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老人與海讀書筆記3000字

文學 閱讀(7.34K)

讀完老人與海這本書之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與感想。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老人與海讀書筆記3000字,希望對您有用。

老人與海讀書筆記3000字

  老人與海讀書筆記3000字1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豔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作者海明威是這樣評價他的作品《老人與海》的。

“《老人與海》是一首田園詩,大海就是大海,不是拜倫式的,不是麥爾維爾式的,好比荷馬的手筆:行文又沉著又動人,猶如荷馬的詩。真正的藝術家既不象徵化,也不寓言化——海明威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藝術品都能散發出象徵和寓言的意味,這一部短小但並不渺小的傑作也是如此。”美國藝術史家貝瑞孫是這麼評價《老人與海》的。

小說描寫的是一個年近六旬的老漁夫,在一次單身出海打魚時,釣到了一條大魚,卻拉不上來。老漁夫同魚周旋了幾天後,才發現這是一條超過自己漁船數倍的大馬林魚,雖然明知很難取勝,但仍不放棄。後來又因大馬林魚傷口上的魚腥味引來了幾群鯊魚搶食,但老人仍不願就這樣放棄,最終突出重圍,將大魚帶回了漁港,讓其他漁夫佩服不已。當我讀到“老漁夫想:這裡離海岸實在是太近了,也許在更遠的地方會有更大的魚……”時,我十分佩服這位老漁夫,因為他這時已經打到了一些魚,但他沒有安於現狀,而是向著更大的目標前進。再看看我們,平時遇到一點小困難,我們都叫苦連天。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應該像這位老人一樣胸懷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標。當我讀到“大馬林魚開始快速地圍著小漁船遊動,將纜繩纏繞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舉著鋼叉,在它躍出水面的一瞬間,竭盡全力地向它的心臟擲去,一聲哀鳴結束了大魚的生命,它靜靜地浮在水面上……”時,我的心也像一塊大石頭落了地。我非常欽佩老人那種毫不畏懼、堅持不懈的精神,雖然知道對手實力很強,但他沒有絲毫退縮,而是迎難而上。正因為有了這種精神,老漁夫才獲得了這場生死較量的勝利。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學習老漁夫的精神,做事情不怕困難,才能取得成功。在讀到大魚的血腥味被一群鯊魚嗅到了,爭相游來搶食,老人的左手正好在抽筋,他只能使用右手,用木棒、捕到的劍魚的嘴等一切可以用來攻擊的武器自衛,並最終趕走了這群鯊魚。但大魚的肉已經被吃了一大半,而老人還風趣地批評自己的左手“該工作的時候卻在休息”的時候,我也被老人樂觀的精神所折服。在生活中,有些損失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該以樂觀的態度來對待,不能斤斤計較。最後,小說以一個少年看到老漁夫在度量足有十八英尺長的大馬林魚,再次描寫了這條魚的巨大,說明老漁夫所克服的困難之大,非比尋常。小說歌頌了老漁夫不畏艱險努力奮鬥的精神,我們也應該像他那樣,不能滿足於現狀,應該積極向上,做任何事都要堅持不懈,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決不能半途而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和勝利。

海明威為什麼沒有讓老人最終勝利呢?用小說中老人的話來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儘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這就是《老人與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認,只要是人就都會有缺陷。當一個人承認了這個缺陷並努力去戰勝它而不是去屈從它的時候,無論最後是捕到一條完整的馬林魚還是一副空骨架,這都已經無所謂了,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已在那追捕馬林魚的過程中充分地體現了。曾經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過、奮鬥過,難道他不是一個勝利者嗎?老漁夫就是敢於挑戰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從世俗勝利觀的角度看,老漁夫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儘管開始他戰勝了大馬林魚,但是最終大馬林魚還是讓鯊魚吃了,他只是帶著大馬林魚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說,鯊魚才是勝利者。可是,在理想主義者眼裡,老漁夫就是勝利者,因為他始終沒有向大海沒有向大馬林魚更沒有向鯊魚妥協和投降。就如音樂大師貝多芬所說“我可以被摧毀,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為有了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戰,超越它們,這個限度才一次次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擺在了人類面前。在這個意義上,老漁夫桑地亞哥這樣的英雄,不管他們挑戰限度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因為,他帶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為高貴的自信!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他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每一本書,都有它自己的“靈魂”,當你閱讀一本書時,自己也就在不知不覺當中,陷入了《老人與海》中所構想的世界。因為書所有的“靈魂”不同,自然那個所構想的世界也不一樣。而我所指的“靈魂”,就是每本書,其自身要表達的思想,或者願望。

