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成為你自己優秀讀後感想閱讀心得

校園 閱讀(2.29W)

成為你自己這本書是佛學的東西,講過的是靈性成長的描述。讀了成為你自己這本書後,你都有什麼樣的感想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成為你自己讀後感,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成為你自己優秀讀後感想閱讀心得

  成為你自己讀後感篇一

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祕密,才能巧妙的度過這一生,這佛光閃閃的高原,三兩步便是天堂,卻仍有那麼多人因心事過重而走不動。——題記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是幸福的,無憂無慮的。只有真正的認清自己,進而成為自己,才能把握人生方向,找到生活座標,獲得真正有意義的人生。霧裡看花,認識你自己人類最難認識自己的內心,一個人如果不能看清是非善惡,很難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更不會真正地認清眼前人。

有一隻小鷹,他從小跟著雞群長大,小鷹也一直認為自己是一隻雞。所以,當主人真正要放飛這隻鷹的時候,怎麼誘惑、怎麼打罵,鷹就是飛不起來,因為它認為自己是一隻不會飛的小雞。最後主人失望了,說:“我白養了一隻雛鷹,一點用處也沒有。我把它扔了吧。”主人把這隻小鷹帶到了懸崖邊,像扔一隻雞崽一樣將小鷹扔下懸崖。小鷹垂直的從懸崖上掉下去,就在急速墜落的過程中,這隻小鷹撲稜撲稜翅膀,在墜地之前竟突然飛起來。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就在從懸崖下落的高空的落差中,鷹的天性被激活了,恢復了,它知道自己的翅膀是有用的。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時處在的環境不同,所以造就的不同的價值觀。

給自己適當定位,能夠不受外在條件的干擾,才能夠在世界上找到最根本的出發點,才能夠真正的認清自己。茅塞頓開,成為你自己對於每個人來說,最寶貴的莫過於自己的生命,每當腐敗之風盛行時,人們都將希望有救世主出現,其實救世主就在我們心中,耶穌是基督教公認的救世主,可他也說:“一個人得到了整個世界,卻失去了自我,人生又有何益?”人世間根本就沒有什麼救世主,只有人們內心的信仰和期盼,好的機遇好的前景都是自己努力的成果和智慧的結晶。有一天清晨,沐浴後的釋迦摩尼對著自己的石像鞠躬致敬。旁邊的弟子看到這一幕,都感到詫異:‘師傅,您的像,是弟子們敬拜用的,為何您親自敬拜?’釋迦摩尼輕輕一笑,答到:‘求人不如求己’。”所以,離我們最近的、最熟悉的,往往是我們最難認知的,這裡麵包括我們自己。

人生的每一條路都是自己丈量的,真正的成為自己,我們的心靈會更加的平靜,我們會收穫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重要的是需要我們有自知之明,保持一雙靈透的眼睛,始終審視自己,反省自己,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雙手去開拓未來,用自己的心靈去放飛夢想,人生終將輝煌,終將成為真正的自己。人生是否有意義,衡量的標準不是外在的成功,也不是內在的虛榮,而是自己對人生意義的領悟,從而形成自己的價值觀,讓自己在陽光大道上越走越遠,使自己的人生散發光彩,成功的人生就是,——成為你自己。

  成為你自己讀後感篇二

童年總是充滿著美好的理想。每個人對於自己的未來,有著許多漂亮的答案,譬如說,想成為拿破崙那樣的偉人,愛因斯坦那樣的大科學家,曹雪芹那樣的文豪,等等。這些回答都很好,不過,我認為比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應該成為你自己。

“成為你自己!”這句話如同一切道德格言一樣知易行難。我甚至無法判斷,我究竟是否已經成為了我自己。角色在何處結束,真實的我在何處開始,這界限是模糊的。有些角色僅是服飾,有些角色卻已經和我們的軀體生長在一起,如果把它們一層層剝去,其結果比剝蔥頭好不了多少。

演員尚有卸妝的時候,我們卻生生死死都離不開社會的舞臺。在他人目光的注視下,我們至死都是在扮演一種或多種角色。所以,一個人,活在這世上,就脫離不了社會。人與社會是互相聯絡的。盧梭說:"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後把模子打碎了”。當人來到世上,都有一個公共的模子,有些人打破原有的,有些人打不破,就繼續用公共的模子。但是,正因為人離不開社會,我們可以在與他人交談時,融入自身的感情觀點。這樣,即使做不到真正的自我,也可以過著非常真實的生活了。

中國當代著名學者,哲學家,散文家,作家周國平先生在成為你自己這方面有很大的研究。他說 “跟別人一起遊山玩水,那只是旅遊,唯有自己獨自面對蒼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時,才會真正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溝通”。

別人的永遠都是別人的,我們只能借鑑,即使有些東西,你可以把它變為自己的,那也不是你原本的,成為你自己,就要開創屬於你自己的東西。其實,唯心主義很大部分的反應了這個觀點。所謂唯心主義,就是將客觀的事物以至整個世界是心的產物,是依賴於人心而存在的。古往今來,那些大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為人,他們堅信自己,於是,他們便成為他們自己。

