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讓世界充滿愛》教案

校園 閱讀(1.98W)

教學目標:

《讓世界充滿愛》教案

1.知識目標:學習本單元文章中對人物的生動刻畫描寫,用生動具體的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

2.能力目標:確立正確立意,並能圍繞中心選材的能力,以及自主收集組織材料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寫記敘文的能力。

3.德育目標:讓學生感悟到“愛”這種博大的感情,從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培養學生的愛心,同情心。

教學重點:

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是學生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更加深刻的體味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愛,確立正確的寫作角度,根據生活實際來組織寫作材料,運用生動的描寫語言以及寫作手法,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教學難點:

學生在學習本單元人物描寫後加強記敘文和人物描寫的寫作能力,同時能體會人類之間的關愛。學會與周圍的人溝通,以及對弱者的關愛,從而陶冶自我的情操。

課時安排:二課時

課前準備:

1材料準備:歌曲:《讓世界充滿愛》《愛的奉獻》《燭光裡的媽媽》

詩歌:《致橡樹》

小故事:《天堂與地獄》《孟母三遷》

2小組準備:分組收集周圍人的關於“愛”的小故事。(要求:故事內容真實,以小組為單位,收集關於愛心,同情心,或者互相幫助等圍繞“愛”而發生的小故事,每組至少準備二個或者以上的故事,經過討論,組織講述。)

教學方法:

1,回顧分析:首先帶領學生回味本單元文章內容,概述文章的情感:第一篇文章《阿長與山海經》,講述了“我”與保姆阿長之間的感情,是一種關懷和依賴的關係,“我”幼年的時候依賴著長媽媽,而她也是十分的關愛我。而《背影》《臺階》均是講了兒子與父親之間的情感,有“父愛如山”的親情,也有兒子對父親的理解。最後《老王》《信客》則是對周圍人物的描寫。回顧課文有利於加深學生的理解和印象。

2,講授法:通過老師的直接傳授,讓學生品味這些小的故事其中的情感,老師予以正確評價和分析,學生能快速準確的理解其內容與人物描寫中的技巧,以及記敘文的特點和寫作方法。

3,討論法:通過學生的自主討論和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以及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學習風氣。

4,點撥學習法:在學生進行熱烈討論和回答之後,教師予以正確的指導和點撥,使學生準確的理解“愛”的內容和含義。以及加深對寫作方法的記憶和理解,能夠靈活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

教學過程:

一,匯入教學:

(匯入語)生活中,有點點滴滴的小事時刻發生在我們周圍,大家有沒有認真的去關注過或者思考過它們呢?接下來我要給大家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在地獄中靈魂圍著大桌吃飯,他們手上都拿著長長的筷子,用這樣的筷子夾到的食物無法放到自己嘴裡,於是人人捱餓,個個愁眉苦臉。可是在天堂之中,天使也圍著大桌子吃飯,他們手裡的筷子也同樣的很長很長,但是他們夾著食物就放進對方的嘴裡,於是人人飽食個個開心。這就是天堂與地獄的差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只有在充滿愛心、富有同情心的互幫互助中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滿,我們的世界也才會更加美好。

二,回顧課文

(提問語)我們在這單元的學習中,學到了很多關於愛的內容,這些人物和小事之間的描寫給予了我們關於“愛”的啟發,我希望同學可以回憶一下,這些故事中關於愛的內容。

比如:學生a:在《阿長與山海經》中,作者寫的是“我”與保姆阿長之間的情感,文中的“我”對阿長是一種類似與對母親的一種依賴,而阿長對我則是一種對兒子的關懷和疼惜,我認為這是一種“愛”的體現。學生b:我們學習的《背影》《臺階》這兩篇課文都是寫的父愛,文中的父親都是並不會怎麼表達“愛”卻給予了兒子深深的愛,兩篇文章中的兒子也是理解和關懷父親的,這主要體現了親人之間的關愛。(啟發語)的確,剛才兩位同學都是說的親近的人之間的一種關懷,然而這一單元還有關於周圍人物社會人物的描寫,有同學發現了其中的內容含義嗎?學生c:在《老王》中,作者寫的是他們一家與貧苦的三輪車伕老王之間相互關愛的故事,體現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之愛,人與人之間發至內心的善良。(過渡語)剛才這位同學說的非常不錯,在這篇文章中確實體現了不是親人而甚似親人的關愛,在最後一篇課文《信客》通過描寫一名普通的信客的一生來體現他對自己家鄉的父老鄉親的關心,他的一生都是奉獻在這個小小的村莊了,這是一種大愛。