看《老人與海》這本節的時候,我會經常性的感覺到老人彷彿是海中一條久經沙場的大魚,也許這樣的形容不準確,或者說老人就是海,可卻是歷盡滄桑的海。老人的眼睛如文中所提一樣,時間在變老,可那雙眼睛卻像海水一樣藍,是愉快的,毫不沮喪的。

老人與小孩都時常用謊言去修飾那窮迫的生活,小孩對老人的尊重甚至充滿了崇拜,他對老人的信心有增無減,並不斷地激勵他、照顧他。我有時在想,老人就像一條大魚,雖然身疲力盡,可是絕不向大海和漁人屈服。老人的身體、力量在逐漸縮小,可老人那長年積累的經驗和技巧促使他存有信心,能捕捉到大魚的信心。

老人始終做著與別人不同的事,他做的是別人敢想而不敢做的事,雖然有許多人不理解他,可他照樣做。老人在海中經歷了太多的事,當他捕到一條大青花魚的時候,也興奮的嚷了起來,經過兩個多月來,他沒有捕到一條魚的事實,他開始自言自語,在海上交談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這彷彿成了所有出海的漁人之間的一種品德,可老人卻由於孤單也許有其他的外在因素,促成老人嚷出了自己心中的話,老人渴望遇見走失的魚群,因為大魚肯定會在其中,老人在八十五天的時候用大青花魚做為誘餌,太陽在他的腦後,海岸遠離了他,在他的視眼裡有的只有一片一望無際的海與那青青的山。

《老人與海》卻是一本能讓人瞭解,什麼才是真正的人生,什麼才是堅強的書,一本實實在在的好書。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不斷地受到挫折、失敗還有許多負面的情緒,許多人因此而消極、失去對生活的熱愛。而《老人與海》卻刻畫出一個與大海搏鬥,在艱難的環境下,奮力生活的老漁夫。大家應該記得,在書中提到過,老人的漁船上那破舊的帆布,就像是一面失敗的旗幟,彷彿在宣告著老人永遠都捕不到魚的倒黴運氣。但是,他沒有放棄,仍然出海捕魚。而在現實中,某些人卻不能堅持,面對挫折就選擇了放棄,選擇了逃避。和那已經生活窘迫的老漁夫相比,那些逃避的人真的是不知道什麼才是挫折。我們可能會因為考試的失利,而對自己失去信心。或者因為別人的批評,而自暴自棄。在那時候,想想這個堅強的老漁夫,他是如何面對生活的。自己的心,自然就會釋然許多。

他的手已經沾滿老繭,面板也已經被刺眼的陽光晒出斑點,那艘破爛的漁船也不能抵禦什麼風暴,自己那破舊的小屋也是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的那種。但是,他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希望,他仍然天天早上迎著第一縷陽光出海捕魚。無論有沒有收穫,他都會堅持出海捕魚,這不只是因為他要依靠捕魚謀生,而是捕魚已經成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的一種記憶。最後一次捕魚,他抓到了一條大魚,可是,在回港的路上,他碰到了鯊魚攻擊,他毅然拿起魚叉扞衛自己辛苦得來的勞動果實。雖然,最後那條大魚被鯊魚吃光了,只剩下白色的骨架。但是,老漁夫那種不言敗的精神,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是他勇敢去付出的那種行為,卻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無論是與書中那個老漁夫相比,還是在現實生活中與那些艱難生活的人相比,我們的生活已經是很好的了,我們更應該熱愛生活,並且學會堅強的面對一切的挫折。我們的路還有很長,在今後我們會遇到比曾經更加多的,更加嚴重的挫折與失敗,但我相信,只要想到那個老漁夫,他的堅強和對生活的熱愛。我們也會學著堅強,自己面對困難!

