力換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自己課堂的導演、演員,參與集體的表演;讓更多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故事走進課堂讓我們打破那個成人化的課堂,還一個童趣的課堂給學生。

三、讓學生愛上自己的教師,親其師信其道。每一個教師都不應忽視自己的人格魅力。一位學生愛戴的教師,她的言傳身教勝於千言萬語、苦口婆心。一位學生喜愛的教師,學生樂於走進她的課堂,樂於與她相處的四十分種,樂於與她進行學習上的溝通,生活中的交流。

讀一本好書,猶如同一位為高尚的智者交談,使人受益匪淺。《做卓越的教師》就是這樣一本充滿智慧的好書。在這本書中,,彭興順大師從做卓越的教師、做幸福的教師、做會育人的教師、做會上課的教師、做會寫作的教師、做會當家長的教師等等方面論述瞭如何做卓越的教師,為教師專業發展指明瞭前進的道路。寒假裡拜讀、品味《做卓越的教師》,我對教育、對教師的工作有了更深更新的認識。

做卓越的教師強調:教育是打造卓越靈魂的事業!讓每一個學生都渴求事業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輝煌,這才是我們教育所終極追求的目標,這才是把我們國家和民族引向騰飛和強盛的教育!能夠從學生長遠來分析考慮,真正體現了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要培養卓越的學生,就必須有卓越的教師!卓越是教師專業發展的理想境界。追求卓越是教師體驗職業幸福的過程,是對人本質的弘揚和價值的昇華。要想走向卓越,必須自覺從六個方面進行修煉:差異有限,潛能無限;不能離開,好好愛她;勇於實踐,善於積累;博覽群書,以書為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加強研究,勤於寫作。書中列舉了一個個鮮活的事例,講述了一個個富有哲理的故事,彭老師深入淺出的對這六個方面作出生動詳盡的講解。

一個人想要自己成為怎樣的人,他就能成為怎樣的人。今天做事的態度,決定了明天存在的狀態。做教師,就要努力做卓越的教師,這不僅僅是教師個人事業的追求,更是更是一份責任,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今後,在自己的教學中,我將會按照書中講的六個方面修煉自己,更加熱愛教育事業,愛我所選終不悔;多讀書、讀好書,腹中有書氣自華,以書為友,不斷豐富完善自己;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更加註重教研與反思,積累教育教學經驗,注意多磨斧子,在反思實踐中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不斷登新高,走向卓越。

教師讀書心得13

一、注意教師角色的退隱性。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是教學的主人、主角、主演,甚至課堂的霸主。課改後,新課程主張還學生學習的主人角色定位,讓學生在整個學習中自主參與、主動實踐、大膽探索和勇於創新。於是,教師要從主角、主演主動讓位,從臺前退隱下來,成為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引導者,學生學習和成長的激勵者。

二、注意學生角色的主動性。

面對課程改革,我們只有把學習的選擇權真正歸還給學生,學生才有了主動發展的前提,面對如此重大的更新,我們需要做什麼呢?關注學生,放飛希望。我們要在教改的路上敢於創新,打破原來的條條框框,走上務實之路。讓學生在整個學習活動中,自主參與、主動實踐、積極思考、大膽探索、勇於創新,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同時要從各學校的實踐出發,實事求是、講究實效,直至把每一個孩子培養成人。

三、 注意教育目標的全面性。

新課程立足於人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把課程教育目標由“雙基”目標擴充為“三維”目標,所以我們要重視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在培養學生多元智慧的同時,要重視教育的終極目標——成人,我們要知道:知識與智慧只是我們培養成人的工具。

四、注意教學過程的生成性。

試想,教師同樣的講課為什麼孩子的掌握程度出現差異?因為知識是學生自己主動生成的,任何人是不能替代他體驗、領悟、理解。然而教師不是萬能的,但也不是無能的,教師的作用就是設計好能引起學生積極活動的情境。

五、注意教學手段的創新性。

原來的教學內容呈現給學生就是靠一張嘴、一隻粉筆和一本書,新課程強調教學手段的創新性,要運用資訊科技、電視、多媒體、網路等輔助教學用具,使課堂更生動。運用符號、影象、聲音、場景等多維的、動態的、互動性的學習狀態,讓語文課堂容量增大,更可觀可感。

六、注意教學資源的拓展性。

課程改革讓我們確立了全新的課程意識,由課程意識推衍,語文教師不再簡單的“奉教材為聖經”,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於是廣博的課程資源進入到我們的教學視野。

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作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具有所教知識方面的前瞻性。

教師讀書心得14

法挽回一個人的沉淪。人生活在世上,當無法承擔做為人的義務時,也同時失去了他作為人的權利,即使他曾獲得家人最初的同情,但最終將被無情遺棄,這不是個別家庭的冷漠,而是人性一次真正的裸露。

相對溫暖的家庭尚且如此,社會恐怕對這種個體的不幸遭遇會更加殘忍,他們會把他送進實驗室,每天對他進行各種各樣的實驗,而且會引起無數的眼睛好奇地逼視他,無數張嘴巴無休止的討論他,他生命的每一秒種將暴露在慘白是日光燈下,直到他死去還要被製成標本供後人研究。他作為人的資格和尊嚴被完全忽視了,沒人在乎他心裡的感受,群體只在乎他們的好奇心可以獲得滿足,他們擁有做為幸運者的活生生的見證。