成為你自己,首先,你得耐得住寂寞,你得學會獨處。獨處的確是一個檢驗,用它可以測出一個人的靈魂的深度,測出一個人對自己的真正感覺,他是否厭煩自己。對於每個人來說,不厭煩自己是一個起碼要求。一個連自己也不愛的人,我敢斷定他對於別人也是不會有多少價值的,他不可能有高質量的社會交往。當你在獨處時,寂寞伴之而來。如果你耐不住寂寞,那麼你也就難以知道你對自己的真實感覺了。

周國平說要做自己的忠實朋友。有的人不愛自己,一味自怨,彷彿是自己的仇人。有的人愛自己而沒有理性,一味自戀,儼然是自己的情人。而這兩種場合,更高的自我都是缺席的。成為你自己並不是讓你目中無人,並不是堅持主觀唯心主義。在這方面,必須得認清。

有時候,當你在做某事時,人們不支援,就連你的好友也不支援,但你卻認為是對的,想要拼搏一試。這個時候,你就得對自己忠實。做自己的朋友,這是人生很高的境界,誠如塞涅卡所說,這樣的人一定會是全人類的朋友。

成為你自己,就得擁有你自己的國土,活出真性情。一個人活在世上,必須有自己真正愛好的事情,才會活得有意思。這愛好完全是出於他的真性情的,而不是為了某種外在的利益,例如為了金錢,名聲之類。做自己所愛,想自己所想。

成功不是衡量人生價值的最高標準,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個人要擁有內在的豐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興趣,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只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感到充實和踏實。

成功是優秀的副產品,在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時,不應該把成功作為首選。首要的目標應該是優秀,其次才是成功。對於成功,就像書中說的“把自己喜歡的事做得盡善盡美,讓自己滿意,不要去管別人怎麼說”。

活出真性情,沒有豪華的房子與車子,沒有奢侈的品牌,沒有萬貫的家產,也沒有虛偽的笑容。有的只是你,一個真實的你。周國平是這樣解釋真性情的“成熟了,卻不世故,依然一顆童心。成功了卻不虛榮,依然一顆平常心。”

世界上只有一個你,每個人都是特別的。活出你自己,成為你自己,不需要你多麼的特立獨行,只要遵循你的內心,簡簡單單的生活也能滿足。

  成為你自己讀後感篇三

在網上看到周國平的《成為你自己》銷量很高,而且老師也要求我們寫讀書心得,所以就買來看了,一開始是抱著看過就看過的心態去看這本書的,因為現在大學了,真的“擠”不出時間去看書,總把時間擠去煲電視劇,擠去參加機構,社團的活動,就是不想把時間留給自己去看點書。可是在看過《成為你自己》這本書之後,真的帶給我一些想法,一些心得,特別是裡面的一些話,一些哲理,對我產生了影響。

“所以,我們活在世上,必須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一個人認清了他在這個世界上要做的事情,並且認真地做著這些事情,他就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和充實。”當我讀到這句話時,我有一種白活十幾年的感覺,不要說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我們甚至很少去捫心自問:“我們究竟要什麼?“”我們周圍的人,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在我們還沒考上大學時,總是對我們說,認真讀書,好好讀書,考個好大學,所以我們就把老師,父母對我們的期望當成我們的使命,努力啊,競爭啊,補習啊,現在我們終於上大學了,我們好像沒有了方向,迷失了自己,過著過一天是一天的大學生活,有的時候真的就很迷茫,不知道要去幹嘛,沒有目標,曾經聽過一句話——沒有目標的人,寸步難行。真的.覺得,我們應該清楚自己的目標,明確自己未來的方向,就像周國平說的,我們要認清自己在這個世界上要做的事,並且認真去履行,只有到那時候,我們才不會虛度光陰,虛度人生,當我們白髮蒼蒼,回頭望我們的一生,才會覺得我們的人生充滿意義,才會享受到內心的平靜與充實,無愧於自己。家喻戶曉的iphone創始人喬布斯,我想他就是一輩子堅守了這一點,明白自己想做什麼,認真去做,為自己想要的去拼,最後走向成功。

“倘若普天下的兒子們都記住母親真正的心願不是用野心和榮華,而是用愛心和平凡的家庭樂趣報答母愛,世界和平就有了保障。”我曾經看過一個故事:兒子家在城南,母親家在城西,每天,兒子往返於城東和城西之間,兩點一線,卻忘了城的西邊還有一個家,那就是母親的家,憶子成病的母親每天都會打電話問兒子什麼時候回家,然而兒子的回答總是一句:“媽,我沒空。“終於有一天,電話又響了,但是不同的是,兒子聽到的不是母親溫柔的聲音,而是母親離開人世的噩耗。我想,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遺憾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一種何等的悲劇,天下的父母,他們最大的心願並不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多大的野心,做多大的官,和多好的榮華富貴,他們要的不過是子女能多陪陪她們,多回家看看,他們要的不過是再平凡不過的家庭樂趣。我一直感到慶幸,我在填大學志願時沒有報考外省,或許到外省讀可以給到我更多的鍛鍊自我的機會,可以讓我自立,但如果真的到外省,我就無法像現在這樣每星期回家,陪陪爸媽,和他們開開玩笑,聊聊天。我想,這就是我理解的愛心和平凡的家庭樂趣,這也是對爸媽的一種報答,讓小小的愛撐起溫暖家庭的一片天,難道不是嗎?

