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目送》讀書筆記集錦15篇

文學 閱讀(2.64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千萬不能認為讀書筆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目送》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目送》讀書筆記集錦15篇

《目送》讀書筆記1

在嘈雜的人世中,亙古不變的,是那血濃於水的親情——題記

從《孩子你慢慢來》中那位含情脈脈的美麗的母親,到《目送》中對於親情的詮釋。龍應臺和她的文字已經變了,變的那麼柔和。但有時,也變的那麼尖銳。

《目送》中那第一篇也叫《目送》。龍應臺在文字中對父親對"我"和"我"對兒子的目送,相互交織,相互編織出美麗的音符。這本對於親情的拷問的文章,在很多人看來,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但在我看來,這篇《目送》更多的想要表達的,是對血濃於水的親情的另一種讚歌!

文中,那位母親、女兒,曾經多少次是在父母的目光交織成的"溫暖大道"上行走的呀!她卻渾然不覺,當她也成為母親時,她才意識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罷了。"這是多麼感傷的一句話,讀畢,不禁讓人潸然淚下。

我又何嘗不是在父母的目送下成長的呢?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反覆叮囑和目送下成長的;我的國小,是在父母的反覆叮囑和目送下度過的;我的國中,是在父母的嘮叨和目送下成長的。父母對於我們的每次離開和每次的回來。都是在看著的,他們都是用目光送我們到很遠的地方。甚至當看不見我們時,也會呆呆的佇立在那裡,注視著我們離去的方向。

父母的目送中,有著殷殷的期望,諄諄的教誨。我們在父母的目送中成長,在父母的目送中學習、生活。當我們明白了父母的目送的含義時,我們將會是多麼的感激父母用目光織出的激勵與深情,引導我們走向正途與光明,目送,織就了一個孩子的永遠的避風港。

目送讀後感:目送,讓人感到了父母對我們深沉的愛意。感謝龍應臺,讓我明白了目送的真正含義!

《目送》讀書筆記2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目送》讀書筆記800字。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

在兒子上國小的第一天,“我”無比準確地盯著自己孩子的背影,兒子也不停地回頭,眼神中訴說著不捨;兒子十六歲去美國做交換生,與“我”在機場告別,“我”固執地看著他的背影,可是他卻從未回眸。

我想著自己便是龍應檯筆下的華安。回想自己第一天上學時的場景,那時候的記憶已然不清,不知是否也有一個一直注視著我的背影的眼眸,而這個眼眸值得我們去千百次回首。

龍應臺說:“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這時的龍應臺內心是痛的吧。那時的華安不再是小時候那個依戀父母,走幾步一回首的小孩子了。他長大了麼,如果是長大了,為何感受不到身後那熾熱的目光呢?不是說母子連心麼?為何當母親的眼神漸漸黯淡下去時,卻感受不到一點心痛呢?

對於龍應檯筆下的《目送》,我們又能懂得多少?那種屬於父母的眷戀與無奈,也許還要等到我們真正身為人父人母時才能真正體會罷,畢竟人生不是紙上談兵,讀書筆記大全《《目送》讀書筆記800字》。“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生活中,誰又能知道自己到底錯過了多少滿懷期待的眼神?只期待我們能早些發現,至少,要在它們消失前發現,因為總有一天,他們會離開,去往另一個世界,正如文中寫道的:“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隻沉重而又巨大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這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米。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溼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去迴應父母那些不捨,充滿擔憂的目光,而不是讓那些目光進入了深邃的黑洞,沒有出口,也沒有退路,最後變成朦朧的淚眼。

好吧,不必追,我們有再多的遺憾和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的好去填補過去的空白與傷口,帶著真摯的愛閱讀人生。

《目送》讀書筆記3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人到中年,當你讀到這段話的時候,你的心會不會劇烈的顫動一下?

這是作家龍應臺《目送》中扉頁上的一段話,說得既令人心酸又無奈,步入中年,擁有年輕時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資本,但是平靜下來才發現父親已經遠去、母親也在慢慢的老去、兒子們掙脫自己的保護要遠行、朋友們在曲終之際漸漸散去、兄弟姐妹各自經營著自己的生活,在別人眼中擁有一切的“我”卻無力將他們一一挽留,環顧四周,惟有任憑他們漸行漸遠,默默“目送”。有沒有在這裡找到你的影子,這裡的“我”又是多少個我們的寫照?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女士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捨的,他們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著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

