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通用25篇)

文學 閱讀(1.5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想要更多的瞭解隨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學科教學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通用25篇)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1

數學是中學教學中一門極其重要的學科,也是歷年升學考試中的重頭戲。數學的學習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數學在當今社會的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各類科學都要用到的基礎性學科,幾乎找不到一門科學是完全脫離數學而存在的。

“數學是一切科學之母”,它是一門研究數與形的科學,它不處不在。要掌握技術,先要學好數學,想攀登科學的高峰,更要學好數學。數學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增強學生的數學觀念。我在長期的國中數學教學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模式,並且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在這裡,我就將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國中階段的數學和國小完全不同,在國中階段,學生們將開始由“算數”向真正的“數學”過渡,但是不少學生的思維難以由“數字”向“字母”和“方程”轉變,難以接受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變。

因此,他們就會覺得數學“很難學”、“不知所云”,進而發展成為厭惡數學、害怕數學,這樣,數學成績便一落千丈。

單純的數學理論未免過於抽象和枯燥。但是,“數學源於生活”,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便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逐步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化簡”書本知識,把“身邊的數學”引入課堂,用好用活每一篇教材。把數學和生活緊緊聯絡在一起,讓學生們覺得數學並不是那麼抽象,而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因此學生就會產生學習好數學的興趣。

二、精心備課,抓住重點教學是也一門藝術,備好課是搞好教學的基本條件。要給自己制定詳細的教學進度計劃,什麼時候要上到什麼地方,這些都要了然於胸,根據自己制定的教學計劃循序漸進,有條不紊。這樣,自己上課的時候心裡就有底,不會有有些知識點的講解過於冗長,導致有些知識點講解過於匆忙,學生不能掌握的情況發生。

在備課的時候,要把握自己上課時候的思路,先講什麼,後講什麼,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給學生上好課,相關的知識點應該如何講解才能讓學生易於掌握,如何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夠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學習等等。

另外,要區分哪些是重點,哪些是次要的,在上課時突出重點。

一堂課下來,有次要的地方也有重要的地方,如果不能突出重點內容,全部一起帶過,學生往往沒有頭緒,不知道這節課老師講了什麼,自己學到了什麼。因此在上課時要主次有序,要突出重點,讓學生知道這節課老師主要是要講哪個知識點,而不能本末倒置。在講重點知識點的時候,我一般會著重強調,並且以富有激情的語音和肢體語言相配合,進行詳細地講解。數學是一環扣一環的,一旦中間的任何一環出現問題,直接影響以後的學習。因此,即便是多花一些時間,必須讓學生把重要的知識點讓學生點弄懂、吃透。

三、引導學生培養自學能力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自學能力的培養首先應從閱讀開始,尤其是七年級學生閱讀能力較差,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必須從示範做起,對課文內容逐詞逐句地範讀,對重要的數學名詞、術語、關鍵的語句,重要的字眼要反覆讀,並指出記憶的方法,同時還要標上自己約定的符號。對於例題,讓學生讀題,引導學生審題,確定最佳解題方法。在學生有一定能力之後,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再從難點、易錯處閱讀提綱,設定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縱向深入和橫向拓展地閱讀數學課外材料,還可利用課外活動小組,組織交流、相互交流、相互啟發,促進學生再次閱讀尋找答案。

平時,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時,採取提前佈置作業的形式,然後在學生交來的作業中尋找出普遍存在的問題和普遍有疑難的地方,然後再講新課,這樣授課就有針對性,並且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同時,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通過動腦、動手、動口參與形成一定的自學能力和數學思維。

四、加強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在完成一段時期的學習,我總強調要學生抽些時間回顧近段時間學了那內容,知識點之間有哪些規律和聯絡,自己在回顧的時候是否有新的啟示等等。

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另外,在作業中也要認真反思,尤其是在批改之後的作業,並要求學生仔細分析自己的對題和錯題,寫下自己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還可以寫下自己的新思路和自己的創新。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2

一年即將過去,能夠說緊張忙碌而收穫多多。我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用心探索,改革教學,在繼續推進我校“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用心探索,改革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課程標準走進我的心,進入課堂

我們怎樣教數學,《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的教學資料,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我們每位數學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我們每位教師務必重新思考的問題,開學初學校組織的新課程標準及新教材培訓學習,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有效的學習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資料標準及課程實施推薦有更深的瞭解,本學年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教育教學改革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二、課堂教學,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

我們每位數學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我在教學《相遇應用題》以研究兩個物體的運動狀況,老師導演,學生表演,設計了從“相距―縮短―交叉―相背”兩物體之間的距離變化狀況,感受相向運動中,隨著時間和路程之間的數量關係。一段小小的表演,猶如吃了一盆八寶菜,各種營養成分都有了。使學生的智慧、潛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心靈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滿足,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穫,這說明:設計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是探究性學習的新的空間、載體和途徑。