(過渡語)剛才我們已經回味了本單元學習的愛的內容,這單元我們學習這麼多種愛的體現,無論是親人還是朋友,還是陌生人之間,大家都要有愛,只有愛,才能構建這個社會和諧發展。

三,整體感知學習

現在,我們來一邊傾聽一些美妙的歌曲,一邊請同學來朗誦這些美麗的詩。(分小組同學朗讀課前準備的材料)如:

《致橡樹》

致橡樹

舒婷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長年送來清涼的慰藉;也不止像險峰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裡。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你有你的銅枝鐵幹像刀、像劍,也像戟;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裡: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提問語)聽完了剛才同學的朗讀,大家是否深深的感受到愛這種情感的真諦?那麼,大家來形容一下,愛是怎樣的?(討論回答)

學生們:愛是無私的`;愛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樑,可以使得人們更加的快樂;愛是我們生活的主要內容,只要有愛就可以支撐我們前進……

(總結語)是的愛:就是一種無形但是溫暖的感覺,愛就是一種無言但是深刻的交流,她讓我們相互之間給予微笑和幫助,她讓我們在風雨中堅守與鼓勵,她是生活中無處不在的……

四,討論交流

(提問語)現在大家來交流一下課前準備的小故事。講故事的方法與技巧有:1.要以口語為主,語氣要親切,可根據故事內容,恰當運用停頓、輕重音、語速、語調的變化來表達感情。2.可藉助表情、手勢、姿態、動作等形體語言來表情達意,使得故事更加生動。

學生a:每天我回到家裡,飯桌上就已經擺滿了熱騰騰的飯菜,父母都坐在桌邊等待著我,在昏黃的燈光下,他們慈祥的臉散發出一種祥和的關愛之光……

學生b:我的鄰居是一位孤寡老人,依靠收破爛維持生活。有一位胖胖的阿姨經常來到老人家裡,給他做飯和洗衣,有的時候還會給老人帶一些吃的和衣物,雖然這些東西都不貴重,但是卻包含了阿姨對老人的無限關愛……

學生c:我幼年的時候寄居在鄉下的外婆家裡,外婆每天早上起來很早幹活,但是她輕手輕腳的儘量不吵醒我,而且外婆只要有一點好吃的東西都會留著給我……

學生d:我的朋友—是一個十分善良的人,一次我們放學回家,看到一個小女孩瘸著腿走路很艱難,我的朋友立刻跑過去攙扶她,並且冒著小雨送她回家……

探究思考

(啟發語)這些同學的故事都有精彩感人的,也有樸實溫情的。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一下剛才的故事,大家來用自己的語言評論一下剛才這四位同學說的故事內容,可以說是哪些情節體現了愛而讓你感動?也可以評論一下剛才這些同學在口頭描述中的特色特點。

學生自主討論和發言,教師點撥。

教師通過學生的回答予以正確的點撥或者指導,學生更能加深理解,和寫作手法的學習。

五,課堂小結

(總結語)剛才同學們都說的不錯,也的確抓住了故事的精華部分和人物的特色,我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生活中也一樣能發現和關注這些小的故事,更加能發揮出自己的愛,和理解接受別人的愛。在作文的寫作中能提取更加接近生活的題材,使得文章內容鮮活生動,深刻感人。

六,作文講授

我們在進行作文創作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是立意“文以意為主”。立意就是確立中心思想。凡是好的文章其中的立意必然是十分明確的。比如這單元,我們圍繞愛的主題,那麼就應該選擇相關的材料,故事或者詩句等。因為,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如中樞神經,現在我們寫的並不是命題作文,所以一定要現審題立意,這樣才能給文章規劃處正確的寫作方向和範圍。立意要鮮明,深刻,和新穎。

