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數學複習課學習心得(通用5篇)

校園 閱讀(1.06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複習課學習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學複習課學習心得(通用5篇)

數學複習課學習心得 篇1

複習課是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在學習的某一階段,以鞏固、疏理已學知識、技能,促進知識系統化,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要任務的一種課型,經過多年的學習與教學實踐,本人對複習課教學這一教學流程有了一個比較系統、比較全面、比較深刻的理解與認識。下面談談本人對有關複習課教學的一些看法與理解:

第一、複習課這一課型與新授課與試卷講評課是有所不同的,複習課是介於新授課與試卷講評課之間的一種課型,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複習課應該結合以前的新授課的教學效果與結果,特別是新授課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設計和教學,一堂好的複習課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與應用。

第二、複習課應該遵循心理學原則,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使學生輕鬆地進入複習課課堂學習狀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啟發式與探究式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進行復習課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複習課課堂學習,以便取得更好的複習課教學效果。

第三、複習課的主要功能是查缺補漏,鞏固基礎,加強知識間的聯絡,促進知識的條理化與知識網路的形成,深化提煉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綜合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上覆習課之前教師要通過平時的作業批改等一些教學活動或一些教學方面的調查活動對學生在這一章節中存在的問題了如指掌,以便在複習課教學中有的放矢,針對學生的知識學習中的薄弱之處進行重點教學,教師要引導學生構造本章的知識結構圖,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構造知識網路,或讓學生在課後交一份知識網路圖作業,以便提高課堂效率。複習課教學時要注重提煉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核心與精華所在,有一句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應在良好的師生互動中,通過啟發式等一些教學方法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學會一些數學思想方法,通過設計有關此類數學思想方法的練習題組,讓學生逐步學透數學思想方法,真正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會學習,從而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第四、上覆習課時除了要鞏固基礎,還要注重一題多問、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思教學,多方向多角度地在師生良好的互動的基礎上進行習題教學,注重對有關習題的拓展與延伸,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全面性、靈活性、嚴密性與深邃性,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方面的探究精神,探究精神在培優方面尤其重要。

第五、複習課要面向全體學生,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儘可能調動全體學生上覆習課的積極性,讓學生盡情發揮、各得其所,“不放棄每一個學生”是我們教學的一個根本目的。

第六、複習課教案要具體、細緻,教學過程要流暢,要有互動,要有藝術性,課堂上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與空間,複習課後要精心設計有針對性的習題作業,精心批改作業,可以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以便讓學生得到更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

數學複習課學習心得 篇2

“複習課最難上。”這是許多數學教師經常發出的感嘆。複習課既不像新授課那樣有“新鮮感”,又不像練習課那樣有“成功感”。最重要的是,到目前為止,複習課還不像新授課有一個基本公認的課堂教學結構(模式)。因為有了這個課堂教學結構,就等於有了可供操作的教學程式。大家知道,結構的優劣決定功能的大小,井然有序的課堂教學結構就像階梯一樣使教者能胸有成竹地帶領學生拾階而上,進而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經過實驗研究,目前我們採用如下的複習課結構。

一、出示複習目標(以下簡稱亮標)(2分左右)

上課開始,教師直接出示覆習課題,接著把預先寫在小黑板上的複習目標掛出來。出示的複習目標應注意如下三點:

1、目標要全面。所謂“全面”,就是指按照數學教學大綱上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在知識、能力和思想品德三方面提出複習要求,不能厚此薄彼,甚至只提出知識方面的複習要求,把能力與思想品德丟在一邊。例如,統計表和統計圖的複習,除了應當掌握的知識外,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應變能力也要得到發展,同時還要注意訓練學生一絲不苟的認真態度、追求美觀整潔的愛美情操和習慣等。

2、目標要準確。即針對性要強。一是目標中知識、能力、思想品德各方面的要求要準確,二是三者之間不能混淆。如統計表和統計圖的複習,複習的目的是:將學過的統計表和統計圖強化和分化,防止相關或相似知識的互串。學生易混的問題是:如何確定單位長度?(共性)為什麼折線統計圖中橫標目的間隔要按實際年份留空?(個性)學生最容易遺忘的是:製圖後忘掉寫資料,或把標題與圖表分開等等。在複習課上制定複習目標時,應注意和這些新授課後發現的問題結合起來,以利於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