常思考,常研究,常總結,以創新求發展,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創新潛力”,以“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運用為重點,努力實現教學高質量,課堂高效率。

三、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我把評價作為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也作為教師反思和改善教學的有力手段。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構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的堂堂清,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量採用等級制,定性採用評語的形式,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麼潛力。使評價結果有利於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我是這樣下評語的:“這幾天我們學習了《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權攀透過努力,能收集、記錄、整理各種資料,在這方面是班裡最好的。但在語言表達方面有必須的困難,希繼續努力。等級評定,優。”這個以定性為主的評語,是學生與老師的一次情感交流,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了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也明白了哪些方面就應繼續努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本著“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3

一、數學教學不能只憑經驗

從經驗中學習是每一個人天天都在做而且應當做的事情,然而經驗本身的侷限性也是很明顯的,就數學教學活動而言,單純依靠經驗教學實際上只是將教學實際當作一個操作性活動,即依靠已有經驗或套用學習理論而缺乏教學分析的簡單重複活動;將教學作為一種技術,按照既定的程式和必須的練習使之自動化。它使教師的教學決策是反應的而非反思的、直覺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覺的。

這樣從事教學活動,我們可稱之為經驗型的,認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傳遞的資訊與學生領會的含義相同,而事實上這樣往往是不準確的,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的差異使得這樣的感覺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錯誤的。例如:多年來我們在上覆習課的時候總有一個將知識做為小結的環節,而且都是由教師給出答案,例如用語言或圖表羅列出所學知識。潛意識裡認為學生是無法給出令人滿意的知識網的,事實並非如此,在教學實驗中學生能給出的總結形式包括:

表格式——條理性很強。思路清晰,概括潛力強,有較強的周詳思維潛力,資料包括章節的資料說明,主要運演算法則,各種問題的解題方法、注意事項及例題。趣味式――具體、形象而且生動、搞笑表現出製作者有著成人思索不及的豐富的想象力、形象思維潛力。

彙報式——資料豐富、過程詳盡。表現出製作者情感豐富、能夠客觀的剖析自我。包括章節的主要資料,自我收穫學習過程中的感想、困惑和對教師的感激之情。

體會式——感受真切、資訊豐富。表現出製作者能夠坦誠道出對學習物件的真實感受。如數學很搞笑它與生活是緊密聯絡的,既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又能使人變得聰明。

可見,單純憑多年積累起來的教學經驗也不能夠準確的把握我們正面臨的家學物件。學生髮生了很大的變化,知識背景、學習數學的好處、不同的文化氛圍都帶來了影響。

二、理智型的教學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是職業化。它是一種理性的以職業道德、職業知識作為教學活動的基本出發點,努力追求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從經驗型教學走向理智型教學的關鍵步驟就是教學反思。對一名數學教師而言教學反思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對學數學的反思、對教數學的反思。

1、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於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對於教師來說,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他不僅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係的等方面去展開。

2、對學數學的反思

當學生走進數學課堂時,他們的頭腦並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著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著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裡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

要想多製造一些供課後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數學的反思

教得好本質上是為了促進學得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合乎我們的意願呢?

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為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必須的啟發,但反思後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

三、教師對教學反思要注意的四個視角

1、自我經歷: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把自己學習數學的經歷作為選取教學方法的一個重要參照,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學生,我們每一個人都學過數學,在學習過程中所品嚐過的喜怒哀樂,緊張、痛苦和歡樂的經歷對我們這天的學生仍有必須的啟迪。

當然,我們已有的數學學習經歷還不夠給自己帶給更多、更有價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麼我們能夠重新做一次學生以學習者的身份從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動,並有意識的對活動過程的有關行為做出反思。

2、學生角度:教學行為的本質在於使學生受益,教得好是為了促進學得好。

在新課程實驗中,學習分段函式時,讓學生去了解出租汽車的出租費用、或家長工資中的扣稅標準,並寫出調查報告。

在講習題時,當我們向學生介紹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時,個性是一些奇思妙解時,學生表面上聽懂了,但當他自己解題時卻茫然失措。

我們教師在備課時把要講的問題設計的十分精巧,連板書都設計好了,表面上看天衣無縫,其實,任何人都會遭遇失敗,教師把自己思維過程中失敗的部分隱瞞了,最有好處,最有啟發的東西抽掉了,學生除了讚歎我們教師的高超的解題潛力以外,又有什麼收穫呢?所以貝爾納說構成我們學習上最大障礙的是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

大數學家希爾伯特的老師富士在講課時就常把自己置於困境中,並再現自己從中走出來的過程,讓學生看到老師的真實思維過程是怎樣的。人的潛力只有在逆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鍛鍊。經常去問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感受,藉助學生的眼睛看一看自己的教學行為,是促進教學的必要手段。

