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梅花魂教學設計(精選5篇)

校園 閱讀(8.45K)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梅花魂教學設計(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梅花魂教學設計(精選5篇)

  梅花魂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瞭解梅花高尚品格,學習梅花的品格,陶冶自己的情操。

2、理解梅花魂,從外祖父愛梅花中,體會華僑熱愛祖國眷戀祖國的心情。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從外祖父的語言、行動中,進一步理解和感受人物的情感。

  【教學重點】

抓住文章的主要人物的言行及文章線索,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1、收集讚美和描寫梅花的詩文,以及歸國華僑為國家做貢獻的事例。

2、準備《思鄉曲》的音樂磁帶。

  【教學時數】

1課時。

  【設計理念】

本文通過作者回憶自己和外祖父在國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經歷,表達了對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懷念,熱情讚頌了老一代華僑眷戀祖國,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全文以梅花為線索,抓住外祖父的語言、行動、具體生動地講師述一段催人淚下,感人至身的故事讓讀者從中受到啟迪和薰陶。

  【教學流程】

一、激趣匯入、揭示課題

1、師:古今中外許多文人墨客,寫下許多詩句讚賞梅花。談談你收集到的詩句說說這是為什麼?

生:背《墨梅》《梅花》等古詩。

生:傲雪經霜、不畏嚴寒,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2、過度:

師:有一位身處異國的華僑老人,他一生酷愛梅花,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學習《梅花魂》後,你就會理解老人的感情。

二、指導自學,自主讀書

1、師:讀了課題,你想知到什麼?

生:圍繞梅花講了那些事?題目中“魂”是什麼意思?

﹙培養學生積極動腦,提出問題,設法解決問題,培養探索精神﹚

2、學生自主讀書、合作交流:

(讓學生邊讀邊想,讀後交流,給學生讀書的時間、空間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體體驗)

三、交流體會、深入理解

1、暢談讀書體會,探索人物的情感世界。

(培養學生組織語言努力及理解、表達能力)

2、答疑討論:

⑴她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

⑵一箇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域裡,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⑶外祖父把梅花當做什麼象徵?

⑷中華民族的精神是什麼?

四、感情朗讀、體會情感

播放樂曲、分角色讀。

五、課堂拓展、豐富知識

1、彙報自己知道的古人思鄉的詩句。

2、閱讀欣賞:

雪梅爭香未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香,

雪卻輸梅一段香。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有雪,

支梅並作十分香。

  梅花魂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並會寫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誦、小組討論理解課文的內容,積累讓自己感動的詞句,體會作者情感表達的真摯細膩。

3、感悟課文中人物對祖國和故鄉的深深思念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內容。

教學難點:感悟課文中人物對祖國和故鄉的深深思念之情。

  三、教學方法

情景設定法、朗讀法、問答法、小組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都學習過哪些和梅花有關的詩歌呢?哪位同學能為大家大聲朗誦一首?(學生舉手朗誦)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鬆、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和梅花有關的課文——《梅花魂》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課文,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教師在多媒體上出示重點字詞進行指導:“分外”的“分”讀fèn,“抹淨”的“抹”讀mā,“低頭折節”的“折”讀zhé。“幽”的筆順是豎、撇折、撇折、點、撇折、撇折、點、豎折、豎。“甚”的最後一筆是豎折。“衰”字寫的時候要與“哀”加以區別。

2、學生出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完課文,哪位同學來說說本文主要講了哪些事情?

明確:一共寫了五件小事,外祖父教“我”讀唐詩宋詞時,讀到思鄉詩時會落淚;因年齡大不能回國時,竟像小孩子一樣嗚嗚地哭;因為“我”弄髒墨梅圖而發脾氣;臨走送我墨梅圖;到船上送我帶著梅花的手絹等。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1、學生舉手朗讀1—2段,並說一說,這一部分講了什麼事情?外祖父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明確:外祖父教“我”讀詩,目的是使“我”從小受到民族文化的薰陶,因為,唐詩宋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它滲透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同時,借讀這些詩詞,寄託自己對祖國的思念之情。

2、繼續朗讀第3段,並回答:這一段最後說“我又害怕又奇怪”作者奇怪什麼呢?

明確:我奇怪的是,一向慈祥,也不甚在意我擺弄古玩的外祖父,為什麼會這麼在意那副墨梅圖。

3、第3段對外祖父有哪些細節描寫?有什麼作用呢?