印象最深的是以前回老家,每次走時,我昂頭在前面大步流星,偶爾回首,總看見奶奶撩著圍裙的一角不停地擦拭著眼睛。那時很不以為然,又不是再也不見,幹嘛就像最後一次般傷感。但是,真的有一天就成了最後一次。你不管怎樣離開,都不再會有人為你留戀,為你掛牽,為你等待。就算有千萬次的回頭,會有誰人在一直目送著我的離開,哪怕轉了彎仍捨不得收回目光?我們的這一生,被父母目送著,然後我們會目送著我們的孩子蹦跳著離開。但是我們都很難去回頭張望,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著。

做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著我們漸行漸遠。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援,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目送》讀書筆記4

父女母子之間的緣分,是將你和他手上繫了一根線,他的漸行漸遠不能拉動你,卻有了一絲痛楚,是牽掛,是回憶,是生的意義。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捨得,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一個人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

記憶最深的一次,每次回老家,出去玩的時候:總會看見奶奶一臉不捨的神情,雙手急促纏著圍裙,那時的我總以為:

又不是不會回來,擔心什麼。便一臉不耐煩走開了。卻不曾想這卻是最後一次見面。奶奶因為摔了一跤,不幸走了。我十分傷心當生命裡最關心的人走了,我們才知道我們失去了最珍貴的東西,再也找不回來了都不再會有人為你留戀,為你掛牽,為你等待。就算有千萬次的回頭,會有誰人在一直目送著我的離開,哪怕轉了彎仍捨不得收回目光。

《目送》讀書筆記5

目送,以目光相送。“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是龍應臺在送別自己兒子之後留下的感嘆,可憐天下父母心,似乎在親情裡,父母永遠都在扮演著默默付出的角色,只有父母在感嘆時間的易逝,害怕子女的離去。而子女,只會留下一個背影,好像是在告訴父母,不用送。可是,怎麼會不送呢,人生幾十載,為人父母最遺憾的事情不就是不能陪自己的子女走到最後嗎?時間匆匆,自己永遠都是要先走的那位,所以只能拼命的追逐著子女的背影。

龍應臺在這本散文集裡,寫了許多她的心情故事,但是,在每一篇裡似乎都有些對時光流逝的不捨。每當龍應臺寫到自己母親的時候,我會感到十分唏噓,時間真是個愛抓弄人的東西。

龍的母親是個愛美的女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是打扮得體而且十分要強的女人。但是到了老年,時間將她的記憶都抹去了,她變得需要人照顧,變得邋遢,變得誰都認不清了,只是會一直嚷著要回家的老太太。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遲暮的人都是這樣的,但是當人老了的時候,總會忘記一些事情,總是會看到那些與自己同輩的人走了,總是會看著年輕一輩而想起當年自己是如何如何。可是,卻回不去了。

屬於自己的那個年代早已走遠,在這個年代裡,自己好像就是個旁觀者,無所謂自己的健康,也無所謂自己的想法,什麼都想著,自己老了,也該為自己的子孫著想了,於是,整天整天的想著為子孫祝福,而沒有想到子孫最擔心的還是自己。人老了,太多情感好似都可以忽略,但是唯獨自己為子女的那份情,不會隨時間消逝。感嘆時間,是否也要讚美,親情的偉大,又或者說是父母的偉大呢?

書中的一篇寫龍母親的,最令我感慨——《回家》。為了母親,子女們陪母親會她的家鄉看看,可是母親卻總嚷著要回家,可是這裡就是他們最初的家啊,母親卻忘了。“她走近牆邊,抬頭看照片,從左到右一張一張的看過去。半響,回過頭來看著我,眼裡說不出是悲傷還是空洞。”這是母親在回到家鄉時的一個場景,也許母親想起了一些過往,不知是悲傷還是空洞。我想,應該是空洞多一些吧,想起了自己的一些往事,可是卻不知如何面對,都把這些事忘記了那麼久了,久到似乎並不是自己的回憶,所以眼裡只有空洞,不知是該悲傷時間的傷害,還是該高興自己想起了以前的事情。

空洞的,無奈的看著自己的女兒,也許想詢問更多,卻不知如何開口,不知為什麼原因,也不知在那個自己輝煌的年代裡,女兒是否也陪她一起走過。在回家的路上,母親在深夜的火車上又再一次的說要回家,可是這一次做兒女的都知道,母親想回的家,不是一個明確地址,也不是一個郵差可以找到的地方,而是一段時間,母親想回到那段時間裡,在那裡,母親還是個貌美的女孩,也許還在羞答答的想著自己的夢中情人;也許是在某個新年,母親還在為團圓飯而忙東忙西,而外面,自己的子女還是想豆丁那麼大,吵著嚷著要發鞭炮,要吃餃子。“媽媽是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裡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目送》讀書筆記6