3、與同事交流

同事之間長期相處,彼此之間構成了能夠討論教學問題的共同語言、溝通方式和寬鬆氛圍,便於展開有好處的討論。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4

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往往由於過於注重教學邏輯和知識的傳授,而導致課堂氣氛壓抑,學生乏味無趣,教學效果低下。但是一定要切實上好一節好的數學課,讓學生聽得有趣、學得輕鬆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教師在課堂的開頭匯入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課堂的開頭匯入好了,就能高度激發學生的求知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使整個課堂非常的活躍。那麼怎樣匯入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

我認為數學課的匯入最好是走近國小生的生活,從他們身邊的一些事例出發,或者設定一些題型、或引用一些數字、或改編一些有趣的數學故事,然後進行教學,學生易於接受、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的數學源於生活用於豐富多彩的生活,或許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匯入方法,有善於設疑者、有喜于歸納者、有慣於直奔主題者……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學數學最終還要回歸到生活中去,用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越接近我們的實際生活,學生就越容易接受和理解,當然我們的教學效果就越好,學生也能夠對數學產生更大的樂趣。解決實際問題不再是教師主宰、學生跟著教師走,而應是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語,把自己視為學生中的一員,這樣,根據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隨時調整問題解決的教學過程,設計和組織後續的教學活動,有效地促進數學問題教學改革與創新,提高國小生問題解決的質量,使其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5

國小數學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一邊實踐,一邊成長,不斷地吸收了新的教學理念。體驗了一個學期的數學教學,我頗有感觸。在新課程的標準下,學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再創造”,在實踐操作中體驗“做數學”,在合作交流中體驗“說數學”,在聯絡生活中體驗“用數學”。學生體驗學習,是用心去感悟的過程,在體驗中思考、創造,有利於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而傳統的數學教學是學生被動吸收、機械記憶、反覆練習、強化儲存的過程,沒有主體的體驗。然而在新課程中,教師只但是是學生自我發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而學生學習數學是以用心的心態調動原有的認知和經驗,嘗試解決新問題、理解新知識的有好處的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物件的特徵,獲得一些體驗。”所謂體驗,就是個體主動親歷或虛擬地親歷某件事並獲得相應的認知和情感的直接經驗的活動。讓學生親歷經驗,不但有助於透過多種活動探究和獲取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體驗中能夠逐步掌握數學學習的一般規律和方法。教師要以“課標”精神為指導,用活用好教材,進行創造性地教,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充分體驗數學學習,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信心,從而到達學會學習的目的。

一、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轉變

新課程教材資料已經改變了知識的呈現形式,這是一大亮點,教師作為教學資料的加工者,應站在發展學生思維的高度,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對於難度不大的例題,大膽捨棄過多、過細的鋪墊,儘量對學生少一些暗示、干預,正如“教學不需要精雕細刻,學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自己研究、發現,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在體驗中主動建構知識。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用心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合作交流的潛力,改變學生從前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

二、從新課標看“學生”

在學習和嘗試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我越發感受到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是很大的,不可低估的,把數學放在了生活中,學生的潛能則像空氣一樣,充斥著生活的舞臺,學生在學習時發揮著自身巨大的能量。如在學習“時分秒的認識”之前,讓學生先自制一個鐘面模型供上課用,遠比帶上現成的鐘好,因為學生在製作鐘面的過程中,透過自己思考或詢問家長,已經認真地自學了一次,課堂效果能不好嗎?如:一張長30釐米,寬20釐米的長方形紙,在它的四個角上各剪去一個邊長5釐米的小正方形後,圍成的長方體的體積、表面積各是多少?學生直接解答有困難,若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體驗長方形紙是怎樣圍成長方體紙盒的,相信大部分學生都能簡單解決問題,而且掌握牢固。

總之,體驗學習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體驗中思考,鍛鍊思維,在思考中創造,培養、發展創新思維和實踐潛力。當然,創設一個愉悅的學習氛圍相當重要,能夠減少學生對數學的畏懼感和枯燥感。讓學生親身體驗,課堂上思路暢通,熱情高漲,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體驗成功,會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同時,教師就應深入到學生的心裡去,和他們一齊歷經知識獲取的過程,歷經企盼、等待、焦慮、興奮等心理體驗,與學生共同分享獲得知識的快樂,與孩子們共同“體驗學習”。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6