明確:對外祖父動作的細節描寫──“用保險刀片輕輕颳去汙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淨。”從外祖父動作中可以看出,梅花,在他眼裡,不僅僅是梅花,而且是祖國的象徵,值得他用全身心去愛。

4、全班分成學習小組,研讀剩下的部分,學生討論分享自己感動的詞句並分享。

明確:

①“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書房裡,鄭重地遞給我一卷白杭綢包著的東西。”

臨別送給親人的禮物,外祖父選擇了墨梅圖,更可見梅花在他心中的分量,梅花上面有他無法割捨的情愫。

②“這梅花,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花……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外祖父這段話說了三層意思,開始他讚美的是梅花的精神,接著他讚美了中華民族出現的有梅花精神的人,最後他想說的是,一箇中國人,要有梅花的秉性。外祖父對作者這樣說,是要她也成為有梅花精神的人。外祖父這段話,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他漂泊海外,卻沒有改變中國人的本性,依然那麼熱愛祖國,其實,他就是一個有梅花精神的中國人。

5、閱讀全文,文中一共幾次寫到外祖父的.眼淚呢?表現了外祖父的什麼情感呢?

課文三次寫到外祖父的眼淚,讀詩時無聲地落淚,不能回國時嗚嗚地哭泣,送別時淚眼朦朧。外祖父這三次落淚,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國返鄉的強烈感情,所謂葉落歸根,年紀越大,這種情感越強烈。從眼淚中我們感受到,不能回國已成為他心中刻骨銘心的痛,最終成為他終生的憾事。

(四)拓展延伸

這篇課文叫《梅花魂》,誰來說說這篇課文題目中的“魂”指的是什麼呢?

明確: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歷經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的精神,這也正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五)小結作業

小結:課文重點表達了外祖父對祖國的熱愛、眷戀之情。一個個小故事,為我們勾勒出了一位摯戀祖國的海外遊子形象,梅花與老人交相輝映,融於一體,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教師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結束本課。

作業:

1、朗誦課後的詩歌《故鄉》,體會詩歌中的感情,下節課與同學們一起交流。

2、如果你也是離家很久的遊子,請你寫一封家書給父母,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五、板書設計

  梅花魂教學設計3

  設計理念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強調讀者與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本設計力圖在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利用文字提供的教學空間,最大限度地開發教材資源。開發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思想情感,對課文內容進行補充、拓展,與作者、文字進行深入對話,通過有感情朗讀訓練使學生深入感悟文章的內涵。同時,以生動活潑的課堂組織形式,藉助網路資源,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深刻體會梅花的象徵意義及華僑老人對祖國的深沉的眷戀之情。

2、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重點句段,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瞭解作者的表達方式。

3、品詞讀句,積累拓展文字,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4、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文章的思想內涵。

5、教學難點:理解梅花的象徵意思,體會外祖父在愛梅花、送梅花圖中,所寄託的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媒體

硬體媒體:計算機、投影儀 軟體媒體:文字、梅花圖、音樂

  教學步驟

(一)激情引趣 匯入新課

師:(導言)“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從苦寒來”。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讚賞過梅花?欣賞過嚴冬裡的那一枝獨秀的花之傲骨?詩人王安石、陸游、畫家王冕,甚至我們的開國領袖毛澤東也曾寫下詞句盛讚過她。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梅花魂》,讓我們走進作者的心靈深處,感悟梅花的的深刻喻意。(板書課題)

師:(談話回顧)通過上節課的初讀課文,你認為本文就是單純的在寫梅花,讚美梅花嗎?那麼文章主要寫了什麼內容呢?

生:回答。

師:板書(外祖父 、喜愛梅花、思念家鄉)

設計意圖:揭示課題,回顧文章主要內容,從而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以美的導語,刺激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生興趣,把學生自然地帶入學習內容中,使學生樂學。

(二)自主探究 整體感知

師:過渡語,引導學生找出外祖父的言行使幼時的她產生哪些不懂的問題。

生:快速瀏覽課文,說說作者當時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生:彙報

師:小結,問:作者後來讀懂了老人的心了嗎?從文章哪兒可以看出她懂了?