3、目標要具體。不要提一些抽象或空泛的口號,諸如“通過複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粗一聽很具體,細一想太空泛,到底培養學生的哪些習慣不得而知。其實一堂課只能按實際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某一方面的素質,太多會適得其反。

教學目標不僅是向學生提出的,也是對教師提出的。複習課上教師應緊緊圍繞著目標組織教學,就像寫文章不能“跑題”一樣,複習課也不能“離標”,而應有的放矢。

二、回憶(8分左右)

回憶,就是要求學生將學過的舊知不斷提取而再現的過程,這是學生獨立聯想的有利時機,應盡最大可能讓他們獨立完成。如果是低年級,可讓他們先看書本再回憶並說出來;中高年級也可讓學生提前一天預習,這樣課上會節省一些時間。當然,回憶過程也離不開教師的啟發輔助。我們常採用如下策略:

1、獨立地默寫。

2、同桌相互說。

3、啟發得結果。

如要求學生用“組詞”或“造句”等方式回憶出學過哪些“數”?哪些“形”?哪些“式”?哪些“量”?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聯想”式回憶的辦法。

回憶過程中一般只要求學生寫出或講出“是什麼”,不追問“為什麼”或“怎麼樣”,以便一氣呵成地將所有舊知“拉出來”,提高回憶的效率。因此,學生回憶時,教師不要過多地“插手”或“插嘴”,而是讓學生七嘴八舌地說,龍飛鳳舞地寫,這時只有一個目的:把有關舊知回憶出來。例如,讓學生回憶: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角”?只要學生講出銳角、直角、平角……所有的角的名稱,不必追問其意義和區別,也不用管這些角的序列。

回憶既是提取舊知的過程,同時也是進一步強化記憶的過程,還是互相啟發獲得聯想結果的過程。

如果學生的回憶不完整,這時可讓其他學生或由教師補充,也可暫時放一放,之後在“梳理”中完善。

三、梳理(10分左右)

梳理,就是將舊知識點按一定標準分類。因此,梳理是複習中的重點。梳理要完成兩項任務:一是將知識點聯接起來(求同),二是把各知識點分化開來(求異)。這些工作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準備好,否則上課時會造成混亂。梳理往往同板書聯絡起來,使視聽融為一體,增強複習效果。根據複習內容的異同,通常採用:

1、邊梳理邊板書。即梳理與板書同步進行。

2、先梳理再板書。即師生先一起將舊知的異同點輸出,然後出示板書。

3、先板書後梳理。這在低年級比較適用。運用時也可在掛出板書的同時,邊看板書邊梳理。

梳理過程,實質上是將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的思考過程,其間應用的思考方法主要是“分類”,即根據一定的標準將知識分化。如四邊形,根據對邊關係可分成兩類: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平行四邊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梯形)。在國小裡,一般應根據學生實際學習的內容及所達到的思維程度來教學,不必拘泥於完全科學性原則而把國小數學知識太巨集觀化,這就是作為“學科數學”與作為“科學數學”的區別之一。像四邊形,嚴格地講,應把兩組對邊都不平行(不規則四邊形)作為一類,國小數學不研究它,也沒有必要讓學生“多此一舉”。一定要注意:我們的分類,是將已學過的知識分類,而不是將學生還沒有學過的知識分類。其實,分類標準本來就是人為的,更何況對有些分類目前專家們也爭論不休,如三角形按邊分類就有兩種情況:一是分成兩大類——不等邊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把等邊三角形作為等腰三角形的特例;二是分成三類——不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這就要看給“等腰三角形”怎麼下定義了。到底是分得細一些好,還是粗一些好,可看複習內容的多少來定,複習的內容多要粗分,反之則細分為宜。

四、溝通(10分左右)

溝通是複習課的鮮明特質。因為新授課的主要目的是將知識點分化,把握單個知識的本質屬性,一般很少也不可能同後繼知識發生關聯。複習課中,正好就是將所學知識前後貫通、溝通起來,這就是所謂知識點的泛化。