學習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學習能力。就如托勒密曾說“未來的文盲將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國小數學的新課程改革要要求師生之間要相互交流、相互溝通、互相啟發、相互補充。將學生從能夠“學會知識”向能夠“會學知識”轉化,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新課程理念更多地強調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國小數學教材的編排也進一步突出了學生實踐操作性與知識形成過程的活動性,學生的學習材料上貼近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可以做到讓學生的自主參與學習,讓學生在體驗中去觀察、思考、計算、實驗、再觀察、比較、歸納等,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與同伴合作交流,自主獲取知識。這樣強調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造能力,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在實踐的過程中,首先要設計好學生“自學”的指導目標。在課前教師要向學生宣佈明確的學習目標,從而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學生“自學”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下去,從實驗、觀察、對比等學習過程中學會努力尋求答案,並在尋求答案和學習過程中自主地與同伴交流,提出自己的見解與同伴討論,最終得出正確的結論或是疑問來解決這個過程中的問題,同時也能夠為教師的引導提供依據,這就形成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溝通迴圈環境。

另外,要多鼓勵學生認真自學,積極思考、交流。在老師提出的學習目標下,同學之間可以形成相應的學習競賽小組,對比學習經驗和結論,進一步促進學生的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及時表揚和鼓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習的過程中,要通過對學生學習目標的追問引發學生的不同見解,課堂氣氛也會因此活躍起來,要知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慾望,他們會毫無保留地向同學展現自己的思考和學習所得,當得到肯定時,他們會喜形於色享受成功的快樂;當他們的理解偏差得不到師生認同甚至被反對時,他們就會靜下心來認真傾聽講解,重新對知識加以理解認識。

再者,就是要發現學生的創新思維,同時也讓大家分享其創新過程和所得結果,鼓勵全班同學向他們學習,以此逐漸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與此同時去加強學困生的輔導,教師要認真巡視,除了注意收集錯例外,還要對學困生適當地進行輔導,輔導的方式可以採取“生生互動”與“教師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這樣可以讓學困生在自學過程中,把最基礎的知識加以理解、記憶,使得學困生也能在課堂上儘量地多學知識,少帶學習帳。

通過激發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把學習的權利交給了學生,讓他們獲得自主學習的機會,也是對學生求知天性的釋放,這也是對個體差異的尊重。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7

國小數學教學隨筆數學內容走進學生生活,讓學生感悟數學的價值。力求做到數學源於生活,並用於生活,讓學生感悟和體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生活中處處要用到數學,必須認真學好數學。

(一)尋求知識背景激起學生內需

國小數學中的許多概念、算理、法則等都可通過追根尋源找到其知識背景,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把數學知識向前延伸,尋求它的源頭,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從何處產生,為什麼會產生。在此基礎上再來教學新知,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學習動力。

(二)利用生活原型幫助學生建構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的抽象性與國小生以形象思維佔優勢的心理特徵之間的矛盾,是造成許多學生被動學習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實,佷多抽象的數學知識,只要教師善於從學生生活中尋找併合理利用它的“原型”進行教學,就能變抽象為形象,學生的學習也就能變被動為主動,變怕學為樂學。

(三)用於現實生活領略數學風采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解知識從哪裡來,更要讓學生知道往何處去,並能靈活運用這些知識順利地解決“怎樣去”的問題,這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和歸宿。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8

國小國小數學教學隨筆國小數學內容走進學生生活,讓學生感悟國小數學的價值。力求做到國小數學源於生活,並用於生活,讓學生感悟和體驗到國小數學就在自己身邊,生活中處處要用到國小數學,必須認真學好國小數學。

(一)尋求知識背景激起學生內需

國小國小數學中的許多概念、算理、法則等都可通過追根尋源找到其知識背景,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把國小數學知識向前延伸,尋求它的源頭,讓學生明白國小數學知識從何處產生,為什麼會產生。在此基礎上再來教學新知,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學習動力。

(二)利用生活原型幫助學生建構

眾所周知,國小數學學科的抽象性與國小生以形象思維佔優勢的心理特徵之間的矛盾,是造成許多學生被動學習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實,佷多抽象的`國小數學知識,只要教師善於從學生生活中尋找併合理利用它的“原型”進行教學,就能變抽象為形象,學生的學習也就能變被動為主動,變怕學為樂學。

(三)用於現實生活領略國小數學風采

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知識從哪裡來,更要讓學生知道往何處去,並能靈活運用這些知識順利地解決“怎樣去”的問題,這也是學生學習國小數學的最終目的和歸宿。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9

這節課,我直接根據整數乘法意義來推導小數乘整數意義,學生們理解很快。在計算時,我讓學生們先猜測這處算式的積可能是多少?然後讓學生去交流探討有沒有辦法算出來?在學生彙報中,有學生說可將13.5元看作135角來算。我肯定了學生的想法,沒有再讓他們去對錶格1500×10;150×10;15×10;1.5×10;0.15×10對比交流,發現其中的規律。而是就此讓學生寫出了算式,然後蓋住單位讓學生髮現數字的變化。13.5到擴大了10倍,第二個因數沒變,積也擴大了10倍。由此推出小數乘法的計算可轉化為整數乘法來計算。只是看因數擴大了幾倍就將積縮小几倍得出正確的答案。但在學生練習中我才發現有些學生連整數乘法的豎式計算都不會,不得不邊上邊補,害得我課堂練習差點沒處理完。