生:回答,引出最後一段。

設計意圖:提出問題初步理解最後一段;從學生主體出發,在文字內容的基礎上,自覺提出問題,為下一步的深入探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體驗情境 昇華情感

師:有感情讀最後一段,體會作者的心情,感受老人曾經的胸懷。

生:自由讀課文,找出表現老人喜愛梅花,思念家鄉,眷戀祖國的詞句,用筆劃上,思考後做批註,然後,相互談感受。

生:向全班談感受。

師:重點指導(1)第三段的描寫(出示課件中的墨梅圖及重點句)指導感情朗讀,進行細緻刻畫人物的寫法指導。師重點指導(2)第十三段外公說的關於梅花的品格的那段話。(課件出示重點語段和雪中梅花圖片)教師指名讀文。

師:從這段裡,你讀懂了什麼?

生:彙報。

師:你覺得像梅花一樣有民族氣節的人物都有誰?

生:彙報古今民族英雄。

生:繼續彙報從哪些地方看出外公眷戀祖國的。

師:引出“血色梅花”講解其深刻含義(播放《我的中國心》樂曲)。

生:體會、感受。

師:(過渡語)漫漫幾千年的中華史有氣節的人物屢見不鮮,怎麼又能說得清、道得完呢?讓我們再飽含深情地讀一讀這段吧!

師:指導有感情朗讀。

設計意圖:深入文字,理解內容;第三段內容學習;理解第十三段關於梅花品格一段話;讓學生由樂學到會學,掌握讀書方法,養成良好讀書習慣;適時進行寫作方法的滲透,提高學生用語文的能力;創設情境,以讀為突破口,理解文章重點語句;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意在補充資訊、拓寬視野,對課文內容進一步加深理解;意在緊扣一個“魂”字,層層推進,啟迪學生感悟“魂”的深刻含義。理解外祖父的愛國心。創設情境昇華情感。

(四)適時訓練 拓展延伸

師:(過渡語)載著無盡的思念的船遠去了,我們彷彿聽到了老人心中要回國的呼聲,作者成年後含淚寫下這篇文章裡面寄託了多少對外公的思念與讚譽!每當作者看到那墨梅圖手絹,作者彷彿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你能替她說出來嗎?

師:課件出示(每當 彷彿看到 想到 )

生:寫作訓練。

設計意圖:利用文字資源,適當拓展延伸,讓學生在學習閱讀的過程中,情動而辭發,提升表達能力,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真正體現新課程理念。

(五)歸納總結 入情悟理

師:(結束語)歲月無情,外公走了,老人終究沒有回到他魂牽夢繞的故鄉,“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請讓我們永遠銘記梅花魂,願同學們都成長為一位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中國人!

設計意圖:依據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強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讓文字資訊內化為情感體驗。

  梅花魂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通過品讀重點詞句理解課題“梅花魂”不僅指梅花精神,也象徵了中華民族的氣節,象徵外祖父一顆眷戀祖國的心。

2、創設良好氛圍,體會外祖父深沉的眷戀祖國之惰,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3、採用對比、聯絡上下文、結合近反義詞方法、舉例子的方法,理解“秉性、朦朧、氣節”等詞語。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式,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

  突破方法

自讀自悟、整體感知;啟發點撥、提出問題;討論交流、昇華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解題釋“魂”

1、課前交流梅花材料,。

2、板演“魂”字,指導寫法。

3、解釋“魂”義,質疑引趣。

我們知道課題中的“魂”字就是精神的意思。那課文中的梅花具有怎樣的精神呢?

  二、自讀課文,多元感知“魂”

1、生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感受最深的句段,相機疏通詞句。

(朦朧-蒙 秉性 眷戀 衰-哀 稀罕 玷汙 鄭重)

  三、品讀重點段,感悟“愛國魂”

(一)感受梅花的形象品格,體會“梅花魂”

1、同學們,課文中哪一段向我們具體講述了梅花的精神?(出示13小節內容)

2、指名讀,齊讀。什麼是“秉性”?