  老人與海讀書筆記3000字2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豔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作者海明威是這樣評價他的作品《老人與海》的。

“《老人與海》是一首田園詩,大海就是大海,不是拜倫式的,不是麥爾維爾式的,好比荷馬的手筆:行文又沉著又動人,猶如荷馬的詩。真正的藝術家既不象徵化,也不寓言化——海明威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藝術品都能散發出象徵和寓言的意味,這一部短小但並不渺小的傑作也是如此。”美國藝術史家貝瑞孫是這麼評價《老人與海》的。

小說描寫的是一個年近六旬的老漁夫,在一次單身出海打魚時,釣到了一條大魚,卻拉不上來。老漁夫同魚周旋了幾天後,才發現這是一條超過自己漁船數倍的大馬林魚,雖然明知很難取勝,但仍不放棄。後來又因大馬林魚傷口上的魚腥味引來了幾群鯊魚搶食,但老人仍不願就這樣放棄,最終突出重圍,將大魚帶回了漁港,讓其他漁夫佩服不已。當我讀到“老漁夫想:這裡離海岸實在是太近了,也許在更遠的地方會有更大的魚……”時,我十分佩服這位老漁夫,因為他這時已經打到了一些魚,但他沒有安於現狀,而是向著更大的目標前進。再看看我們,平時遇到一點小困難,我們都叫苦連天。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應該像這位老人一樣胸懷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標。當我讀到“大馬林魚開始快速地圍著小漁船遊動,將纜繩纏繞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舉著鋼叉,在它躍出水面的一瞬間,竭盡全力地向它的心臟擲去,一聲哀鳴結束了大魚的生命,它靜靜地浮在水面上……”時,我的心也像一塊大石頭落了地。我非常欽佩老人那種毫不畏懼、堅持不懈的精神,雖然知道對手實力很強,但他沒有絲毫退縮,而是迎難而上。正因為有了這種精神,老漁夫才獲得了這場生死較量的勝利。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學習老漁夫的精神,做事情不怕困難,才能取得成功。在讀到大魚的血腥味被一群鯊魚嗅到了,爭相游來搶食,老人的左手正好在抽筋,他只能使用右手,用木棒、捕到的劍魚的嘴等一切可以用來攻擊的武器自衛,並最終趕走了這群鯊魚。但大魚的肉已經被吃了一大半,而老人還風趣地批評自己的左手“該工作的時候卻在休息”的時候,我也被老人樂觀的精神所折服。在生活中,有些損失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該以樂觀的態度來對待,不能斤斤計較。最後,小說以一個少年看到老漁夫在度量足有十八英尺長的大馬林魚,再次描寫了這條魚的巨大,說明老漁夫所克服的困難之大,非比尋常。小說歌頌了老漁夫不畏艱險努力奮鬥的精神,我們也應該像他那樣,不能滿足於現狀,應該積極向上,做任何事都要堅持不懈,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決不能半途而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和勝利。

海明威為什麼沒有讓老人最終勝利呢?用小說中老人的話來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儘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這就是《老人與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認,只要是人就都會有缺陷。當一個人承認了這個缺陷並努力去戰勝它而不是去屈從它的時候,無論最後是捕到一條完整的馬林魚還是一副空骨架,這都已經無所謂了,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已在那追捕馬林魚的過程中充分地體現了。曾經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過、奮鬥過,難道他不是一個勝利者嗎?老漁夫就是敢於挑戰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從世俗勝利觀的角度看,老漁夫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儘管開始他戰勝了大馬林魚,但是最終大馬林魚還是讓鯊魚吃了,他只是帶著大馬林魚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說,鯊魚才是勝利者。可是,在理想主義者眼裡,老漁夫就是勝利者,因為他始終沒有向大海沒有向大馬林魚更沒有向鯊魚妥協和投降。就如音樂大師貝多芬所說“我可以被摧毀,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為有了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戰,超越它們,這個限度才一次次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擺在了人類面前。在這個意義上,老漁夫桑地亞哥這樣的英雄,不管他們挑戰限度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因為,他帶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為高貴的自信!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他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每一本書,都有它自己的“靈魂”,當你閱讀一本書時,自己也就在不知不覺當中,陷入了《老人與海》中所構想的世界。因為書所有的“靈魂”不同,自然那個所構想的世界也不一樣。而我所指的“靈魂”,就是每本書,其自身要表達的思想,或者願望。

看《老人與海》這本節的時候,我會經常性的感覺到老人彷彿是海中一條久經沙場的大魚,也許這樣的形容不準確,或者說老人就是海,可卻是歷盡滄桑的海。老人的眼睛如文中所提一樣,時間在變老,可那雙眼睛卻像海水一樣藍,是愉快的,毫不沮喪的。