另外在寫作的過程中,我們也要注意寫作手法的靈活運用,比如:擬人,比喻,排比等方法,爭取語言的生動活潑,形象感人。語言要求連貫,和文章條理明晰。

七,作業佈置

以“讓世界充滿愛”為主題,寫一篇記敘文,題目自擬,不少與600字。

八,附教學板書設計:

1,回味課堂《阿長與山海經》《背影》《臺階》——親人之愛,理解關懷

《老王》《信客》——關心友愛,互相奉獻

2,愛的特色關懷平等幫助溫暖無形卻無時不在

3,文章要求立意明確選材生動語言感人優美

作文評點:

《想起父親蒼老的臉》

夜,好靜謐,柔和的月光灑了一地銀白;夜,好深沉,父親那時起時落的鼾聲猶如一首動人的月光曲,迴盪在夜色上空。望著熟睡中父親的臉,我的思緒也飄向那片聖潔的夜空……

小時候,我常以有這樣的父親而自豪,因為他能講許許多多好聽的故事,能捏好多好多漂亮的小動物。每天放學,我便騎在父親的肩上,搖頭晃腦活似一個凱旋的小將軍。同學們那羨慕的目光,更讓我對父親產生了深深的愛。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長,這份感情漸漸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隱約的自卑和憂傷。這思想起源於中學時填寫檔案表,當別的同學都在“父親”一欄瀟灑揮筆——廠長、經理、工程師時,我只能怯怯地寫上“務農”。交表時,我緊緊地將表捏在手中,生怕別人看見笑話我。啊,父親,為什麼你不是廠長、經理、工程師……

天氣轉涼了,父親關切地說道:“天冷了,多穿件衣服。”“哦,知道了。”我毫不在乎地回答。猛地抬頭,父親那蒼老的臉和那關切的眼神,進入了我的視線。我的心微微地震顫了……

夜,還是這樣深沉,這樣靜寂;月兒,還是這樣圓,這樣亮。那佇立在寒風中的身影,讓我久久不能忘卻……

只記得那晚好冷,潮溼的空氣中似乎還夾雜著雨絲。下課鈴一響,我便衝出教室,因為我快要凍僵了。外面,黑黝黝的一片,幾棵落光了葉子的老樹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哦,那佇立在寒風中的身影,如青松、如翠柏……他在人群中竭力地尋找著,任憑冷風掀起他的外衣,鑽進他的褲腿。原來是父親知道我怕黑,又像小時候一樣來接我了……

哦,起風了,月亮升高了,月光下,我清楚地看清了父親的臉:高高的顴骨,深陷的眼睛,幹皺的面板……忽然之間,我感悟到自己是一個多麼不孝的女兒。父親,這些年,你明顯地老了,瘦了,你能原諒女兒的不孝嗎?

月亮升得更高了,在月光映襯下,父親那蒼老的臉更加清晰。

哦,愛在心靈深處……

教師點評:

這是一篇不錯的文章,情感描寫豐富細膩,並且以情感變化為線索,先寫了我小的時候,對父親的崇敬以及在玩伴面前的自豪,然後再寫了,我因為父親的社會地位而感到自卑,從而淡化了對父親的情感。最後又為自己的不孝而追悔和懊惱。使得故事結構嚴謹有序,層次分明。而且文中用“父親為我捏泥人”“我對父親的關心不理睬”和“父親冒著大雨來接我”這三件事來過渡每一個情感層次,通過具體事件來體現文章的情感內容的表達。

語言表達真情流露,感人至深。樸實敦厚的父親,在冰冷的雨夜裡,頂著寒風就是為了來接“怕黑的我”這段的描寫平淡之中見真情,同時也寫出了偉大的父愛。

文章中的語言描寫也是十分優美,比如:靜謐的夜色,柔和的月光,浮想聯翩的“我”,悅耳動聽的鼾聲,青松翠柏的身影,深深陷入的眼睛,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加生動深刻的表現了文章內容以及人物的刻畫。其中運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大大增添了文章的優美度和可讀性。

其中內容層次結構嚴謹,首尾圓合。整篇文章以我的情感變化為主導,變化豐富而且有序,並加以具體事件說明使得文章更富於人情味,層次分明,一氣呵成,行文自然,首尾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