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中國低碳經濟讀後感

校園 閱讀(1.92W)

地球氣溫日益升高以及氣候變化給人類帶來的影響,氣候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任何變化都會對自然生態系統以及社會經濟系統產生影響。目前面對日益惡化的氣候現象,它的負面影響更受關注,因為不利影響可能會危及人類社會未來的生存與發展。

中國低碳經濟讀後感

現今低碳經濟成為熱點問題,今年世界環境日6月5日,中國的主題就是“低碳減排,綠色生活”,作為一名地球人和中國人,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肩負起應有的責任與使命,共建我們的綠色家園。

讀了低碳經濟一書,使我認識到了低碳經濟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且要研究低碳經濟也是有很多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

也許,很多人到現在還沒有弄明白全球氣候變暖等環境討論會議和自己沒有多少關係,但實際上,當全球的政治精英們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為人類爭取最後一個機會時,地球逐漸變暖已悄悄地走近了我們。現在大家都覺得天氣預報越來越不準確了。怪異的天氣總是違反規律,讓人難以捉摸,以前所謂的規律總是被現實改變,

2009年11月初的鄭州,秋天似乎根本不願離去,太陽溫暖,綠樹蔥蘢,大街上還能看見穿短袖的人。但11月10日,氣溫驟降,當晚突降暴雪。11日晚9時10分左右,大雪漫天中,突然電閃雷鳴!12日,鄭州降雪量和積雪深度均創下“歷史新高”—超過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一日最大紀錄。

2010年的4月14日,到洛陽參觀牡丹花會的遊客們都會因看到雪中牡丹這一“奇觀”而驚歎不已,而在這天的前後幾天,洛陽都是陽光明媚,春意甚濃。

全球暖化,不僅帶來了沙塵,還有暴風雪、寒流,暴雨、熱浪等等極端天氣接踵而來。專家預測,全球氣候還會進一步變暖,並且變暖的幅度有可能加大,美國的《科學》雜誌,刊登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稱2009年之後,至少有一半的年份,全球平均氣溫將超過歷史上最高的1998年,將有更多的極端天氣頻繁出現,人類不得不面臨南北半球冰火兩重天的考驗。人類如果不重視環保,到本世紀末,平均氣溫最多將上升6.3攝氏度,這是一個怎樣可怕的數字?簡單講,如果平均氣溫上升3攝氏度,僅在亞洲,每年就有700多萬人,面臨洪水侵襲。如果氣溫上升4攝氏/度,全球就會有30多億人,面臨缺水問題。

去年入秋以來,我們雲南盛西南華南等部分地區發生了嚴重乾旱。因乾旱造成飲水困難的人數已達2271萬,其中旱情最嚴重的雲、貴、川、桂、渝五省份達1805萬人;我國耕地受旱面積1.14億畝,其中,作物受旱面積8796萬畝(重旱2798萬畝,乾枯1381萬畝);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612萬畝。其中西南五省份耕地受旱面積達9654萬畝,佔85%。除了乾旱、氣候反常、全球變暖之外,水資源短缺、居住環境惡化、經濟損失加劇 、海平面上升、 人類健康受威脅、 物種變化加劇等等。

面對全球暖化的大危機,我們也要為保護自己的生存環境而努力。我們不能阻止氣溫的上升,不能控制兩極冰川的融化,不能避免雲南的乾旱。因為它們是已經發生的事實了,我們只能儘量減少災難對我們造成的影響。

發展低碳經濟、構建低碳城市不僅是政府、專家的事,積極樹立低碳生活理念也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低碳經濟”不僅意味著製造業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汙染的落後生產能力,推進節能減排的.科技創新,而且意味著引導公眾反思哪些習以為常的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費能源、增排汙染的不良嗜好,從而充分發掘服務業和消費生活領域節能減排的巨大潛力。低碳生活,是一種自然而然去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我們應該積極提倡並去實踐,注意節電、節油、節氣、垃圾回收以及綠色出行,從點滴做起,從身邊的每個節能細節做起。很多低碳生活方式,大家都是可以做到的,即使是再小的一份力量,都是對發展低碳經濟、構建低碳社會的一種支援。

我們要實現巨集大的節能降耗戰略,或許要取決於很多細微之處。人們應看到,這“細微之處”不只是製造業、建築業中許多節能技術改進的細節,也包括日常生活習慣中許多節能細節。

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為保護全球氣候做出新貢獻”的科學發展決策,變為全民的實際行動。發展低碳經濟,是中國的“世界公民”責任擔當,也是中國可持續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難得機遇。因此,倡導低碳經濟、改善生活方式,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