老人與小孩都時常用謊言去修飾那窮迫的生活,小孩對老人的尊重甚至充滿了崇拜,他對老人的信心有增無減,並不斷地激勵他、照顧他。我有時在想,老人就像一條大魚,雖然身疲力盡,可是絕不向大海和漁人屈服。老人的身體、力量在逐漸縮小,可老人那長年積累的經驗和技巧促使他存有信心,能捕捉到大魚的信心。

老人始終做著與別人不同的事,他做的是別人敢想而不敢做的事,雖然有許多人不理解他,可他照樣做。老人在海中經歷了太多的事,當他捕到一條大青花魚的時候,也興奮的嚷了起來,經過兩個多月來,他沒有捕到一條魚的事實,他開始自言自語,在海上交談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這彷彿成了所有出海的漁人之間的一種品德,可老人卻由於孤單也許有其他的外在因素,促成老人嚷出了自己心中的話,老人渴望遇見走失的魚群,因為大魚肯定會在其中,老人在八十五天的時候用大青花魚做為誘餌,太陽在他的腦後,海岸遠離了他,在他的視眼裡有的只有一片一望無際的海與那青青的山。

《老人與海》卻是一本能讓人瞭解,什麼才是真正的人生,什麼才是堅強的書,一本實實在在的好書。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不斷地受到挫折、失敗還有許多負面的情緒,許多人因此而消極、失去對生活的熱愛。而《老人與海》卻刻畫出一個與大海搏鬥,在艱難的環境下,奮力生活的老漁夫。大家應該記得,在書中提到過,老人的漁船上那破舊的帆布,就像是一面失敗的旗幟,彷彿在宣告著老人永遠都捕不到魚的倒黴運氣。但是,他沒有放棄,仍然出海捕魚。而在現實中,某些人卻不能堅持,面對挫折就選擇了放棄,選擇了逃避。和那已經生活窘迫的老漁夫相比,那些逃避的人真的是不知道什麼才是挫折。我們可能會因為考試的失利,而對自己失去信心。或者因為別人的批評,而自暴自棄。在那時候,想想這個堅強的老漁夫,他是如何面對生活的。自己的心,自然就會釋然許多。

他的手已經沾滿老繭,面板也已經被刺眼的陽光晒出斑點,那艘破爛的漁船也不能抵禦什麼風暴,自己那破舊的小屋也是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的那種。但是,他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希望,他仍然天天早上迎著第一縷陽光出海捕魚。無論有沒有收穫,他都會堅持出海捕魚,這不只是因為他要依靠捕魚謀生,而是捕魚已經成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的一種記憶。最後一次捕魚,他抓到了一條大魚,可是,在回港的路上,他碰到了鯊魚攻擊,他毅然拿起魚叉扞衛自己辛苦得來的勞動果實。雖然,最後那條大魚被鯊魚吃光了,只剩下白色的骨架。但是,老漁夫那種不言敗的精神,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是他勇敢去付出的那種行為,卻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無論是與書中那個老漁夫相比,還是在現實生活中與那些艱難生活的人相比,我們的生活已經是很好的了,我們更應該熱愛生活,並且學會堅強的面對一切的挫折。我們的路還有很長,在今後我們會遇到比曾經更加多的,更加嚴重的挫折與失敗,但我相信,只要想到那個老漁夫,他的堅強和對生活的熱愛。我們也會學著堅強,自己面對困難!

  老人與海讀書筆記3000字3

我曾經極其嚮往海洋。

現在想來,那時候只是受多了各類影視材料和旅遊宣傳的影響。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當我看到深圳一個海港那翻滾混濁的海水裡捲來的垃圾時,我只能沉默地走開了。海港裡有不少機械化的捕魚船,這裡的 漁夫——不如說船員,年輕而還沒有被海風吹出滄桑。

《老人與海》裡的漁夫老人不是這樣的。他年邁蒼老,生活貧困,八十四天沒有捕到一條魚,連魚餌都是關心他的男孩拿來的。他同時也樂觀、堅強、在海上與一條格外龐大的魚僵持了三天三夜,歸來的途中又遇到了鯊 魚的襲擊,又與之搏鬥,雖然得以逃生,但他所捕到的大魚卻被鯊魚吃得只剩下一具的骸骨,蒼白的骸骨。