也許正如小說後序中的評價:卡夫卡並不會按俗人的思緒延續他的筆觸,在格里高爾的死亡中,他就是要讓我們這些俗人看到更多不願看到的東西。是啊,她向我們揭示了一個荒誕的惡夢,卻也預示了一個未來。

教師讀書心得15

人的理想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地變化,免不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小的時候在課堂上聽著老師抑揚頓挫充滿激情的講授,心想:老師這麼偉大,懂得這麼多,將來我也要做一名知識淵博的好老師。漸漸地懂事以後,明白了老師其實很辛苦,而且似乎也沒有那麼威風,於是就對別人說:“我這輩子無論如何都不要做老師。”說的時候還特別堅決,生怕別人不信。再後來,屈從於現實的社會隨波逐流。很多人都說教師是個鐵飯碗,生活有保障,尤其女孩子當一名老師是最好的了。而且很多人在考教師的路上擠破了頭,於是我也加入了這隻雄壯的隊伍中去了。同時,當我瞭解到我以前的老師常常趁著各種假期到各個地方去旅遊,心中豔羨不已,心想,這樣的生活多麼自在瀟灑,只要我成為老師,也可以過這樣的生活了。然而,真正的走上這個崗位,才知事實並非如此,生活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美好。

不知不覺踏上工作崗位三年了,在這期間我有過悲傷,也有過快樂,有過失敗,也有過成功。時而為了學生的調皮跳腳不已,時而為了孩子的天真充滿驚喜,時而為了工作的難題莫名委屈甚至痛哭流涕,時而為了家長理解的笑容滿心歡喜。雖然我是一個新人,依然是雄心壯志,心想著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想著做一個優秀的老師。可是由於缺少豐富的工作管理經驗,常常會有棘手的突發事件讓我束手無策。怎樣做一個最好的老師?怎樣讓周圍的人都認可你?這似乎是一個難題。直到有幸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這個謎題才漸漸被解開。

並不是你認認真真的備課上課了你才是好老師,也並非是你次次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你才是好老師,真正的老師是教書育人,而我們往往只做到了教書,而忽略了育人,說到底我們頂多算是一個還算稱職的教書匠,卻不是一個好老師。

很喜歡其中的一段話,李鎮西老師在序言中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著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讀到這裡不禁問自己,在這幾年的工作中,我有沒有達到自己最初給自己設立的目標呢,有沒有超越自己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當我看到別人的優秀時,會忍不住的跟別人學習,本意是希望自己能儘快的成長,卻一直在重複的模式中失去了自己。

不僅我們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也都是如此,他們是一顆顆幼小的樹苗,需要我們的愛和呵護才能茁壯的成長,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教育中真正的“愛”,是平等的公正的無私的愛,是對每一個孩子的愛。所以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只喜歡學習優秀的孩子,而忽略了那些調皮的愛惹事或者成績差的孩子,他們更需要關心。他們就像迷途的“羔羊”,需要溫暖,需要陽光。對於“後進生”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群體,教師必須給他們一個空間,給他們更多的關懷,讓這些飢渴的幼苗,沐浴陽光,健康成長。回想過去,在工作中,我有這樣無私的愛嗎,我用心的去愛每一個孩子了嗎?工作以來我都是擔任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總是要求孩子們達到自己心目中的標準,總是覺得他們錯誤很多,例如上課遲到,不講衛生,上課講話,路隊不好……常常會責怪他們,尤其面對成績不好又特別搗亂的孩子,有時真恨不得狠狠地罵他們一頓,哪裡談得上愛呢?

老師也只是個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教師要怎樣擁有“師愛”呢?李鎮西老師用一句話告訴了我們:“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懷著兒童情感去理解兒童的心靈世界,那樣才能真正走近學生的心靈世界,能理解學生的做法,從而讓自己與學生真正的走在一起形成和諧的師生關係。同時,如果想和學生相處愉快,你就不能拿著大人的思想來衡量這些孩子,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想想我自己小的時候,又何嘗不是調皮好動,上課的時候與其他同學說話,或者趁老師不在的時候與同桌打鬧嬉戲惹得老師生氣不已,我們也是從小孩子過來的,既然我們都不能保證自己小時候乖巧懂事,遵規守紀,又如何要求現在的孩子能夠多麼的聽話,老實。他們的思維有時還很幼稚,還會做錯很多事情。如果你的要求很高很嚴厲,這樣會讓學生產生牴觸情緒。有時換一種方式,用心的觀察瞭解每一個孩子,真正的走進他們的心裡,弄清楚楚他們行為背後的真正目的,然後再像朋友一樣去和他們溝通,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要做最好的老師,那就要帶著“愛”這個教育理念一直走下去,愛教育事業,愛學生,使每個孩子都能綻放自己的美麗。回首自己走過的路,不禁慚愧不已。讀了李老師的書,彷彿進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禮。我也願“做最好的老師”!從現在開始,從今天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爭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爭取做最優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