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端午節雜感經典散文

文學 閱讀(1.79W)

我們這些四、五十歲的人上肩抗著老,下庇廕著小,責任和委屈就只能自個兒消受了。

端午節雜感經典散文

今天是端午節,愛妻很重視,早在三天前就準備好了豐盛的過節物品,蘄艾、香蒲、鹽蛋、皮蛋、排骨、魚、粽子等,一應俱足。想起小時候過節,那是何等的神聖,先前二、三個月就盼著,心裡老埋怨著日子過得太磨蹭;端午節發一個蛋,總掛在胸前,炫耀著,捨不得吃;那時家裡窮,記得有好幾個端午節,桌面上擺不上肉,但心裡卻揣懷著滿心歡喜。

八十歲的母親一個人在農村,由於擔心她的身體和寂寥,所以堅持著一天去個電話。前天去電話,母親哽咽著嗓子對我說:“人家過年、過節兒孫都回來,熱熱鬧鬧地過。我們家除過年你弟弟一家人會回來外,端午節、中秋節都是我孤身一人過。過去怕過時節,是因為家裡沒錢操辦,現在怕過時節,我怕過時節時的冷清。”我知道這是母親在不點名地批評我,其實一年三節我兩個妹妹都會去陪她。但作為家裡的大哥,長兄當父嗎,過年、過節不回去陪母親,把責任全甩給弟弟妹妹,哪有資格辯解呢,我只得用好言寬慰母親。當天晚上,我就通知在宜春學習的女兒回老家陪婆婆過節。

十五歲的兒子遠在甘肅蘭州打工,才去21天,這是他離開父母的第一個節日。我怕他想家,常上網跟他聊天,昨天晚上,又跟他聊了一會。每每問他想回來讀書嗎,他都會堅決地回答我:打工比讀書痛快,做廚師不需要函式。兒子幼稚的話,常勾起我淡淡憂傷。我問他過節有假嗎?他說沒有;問他過節會發點東西或加餐嗎?他說不知道;我叫他到舅舅那裡拿點錢自己買一點過節的東西吃。當我告訴他“這是他在外面過的第一個節日,我很想他。”時,他卻說:“但我不想你。”這也許是我對他學習長期施壓的回報吧?我告訴他這樣的回答太殘忍了,他便改口說:“想有什麼用呢,只能增加想回家的念頭。”這兩句前後矛盾的`話,真實地表徵齣兒子的內心世界:他對爸爸有愛也有恨,他把一切的順應看作是認輸的表現(倔強不肯服輸)。我有一個這樣的悟感:上輩人總要吃下輩人的虧。我想兒子的情感要比想母親的情感強烈的多。遙祝兒子端午節過得開心。

愛妻在賓館打工,工資雖然不高,但三頓包吃。今天輪到她值班,不能離崗,家裡就只剩下我一個人了。臨走時,愛妻一再囑咐我:中午把排骨燜上,把魚煮上,再炒上幾個小菜,好好地過一個節,不要虧待自己。我口上應答著,心裡卻昂揚不起響應的熱情。這不,中午只熱了兩個現菜吃了了差。

經濟時代、開放社會,天南海北,各謀生一方。親情難古,昔日過節時的熱鬧團聚,變成了今天各執一方的美好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