3、在自由輕聲讀一讀這段外祖父的話,文中那些句子介紹了梅花的秉性?(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

4、指名讀,學生評議。

5、課件演示“梅花傲雪”。看,這就是梅花,它在百花凋謝時凌寒獨放,它在寒霜雪雨中昂首盛開。難怪外祖父要這樣讚美它,讀—— 難怪外祖父要如此喜愛它,讀—— 也難怪那麼多的文人墨客去吟誦它,讀——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毛澤東)

紅梅不屈服,樹樹立風雪。(陳毅)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元.王冕)

6、面對這聖潔的梅花,你認為它的秉性是什麼?出示詞語學生齊讀(傲然不屈、臨危不懼、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頂天立地、一身正氣、永不言敗、奮勇直前、堅守信念、無私奉獻 ),這就是梅花的秉性,這就是梅花的魂啊!這就是外祖父喜愛梅花的原因。

(二)感知梅花的象徵意義,體會“民族魂”

1、(1)外祖父僅僅在歌頌梅花嗎?在讀讀這一段,你又有什麼新的發現?出示句子——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經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舉例理解“有氣節”,生接著往下說。

(2)再來讀讀這些詞語讀著這些詞語,你彷彿看到了那些歷史人物?理解“有氣節”。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頭可斷,氣節不可丟。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2、這些鐵骨錚錚,堅強不屈的人物,就像這梅花一樣,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所以外祖父說——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經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

3、、祖父眼裡這已不是平常的梅花,分明是英雄的化身。漫漫幾千年的中華史,有氣節的人物怎能說得清,道得完呢?讓我們飽含深情再讀這段吧。

4、這些有氣節的人物代表的僅僅是自己嗎?對,他們代表的是我們中華民族,代表的是我們偉大的祖國。(引說)因此,外祖父讚美梅花,就是——讚美祖國,外祖父喜愛梅花,就是——熱愛祖國!

(三)揭示“儲存”的真正含義,體會“愛國魂”

(1)在離別的前一天晚上,外祖父送我他最寶貴的畫,讓我好好儲存。他讓我儲存的到底是什麼?(愛國心,不但自己愛國,還希望下一代愛國,教唐詩宋詞的真正用意,送我們回國的目的;梅花秉性,他想讓我銘記這樣一句話“出示一箇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裡,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告訴自己要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也外孫女牢記要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

(2)讓我們再一次用心去讀讀這意味深長的話語,觸控老人那顆赤子心。

(3)正所謂“一言一語總關情”文中還有哪些句子能讓你感受到外祖父的愛國情呢?請同學們找一找,劃一劃。

  四、回讀全文,深化“愛國魂”

1、一哭,吟詩思鄉情更切

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常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

(1)課件出示詩詞,指名讀。

(2)誰能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幾句詩所表達的情感?詩句字字寫的都是鄉思,鄉愁,怎能不勾起外祖父那思念祖國的一片深情呢!他由詩句想到自己,想到了久別的祖國,因而潸然淚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3)讓我們試著讀出這份思鄉情。

2、二哭,不能回國淚滿襟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一樣,“嗚嗚嗚”地哭了起來……

(1)引讀句子,交流感受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當外祖父知道自己不能回到魂牽夢繞的祖國時,他竟像小孩子一樣——“嗚嗚嗚”地哭了起來……

(2)想象寫話,走進內心

看著這個省略號,在痛哭之後他可能茶不思飯不想 ;可能徹夜不眠,垂淚到天明 ;還可能—— 還可能—— 望著那心愛的梅花圖 眺望祖國的方向,他會想起什麼—— 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播放歌曲《思鄉曲》。

(3)誦讀古詩,昇華情感

如畫的風景,淳樸的人們,白髮蒼蒼的妻子,那梅花的風姿……看不到了,所有的這一切,他再也看不到了,那動聽的笑聲,那熟悉的鄉音……聽不到了,再也聽不到了,耳邊迴盪的只有那催人淚下的詩篇,再讀前文古詩詞

3、三哭,離別送絹寄心願

“想不到淚眼矇矓的外祖父也隨著上了船,遞給我一塊手絹——一色雪白的細亞麻布上繡著血色的梅花。”

(1)在離別的瞬間,外祖父的心情怎樣?(傷心,痛苦)你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來?為什麼外公這麼傷心、痛苦呢?

(2)看著親人離去,想到自己不能回國,外公心如刀絞,此時此刻,他遞給我一塊繡著血色梅花的手絹,其實他想真正遞給我的是什麼?(外祖父眷戀祖國的心,濃濃的思鄉情,一份希望)

(3)瑟瑟的寒風中老人含淚送別,充滿希望的他會對我說些什麼?千言萬語匯成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出示一箇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裡,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五、品味話語,昇華“愛國魂”

1、指讀重點句:“一箇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裡,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2、引讀重點句。

