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中語文《寡人之於國也》教學設計範文

校園 閱讀(1.76W)

文言文教學容易走向兩個誤區:

高中語文《寡人之於國也》教學設計範文

1,把文氣貫通的文章、情思充沛的文學作品和豐贍深邃的文化作品變成古漢語學習資料;

2,割裂文章整體圓融感,形成操作上的文義簡單串講。

漢語,因秦始皇統一文字而成為一種橫跨二千多年時空而從根本上不會阻隔古今交流的語言,這就形成了古漢語與現代漢語可以融會貫通的局面。文言文是經歷幾百年上千年時空的淘洗留存下來的漢語文學文化文章精品,其中蘊涵著豐富的漢語獨特魅力、美感、語感以及中國文化感悟,宋代鴻儒張橫渠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先聖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的讀書理想,可以在學習文言文中得到體現;當大量的或者是拙劣的翻譯文字充斥書坊課堂的時候,未受別種語言侵襲的純潔的文言文當是中國人的最後的語言之根,這是我們獨特的文化心理、思想感情、思維方式的最後防線。因而,文言文教學要以誦讀為切入點,把文言文當文章讀,還先賢文章以文氣。這是我避免第一個誤區的方法。

避免第二個誤區的方法是:尋找能夠“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把握文章內容的神,啟用學生思維,使學生的思考從無序走向有序,閱讀理解從迷惑於文言和現代文的差異走向感悟到文言文的內涵。

甲誦讀式教案

教學目標:

1,讀準字音,不丟字,不添字。

2,讀出標點、句段的停頓。

3、讀出文言虛詞的語氣。

4,讀出文章情節內容的意味。

5,積累文言字法詞法句法。

教學重點:

1,文言詞語語氣的.把握和誦讀。

2,從文言虛詞的語氣推斷人物心理。

教學原則:

以學生誦讀為主要課堂活動,以教師點撥控制為主導,以誦讀啟發學生思維為訓練主線。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文

教師範背一遍文章,學生齊讀兩遍,教師聽音,糾正字音。(在讀、聽中進行字音教學,省時高效)男生齊讀,女生合書聽,默譯,女生讀,男生亦然。(聽譯訓練,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整體感知能力,為下面的譯文打下基礎)

二、譯文

原則:字求其訓,句索其旨。運用二把法:

1,把註釋搬上課文。

2,把問題提給老師、寫在紙上交給老師或寫在黑板上。(本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提問中,教師決定點撥的重點)

三、講文

多媒體展示課文中“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固定用法、重要句式”的課件,學生做筆記,教師針對學生口語提出的、寫在紙條上黑板上的問題補充講解。(由於時間關係,多媒體展示環節可放到自習課或晚自習,課上只對提問進行點撥)

四、作業

在筆記本上整理多媒體展示的文言文字法詞法句法。

第二課時

一、誦文———教師點撥示範:

師誦第一段,要讀出“也、焉耳矣、亦然、何也”中梁惠王的自誇、指責的語氣。

學生齊讀,體會以上文言虛詞的讀法。

提問:從這幾個文言虛詞讀法上看,梁惠王當時的心理是什麼樣的?

資料:孟子曾三次見梁惠王。第一次: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第二次:梁惠王立於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對曰:“賢者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課文是第三次。〔可以用多媒體展示〕

提問:孟子三次見梁惠王,三次關係的遠近不同,請同學們概括一下都是什麼關係?

明確:朋友、主僕、君臣。

提問:第三次既是君臣關係,孟子還敢不敢向梁惠王直接談“王道”思想?明確:不敢。

提問:孟子運用了什麼方法勸諫?明確:設喻。

提問:那麼,此時梁惠王和孟子的心理各是怎樣的?

明確:梁惠王:自誇、指責;孟子:曉自身安危,運用婉曲方式勸諫。

二、誦文———學生自主學習

(一)把學生分成四組,課文按2-4、5、6、7段分成四部分,每組承擔一部分。經過組內集體誦讀後,推選一人示範誦讀,一人揣摩孟子心理,一人補充點評。

(二)師分部分點評、朗讀、背誦。

(可以展示多媒體課件)

〔2—4段〕擇喻:好戰走或或則何如?(平緩地講述、描繪情形)

誘入:不可直—耳—也。(脫口,遲疑)

欣慰:知此無望—也。(少許感嘆,少許暢快)

〔5段〕也①句末語氣詞,表判斷或肯定疑問②句中停頓③副詞,片刻例:“來也匆匆”;讀音ye(開口響亮)

農谷也

池 魚鱉也

山林 材木也(肯定)

是……也(判斷)

王道之始也(多些感嘆,多些暢快)

(6段) 矣: ①語氣詞,表完成“了”②表感嘆③表命令請求;讀音yi(低沉搖曳)