  愛與憂愁

——讀《目送》有感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起初是在網上看到這句話,我鼻頭一酸,難以釋己。每個人的生命中有多少個漸遠的背影,有多少次不捨的目送。目送,背影,漸行漸遠,這幾個詞彷彿道盡了天下父母與孩子一生的緣。只因這一句,我讀完了龍應臺這本散文集——《目送》。

《目送》由七十三篇散文組成,分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滿山遍野茶樹開花”三章,整本書中流露出作者對待生命的那樣一種澄淨質樸的觀念,以及在遭逢家庭、孩子、父母、朋友、生老、病死、離別的種種事件中體現出來的對“人”的關懷。各輯的主題之間交叉串聯,既敘說親情、友情又勾連出對人生的感懷體悟,以及對當下現實的深切關注,整部集子具有厚重的生命意識。全書以時間為軸,以親情角色為卷,遊走於“女兒”與“母親”的雙重角色,用細膩的情感之筆勾勒出每寸光陰中觸動自己的“背影” 。文中沒有歇斯底里的情緒,但卻讓你有哽咽的滋味,讓你體味到隱隱的悔恨與哀傷,正如作者所說,她的確是想讓讀者從她的文章中得到感悟,她也正在用她心酸的經歷給我們還未曾有過悲傷體會的人指點迷津。

開篇之作的《目送》截取了作為女兒和母親的龍應臺在特定的場合下與自己的父親和兒子情感碰撞的場景:在送兒子兒子華安上國小時,兒子“揹著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不斷地回頭”;等到他十六歲送他去機場時,兒子卻徑直往前走只留給母親一個無法追趕的背影——這是一種多麼無奈、難捨、失落、寂寞的感受啊!而在醫院探望年邁的父親時、在棺木前最後一次凝望父親的容顏時作者靜靜的佇立、久久的凝望又多麼讓人心痛、讓人不忍!一老一小,生命兩端;母親女兒,

雙重角色。在這樣的兩極交錯的過程中,作者帶領著我們慢慢領悟了生命中的傷逝與不捨。每一次的目送都是一次目光的凝聚,遠去的那個人的身上承載了我們的關切與期盼,不捨與眷戀,就彷彿他的離開帶走了自己的一部分時光與生命。對此,作者發出了這樣一種生命的慨嘆“不必追”,這既是自我內心的不甘與感傷,也是一種毅然決然的放手的勇氣。“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作為父母的子女,作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人生中一次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後一次的目送卻永別。龍應臺說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

三代人,內心的情感一樣洶湧澎湃,但卻選擇了不同的表現形式:老一輩的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殫精竭慮,作為“外鄉人”卻能夠為兒女“在貧窮和戰亂的狂風暴雨中撐起一面巨大的傘”,在文化傳承意識中恪守古訓——“教我們對人心存仁愛”,“教我們對社會心存責任”。龍應臺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一種濃烈的責任意識,當龍應臺去任教的大學報到時,父親會因為自己是用運送廉價的飼料車送的女兒而感到羞愧,認為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故而“只把車子停在側門的窄巷”。作為女兒的龍應臺在對待自己老去的父母時,彷彿像是在照料剛剛出世的嬰兒一般,溫柔細緻:為大小便失禁的父親擦拭身體,讓自己年幼兩個孩子陪外公說話,為完成父親魂歸故里的遺願而不遠萬里返鄉;而患上了老年痴呆的母親更是時刻牽動著龍應臺的心,為母親擺起“胭脂陣”,為母親洗頭、按摩、看鳥、買棉質的內衣,每次探望完母親總是要提前一天就開始安慰母親等等這些細節,讀之令人動容。

華安華飛這一代人,在經歷由孩子向少年乃至成人的過渡後,開始抗拒母親的呵護和嘮叨,追求自我的獨立。大兒子早已是那個頭也不回

的前行漸遠的身影,還停留在母親記憶中的“白胖的小卷毛”華飛,也會因為與母親在一起時母親孩子氣的表現而覺得丟臉,一個箭步衝出五步之遙,指責她:“拜託,媽,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來實在太尷尬了,你簡直就像個沒見過世面的五歲的小孩!”作為母親的龍應臺在面對這樣的變化時是免不了要失落的,她想要走進自己孩子的內心,卻總是被阻隔在外——好不容易自己的大兒子唸的大學就是自己任教的大學,以為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溝通和交流,卻“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但是在《為誰》一文中,孩子也表現出自己溫情脈脈的一面:看母親在孩子們離開後,連菜都懶得買,懶得做,擅長烹飪的.兒子花三個小時在超市挑選東西,又回家為媽媽一絲不苟地示範做正宗西餐。龍應臺原本以為兒子是要自己學會後做給他吃的,沒想到兒子卻說:“我不是要你做給我吃,你還不明白嗎?我是要你學會以後做給你自己吃!”