在這個豐富而多彩的寒假中我讀了《老人與海》一書,每當窗外寒風凜冽時,眼前浮現的卻是湛藍色的蒼穹,洗滌過一般泛著白,不覺間一艘並不算大的漁船迎著海浪風暴駛向未知的大海。恍惚,那條美麗的大馬林魚身 上的紫色寬條紋映著光輝……

《老人與海》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古巴一位名叫聖地亞哥的老漁夫一連八十四天沒有釣到一條魚,一隻孤獨的小船在出海85天后倔強的在不遠的海面劃了回來,船上似乎載著的東西,壓著這同主人一樣的老船東倒西歪,但又似乎有什麼東西一直支撐著這不幸的人。岸上,人們在一邊對著老船指手畫腳一邊議論著這船上載這什麼。“我想一定是條大鯊魚!哦,我這能幹的傢伙……”一個人激動地說,“別開玩笑了,我想他是去尋寶了,那一定寶藏——啊,一堆的黃金,金燦燦的黃金。”這人邊說眼中還放著光。

但是……最終漂過來的卻是一條似空非空的船,不是因為船上那可悲又可笑的魚骨頭,而是因為這在船中靜靜躺著、雙眼中仍流出希望的老人。他的一切足以填滿這腳下的船,甚至於身後那與他相伴一生的海。這船上載著,夢想。靠海為生,老人家一生都有一個來自大海的夢,他在這海面上迎接在海下升起的第一縷陽光、送走最後一次浪潮。每次出行前他總是和曼諾林一起暢想新的旅途,儘管事實與想象總是相差甚遠,但那個屬於他的夢卻從不 曾斷過。心中的夢與希望也同這漁網一樣在海水起起落落,但一刻也未停止下一次的撒網。

就這樣他在他自己的夢裡扮演著他自己的王者,真如書中所說:“但是這些傷疤中沒有一塊是新的。它們像無魚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蝕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顯得古老,除了那雙眼睛,它們像海水一般藍,喜氣 洋洋而不肯認輸的。”雖然他總是受來自皮肉和精神上的打擊,但是心中與大海的.約定,使他不曾倒下,反倒練就了他超人的意志與勇氣。這船上載著,勇氣。“獅子、曼諾林……”這兩個詞伴隨著他整個旅途。獅子是他年輕時闖蕩非洲的見證、曼諾林則是他同樣回想起了當年年輕力壯時的樣子,他們同樣給了老人挑戰鯊魚、暴風雨的勇氣:“這兩個肩膀挺怪,人非常老邁了,肩膀卻依然很強健,脖子也依然很壯實,而且當老人睡著了,腦袋向前耷拉著的時候,皺紋也不大明顯了。”這一種信念和勇氣竟可以使他返老還童:

書中老人面對一波波鯊魚的來襲仍舊奮力反抗,捍衛自己的戰利品,用手中的魚叉、木棍……並最終以血肉之軀與之相搏,這種勇氣是常人所不及的,更別說是這樣的一位年邁的老人。那可能是他的執拗、執著吧。 這船上載著,執著。“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儘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老人一次次被命運戲弄,但他從來不相信命運,他只相信倔強的自己,從不向命運低頭,這雖然使他受盡了身體上的折磨,但只要他的精神世界是聖潔的,那他就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他就是不可戰勝的強者。老船載著老人漂了過來……岸上,整整嘆息後,傳來了陣陣叫好聲,就連身後的浪潮都向他彎腰停息了。沉靜的老人雙手緊緊摟住身旁的魚骨、靜靜地、執拗地守護著船上滿滿的寶藏。

是的,因為他不肯認輸,終於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了一條重達一千五百磅且美麗的大馬林魚,在兩天兩夜後,他殺死了那條大魚,但遭了鯊魚襲擊,他竭盡全力不放棄一絲希望與鯊魚博鬥,最終一一殺死了它們,但結果老人筋疲力盡回到岸上時,只拖回了一副魚骨頭。

有人也許覺得老人的一切努力只不過是一場空,到頭來還是失敗了,依然無所收穫。雖然老人沒有成功帶回那條大魚,是失敗的,但同時老人也是個勝利者,他不屈服於命運,不論處在多麼險惡的境地,都會盡自己所能 擊敗困難,不放棄一絲希望,儘管他一無所獲,但他戰勝了自己,戰勝了失敗。他為了自己的目標努力追求過、奮鬥過,那麼他就是一個勝利者,也是一個勝利的失敗者,是一個失敗的英雄!

