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責任勝於能力》讀後感

校園 閱讀(2.07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責任勝於能力》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責任勝於能力》讀後感

《責任勝於能力》讀後感1

“學會感恩是擔當責任的基礎,成功不是一種機會,而是一種選擇!學會感恩,選擇責任!”這段文字出自《責任勝於能力》一書。在對書中章節一遍遍的品讀中我深深感受到感恩與社會、與企業、與家庭都意味著一種比泰山還重的責任,當我們真正學會了感恩,便意味著選擇了一份責任,而這份責任會促使我們在歷練中超越自我。

平日裡,我們常說能力有大小,而感恩之心卻能夠從某種程度上強化責任,提升我們的能力。換句話說感恩讓責任成為一種自覺行為,感恩讓責任變成一種自律意識。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事例:某外貿公司普通職員楊小麗文憑不高,從事遞交檔案,打掃環境衛生、清理垃圾等雜務,雖說工作不起眼還很繁雜辛苦,而她卻對這份工作心存感激,把自己當成公司的“主人”,工作中,她把印壞的紙或背面空白的廢紙裁成小張分給同事做便條,把回收廢紙和紙箱賣的錢捐給工會,週末上班從不報加班費,在她工作的地方沒有不該亮的燈,沒有滴水的籠頭,地上也沒有紙屑。兩年後,她在高學歷員工羨慕的眼神中被破格提拔為總務主任,進入了公司中層主管行列。其實,因感恩而勇擔負責任的楊小麗為我們傳遞了一個訊息,也就是這個時代的新主張:“這是個要負責的新時代,這個時代不是逃避責任,而是要擁抱責任。”

當然,學會感恩並不僅僅是培養一種情結,它是要從情感深處孕育、萌發一種超強的責任和超強的能力,也就是說感恩讓我們揹負責任超常發揮,感恩讓人變得強大而無私。書中提到“人在關鍵時刻,最容易放棄責任,逃避責任!”而感恩卻會將這種本能或潛意識無限縮小,將人性的潛質無限放大,懂得感恩的人在播種責任中收穫幸福。書中的事例很直接,有位學計算機的年輕人大學畢業後一直找不到理想工作,眼看身上的錢快用完了,就在這時,他歷經艱難從200多名應試者中脫穎而出,考取了一家電腦公司,上班後,他深知這份工作來之不易,於是,他勤奮學習,努力工作,最終考取了國際和國內網路工程師資格證,並在公司做到了很高的職位,站在成功者的角度,他只說這份工作來之不易,是感恩給了他動力,所以,再苦再累的活也難不到他。由此,我想學會感恩就意味著對恩情的堅守和執著,就會義無反顧地選擇責任,選擇堅持。如果沒有這種對責任的堅持,只有國中文化的許振超是不可能從一個普通碼頭工人成長為橋吊領域專家;如果沒有這種堅持全國勞模王順友也不可能在寂寞的郵路上堅守一生。

所以,當我們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時就會牢牢抓住責任,就會為了履行責任對自己狠一點,正如作者楊宗華說的:“我愛我自己,但我絕不溺愛我自己。”或許有人會說揹負太多責任會被壓垮,其實不然,責任象山不是山,每個人身上的家庭責任、社會責任和崗位責任都是相互融會的動力而不是包袱,它是一種沉甸甸的情和義,是讓你矢志不渝為之奮鬥的力量源。

如果你也是企業的一名員工,你做到了嗎?有些事情並不是需要很費力才能完成的。

做與不做之間的差距就在於——責任。

《責任勝於能力》讀後感2

責任是個沉甸甸的話題,責任是一種精神、一種品質,一種職業道德的昇華,一種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即將工作當做事業來做的態度。責任重於泰山,責任勝於能力,能力要靠責任來承載和體現,一位偉人曾說過:“人生所有的履歷都必須排在勇於負責的精神之後。”在責任的內在力量的驅使下,我們常常油然而生一種崇高的使命感和歸屬感。