在教師的預設與學生的生成中,我選擇了照顧學生的生成,根據學生學習情況不斷調整自己的設計。我想雖然有時可能不能完成計劃,但學生獲得的可能比強行完成計劃要好得多。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10

教了幾年的國小三年級數學,從中我體會到了以下幾點:

1、國小三年級,正是過渡時期,必須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良的學習氛圍。但是,要想讓學生一堂課40分鐘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教了幾年的國小三年級數學,從中我體會到了以下幾點:

2、對於優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維必須給他留有懸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還得不要讓他處在勝利之中。

3、對於中等生,他們不擾亂課堂紀律。有時你把他叫起來。他根本不知道你講到哪裡啦,對他們來說心不在焉。要不斷提醒他們注意聽,多組織課堂教學。

4、而對於後進生,首先給他們訂的目標就不要太高。這樣不止他們自己覺得有希望,嚐到成功的喜悅。只要他們取得一點點成績就要適時的表揚。讓他們覺得老師並沒有放棄他們,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希望的。有時間要多幫助他們,給他們講一些非常簡單的知識,讓他們一點一點的進步。要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他喜歡你才會願意學這門學科。

但是,教學中,我明視訊記憶體在許多不足。比如,合作交流較少等。在今後教學中,我一定要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學習習慣。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11

在教學實踐中深深地體會到,積極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動和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培養好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能使數學教學得心應手。就此,本人想談一點淺見,以待指教。

一、注重實踐教學,創造成功條件,激發學生興趣

要使學生一拿到數學新書時就愛不釋手地翻來覆去瀏覽,學生的興趣是它的基礎。積極的興趣的傾向是朦朧興趣的開始,那麼如何把握契機,把這種積極的心理傾向設法轉化為一種積極的真正興趣,這在第一課尤為重要,特別是佈置第一課的前置性學習中尤為重要。

二、設計育人情境,培養學生情感,使生親師通道

積極的情感能提高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動能量,從而提高思維和學習潛能。學生聽課也伴隨一定的情感,而學生的情感往往同他對知識的領會程度,對教師教學的興趣密切相關。

三、情感傾斜,關注學困生

對於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如果教師在情感上多一些傾注,在課堂多一些關注,課後多一些幫助,他們在學習上可能會有所提高,學習的興趣、積極性也會隨之提升。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12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做體操是為了鍛鍊身體使身體更加強壯,而數學可以鍛鍊大腦,使人變的更聰明,因此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也就是說我們學習數學更主要的還是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很多人在學生時代在數學上獲得了不少的獎項,但當他們不從事與數學有關的工作後,他們憑著活躍的思維和紮實的數學基礎,在其他領域也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數學是喚醒人類素質的手段。一談到素質教育似乎就想到了體音美,而與數學無緣。其實數學學科有它獨特的育人功能。比如在解決數學問題中要想成功,孩子要形成一絲不苟嚴謹求實的作風,要有積極向上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精神。

據說英國律師至今要在大學裡學習許多數學知識,這也不是因為英國律師學習的課程與數學工具有何直接聯絡,而只是出於這樣的一種考慮:那就是通過嚴格的數學訓練,使之養成一種堅定不移而又客觀公正的品格,使之形成一種嚴格而精確的思維習慣,從而對他們的事業取得成功大有益助。

數學是魔術師,變幻莫測。

數學是美的殿堂。

數學是無限,博大精深,無限永遠……。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13

數學是學習科學技術的基礎知識,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之一。從小給學生打好數學的基礎是十分重要的。

國小數學教學大綱中所提出的國小數學教學目的是根據我國政治經濟的現狀、我們所要培養人的總目標以及現代生產與科學技術水平制定的,而且兼顧了數學學科的特點和國小生的年齡特徵。為我們進行教學提供了明確的培養方向,是我們進行教學的依據,做為一名國小數學教師,應認真學習,深刻領會。

現行國小數學教學大綱所提出的國小數學教學目的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最基礎知識,能夠正確地、迅速地進行整數、小數和分數的四則計算,初步瞭解現代數學中的某些最簡單的思想,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並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簡單的實際問題。同時,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最新制定的九年義務教育數學教學目的更加明確具體地規定為三點:

第一:使學生理解、掌握數量關係和幾何圖形的最基礎知識。

第二:使學生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計算的能力,培養初步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第三: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14

數學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積極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動和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培養好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能使數學教學得心應手。就此,本人想談一點淺見,以待指教。