我想他是把自己的一生寄託在了大海上。其他漁夫以男性的“他”稱呼大海,視大海為敵手;而桑地亞哥老人以女性的“她”稱呼大海,帶著一種平和的柔情。在海洋的航程上有他過去的故事,有他驕傲和自豪的事蹟, 甚而有他的理想。他與大魚僵持在海上,最開始也許只是單純地為生計所迫,但後來在缺少食水,遠離大陸時維持他的力量的,是他不肯服輸的意志。“憑它的舉止風度和它高度的尊嚴來看,誰也不配吃它。”老人已經不再 把魚當作他的獵物,而將他當作了與自己同等地位的敵人。而在茫茫大海上,即使他放棄了這條大魚也無人所知,但他沒有放棄。這不是虛榮心,因為虛榮在生死之間是無力的。實際上,他所做的一切,是在維繫自己的尊嚴 。

他決心做自己一個人的英雄。

生活的種種苦恨辛酸會磨去人的稜角,歲月的流逝也會給人留下風霜,而有多少人,在這過程中一併把自己的意志和毅力消磨了?有多少人,在困境中選擇了妥協,在失望中放棄了自己的執著與追求?又有多少人,在桑 地亞哥老人這種境地裡,選擇割去魚線,駕著船帶著八十五天沒有釣到魚的恥辱回去?不,這恥辱不在於失去了魚,而在於在軟弱的驅使下在死亡與失敗中選擇了失敗,與文中所言相反,一個人沒有被摧毀,卻被打敗了。

真正的失敗,是自己的意志,屈服了。

那些人放棄的不僅僅是魚,而是夢想,成為一個英雄的夢想。每個人意氣風發時可能有種種嚮往,可能想要成為一個英雄——強大,有所作為,令人仰望。可是英雄最強大的不是外在的力量。而在於他不肯放棄服輸的意 志。一個人想為他人所仰望,必須要自己認可自己的所作所為,這種認可也不是逆境中的一再妥協,而是知道自己所做的,不愧於英雄之名。

桑地亞哥老人沒有失敗,因為他的意志沒有退潰,大魚沒有使他放棄,鯊魚也沒有讓他絕望。他竭盡了自己的力量,最終成為了大海上僅他一人知曉的英雄。是的,他原本只是一個平凡的漁夫,可是他的身形震撼了多少 人的心靈,也讓多少人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什麼,更讓我真正明白,何謂英雄。即使在書中,他只是一個人的英雄。

“一個人並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儘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這是《老人與海》中我最喜歡的句子。人本不是為失敗而生,那為什麼要向失敗屈服,在生活中,我們何嘗不是像老人那樣遇到許多困難,但我 們是否有老人那種堅不可摧的意志,是否有不向困難屈服的勇氣呢?當老人那不屈不撓的精神給我帶深深的震撼時,我想到了張海迪,她很小的時候就患上了高位截癱,但她並不屈服於命運,而是積極樂觀地去挑戰自我,不 懈努力,面對著生活中的坎坷,她付出了多於常人幾倍的努力,最終都一一成功克服,雖然她身體上是殘疾的,但精神上卻比我們堅強得多。張海迪跟老人一樣,都是人類中的強者和英雄。更何況,我們現在所碰到的釘子只 不過是大海上的小風小浪,與老人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所以我們更應該積極面對困難,不低頭,不放棄。與其沉浸在失敗的痛苦中,不如鼓起勇氣,振作精神,以剛毅的態度與挫折抗衡,即使我們最終因奮鬥而一無所有, 但我們堅守著自己靈魂的尊嚴,這是比任何東西都珍貴的,也不會因為沒有努力而給人生留下遺憾。

讀了《老人與海》這本書,我為老人那堅韌的意志而感到由衷的敬佩。無論我未來的道路佈滿多少荊棘,有多少坎坷,我希望自己都能夠向老人那樣有著不服輸的傲氣,使我在面對困難時有勇氣去奮鬥,絕不退縮,即使 失敗後也能泰然自若的面對,繼續開始因我的努力而成功捍衛靈魂價值變得精彩的人生。“一個人並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儘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這句話也將成為我前行道路上的格言,時刻提醒我不要屈服 於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