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中學生清明節廣播稿

文學 閱讀(4.95K)

一、 開場白:

中學生清明節廣播稿

袁同雨:有一朵花開的時間需要去等待,於等待中細聽花開的聲音。 王晨:有一盞茶濃的間隙需要去品嚐,在品嚐裡靜觀茶葉的沉浮。 合:大家好,這裡是紅領巾廣播站,我是五(2)班的袁同雨,我是五(2)班的王晨。

二、播放朗誦《清明》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袁同雨: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都是伴著濛濛細雨而至,它給人的感覺總是憂愁的,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悄悄的踏著青草的氣息來臨了。

王晨:是呀,4月5日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清明節。

三、清明節來歷:

王:袁同雨,你知道清明節是怎麼來的嗎?

袁:知道。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 1

敬”

四、清明節習俗:

王:去年的清明節我們還到雨花臺掃墓呢。

袁:恩,掃墓是清明節的傳統習俗,你知道清明節還有哪些習俗嗎? 王:我呀,知道的還真不多,要不我們去採訪一下吧,

播放採訪

王:同學,你知道清明節有哪些習俗嗎?

A:我知道清明節要掃墓

王:你們家清明的時候會一家人一起掃墓嗎?

A:會呀,每年清明節的時候我們一家人都要從南京趕回安徽老家給爺爺掃墓,我們那叫上墳。小時候爺爺特別疼我,簡直把我看作掌上明珠。每天下班,爺爺的衣袋裡都少不了我愛吃的小食品。我特別喜歡爺爺,總盼著爺爺早點下班。現在他去天堂了,很想念他。 A:恩,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子欲養而親不待”所以我們要好好的珍惜身邊的親人。 王:你知道清明節有什麼習俗嗎?

劉:我知道清明節時要踏青。清明小長假的時候,我們幾個小夥伴會到公園放風箏踏青,清明的時候桃花都開了特別漂亮,小草也發芽了,特別漂亮

董:哈哈,大自然真美麗,那今年清明假期打算去哪踏青嗎?

B:我媽媽帶我去桃花島,那裡的桃花開的很旺盛,我們打算自己帶東西去野餐,我要拍很多照片貼在班級黑板報上。

董:袁同雨,要不清明長假的時候我們也去踏青吧。

詹婷:好啊。。那現在我們到別的班採訪採訪吧。

董:這位同學你叫什麼名字

詹婷:我叫詹婷

董:你能給我們講講清明節的習俗嗎?

詹婷:可以啊,清明節是我國。。。。。

2

我還知道清明節的時候有個很好玩的遊戲呢,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五、元宵節詩詞選:

袁:清明節的習俗真多呀!王晨,你知道嗎?有關清明節的詩詞也有很多。

王:是嘛!那你朗誦幾首讓我們聽聽唄!

袁:好的。

《清明即事》唐代孟浩然

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賞析:開元十六年(728)早春,孟浩然西遊至長安,應考進士。適逢清明,詩人即事抒懷,寫下了這首五言詩,藝術地反映了作者的感慨和深深的愁緒。 “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一個“重”字,一個“愁”字,開篇明義。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也許清明是一個普通的日子,然而漂泊在外的遊子此刻的心中卻貯著一片愁楚。“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就惟妙惟肖地點染出了這種境界。 我還知道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也是描寫清明節的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賞析:寒食清明尤為崇尚的風俗是掃墓。寒食清明掃墓之風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描寫了掃墓情形。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

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從這首詩中,不僅可以看出掃墓的淒涼悲慘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掃墓習俗中寒食與清明是一回事。的確,每當此時,一些漂泊異鄉的詩人墨客,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中學生清明節廣播稿》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