一、實踐教學,創造成功條件,激發學生興趣

要使學生一拿到數學新書時就愛不釋手地翻來覆去瀏覽,學生的興趣是它的基礎。積極的興趣的傾向是朦朧興趣的開始,那麼如何把這種積極的心理傾向設法轉化為一種積極的興趣,這在第一課尤為重要,特別是在佈置第一課的作業中尤為重要。

二、培養學生情感,促進師生感情

積極的情感能提高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動能量,從而提高思維和學習潛能。學生聽課也伴隨一定的情感,而學生的情感往往同他對知識的領會程度,對教師教學的興趣密切相關。

三、情感傾斜,關注學困生

對於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如果教師在情感上多一些傾注,在課堂多一些關注,課後多一些幫助,他們在學習上可能會有所提高,學習的興趣、積極性也會隨之提升。所以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不但要有一顆愛心,更要有一顆耐心。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15

《生活中的比》是在學生已經學過除法的意義、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與除法關係的基礎上學習的,是《比的認識》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教材密切聯絡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設計了“比賽成績”“速度”“水果價格”“圖形放大縮小”等情境,引發學生的討論和思考,並在此基礎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學生體會引入比的必要性、比的意義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

比在數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體會比的意義和價值是教材內容的數學核心思想。但在實際中,學生記住“比”概念容易,但要真正理解比的意義往往比較困難。於是,教材設有采取給出幾個例項,就直接定義“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為學生理解比的意義提供了豐富的直觀背景和具體案例。如:在實際教學中創設了生活情境,即可愛的圖片,從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喜歡的圖片著手,激起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水平,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立足於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並豐富他們新的經驗,又通過解讀大量生活中的比。這樣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體會生活中存在兩個數量之間的比的關係,在較為豐富教學的基礎上提高了比這個概念,實現概念的內化。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16

24字教學模式,注重讓學生說,而要讓學生會說,訓練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很重要。一年級學生由於不知道如何清楚的表達出題目中的各部分的關係而思維受到限制,學生對自己的思維活動的表述也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因此學生難以提出創造性的問題。所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低年級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

數學教學中學生對事情的條理化敘述,不僅是表達能力的鍛鍊,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思維嚴密能力的培養。因此,我認為在教學中也要重視學生敘述的條理性。如教學15-9時,可敘述為:先將15分成10和5,先用10減去9得1,1+5得6,所以15-9=6

思維是有邏輯的,它是確定的、前後一貫的、有條有理有根有據的。因此在教學中,還注意訓練學生用準確而有條理的語言講出自己的思路、過程和結果。如在教學3元2角=?角時,可這樣引導學生:“1元是10角,3元就是30元,3元2角是30角加上2角就是32角。”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訓練了語言的連貫性,促進了思維的邏輯性。因此訓練語言的連貫性也很重要。

總之,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成效的,它必須經過我們做老師的長期持之以恆的訓練才能得以提高。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17

孩子們的期末考試卷正靜靜的放在那裡,等待改卷。

想必此時的他們正歡天喜地玩得那叫一個痛快,斷然不會有我們孩提時代對試卷結果的惶恐。

回想這一學期的數學教學,對於孩子們來說,我有太多的愧疚。

愧疚在於由於擔任學校行政工作,分身乏術。用於教學,花在學生身上的時間被無情壓縮,總是疲於應付這樣那樣的事,雖然在做事過程中也有收穫與成長,但每每看見孩子們的眼光,也難免不心虛,特別是那幾個底子差的孩子,除了對家長多打招呼,找學生來一幫一,我竟也毫無辦法了。

回想這一學期孩子們的表現,我又有太多的收穫。

收穫在於,孩子們養成了較為良好的學習準備習慣,知道在課間休息時要做好課前準備;養成了每天雷打不動聽算的好習慣,奠定了較好的計算基礎;養成了傾聽同伴發言的習慣,知道當同伴說話時,應朝著他的方向認真傾聽;養成了說完整的話的習慣,知道把話說清楚,把話說完整;養成了及時糾錯的好習慣,不把錯誤帶到第二天。

我只想留給孩子們一個喜歡數學的念想,覺得數學好玩的心態,用新面貌,堅持好習慣,開始新的學期。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18

在學習分數的意義這節課,我是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利用學生對已有的對單位“1”的認識進行了擴充套件,加深學生對分數的認識。課前,我讓學生利用手中的紙條學具通過折一折,複習以前學過的把一個物體中進行平均分,得出的份數用分數表示。逐步的引到把一些物體的平均分,用分數表示部分和整體的關係這一新的數學問題,引起學生對所分物體個數的關注,通過思考、觀察、比較,學生逐步的理解了,許多的物體也可以看成一個整體,從而為新知打下基礎。為了增強學生的理解,我聯絡生活實際舉例幫助孩子理解。例如:讓學生利用手中的水彩筆動手平均分,每份佔全部的幾分之幾?以班級同學為例,將班級同學平均分成3組,其中的一組佔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兩組佔全班的幾分之幾?等例子,幫助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並對分數的意義作出解釋,這樣學生在應用中不但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認識,而且把對分數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上完這節課我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課堂上顯得有些急,當拋給學生一個問題時我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比較短,所以對於一些概念性的問題有些學生掌握的不是很好。課堂激勵語言用的也比較少。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19