我們大多人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平凡的工作,沒有轟轟烈烈的驚天壯舉,可能我們會厭倦,會得過且過。久而久之會把工作當做兒戲,把人生當兒戲,殊不知這種對工作也是對自己不負責的態度會讓我們離目標越來越遠,與成功背道而馳。一個人再有能力,如果沒有認真負責、積極主動的態度,他也不會有大作為,註定失敗一生,甚至因為他能力強而被安排在重要的崗位,那麼他可能會因為自己的玩忽職守造成巨大的損失;相反一個人的能力平平,只要他有強烈的責任意識,他就會努力地學習,全力以赴地工作,會盡全力地提高自己的能力,這樣的人會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奉獻精神,為企業做出很大的貢獻,離自己成功的目標越來越近。書中無數的案例都說明了這一點,其實每個企業真正需要的是具有強烈的責任感,並且在責任感的驅使下不斷提升自己能力的人。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負責任的人。責任不僅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能力,而且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統帥與核心。責任承載著能力,責任勝於能力,一個充滿責任感的人才有機會充分展現自己的能力。

在具體工作中,很多員工都能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也就是說很多人都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為什麼有些員工得不到肯定呢?關鍵在於個人的責任心。與企業共生存並不是一句空喊的口號,好的員工不光對自己的分內工作負責,而且對整個企業的興衰發展有著強烈的責任感:遇到違規的行為及時制止或上報;遇到難題迎難而上積極解決,而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為了企業的發展獻計獻策。企興我榮、企衰我恥是他們一直堅持的信念。工作中無小事,只要充分地負起責任,你就是一個稱職的員工,一個受人尊敬的人。

在我們企業裡,有一代一代的人為了企業的發展,在“急難險”情況下,只要是公司需要,他都能義無反顧、挺身而出。這是一種對事業、對企業至高無上的責任感。而現在的年輕人,正值大好青春年華,倘若都不能樹立起對事業、對企業的責任感,把工作當兒戲,把人生當兒戲,那麼到頭來只能是虛擲青春,虛度人生。

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敢拍胸脯說自己是一個勇於擔當、勇於負責的人,那麼他的一生才問心無愧、坦坦蕩蕩。而責任感越強,能力發揮的空間就越大,讓我們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為我們的能力搭一個更加廣闊的舞臺,演繹精彩的人生!

《責任勝於能力》讀後感3

一個幹部、一名職工不愛學習,不愛讀書,就會缺少靈氣、缺乏底氣,視野就不會寬,素質就不會高,成長就不會快,就有可能成為時代的落伍者。單位領導在一次會議上向大家推薦了《責任勝於能力》這本書。我精心閱讀了這本書後,很受啟發。此書運用形象生動的企業案例及通俗易懂的故事,深入淺出的闡釋了責任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它伴隨著每個生命的始終,責任不僅僅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能力的體現。“責任勝於能力”這不僅是書名,也是這本書的首要觀點。

一、責任是一種使命

責任讓人堅強,責任讓人勇敢,責任也讓人知道關懷和理解。因為當我們對別人負責的同時,別人也為我們承擔責任。無論你所做的是什麼樣的工作,只要你能認真的,勇敢地擔負起責任,你所作的就是有價值的,你就會獲得尊重和敬意。

蜜蜂整日忙碌,故備受頌揚;蚊子不停奔波,卻人見人打。如果你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你就不會抱怨了!有多忙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麼而忙!

二、工作意味著責任

一個有責任感的員工,當他們面臨挑戰和困難時,他會迸發出比以往強大若干倍的能力和勇氣。因為他知道,很可能因為他的懦弱而讓企業(單位)承受巨大的損失,只有勇敢地面對,才有可能真正擔當起責任,不讓企業遭受損失。

在一個團隊裡,最需要的就是成員們的協作和彼此的責任感,只有這樣,團隊的目標才能最終實現。團隊的成功靠的是成員對團隊的責任感,成員的成功靠的是彼此的責任感。由於工作分工不同,個人閱歷性格上有差異,每個同志都要有容人容事、不計恩怨的雅量,有坦誠相見的氣度,有聞過則喜的胸襟。同志之間要情同手足,親如兄弟,孬話當面講,好話背後說,大力提倡換位思考,遇事先替別人著想,做到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講友誼。