溝通不同於知識之間的簡單聯結,而是知識本質上的融合。因此,溝通不僅要在異中求同,而且也要在同中求異,這是知識結構轉化為認知結構的重要環節。這就是前面談到的,回憶階段只求“是什麼”,而這裡“溝通”時還要追求“為什麼”問題。如約分與通分,它們的意義不同,但本質和操作卻是同一個理論根據,即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具體化。操作過程也有差別,約分一律運用“同時縮小相同倍數”,而通分則一般運用“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

溝通時,既可讓學生提出疑問,也可由教師出示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還可採用板書填空的形式,這要看具體運作情況而定。

溝通的目的也不僅僅是求同與求異,更重要的是為了靈活地運用知識解決數學問題,進而拓展學生的思維。

五、練習(10分左右)

複習課中的練習與新授課或練習課中的練習都有明顯不同。新授課中的練習主要是為了鞏固剛學過的新知,因此其練習成分是基本習題佔70%左右,側重於知識方面;練習課中的練習則是為了技能向能力轉化,側重於數學能力的形成;複習課上的練習側重於知識結構轉化為認知結構,因此應出示綜合性較強的習題讓學生練習。

值得一提的是,複習課上的練習應集中在一起(劃定一段時間),而不宜分散進行。這樣既能集中學生注意力,又能節省複習時間。

數學複習課學習心得 篇3

楊老師在執教總複習的第一節課時,就能正確把握了複習課的特點與教學方法,教學設計相當實用。儘管知識點繁多,但楊老師設計的教學過程相當清晰有序。在回顧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整理和建立知識網狀結構,從而藉助這個網狀結構再次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一節課下來,在寬鬆而嚴謹的教學氛圍中,學生學得主動積極,教師點評精煉到位,給我們再做的聽課教師深刻的啟發。

一般來說,很少教師會選擇複習課或者練習課作為教學比賽的公開課,一來在情境創設上面缺乏新意,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學習氛圍可能顯得相對沉悶。二來,總複習涉及的知識點繁多,一節課下來容易成為知識的堆砌展示,無法針對某個知識點深入展開研究,難以出現精彩的對話和環節。三來,單個學生無法全部回憶起該次課的所有知識點,需要老師不斷的提示,容易造成老師發言較多,造成“一言堂”的錯覺。

而且整理是複習課的重點,需要通過複習和整理,使學生原有分散學習的知識點得以梳理,由知識點串成知識線,由知識線構成知識網,從而幫助學生完善頭腦中數學認知結構,增進持久記憶。而這就需要老師具備比較高的教學技巧和教學智慧,能夠針對學生的生成資源現場及時跟進點評或者組織討論。楊老師敢於挑戰傳統的教學禁區,我在佩服她的勇氣的同時,也就重點觀察她是怎樣突破上面幾個難點的。

一、情境創設另闢蹊徑,讓人眼前一亮。

拋棄了大家慣常使用的生活數學例項,而是從數學家華羅庚的名言說起。引導大家用心體會讀書“從厚到薄”的過程與方法,自然而然地引出總複習這個課題。這樣的開頭既深深地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又和上課的主旨緊密結合,真的好巧妙好有新意,不禁為楊老師叫好。

二、課前複習和課堂複習緊密結合,注重學生的自我再建構:

楊老師上課前就安排學生根據複習提綱用心回憶,細心整理,周密組織,在回答老師作業紙上的相關問題的基礎上形成國小階段數系的知識網路圖,提倡學生自我建構。這麼一來,上課的時候就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自己小組的作品,把學習的主動權和發言權完全交給了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體。課堂上成為了學生才華和創造性展示舞臺。看到學生們創造出那麼多別出心裁的結構圖,我們聽課的老師不住讚歎。我們明白,楊老師課前肯定做了很多準備工作,發動學生利用課間時間和課後時間,以小組為單位去搜集和整理與數繫有關的資料。要是沒有老師精心的指導和跟進,我們今天肯定看不到這麼多和這麼精彩的學生作品。功夫在課外啊!課堂是的四十分鐘其實更多地成為了學生課外準備的彙報機會。