這樣的對話讀起來讓人回味無窮——隨著時間的流逝,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身份角色往往會出現交錯和逆轉,給予和付出是一個迴圈的圈。 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對自己生活的回顧和反省,不如說它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情。我不知道一個人的一生要經歷多少次離別,但如果你曾轉過身去與那雙眼睛相對,你會明白,那些目光,你無法承受,我們都無法承受。所以,當龍應臺以一個母親同時也是一個女兒的目光默默注視著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父母慢慢離去時,那種無言的震撼才會更加猛烈地擊中我們內心中最柔軟的最難以割捨的地方。而目送,則成了愛最慘烈的割捨,成了最無法言說的憂愁。全書的感情基調彷彿就是“愛與憂愁”,所以儘管是散文集,但每篇文章都沿著這個基調串聯起來,精彩絕倫,異彩紛呈。

《目送》寫出了每個平凡的人在生活中都會遭遇的脆弱和失敗,心

痛和寂寞,失落和放手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平淡之事、常人之情,在龍應臺的筆下都用最樸素的方式綻放出了最動人的詩意。讀《目送》一書,你會看到感性而又素樸的文字背後,作者對人生的深長之思和瞬時感悟 這些對人生的體悟,剛柔之間,漫溢位幽微與深邃,憂傷和美麗。對於諳熟佛教經義的龍應臺來說,她所歷經的這些人生遭際、所感受的這些最平凡卻又最動人的情感,也許是九生九世前佛祖就已安排下的火中栽蓮。“在欲行禪知見力,火中栽蓮終不壞”,唯有曾經苦樂,才能通達人生的澄澈之境。

藝術與設計學院 李彤彤

《目送》讀書筆記7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題記

華安揹著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將兒子第一次帶入校園,作者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看著兒子對這個陌生的地方的些許畏懼,她只能默默站在門口,在眾多的彩色書包中找出她的華安,然後以目光為兒子踐行。一句我看著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裡。結束了對第一次送別的描述,卻喚起了我腦海中似曾相識的畫面。那時的我同樣是被目送者,但是不同的是母親早早就告訴了我國小的故事。當時我帶著憧憬、期待以及對這素未謀面的國小的一絲畏懼,走進了那扇現在看起來是那麼親切的校門。我也曾無數次得回頭,但是迎接我的是母親的微笑。母親早早就告訴我說,她會一直站在門口等我進教室的。所以那天,記憶中沒有眼淚,有的是和小朋友愉快的相處,老師溫柔的囑咐。

隨著第一次送別的結束,時間也來到了華安16歲的時候,這次的送別場地變為了機場。他在長長的行列裡,等候護照檢驗;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著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終於輪到他,在海關視窗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乎不見。同樣是離別,同樣是目送,不過這一次沒有當年的無數次回頭,就連最後消失前的一瞥也沒有。不知是華安長大了還是他已習慣了離別,但知道的是作者心中充斥著無盡的失落。離別可怕嗎?或許有人覺得習慣離別才可怕。身居寄宿制學校已久的我早就習慣了和母親的離別,再加上當年的叛逆。每當我要走上校車再次和母親離別時,都只是淡淡得留下一句再見然後就毫不猶疑地走上車。坐在窗邊看著窗外發呆,卻總能看到母親依舊站在路邊,她依舊笑著看著我,和當年一模一樣的笑容。微笑消融了心中的冷漠而冷漠卻融化成了愧疚,滿滿得被裝入心中。 現在他二十一歲,上的大學,正好是我教課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習慣了離別的華安已經把自己關在了屬於自己的世界,聽著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就這樣把他的母親關在了那扇緊閉的門外。我也不知道何時也在自己心中建起了這樣一扇門,只是總聽著母親抱怨,當年的兒子跑到哪裡去了呢?我只能苦笑:我也不知道,說不定迷路了。叛逆的稜角也隨著時間的消磨已經慢慢褪去了,但是始終不變的是母親的微笑。每天早晨下車關上門時,透過窗看到的仍然是那樣的微笑,十幾年依舊不變的微笑,直到我走進校門,汽車才揚長而去。 的確,長大的我早就不需像當七年級樣被母親牽著手走,所以母親看到更多的是我離去的背影,雖然我並沒有用背影告訴母親不必追。不置可否的是母親也追不上這個背影了,因此母親從一開始便選擇微笑看著我離開,就像當年她笑著承諾:進去吧,媽媽會一直在門口等著你進教室的