三、清楚責任,才能更好地承擔責任

只有認清自己的責任,才能知道該如何承擔自己的責任,正所謂“責任明確,利益直接”。也只有認清自己的責任時,才能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承擔責任。因為,並不是所有的責任自己都能承擔,也不會有那麼多的責任要你來承擔,生活只是把你能承擔的那一部分給你。認清自己的責任,還有一點好處就是,有可能減少對責任的推諉。只有責任界限模糊的時候,人們才容易互相推脫責任。

人們能夠做出不同尋常的成績,是因為他們首先要對自己負責。沒有責任感的公民不是好公民,沒有責任感的員工不是優秀的員工,沒有責任感的人不是完整成熟的成年人。任何時候,責任感對自己、對企業、對國家、對社會都是不可或缺的。要將責任根植於心,讓它成為我們腦海中一種強烈的意識,在日常工作中,這種責任意識會讓我們表現得更卓越。

《責任勝於能力》讀後感4

我一直很欣賞這樣一句名言:心裡裝著學生,才有資格談責任;肩上擔著責任,才有資本幹事業。最近又讀了《責任勝於能力》這本書,我對責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把應做的事做好只是最基本的責任,作為一名教師,教書育人是我最基本的責任之一,那麼如何使自己更加符合教育的要求,做一名好教師,適應教學的不斷髮展,我認為,自己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一、在思想上

要自我負責,樹立起做一名好教師的志向。教師面對的是天真活潑的孩子,在塑造每一個靈魂的同時,自己的心靈也得到了淨化,教師的職業不僅是謀生的手段,更是一種生活的情趣。作為一名教師,在思想上我要自我負責,樹立起做一名好教師的志向。我應當學會不要找任何藉口,學會把責任放在自己的肩頭,這樣可以促使自己振奮起精神,努力爭取去做一名好教師。

二、在行動上

要努力進取,注重細節,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爭取做一名好教師。自古以來有許多讚美教師的詩篇,“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作為一名現代型的教師,僅僅有此精神是不夠的,現代型的教師要做一座燈塔,站在高處,且不斷充電,永遠照亮學生生命的航程。為此,我應做到以下幾點:

1、要有紮實的專業功底,瞭解學生的心理特點,瞭解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深入淺出,把握知識的深度,不斷的將學生引如高處。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我可以根據教材的需要,創設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活動環境,讓學生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活動來學習,從而樂學不倦,學會運用與創新,達到學習的最高境界。

2、積極向優秀教師學習,掌握教學的先進方法,並根據教學過程及國小生特點,總結和歸納學習形式和教學方法,並不斷的將此形式和方法在教學中加以應用,滲透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主人,以各種教學方式營造輕鬆、活潑、上進的學習氛圍,用學生樂於接受的方法來教學, 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喚醒其自覺學習的積極性,去體驗參與之樂,思維之趣,成功之悅。

3、細心關愛每一個學生。

一個好的教師應該無私的愛學生。首先,愛學生就要細心瞭解學生,只有瞭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引導他們成為有個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其次,愛學生就要公平對待所有學生,。同時,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要重視運用激勵、鼓舞的手段,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增強自信,達到自我教育的目標。最後,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學生平等相處,用自己的信任與關切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慾。

在新的一年裡,我將嚴格要求自己把學生放在心窩裡,把知識放在頭腦裡,把責任放在行動裡,不斷加強各方面知識的學習和鍛鍊,爭取做一名優秀的好老師。

《責任勝於能力》讀後感5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工作就意味著完成自己的份內事,然後心安理得地拿自己那份薪水。過去,我也一直這樣認為。工作既是自己的謀生手段,也是個人對社會的一份責任。一個平凡人,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上班下班總是忙忙碌碌,似乎也找不到多少不平凡的業績。讀了《責任勝於能力》這本書,使我受益非淺,此書運用了通俗易懂的語言,體現了求真務實精神,其深刻的內涵,淺顯易懂的道理,特別是其中一系列的案例,有很強的說服力,闡明瞭責任有無直接決定事物的成敗,也讓我對文中的“責任”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瞭解。那責任到底是什麼?