教學重點:知道時、分間的進率,能正確讀寫鐘面上所表示的時刻。

教學難點:認讀鐘面上所表示的時刻。

1、語言不夠簡潔扼要。如在講解“半時”時候:刻度12與刻度1之間,數字12與數字1之間,直接可以描述“時針處於12與1中間”;

2、口語化很嚴重。日常用語是幾點,但是書面語應該是幾時;

3、對國小生義務教育階段教材的安排沒有詳細地閱讀。關於時間的認識:學生在讀一年級就已經學過“整點半時”,而本節課將大量時間花在繼續認識整點半時之上,只將10分鐘花在新授課程裡;

4、重難點沒有突出。本節的重點是:認識幾時幾分,當分針沒有對準12或6時,你能認識麼?依次循序漸進地展開。

5、缺乏趣味性。國小二年級的學生比較好活潑好動,很難讓他們上課一直保持安靜,需要教師在課堂設計過程針對本節課的內容展開有趣味性的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6、學具要與知識貼切。學具應當買學生專用鐘錶,自己來擺動時針和分針,才能將時間用時針與分針準確地表示出來。

7、板書不完善。分針走一大格子是五分鐘是重點,沒有強調和板書。

8、沒有課堂小結。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20

如今,社會的各個領域都越來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識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能力,它越來越成為當代人的一種重要素質,受到大家的青睞。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這種背景下,我校老師也把“小組合作學習”引到我們的數學課堂,並進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為了更好地促進小組合作學習,小組的座位安排以“馬蹄形”擺放桌椅,形成面對面相鄰的座次,這樣安排座位有以下幾方面的優點:

1、既有利於學生方便看三面的黑板,集中注意力聽講,又有利於小組同學之間互相監督、互相學習,更便於順利地展開討論、交流,實現充分地合作。

2、彌補了教師一個人不能面向每個學生進行教學的不足,通過學生間的討論與交流,某方面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幫助這方面學習差的學生,知識技能互補,達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3、有利於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交流合作,從而減輕思想壓力,增強自信心,孩子們在這種學習的氛圍中學會了充分表現自我,而且在與他人相處中學會了接受他人、欣賞他人、取長補短。

4、有利於師生間、學生間的情感溝通和資訊交流,有利於思想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能夠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潛在的創造力,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問題,發展思維的發散性、求異性。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21

導學案”如何匯入新課怎樣有效地匯入課題,精彩開始每一課,引發學生的興趣,快速進入角色,是教師要不斷地探索和研究的課題。精彩的課題引入能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啟用他原有的知識,能讓學生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用恰當的方法匯入新課,將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導學案的教學中,我們導課的第一環節是溫顧互查,簡單的說就是回憶舊知識,同桌互查舊知識的掌握情況。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複習匯入。這樣的匯入方法能夠讓學生在聯絡舊知識的同時,降低新知識的難度,能幫助學生順利地進入新知識的學習狀態中,能夠比較容易地將新舊知識聯絡起來,對於學生知識的掌握有好處,但是是否每一課時,每一種課型是否都適合用這種匯入方法呢?

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覺得並不是每種課型都能用這種匯入方法,在每個獨立單元的新內容,第一次學生新接觸的新知識點,就沒辦法用。有些課聯絡生活實際創設情境反而效果更好,對於計算類的課,就用複習的方法就比較合適。所以,我覺得“導學案”的導課方法,應根據課的型別靈活地選擇適合的導課方法,不應固定一種統一的導課方法,只要導課的方法,對於學生的學習是積極的,對於教師的教學是有利的就可以了。當然,在導學案的運用上,我們還在摸索,相信在不斷地研究之後,我們一定會找到一種最適合導學案的導課方式。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22

每學期一次的評教評學活動很快就結束了,看到各位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僅令學生興趣十足,更讓我連聲讚歎。美靜老師教學的思路明晰,教學設計合理,流暢,教態自然親切;巧紅老師課堂中的娓娓道來,親切、自然,看似平淡,卻彰顯出精湛的功底;李瑛老師授課時能適時地使用多種評價方式鼓勵學生學習,用肢體性評價手段,讓學生感到很親切隨和,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這些都讓我學到了很多…….