“一個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時,看重的是它們在自己生活中的意義,而不是它們在市場上能賣多少錢,這樣一種生活態度就是真性情。” “真性情”是一種多麼難能可貴的生活態度,也是一種高境界的人生信仰。我是這麼理解“真性情”的:它應該是一種在現實巨棒的打擊下,在利益的誘惑下,仍能做到不背叛親友,不背離親情,而堅守自己信念與原則的莫大勇氣。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重大的意義,一個人擁有了“真性情”,我想他不會在“義與利”,“金錢與友誼”,“對與錯”,“是與非”……面前走向偏的一方,失了足,走向無底深淵。有時候,現實擺在我們面前,它並不是像選擇題那麼簡單,一定會有個答案,但是至少,我們應該知道:世界就是因為有殘缺,才顯得更完美,無論現實多麼殘酷,渦輪我們需要面對多大的難題與選擇,我們都要有一顆返璞歸真的心,用“真性情”的態度去應對外面的千千世界,而保持一顆純潔的心。這就是我看完這段話的感觸吧。

讓我有更大感觸的是這段話:“高質量的友誼總是發生在兩個優秀的獨立人格之間,它

的實質是雙方互相由衷的欣賞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價值,配得上做一個高質量的朋友,這是一個人能夠為友誼所做的首要貢獻。”我總覺得,身邊的朋友是什麼樣的,不管自己本來是什麼樣的,自己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他們的影響,身邊如果都是損友,那可想而知,就算自身本來很好也會誤入歧途,而那些朋友也不可能是我們真正的朋友。相反我們身邊有互相學習,互相尊重,互相欣賞,互相幫助的朋友,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讓自己變得優秀,這樣的友誼才是陪伴我們一生的。但是現在我卻真深深體會到交到個真心朋友不容易,不像小時候,送個糖就成了好朋友,牽個手就玩一起了,這真的是越長大越孤單嗎?我們都封閉了自己的心,手機也封閉了我們的世界,就算是每天都走到一起的朋友,一坐下手機也不離手。真該說我們是慶幸自己活在科技發達的21世紀呢?還是為我們活在封閉自己的開放社會而感到悲哀?

讀周國平的《成為你自己》,真的讓我有很多感觸,他的哲理耐人尋味,他用他真誠感人的筆觸,溫厚如詩的文字像還是青少年的我們發出忠告,要做自己的主人,而不要盲目的隨波逐流,並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教會我們為人處事要真誠,富有愛心,有道德,有理想,有自己高貴的靈魂,不是人云亦云,毫無自己的想法。著名作家楊小云也說過: “隨波逐流,任意浮沉在別人的標準中,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過分小心別人的評價,只會令自己的自尊變得越來越低,屬於自己的形象,便永遠一片模糊 。”以前的我,很在意別人對我的評價和看法,只要被別人說到一句不好的,我的心情就會變得不好,並在之後根據別人的喜好去“做”我自己,完全沒有在自己的個性,我知道我是因為對自己不自信,我總感到自卑,後來我告訴自己,如果別人說什麼我就去做什麼的話,那一千個人說一千種觀點,那我是不是都要照做呢?那樣的話我就只會越活越累,只會活在別人的世界裡,無法自我。我也可以由我自己的天空,我也可能有自己的精彩,為什麼要活在別人的陰影下呢?最後我真的做到了,個性飛揚,要讓自己過得不一樣。在《成為你自己》中,我也體會到了,不管是親情,還是友誼,還是對待未來的愛情,周國平都教會了我,怎麼去做,怎麼去面對,這種與作者好像心與心的交流,讓我懂得如何在以後的道路上走下去,要成為自己,成為我們自己的主人,不再被周圍的人與事左右。

讀這本書,從一開始只想應付性的看,到最後為裡面的話沉思,現在讓我受益匪淺,寫下這篇讀書心得。我想說的是,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有自己的任務和位置,對於我們來說,人生的大半都是未知的,都需要我們去探索,可是如果在邁出步伐前,連自己的目的的不清楚,或者在行進中迷失了方向,我們前進的步伐也不能停止,周國平他的散文教給我們把握出世入世的度,總結過去,展望未來,認識自己,這是一本解救處於迷茫的我們的書。

以上是我讀《成為你自己》的心得,我收穫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