我認為,“責任”從大道理說,就是最基本的職業精神,從小的來說即一個人做事的基本準則。記得看過一個電視專題片,侯先生談起自已的父親侯寶林大師對他的影響,一段文革期間的往事,侯老先生當時由於受到衝擊,被分配掃廁所。但他毫無怨言,整日樂呵呵的將廁所打掃得乾乾淨淨,逢人還主動招呼,一點不因掃廁所感覺低人一等或不好意思。侯耀文當時不理解,就問他的父親,他的父親回答他“既然分配我掃廁所,那麼這就是我的新工作,我就必須要做,還要做的比別人都好”。這種寵辱不驚的精神,一直銘記於侯耀文的內心,並一直激勵著他日後漫長的藝術生涯。這個故事說明這樣一個道理,只有負責任的人,才有資格成為優秀團隊中的一員;缺乏責任心的人,也就沒有了發揮才能的舞臺,成就不了事業的同時,只能整日沉溺於“怨天尤人”之中。

一個人的工作做的好壞,最關鍵的一點就在於有沒有責任感,是否認真履行了自己的責任。人的一生必須承擔著各種各樣的責任,社會的、家庭的、工作的、朋友的等等。人不能逃避責任,對於自己應承擔的責任要勇於承擔,放棄自己應承擔的責任時,就等於放棄了生活,也將被生活所放棄。責任可以使人堅強,責任可以發揮自己的潛能,能力,永遠由責任來承載。責任可以改變對待工作的態度,而對待工作的態度,決定你的工作成績,正如書中所說的“假如你熱愛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討厭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地獄”。我們在工作中,就是要清醒、明確的認識到自己的職責,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發揮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難完成工作,認識到、瞭解到自己的責任,清楚自己的職責,並承擔起自己所在工作崗位的責任,那麼工作就由壓迫式、被動,轉化為積極主動,並享受工作樂趣,取得成績的快樂。

有些事情並不是需要很費力才能完成的。做與不做之間的差距就在於——責任。簡單的說,按時上班準時開會等一些工作上的小事,真正能做到的並不是所有的人。違反單位制度,說到本質就是一種不負責的表現,首先是對自己單位和職業的不負責,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負責的人。責任承載著能力,一個充滿責任感的人,才有機會充分展現自己的能力。

《責任勝於能力》讀後感6

我拿到《責任勝於能力》一書,認真的品讀後,我深刻的體會到:責任無處不在,能力固然重要,但責任卻必不可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已所應該承擔的責任,在社會,身為社會一份子,我們有尊紀守法的義務和責任,有維護社會和諧的責任;在家裡,不管是擔任哪種角色,都應該承擔其應有的家庭責任;在企業,我們有維護企業利益和為企業創利潤的責任。不管我們身在何處,做何事,除了有能力之外,更需要相應的責任心,只有擔起全部的責任,我們的能力才能得以更大的發揮,個人魅力才能得以展現。

首先,我們常常提及的安全要靠責任來維繫。80%交通事是因為司機缺乏責任感而造成的,他們有的由於疲勞駕馭,有的是酒後駕車,有的甚至為無牌駕馭,他們都抱著僥倖心理諮詢,沒有對自已和對他人負起應有的責任,以致於出事後才捶胸頓足,後悔晚矣!有能力的人善於處理問題,而有責任心的人卻可以預防問題的發生。我們需要有能力的人,更需要有有能力且責任心的人。在我們車間更是如此,裝置的安全運轉,需要有責任心的員工細心保養和維護,需要有責任心的員工細心的檢查每個安全隱患,並將安全隱患杜絕在未發生之前。特別是車間煤氣使用裝置,這更需有要高度責任心的人員,每天嚴格按安照規定細心的檢查每個安全點、管道,不漏過一個細節,如此我們的安全才可有保障。在管理上,需要安全責任措施落實到人,強化安全責任意識,激發員工責任感。