我回頭想想,這次活動主要表現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教師在授課時能創造性地使用導學案,不完全依賴之,教師能結合教材,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把知識問題化,學生易於理解接受。

二是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始終面帶微笑,給學生以親切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可以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使學生能比較輕鬆的學習。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

三是課前準備充分,包括備學生、備教材,所以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餘,揮灑自如。

四是課堂多了一些理性,情境的創設多了數學的味道,呈現出追樸實、講求實效的風格。教材被重視起來,真正做到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總得來說,通過這次聽課,它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聽課是教師的必修課,是教師成長的一條捷徑。今後我將通過這條捷徑獲得更多的教學經驗,來幫助我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23

每次吃飯,總有一些不喜歡吃蔬菜的孩子,對他們,我是傷透了腦筋卻又無可奈何。不斷的提醒對他們來說只是耳邊風,達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怎樣辦呢之後,我靈機一動,為什麼不換一種教育方式呢於是,在一次午餐前,我從阿姨手裡接過飯菜時就故意大聲的說:“今日的飯菜好香哦!你們聞到了嗎”這時,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來,都翹起小鼻子誇張得聞著。一邊聞一邊說:“真的,好香!”“今日的蔬菜聞起來也很香,必須也很好吃。”說著神祕的偷瞄了一眼今日的蔬菜盆子,大家也都好奇地睜大了眼睛。我又說“那誰來猜猜我們今日吃什麼菜蔬菜吃了有什麼好處呢”我剛說完,好多小朋友都爭著要回答,飛飛說:“教師,我媽媽說多吃蔬菜就會不生病,還會更聰明。”小茹說:“吃蔬菜會變得更漂亮。”“哦,是嗎那還有誰也喜歡吃蔬菜呢”“我!”“我!”……在我的鼓動下,大家的熱情高漲,就連幾個不愛吃蔬菜的小傢伙也樂在其中。果然,那天的蔬菜是供不應求,並且小朋友吃飯的速度也快了很多,菜好吃,飯也多吃了。

從此,在每次吃飯前,我總是用生動的形式介紹菜名或討論有關菜的作用或者是一些簡單得吃飯禮儀,用自我的熱情來帶動幼兒吃飯的興趣,幼兒良好的用餐習慣也在無形中逐漸養成了,這就是吃飯中的樂趣吧!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24

提起數學,學生常會與艱苦的思索,繁難的演算,複雜的邏輯推理聯絡起來,認為數學學習是一種枯燥的、辛苦的勞動。通過對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學習和實踐,我體會到:學生的思維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對外界環境刺激的積極反應。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年齡與身心特徵,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

特別是低年級數學教學,應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提起數學,學生常會與艱苦的思索,繁難的演算,複雜的邏輯推理聯絡起來,認為數學學習是一種枯燥的、辛苦的勞動。通過對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學習和實踐,我體會到:學生的思維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對外界環境刺激的積極反應。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年齡與身心特徵,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特別是低年級數學教學,應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激發對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低年級學生因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永續性注意的範圍也有侷限性,加上數學內容單一,常會感到枯燥乏味。教師可以採用學生喜愛的講故事、做遊戲等形式來組織教學活動,這樣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和興趣要求,以便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兒童主動建構有關的數學知識。

數學學科教學隨筆 篇25

每次放學,我們班的孩子總喜歡搶佔排頭,喜歡插隊。目的是想跟教師挨的近一點,以“小教師”的身份在前面帶隊。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站隊搶排頭的孩子們越來越多。

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滿足孩子們的心願,我想出了一個辦法。站隊前,我對孩子們說:“請把你們的小手伸出來”。孩子們高興的伸出自我的小手,我走到他們身邊,一一和他們拍手,親切地在他們的耳邊說一句:“你的小手真有勁”。或者說:“你的小手熱乎乎的……”孩子們笑了,高興的也在我耳邊說一聲:“你的手也熱乎乎的。”或者說:“你的手和我媽媽的手一樣大。”“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隨後孩子們臉上都露出得意和滿足的表情。我說:“站隊吧!”話音剛落,孩子們個個忙著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隊,沒有搶排頭的了。

應對這群孩子,我和錢教師都覺得,我們是很用心、很真誠地對待他們每一個,自我覺得是問心無愧吧。可是,再過半年多,他們將要踏進國小,很多孩子還是讓我們很擔心、很焦急啊:像黃鈺博這樣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還有好幾個,另外,黃子為的坐不住和好動、陸鴻儒的動手本事和交往本事,還有幾個孩子的傾聽本事和理解本事……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差異的確很明顯,幸好的是,很多家長在和我們的交流以後,都能進行很好的配合,我也相信,僅有從家長、教師開始,對他們的教育態度堅持一致,還能持之以恆,就必須會收穫可喜的效果。為了孩子,讓我們一齊努力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