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五年級《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校園 閱讀(2.92W)

教學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下面是應屆畢業生考試網小編整理的五年級《晏子使楚》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能理解課文意思,瞭解楚王是用什麼辦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麼辦法反駁楚王的。理解宴子出使楚國時表現出的聰明、才智和維護齊國尊嚴的思想品質。

4.能複述課文內容。

5.理解句子間的邏輯關係,學習簡單的推理。

  教學重點

能理解課文意思,瞭解楚王是用什麼辦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麼辦法反駁楚王的。理解宴子出使楚國時表現出的聰明、才智和維護齊國尊嚴的思想品質。

  教學難點

理解句子間的邏輯關係,學習簡單的推理。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簡介背景,揭題

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國歷史上曾出現過一個群雄紛爭的春秋戰國時代,其中齊國和楚國是大國,而齊國的強大離不開一個人,此人雖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辯,口才極好,被派到其它國家執行外交任務,幫助齊國解決了許多外交上的爭端,他就是晏子。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預習向大家介紹一下晏子。揭示課題,理解“使”、“楚”是什麼意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注意能讀準生字詞的讀音。

2.檢查讀書情況。

3.讀書,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並做上記號。

4.交流不理解的詞句意思。

5.再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6.你覺得晏子是個怎樣的人?

  三、自由讀文,質疑

1.楚王為什麼要侮辱晏子?

2.楚王怎樣侮辱晏子?

3.晏子怎樣反駁?

  四、解決第一個問題

1.楚王為什麼要侮辱晏子?

自己讀文解決。(楚國國勢強盛,有吞併各國的野心。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齊國,顯示國威,就是要嚇倒齊國,使齊國臣服。)

  五、作業

看關於晏子的故事

板書設計

10 晏子使楚

進城門

見楚王

赴酒宴

  教學反思

第斯多惠說過:“知識是不應灌輸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本課教學能放開讓學生自讀自悟,最大限度地還給學生較多交流討論,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時間。“朗讀表演”等形式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多讀書,通過讀書,感受到晏子的智慧。當學生真正感受到晏子語言的妙處時,讀起來一定是津津有味,愛不釋手,越讀越想讀,甚至會拍手稱快,拍案叫絕的。在此基礎上,通過表演又加深了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對其中蘊含的情感有了切身的體會,在動態的思維與活動中,提高對語言的感悟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學 生 達 標 情 況

班 級

上 課 人 數

達 標 人 數

達 標 率

矯 正 後

達 標率

5.1

36

34

94%

100%

  第二課時

  一、複習

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二、深入學習課文

1.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

(從第三、四、五自然段中畫出晏子言行的句子,可引導學生把楚王三次對晏子的侮辱連起來,做比較、分析,梳理出楚王策略和情緒的變化。第一次,就晏子身材矮小發難,這是抓住晏子體形弱點進行侮辱,楚王心中很得意。第二次,楚王以貌取人,加大侮辱的程度,辱罵晏子無能,侮辱點由外而內,由晏子個人延伸到齊國,楚王心中已經惱怒。第三次,在前兩次失敗後為挽回面子所作的更重的辱罵,採取迂迴戰術,不再直接對晏子,而是虛擬捉盜賊事件侮辱齊國人的人品,楚王心中既得意又狂傲。)

2.晏子是怎樣反駁的?

(晏子第一次對楚王侮辱的反駁:不是直白地表示不鑽洞,而是用無漏可擊的推理判斷讓對方服輸。“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先肯定兩點:一是“這是狗洞”,二是“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進而依兩個肯定的判斷讓楚王去推理,使楚王不得不大開城門迎接晏子。第二、三次反駁可由學生獨立地領悟。要鼓勵學生有創意地理解,以發展思維的獨創性。比如閱讀晏子第二次反駁,可能有的學生會領悟到,晏子反駁不僅有力,而且很藝術。楚王說齊國沒有人,是指沒有人才。晏子以故意沒聽懂以及誇張和取笑的.方法反駁楚王。當楚王更明確侮辱晏子和齊國時,晏子裝作為難,提出撒謊和說實話的請求,然後用貶低自己為“最不中用”的人,鞭撻楚國為最下等國家。這中間有裝傻、自貶、取笑、賣弄,在嘻笑之間一步一步地把楚王引到尷尬的地步。第三次反駁更為藝術,採取將計就計的辦法,不揭露楚王的栽贓,而是以橘生淮南淮北結不同果實為例,說出一個結論:水土不同,結果不同。再用這個事實去評價盜賊這件事,這是守中有攻:楚國是生養盜賊的國家。)

3.小組討論交流,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記下來,待全班交流時共同解決。

4.全班交流。(指定一個小組回答,其他小組作補充。)

5.楚王聽了晏子的話是怎樣做的?為什麼“只好”這樣做?

楚王在才智過人的晏子面前弄巧成拙處於被動尷尬的境地,對晏子毫無辦法,不敢不尊敬晏子了。

6.為什麼楚王不敢不尊敬晏子了?

楚王領教了晏子的聰明才智,不敢再生侮辱、取笑宴子的念頭了。

7.小結:楚王仗勢欺人,想顯示一下自己國家的威風,侮辱晏子,實質是侮辱與楚國平等的齊國,晏子每次都能因勢利導,逼楚王於被動地位,維護了國家的尊嚴。

8.進一步理解晏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的這種精神在今天有什麼重要意義。

9.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表演《晏子使楚》的故事

  四、學生分組表演,教師引導學生評價,可從語言、神態、動作等幾方面評價

  五、作業

複述故事。

板書設計

10 晏子使楚

進城門——推理——狗國

見楚王——誇張——下等國

赴酒宴——打比方——風氣不好

  教學反思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陣地,他們才是課堂的主人,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就需要教師能創設富有情趣教學活動,枯燥的讀背,學生肯定要喪失興趣,他們喜歡新奇事物,喜歡展示自我。表演是孩子喜歡的節目,為了演好角色,學生就必須主動去讀課文,揣摩人物的心理,設計符合人物身份的的動作。這是一個需要多種才能的綜合活動,需要學生髮揮創造能力。師生的關係完全是平等的,教師只是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