然後,是我們每個人都盼望的幸福,只有完全的承擔起我們人生角色的各種責任,人生價值得到他人承認,我們才會感到幸福。美滿的家庭都差不多,比如妻賢子孝,夫妻恩愛,兄妹和睦等,因為家庭成員都負起了他們的責任,所有這個家庭才幸福。另外,在社會和工作中被人所需求也是一種幸福,被人需求首先它是一種責任,只有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賦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被人需求的資本,一個缺乏責任感的人,或者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失去的是社會對自己的基本認可,失去的是別人對自己的信任與尊重,那他還有什麼幸福可言呢。

最後,責任也是個人成功的基石。無論做什麼工作,只有敢於承擔責任的人,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務,才能發揮自己的價值。如果我們只看責任的正面,確實那壓力重重,但如果看看責任的背後,我們會看到機會多多。“責任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擴大我們的“責任圈”同時,也就擴大了我們的“成功圈”。責任就是對事業的`忠誠,一旦養成對事業的忠誠和責任感,我們即使面對逆境,也會鼓足勇氣;面對誘惑,也會不為所動。我們會想盡辦法克服工一切困難,奔向我們的目標,奔向成功。

人一旦有了責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義和靈魂。願我們所有的人們都把責任之心攜帶在人生的道路上,讓人生散發出金子般的光輝。

《責任勝於能力》讀後感7

叔本華說:“上帝給我們一具肩膀,就是教你來挑擔子的。”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的責任很大程度上取決與他所承擔的責任。《責任勝於能力》一書中的事例告訴我們,責任是獲取成功的必備的素質,是邁向成功的必經之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是充滿人格魅力的。

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首先要有較強的責任意識。人的行為是受意識支配的,人一旦有了責任意識,在從事某一種工作或者完成某一個任務的時候,就會有一種潛在的意識,這種意識就會自然地化為一種動力、一種誠信,才會敬業奉獻。教師的責任就是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社會負責,熱愛每一個學生。當一個教師有了這種責任意識的時候,就會積極提高教學能力,開發課程資源、鑽研教材;當一個教師有了這種責任意識的時候,再也不會抱怨什麼負擔,再也不會將上課當作一種應付的任務;當一個教師有了這種責任意識的時候,再也不會推卸責任,再也不會漫罵學生和體罰學生;當一個教師有了這種責任意識的時候,就再也不會無所事事、遊手好閒、“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了。

其次,要關注細節,從一點一滴做起。責任不是停留在口頭,而要在日常的點點滴滴中體現。教育是一個特殊的、複雜的、長期的過程,具有突發性。而且我們面對的又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人的思想、行為、學習等方面是不斷在發生變化的,容不得我們疏忽。作為教師就要善於撲捉這些變化,及時的給予學生引導。如,學生作業沒做,同學之間發生爭執,上課無精打采,值日工作不認真等等我們都應盡責去弄清事情原由,並採取有效的方法去教育他們、引導他們。前段時間班上有一女生上課無精打采,作業錯誤率很高,與以往認真仔細的她判若兩人。我也沒有過多詢問,只是提醒她這段時間學習退步了,要加油。但是,幾次提醒後卻沒有什麼效果,於是,我把她叫到我身邊,打算和她談談。她走到我身邊,我們開始了談話:“你最近這段時間的學習老師很為你擔心,怎麼了,有心事嗎?”沒等我問完,她已經哽咽了,“我媽媽今天動手術,很嚴重的。”聽完我明白了,我趕忙安慰她並鼓勵她。說也奇怪,經過這次交流後,她上課發言又積極了。儘管我們的對話很簡短,但是讓我感受到關注是那麼的重要,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

最後,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質。一個有責任的教師應該是一個不斷提高自己道德素養和專業水平的教師。事實上,只有責任與能力並有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獲得真正的成功。

作為從事教育工作的我,一定會在教育園地中精心呵護著每一朵小花。因為早開的花也好,晚開的花也好,我相信每一朵花在我的細心呵護下遲早都會開,保護好花就是保護好希望,用愛心、耐心和信心去澆灌撫育他們。

我願意做門前的夾竹桃的樹枝,為了上面的繁花朵朵而彎下腰!