《目送》讀書筆記8

有沒有一本書,它沒有過多華麗的詞語修飾,卻從它樸實的字裡行間,流露著甜中的苦,悲中的喜?有沒有一本書,跨越三代之久,寫盡人生中的悲歡離合?有沒有一本書,沒有渲染悲傷的詞藻,可整部書在力透紙背的描述生活現實深深的無奈中卻又漾溢著不捨的真情?有!這就是龍應臺的《目送》。如果你正值年少,請放下浮躁的心情,用心閱讀這部飽含人間真情的時代大作吧。

《目送》一共收錄了七十三篇散文,寫了龍應臺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攜手同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你體驗過一手撫育成長的孩子開始嫌棄你時作為父母的傷感嗎?你能否忍受父母離你而去的孤單和困苦?翻開《目送》,隨著作者那支犀利的筆,去感受一言難盡的辛酸。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七十多篇散文之中的主題大作《目送》。也許,所有將兒女養大成人的父親和母親,對目送的感受頗為深刻。也許在幼稚園,也許在學校門口,也許在飛機場……望著兒女漸行漸遠的身影,心中很是不捨。也許有很多的父母格外懷念兒女小時候吧,那小小的身子依靠著、小小的手指緊緊抓著……聽話又乖巧!可是,轉眼之間,兒女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心思,不再小鳥依人,變得叛逆、變得浮躁,開始嫌棄父母的嘮叨,甚至離家出走,想遠遠地逃開。《目送》,讓你的頭腦漸漸清醒起來。

作者送十六歲的兒子去機場,到外地當一年的交換生。她的兒子一路經過安檢、到海關視窗拿回護照、進入候機室的轉角……全程都沒有轉過身來看一眼正在目送他的母親。而他的母親,像一尊雕塑,一動不動地站在道口,目不轉睛地盯著他離開。也許,她在等待著她的兒子離別前的回眸一瞥,可終不能得。這一幕,是多麼讓人心涼!

到底是什麼,讓現在的年輕人不再像他們小時候那樣敬愛父母了呢?是被父母過度寵愛而覺得理所當然了呢?是被父母頻繁的關愛惹得不耐煩了吧?是長大了吧,還是父母老了,跟他們有代溝了呢?你體驗過嗎,當你的孩子長大後對你吼“你好煩啊!”你能承受得住嗎?可是,同樣作為女兒的龍應臺卻是那麼地愛她的父母呢?她的父親逝去,她是何等的悲慟!母親患了阿茲海默綜合症,她像帶小孩子那樣精心地呵護母親,何曾有過不耐煩?又何曾嫌棄過她?嫌棄父母難道是這個時代的通病嗎?如果是,那又該如何根治?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便是一位母親的真實感受。多麼普通的字眼,看了卻讓人覺得透心的冰涼。對父母多一些關懷與愛吧!他們畢竟給予了你生命,撫育了你,讓你認知這個美麗的世界。我們長大了,父母卻變老了。畢竟,他們用盡了一生的光陰來養育、教導我們啊!

我輕輕翻到書本的最後,上面寫著: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目送》讀書筆記9

雨一直在下,我的思緒也隨著雨絲漫天飛舞,在這樣的時節,這樣的雨天,好像最適合聽著音樂讀一本好書,於是我和著輕音樂在網上漫步,不經意間又一次看到了龍應臺這個名字,這個名字最初映入我眼簾的時候我覺得它應該與女人無關!

但是當她的作品引領我細細品味時,我才知道她是一位來自一位出名的女作家,她的文字像涓涓細流般,靜靜的流淌。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卻能深入讀者的心靈,她的文字平實卻有著深深的寓意。似是和一位故交娓娓的講述著自己的經歷。

今天我是第二次讀《目送》了,確切的說是第一次認真的讀,這是一《目送》讀後讓我有些酸楚和失落的文章,龍應臺在文章裡的每一種感覺都撕扯著我的心,讓我感同身受。

《目送》由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出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

當我讀到“我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時,我的心有種難以言喻的痛楚!當讀到“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我的心再一次被刺痛,“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一個人聽音樂。”我們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對我們是如此的排斥與冷漠!

於是“我慢慢、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任誰看到這樣的文字,都不免在心裡發出一個共鳴的震顫,這讓我想起現實中的自己,現在我們總在抱怨孩子粘人,總希望能讓自己多一點自由的空間,少一點孩子的糾纏,可是隨著歲月的流逝,當孩子一天天長大,我們想要跟她們親近都將成為一種奢望了。

我們的現在就是孩子的將來,今天上午我還在跟表妹埋怨老媽太過嘮叨,我都三十好幾了還管三管四的。從上學到工作再到成家,我不知道留給了母親多少落寞,我每次都匆匆的離家,留給父母的只有背影!當車輪啟動我目視前方,完全忽略了身後那深情的目光!每一次離家,母親都會把我送到車上,幫我找好座位,而我卻只留下淡淡的一句:“媽,你快回去吧”,但每次媽媽都會固執的等到車子啟動,直到我完全脫離她的視線。

感謝龍應臺的這《目送》作品,是她讓我讀懂了老人內心的淒涼與無奈!是她讓我知道在以後的日子裡應該怎樣去對待我的親人,愛人和孩子!怎樣讓我們的人生少一些不必要的遺憾!