三、重視學生的課堂生成資源,教師展示出容錯的心胸和教學技巧。

在我們聽課老師看來,有的數繫結構圖確實存在一些邏輯上問題。但是楊老師並沒有在這個上面糾纏,而是著力表揚了學生的努力和獨創性。楊老師還引導學生帶著欣賞的眼光去分析每一個數繫結構圖的優點和部分合理性,水到渠成地引導學生對比研究完整的正確的數繫結構圖。從這一點來看,楊老師深深地明白難得糊塗的真諦了呢。

總體來說,本節課楊老師通過溝通數概念之間的聯絡來編織數概念的知識網路,整理的清晰而又全面。但是,由於前面整理階段用時較多,本次課就沒有預留足夠的時間帶領學生練習。在我看來,練習應用是複習和整理的有效補充和深入,同樣具有重要的作用,至少應該佔據時間的三分之一以上吧。我建議,時間安排上面再緊湊一點,(比如,在展示學生作品的時候可以有側重點,不用面面俱到,選取三兩個典型的方面展開就可以了),以便留有充足的時間給學生練習鞏固。以上想法不知妥當與否,請同行指正

數學複習課學習心得 篇4

關於畢業班複習的反思建議:六年級的數學教學內容很多很雜,現在已經進入了期末總複習的關鍵階段,但是實際的複習過程,卻讓老師很為難,如果一味地將知識重新再現,學得好的學生認為自己都會了不要聽,學得不好的也沒有定心聽,該怎樣避免枯燥重複,又能體現學生的主體精神呢?為了克服時間短,內容多的因素,提高學生綜合數學素質,我以為上好國小數學複習課應注重以下幾點:

一、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慾望,為學習的主動學習創造條件。

課前整理時,學生自己設計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的上課方式,學生們的興致很高,在上課之前已經聚在一起討論怎麼講題,其實這就是在自主學習。為了想好怎麼解題,他們聚在一起討論、分析,最主要的是他們對此不以為苦,反以為樂,設計的方案被採納了,高興勁和成功感就油然而生。課堂的學習被延伸至課前、課外,課堂上的被動接受成為課外的主動複習,而課堂上的講題過程突出解決的是他們認為重要的地方和最難的地方,更因為這些問題都來自學生自己。在教學上,我努力把課堂還給學生,努力淡化並退出學生心中教師的權威形象,讓他們感覺課堂是他們的,是他們在辯論,老師不是裁判,只是主持或者說只是觀眾,對與錯都由他們來決定。

二、增強合作意識,為學困生的參與和成功創造機會。

在課堂中我重視提問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發現課堂上能解決的問題就不在追究,如果發現哪位學生真的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我也不佔用課上時間,把那個學生存在的問題記錄下來,等到中午把他單獨留下逐項訓練,練到能舉一反三為止。後進生不再是被遺忘的角落,上課時,他們敢於說出自己所理解到的,哪怕是一點點,看著他們一臉的喜悅,我多麼驚喜,這不正是我們教師所希望的學習方式嗎?同伴間的學習和合作對這些孩子是多麼有效,學習成為了一種需要而不是一種命令。

總之,我們要根據新課程標準精神,結合新時期教育方向,準確把握、理解和運用教材,立足國小數學知識的科學性和邏輯性,搞好國小畢業複習工作。

數學複習課學習心得 篇5

本週我聽了陳老師的一節課。這節課複習的是識字(一)中的1-4課。

一、關於二類字。

之前陳老師讓學生頭天晚上在家自己複習生字(一類字和二類字)。上課後先讓同桌互查二類字,把同桌讀錯的字給圈出來,然後讓自己把剛圈出來的字多讀幾遍,並強調每天都要讀幾遍。這樣做不但能準確的找出學生沒有掌握住的知識,而且更有利於學生以後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合理的分配了複習時間(不會的多用些時間)。

二、關於一類字。

一類字是通過聽寫和組詞來進行檢測。請同學們拿出本子,老師讀一個字學生就寫一個字(豎著寫)。寫完後就在每個字的後面組一個詞。

陳老師這樣的設計不但檢查了學生的生字掌握情況,而且還檢查了生字的組詞情況。真是一舉兩得。

三、關於練習題。

出示小黑板進行測試。陳老師出示一題讀一題,並講明做題要求和規定的時間。學生一一進行解題(寫在本上),然後把本子交了。

陳老師整節課的設計可以準確知道學生的掌握情況,並發現問題。對以後有針對性地複習提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