《責任勝於能力》讀後感8

通過閱讀《責任勝於能力》這本書,我深刻的體會到了責任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我們都知道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自已應承擔的責任,然而有些人在談到責任的時候難免會有些想要逃避,甚至覺得有些恐懼,但恰恰相反的是責任是決定人才價值的分水嶺,所以只有你勇於承擔責任,才能迸發出卓越的執行力,才能積極主動地為組織發展盡最大努力,成為更加高尚的好員工。

。想要承擔責任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充分認識承擔責任的重要性,那麼責任是什麼?作為一名員工,我們的責任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瞭解自己的工作內容,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充分的運用到工作當中,同時也要不斷完善自我,才能更好的服務組織,提高自我,才能為組織的發展壯大奉獻一己之力。承擔責任就要求我們切身做到這些,而不是紙上談兵,在實際操作中光會理論知識不足以更好的運用,還要刻苦鑽研,不斷進取。

想要承擔責任還應做到將承擔責任銘記於心,本書的前言部分有一個例子,講的是何國強在工作時突發腦溢血,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本可以挽救自己的生命,但是他卻憑頑強的毅力在確保車輛、乘客和行人安全後,安詳地趴在方向盤上永遠的睡去了。這個例子就是一個將責任銘記於心的典型案例,我們只有將工作準則,工作內容,工作要求銘記於心,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下意識的做好本職工作。

承擔責任做一個有責任心的好職工。無論在什麼樣的工作崗位,從事怎樣的工作都應要求自己做到精益求精。工作過程中儘自己最大努力不斷的進步。舍小我顧大家,樹立沒有藉口的責任意識。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不要推卸責任,因為那同樣是機會,不拖延工作,把責任意識落實在行動上。持之以恆是成功之本,只有心無旁騖才能勝券在握,明確自己的位置,把責任落到實處,要用責任心保證工作績效,“勿以善小而不為”生活中應如此,工作中亦應如此。

一個人再有能力,如果缺乏認真負責、積極主動的精神,肯定不會有多大作為。比爾蓋茨曾經說過:“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沒有責任心的人,無論在任何崗位都難以生存,然而無論崗位多麼平凡,只要盡心盡力,就會得到人們的尊敬,社會的認可。

感恩心做人,責任心做事。要自覺做到時時刻刻都對工作抱著感恩的態度,感謝擁有這麼一份能施展自己所學,報效公司,報效祖國的機會;秉承著肩負神聖的責任感並對自己所做的工作認真負責。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要嚴格要求自己,不僅要做一個心懷感恩之人,還要做一個擁有責任心的好員工。

《責任勝於能力》讀後感9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教師,就要為人師表。每天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日復一日,瑣碎單調,不少人在工作中已經找不到興趣,找不到意義了。面對不想做又必須做的工作,只是簡單地應付。面對一個個活生生的孩子、一個個跳動的生命,有時顯得那樣的無動於衷、麻木不仁,剩下的只是職業的慣性和養家餬口的需要,對工作是被動而非主動,逐漸喪失了對教育的熱忱和愛好之心。這時的工作是一種苦役,是一種督促和驅使,倦怠、懶惰,感受不到工作給自己帶來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但是,為什麼處在同樣的教育環境中,有的人能從教育中感受到快樂,成為名師,成為教育專家,而有的人只能成為勉強勝任的教書匠,淪為教育的工具,教育的奴隸。這時的我們不禁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生活,審視自己的懶惰,反思自己對工作的倦怠。

有人說“一個人,當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並取得成績時,他將是快樂而積極的。但是,如果情況相反的話,他的生活則毫無趣味,且有可能不得安寧”。由此可見,造成以上現狀的原因是:這些教師對自己的教育工作失去了熱情。

熱情就如同生命,憑藉熱情,我們可以釋放出潛在的巨大能量,發揮出一種堅強的個性;憑藉熱情,我們可以把枯燥乏味的工作變得生動有趣,使自己充滿活力,培養自己對事業的狂熱追求;憑藉熱情,我們可以感染周圍的同事,讓他們理解你、支援你,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憑藉熱情,我們更可以獲得領導的提拔重用,贏得珍貴的成長和發展機會。