《目送》讀書筆記10

偶然機遇之下,看到了《目送》這本書,我深有感觸。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當我讀到這段話的時候,我的心劇烈的顫動一下。

這是女作家龍應臺《目送》中扉頁上的一段話,說得既令人心酸又無奈,雖然我們還未曾到達那個年齡,但是卻能感受到那種無奈的心情。步入中年,擁有年輕時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資本,但是平靜下來才發現父親已經遠去、母親也在慢慢的老去、兒子們掙脫自己的保護要遠行、朋友們在曲終之際漸漸散去、兄弟姐妹各自經營著自己的生活,在別人眼中擁有一切的“我”卻無力將他們一一挽留,環顧四周,惟有任憑他們漸行漸遠,默默“目送”。有沒有在這裡找到你的影子,這裡的“我”又是多少個我們的寫照?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女士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捨的,他們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著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但當時間到達那個點時,就算有千萬次的回頭,會有誰在一直目送著我的離開,哪怕轉了彎仍捨不得收回目光?我們的這一生,被父母目送著,然後我們會目送著我們的孩子蹦跳著離開。但是我們都很難去回頭張望,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著。

如今的我們享受著父母的愛,卻理所當然,或許還有些不以為然,所以我們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著我們漸行漸遠。

《目送》讀書筆記11

最近,我閱讀了著名女作家龍應臺的散文隨筆集《目送》,這是一本適合情感細膩的人閱讀的一本好書。

龍應臺先生的文字,時而鋒利,時而溫婉,時而脆弱,時而感傷,時而樸實,時而華麗,卻總是,如此的動人。讀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滿露珠的青草,帶著輕微的潮氣和清新,撲面而來。亦如黑暗海面上綻放微光的燈塔,散發溫暖的光茫和明亮,照進心房。

閱讀它,讓我的內心無比的酸楚,眼淚差點決堤。文章分為兩個段落,第一段龍應臺從一個母親的角度,敘述了兒子從第一天上國小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幾年的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背影的離去,一次次目送孩子的成長。第二段龍應臺從一個女兒的角度,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裡永遠的消逝。所以她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最柔軟的時刻。當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她的憂傷卻與日俱增。昔日為了孩子,她辭去文化局長的官職,拋開博士高官的美麗光環,毅然離開,重歸學者作家的生活,僅僅是因為她突然之間的反思:“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龍應臺是一位優秀並且清醒的女人,明確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有著怎樣的責任,知道生命的意義,不僅僅是事業的成功和虛浮的掌聲,所有的精彩,在繁華落盡時,也許留下的不過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一份遺憾。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她這樣清楚地獲知生命的本象。

閱讀總是伴隨著無數的感同身受,當閱讀《雨兒》一文時,我不禁被作者所記錄的一點一滴所感動,每天,作者都給媽媽打一通電話,電話那頭,年邁的母親已經糊塗的像一個可愛的孩子,思維不夠清晰地說著“雨兒,我只有一個雨兒。”……當作者來到媽媽的身邊,媽媽懷疑地說著“你好像我的雨兒!”,而作者像哄孩子一樣地確定著:“媽,千真萬確,我就是你的女兒”,“你的女兒要看見你笑。”。作者伴媽媽睡、陪媽媽聊天、帶媽媽洗溫泉、坐公交車,讓媽媽享受著有女兒陪伴的分分秒秒,這應該是人世間最樸實的幸福吧。所以,為人父母以後,不管工作多麼忙碌,都應該抽出時間帶著孩子來到父母親的家中,做一頓母親愛吃的飯菜,聽一聽父母家長裡短的嘮叨,然後不住地點頭應和。

在《我村》、《火警》、《手鐲》等文章裡,我還讀出了世間的人生百態。所以說,讀散文,是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閱歷的,更需要有一種對散文情有獨鍾的心境。這樣的文字,才會觸動我們的心靈,震顫我們的神經。閱讀,才能變成一次快樂的旅行,實現一種深刻的人生體味。

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跡。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也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

所以,這樣的文字,才這樣的令人心痛起來。放下書,閉上眼睛,在苦澀的眼淚中,更多的領悟到生與死那一瞬間的界限。無法忍受,卻需要面對的是:到底什麼才是最寶貴的?