宅 樹桑 衣帛矣

畜 有時 食肉矣

田 有時 無飢矣

教 義 不負戴矣(感慨之極)

未之有也(暢快之極)

〔提問:“未之有也”與“未有之也”讀法的區別?〕

點評:“之”既是前置的賓語,又有舒緩語氣作用,重音停留在“有”上,表現了暢快之情。

〔7段〕焉:語氣詞(感嘆強調暢快總結)讀音yan(平穩滿足)

食人食———檢,餓莩———發(對比);非我也,歲也,非我也,兵也(類比)

〔對比、類比的後一句要讀得抑揚頓挫,音調稍高稍長〕

無罪歲,斯———焉(政治理想實現後的愉悅滿足)

三、梁惠王的心理(可以展示多媒體課件)

王道之始:養生喪死無憾(距離小,要達到);王道之成:衣帛食肉不飢不寒(前景美,吸引人);王道之阻:罪歲(相對照,愧疚生)這篇文章盜鏈自。我。愛。語。文。/(規模。最大內容。最全。分類。最細的公益語文教學網站)。

四、孟子的“文氣”

提問:為什麼在“戰喻”和“王道之阻”語段不用或少用語氣詞?

明確:“戰喻”是敘述,描繪形象,而語氣詞長於感情的抒發;“王道之阻”是對梁惠王的指責,照應開頭。對梁惠王的指責,孟子運用了對比、類比、整句,更顯氣勢,並且形成短促有力的語流。

提問:文中“王道之始、之成、之阻”中,顛倒“也,矣、焉”三個語氣詞的順序可以嗎?

明確:不可,因為“也”表示輕快感情(《醉翁亭記》中20多個“也”字寫“樂”),“矣”表感嘆、暢快升級,“焉”字一般用於滿足式的感嘆暢快,有總結強調的作用。這樣用,反映了孟子談話內容的層次感和思想感情的加深。

提問:有人評論:“讀孟子文,令人感到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銳不可當”。請你總結一下,本文是如何體現這種文氣的?

明確“1,文言語氣詞的分層運用。2,排比、對比、類比、整句的運用。

五、作業:

想像式翻譯課文,補上樑惠王和孟子的心理活動。

乙理解式教案

教學目標:

1,同前“誦讀式教案”。

2,理解文中孟子的民本思想。

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文章關鍵字詞語義的把握和關鍵問題的理解來把握文章中心。

教學原則:

教師提出“牽一髮動全身“的問題,促使學生思考,達到深刻理解文章的目的。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與誦讀式教案同。

第二課時

解文:北宋哲學家程頤認為,孟子論王道的文章沒有超過這篇的。同學們思考一下,文章359個字,有多少個“民”字?梁惠王講了幾個,孟子講了幾個?

明確:共有7個民字,梁惠王講了3個,孟子講了4個。

提問:根據文章內容,請給每個“民”字前加上定語。

(把學生分成幾組,分別討論,然後,每組推選中心發言人發言,大家討論)

教師分段明確:

(一)梁惠王之民

1,青壯年之民

梁惠王乃好戰之君,因此,“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這句話中的“民”字,應做“青壯年男子”理解。朱熹是這樣解釋的:“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給其老稚不能移者”。朱子解釋的著眼點在留下的老幼,注意的是老幼的不能行走。若真是為了救災,根本不必要移民,而且,移民涉及到家庭倫理等社會穩定的諸多因素。梁惠王的一切決策都要以戰爭為指歸。

2,明:全體之民;暗:青壯年之民。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中的民,實際上已包含了兩層含義,在聽者看來,是指全體

老百姓,但梁惠王這個與孟子一見面就談“以利吾國”(利,蓋富國強兵之類,朱子注)的“好戰之君”,其心思指的是青壯年男子。

(二)孟子之民(偷換概念)

1,全體之民

“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中的“民”,孟子順著上文梁惠王所說的“民”的含義,講成全體老百姓。

2,“生與死”之民即青少年與老年百姓

在“王道之始”中講民的“養生喪死”,從“生與死’中,我們可以看到,這裡的民可分成兩類,一類是“生”,即青少年,一類是“死”,即老年人。

3,五十、七十之民

黎民在“王道之成”中,孟子多次強調“五十者”“七十者”,意在指民中的老者,也就是“王道”的關鍵是“老者之養”;黎即黑,黎民,是秦時的黔首,統治者對老百姓的蔑稱。在這裡,孟子特意提出民指普通百姓。

4,全體百姓

最後,在談“王道之阻”時,“斯天下之民至焉”的民,孟子又回到了“全體老百姓”之義上了。

從“民”的意義不斷轉換上,我們看到了孟子的“民”更多地傾向於民之老者和全體百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正是孟子民本思想所在。一個“民”字,既可看到孟子的論辯藝術,又可反映孟子的民本思想——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