漂泊異鄉的外祖父遇到外國人欺凌時,他會對自己說——

回到祖國的作者歷經種種磨難時,她會對自己說——

在我們學習落後時,在我們比賽失利時,在我們生活不如意時,我們要高聲對自己說——

3、總結:梅花有“魂”,魂系每一箇中國人;做人更要有“魂”,魂能直起你的腰桿。讓我們記住這盛開的梅花,這感人的愛國情,記住這句做人的準則——“一箇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裡,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梅花魂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會認“魂、葬、玷”等13個生字。

2、通過有感情朗讀,體會海外遊子漂泊他鄉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並揣摩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3、通過隨文練筆,積累並活用課文中的詞句。

  教學重、難點

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通過介紹梅花的內容感受外祖父眷戀祖國的情懷。

  教學流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一篇與梅花有關的課文。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昨天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這篇課文的生字詞可不少,你們都能讀正確了嗎?指名讀,跟讀。

出示:抹淨玷汙稀罕

衰老眷戀秉性

縷縷幽芳頗負盛名

葬身異國

指導“葬”的書寫,認識“葬”的演變過程,培養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2、看來同學們真的預習得不錯,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作者在文中回憶了外祖父生前的幾件事嗎?誰能試著用最簡練的語言概括出來?

三、細讀品味,體會情感

下面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看看課文中的哪些語句或段落你還讀不明白?找到讀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標記,一會兒我們來交流。

交流:

質疑。

這些問題比較多得集中在了第2、4兩件事中,下面就李老師就留給大家3分鐘的時間,請同學們靜下心來默讀課文的第2、4件事,看看通過讀書,你能解決哪些問題?還可以拿起筆來快速地寫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同位之間互相交流一下學習收穫。

(一)品味梅花魂

1、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出示第3自然段。交流。

(1)出示:“有生以來……玷汙得的嗎?”

結合“玷汙”“訓斥”,指導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朗讀。

(2)出示:“訓罷……慢慢抹去。”

結合“輕輕颳去”、“慢慢抹淨”感受外祖父對墨梅圖的珍愛。

(3)這段話字裡行間都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外祖父對梅花的那份珍愛,誰能體會著再來讀一讀這段話?

課文學到了這裡,你的腦海裡又產生什麼疑問了嗎?

2、是啊,一幅墨梅圖有什麼稀罕的,竟然讓外祖父這樣珍愛,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誰從課文中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出示:這梅花……秉性才好。

指名讀。談理解。

出示:這梅花……有骨氣的!

引導過程:

(1)比較去掉三個“最”字與原句的不同。

(2)請你用一個詞、一句話或一句詩來讚美梅花。

是啊,凌寒傲雪、堅強不屈,這就是梅花的秉性,這就是梅花的精神。就讓我們通過朗讀來讚美梅花吧。

3、因為梅花凌寒傲雪,堅強不屈,歷代文人墨客賦予了她人的品格、人的風骨、人的意志、人的精神。

出示:幾千年來……秉性才好。

(1)指名讀。讀了這段話,你都想到了我國哪些有氣節的人物?

(2)學生讀完後,追問

追問1:你想到了誰?追問2:你為什麼會想到他?

(3)在中華上下五千的歷史的長河中,有氣節的人物絕不僅僅就這幾位,無論是留下名字的“有名英雄”,還是沒留下名字的“無名英雄”,中國大地的的確確培育了許許多多有氣節的人物——(全班齊讀)

(4)我們再來看課題,這裡的梅花魂還僅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嗎?

4、外祖父在說這段話的時候,又是在表白著自己怎樣的心願呢?不只是在告誡自己,更是在提醒鶯兒,作為一箇中國人,絕對不可以失去中華民族的精神。齊讀。

四、隨文練筆,感悟愛國心

1、外祖父終因年齡大了而不能回國,在臨別前,外祖父將這幅珍愛的墨梅圖和梅花手巾贈給了鶯兒,從這裡你能感受到這梅花在外祖父心中,還僅僅只是梅花嗎?它還代表著什麼?

是啊,就在即將分別的那一刻,外祖父忽然想起,他想要在那繡著血色梅花的手絹上寫些什麼?他會在上面寫些什麼呢?

五、小結

同學們,你們通過讀書發現了問題,又通過讀書自己解決了問題,你們真不簡單。在以後的學習中都可以運用這種方法。

六、作業

1、摘抄積累課文中自己最受感動的語句。

2、閱讀《月是故鄉明》,再次走進作家陳慧瑛,感受他們的愛國情懷。

  板書:

梅花魂(精神)

中華民族的精神

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