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裡的背影。當我們再不能為過往的遺憾一一買單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

《目送》讀書筆記12

一次次的目送,像一片片散落的靈魂碎片,慢慢拼湊出我們的人生。——題記

一本《目送》,積聚了三代人的情感,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落、無奈、放手,寫出了目送包含的濃濃的一份情,一份愛。正如作者龍應臺所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作者身為女兒,面對痴呆的母親一遍遍地問她是誰,面對病重的父親低垂著頭,生活不能自理,面對飄著雨的火葬場裡,躺在棺木裡緩緩向前滑行的雙親,她心上落著刀,眼裡落著淚,最後深深凝望,希望記得最後的目送。

作者亦身為母親,為自己的兒子付出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她看著兒子一點點地成長,追趕著兒子成長的腳步,她無怨無悔,最終卻不得不在無奈與落寞中停下腳步,不再追趕,只能目送他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一步步地走遠,她在兒子身後目送著,眼眶中盈滿了淚水,她明白,這是兒子自己的路,只能由他自己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有自己的生活,相同的,就是那一次次的目送。

記憶裡比較深刻的,是我六年級的一天。

那天,我捧著自己滿分的作文從學校歡歡喜喜地趕回家,讓媽媽也高興高興。一到家,卻發現媽媽正整理著行李,這才得知媽媽要去杭州進修一週,明天清晨就要出發,這一切發生得太快,我一下子反應不過來,昏昏沉沉地吃了飯,頭一遭失了眠,大概是因為媽媽頭一次要出去這麼長時間。

第二天,天還沒亮,就聽見門外傳來窸窸窣窣的響動和隱隱約約的說話聲,我知道,媽媽要到車站去了,一晚上的輾轉反側,使我不得不接受了“一週看不到媽媽”的事實,我極快地穿好衣服,開啟門,衝進樓下正準備出發的爸爸的車的後座,他倆大概是以為我還在睡覺,這會子見到我,臉上滿是訝異,只一會兒,便在電話的催促下趕緊出發了。

一路上,我就靠著車窗,壓抑著內心的不捨與無奈,壓抑著眼眶中的淚水,閉著眼,聽著窗外的細小的雨聲。一會兒工夫,到了車站。我下了車,才發現天空中還泛著淡淡的霧,迷濛地連成一片。大巴旁,我的媽媽站在車門邊,望著我,眼中的不捨與牽掛,沒有因霧迷茫,而是直直地傳達到我的眼睛裡。我的心中彷彿有個聲音再說:“快去!”於是,我衝向媽媽的懷抱,在投入懷抱的一瞬間,淚水決堤。媽媽為我拭去淚水,紅著眼圈說:“別哭,媽媽又不是不回來了。”可我明顯聽到了重重的鼻音。我吸吸鼻子點點頭,總算止住了淚水肆意。

耐不住司機的催促,媽媽上車靠窗坐下,正對著車下的我,她用手指在車窗上畫了一張笑臉,又指了指我,我立刻會意,一把擦去淚水,向她揚起微笑,她也微笑著和我揮手。車啟動了,在朦朧的薄霧中絕塵而去。我目送著媽媽漸漸遠去的微笑,遠去的揮手,心裡出奇的平靜,我想媽媽也和我一樣吧,那扇窗邊,媽媽也一定在目送著我。

大巴在馬路的盡頭只留下一個小小的黑點,我抬頭望望泛起魚肚白的天空,不知什麼時候,那顆啟明星一閃一閃的,明明泛著霧,卻那麼真切,一如那回望的目光,能穿透重重的霧,暖到我的心裡。

每一次目送,都是一份情誼,在目送裡所包含的的濃濃的愛,是我們生命裡最耀眼的光彩,溫暖了我們的心;每一次目送,都是一次溫習,讓你明白要對愛你的人心存感激,去溫暖他人的心;每一次目送,都是一塊碎片,少了一塊,人生便永遠拼湊不完全。

《目送》讀書筆記13

它由一幅幅畫卷組成,一幅幅我們所經歷的生活畫卷,有真切卻又牽掛的友誼,有溫暖卻又傷逝的親情,有失敗的脆弱,有分別時的纏綿不捨。它沒有太重的說教意味,內容應該簡潔卻有力,卻有著直指人心的力量。它的文字時而鋒利,時而溫婉,時而脆弱,時而感傷,時而樸實,時而華麗,卻總是,如此的動人。這就是龍應臺的《目送》,讀她的文字,如同冬日寒風中依然挺立的小草,讓凜冽的天氣裡多了幾分生氣,如同山間叮叮咚咚流過的小溪,甘爽清涼,沁人心脾。