那麼,教師們怎樣才能獲得工作的熱情呢?正如李鎮西在《教有所思》中說:“愛是教育的前提,但遠不是教育的全部。由愛而昇華為責任——對孩子的一生負責,這才是教育的真諦”。強烈的責任感能喚醒一個教師的良知,也能激發他的工作熱情。缺乏責任心的教師,沒有了積極向上的工作熱情,成就不了事業,只能整日沉溺於“怨天尤人”、懶散倦怠之中;一個充滿責任感的教師,才有可能充分展現自己的能力,享受工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教育離不開責任。責任會讓我們教師自戒勤勉,遠離浮躁;責任會讓我們教師不斷汲取教育的智慧,充滿創造的熱情;責任會讓我們的教師感受教育的美麗,工作的充實,生活的美好,會在不知不覺中愛上教育、愛上教學、愛上孩子。那時候,身為人師的幸福將盪漾在眼眸中,充盈在每時每刻的行動裡,會盡享在風浪中揚帆前行的快樂。所以,我們教師,要在工作中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做一個有擔當的人,成為一個有作為的人,一個快樂幸福的人。

這是我讀了《責任勝於能力》一書的一點體會,以此和大家共勉。

《責任勝於能力》讀後感10

我以前一直認為,工作就是著完成自己的份內事,然後心安理得地拿自己那份工資。工作既是自己的謀生手段,也是個人對社會的一份責任。一個單位員工,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上班下班總是忙忙碌碌,似乎也找不到多少不平凡的業績。讀了《責任勝於能力》這本書,使我受益非淺,也讓我對文中的“責任”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瞭解。那責任到底是什麼?

我認為,“責任”從大道理說,就是一個單位員工,特別是作為紀念館員工最基本的職業精神,從小的來說即一個人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無論你所做的是什麼樣的工作,只要你認真地、負責地擔負起責任,你所做的就是有價值的,你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收穫。

有這樣一個例子。我想大家都知道,我們館自1985建館以來從一個不知名小館到現在成為國內一流及國際一流知名紀念館。特別是20xx年到20xx年這兩年是我館三期工程擴建時期。這兩年管領導一要抓管理紀念館的行政事務,國內外的大小接待,二要參與擴建工程及展陳的重要工作。我最記憶是在20xx年距離新館開館的前兩個星期管領導每天加班到凌晨兩三點第二天還要正常上班。這種工作強度連我們這些70、80後的年輕人想都不敢想更何況管領導們是五十年代呢!真是自嘆不如!我想管領導們多年來工作強度一直這麼大是什麼精神力量促使他們這麼強悍呢?應該是責任二字吧!

這個事例說明這樣一個道理,只有負責任的人,才有資格成為優秀的領導者;缺乏責任心的人,也就沒有了發揮才能的舞臺,成就不了事業的同時,只能整日沉溺於“怨天尤人”之中,這種人將被社會所拋棄。

一個人的工作做的好壞,最關鍵的一點就在於有沒有責任感,是否認真履行了自己的責任。正如書中所說的“假如你熱愛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討厭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地獄”。我們在工作中,就是要清醒、明確的認識到自己的職責,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發揮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難完成工作,認識到、瞭解到自己的責任,清楚自己的職責,並承擔起自己所在工作崗位的責任,那麼工作就由被動轉化為積極主動,這樣才能享受工作中的樂趣。

有些事情不是需要很費力才能完成的。做與不做之間的差距就在於——責任。簡單的說,按時上班準時開會等一些工作上的小事,真正能做到的並不是所有的人。違反單位制度,說到本質就是一種不負責的表現,首先是對自己單位和職業的不負責,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負責的人。一個充滿責任感的人,才有機會去拓展、展現自己的工作能力。

“責任重於泰山”,這是我們經常講的一句話。如果你缺乏責任,單位不會聘用你,團隊不會讓你加盟,同事不願意與你共事,朋友不願意與你往來,親人不願給你信任,你最終將被這個大家庭拋棄。在這個人才濟濟的社會上,有才華的人太多,但是有才華又有責任的人卻不多。只有責任和能力共有的人,才是一個單位發展最需要的。讓我們去好好地品味“責任”二字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