《目送》收錄了七十三篇散文,寫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等等。《目送》是《目送》的開篇點題之作。她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從中可以感悟到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與“舍”,一種刻苦銘心的痛。同時從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作為子女的我們總是要離開父母,獨立成長。這條路上的艱辛,只有自己懂;這條路上的風景,也只有自己欣賞才能會心一笑,這條路上的果實,只有自己採摘才更覺得甘美,這條路的盡頭,也只有在別人最後的目送中,自己走。正如龍應臺在《山路》中說的:“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是啊,人生就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通往森林的路。在平原中,人們結伴而行,一路嬉鬧追打;一旦進入森林,因為草叢和荊棘的阻攔,所以各人專心走個人的路,尋找個人的方向。父母可以一時幫你,但是不能一世幫你,我們往森林裡越走越深,被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我們需要的是自己的披荊斬棘。

《(不)相信》,如她所說,人們現在面對的最大關卡,是“相信”與“不相信”之間的困惑、猶豫,和艱難的重新尋找。曾經相信的這些價值觀包括國家、歷史、文明、正義、理想主義者、愛情和永恆,可說全是生命裡很厚重、又很核心的價值觀。然而在這現代,各種價值觀混亂的時候,眾人皆惶惶然想要確定一些東西,卻又信不下去。因為一切,不論是國家、歷史、正義等,都是人在下定義。但人性軟弱,價值觀會因勢搖擺,國的定義有問題,歷史有一半是編造,人的愚昧和野蠻不因文明的進展而消失,理想主義者無法全身而退,愛情走形,甚至地球也會被毀滅每個人。但是我們的信仰可以不變,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重要的是我們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

《目送》讀書筆記14

霧散,也散缺了迷茫;夢醒,也喚醒了酣睡的神傷,在這本深邃美麗的筆記裡,我看到的不止是憂傷那麼簡單。——題記

這個暑假,對我來說是收穫的、成長的!因為我和媽媽共讀了一本深入我青春靈魂的書籍——龍應臺的《目送》。

看到媽媽讀這本書時,眼眶溼潤的感動,眼底深深淺淺的憂傷,我亦有或多或少的感慨,但不至於像媽媽的感觸那般深邃!我讀《目送》感悟到歲月如歌、感恩父母無言的愛!

時光溯源,從兒時的蹣跚學步、入幼兒園、走進陌生的校園,每次父母的目送,我都惶惑的尋找媽媽的背影,不停的回望人潮後的爸媽。我清晰的記著他們離開的背影,微微的關懷中帶著深深的不捨。

光陰似箭,一去不返。轉眼我已是青少年,我在長大,父母在變老!這是我讀《目送》時突然感受到歲月的匆忙,抬頭看陪伴我讀書的媽媽,她曾經的黑髮裡,不知何時竟摻雜了幾根白髮。

曾經我以為,長大就是鮮衣怒馬,仗劍天涯。後來,在一遍遍目送後,我恍然,長大還意味著獨自漂泊,心中牽掛。原來——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這句話令人不禁掩卷深思,震撼我的心靈。

這個暑假,我極力要證明自己已經長大,參加了一個暑期軍訓營。這是我成長歲月中,最長的一次獨自遠行的別離。出行那天,悶熱的天氣突然下起小雨,爸媽送我到目的地,要身處陌生的環境,我忍住淚水在眼眶打轉,卻強忍著不讓它掉下。在我走進出發的列車,輕輕回頭,卻驚詫的發現,爸爸紅著眼眶,媽媽在悄悄地抹淚。我的眼淚再起,像斷了線的珍珠般滾落。我坐在車裡,看著他們的背影,我們互相目送著漸行漸遠。

正如龍應臺所說,我和他們的緣分,是註定的。我們會目送著彼此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他的身影從大到小,從清晰到模糊,徹底的消失在眼簾中,不再出現……

合上《目送》,心中感念紛紛,許多回憶湧上心頭,眼睛不自禁的溼潤。其實這本書,有些部分我並未完全看懂。因為很少有作者共同的經歷,但不乏是一趟盪滌心靈的旅程。或許有一天,當我長大走上社會,有了自己的生活,體會到人生的不易,我才能真正讀懂龍應臺的《目送》吧!

與媽媽共讀著《目送》,互相交流著閱讀的感悟收穫,也感受著彼此濃濃的愛與親情!我頓悟人生的真諦,在作者的字裡行間,在作者細膩的情感世界,我找到了共鳴,一本好書,會給你一次痛徹的領悟——時光無言,愛亦無言!

《目送》讀書筆記15

《目送》是一本記錄龍應臺生活點滴的散文。在這本書中,她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母親在對待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時耐心溫柔的守候;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採訪者所悉心付出的那份親切;記錄了她做為一個敏感細膩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那份悽楚和傷痛。

翻開這本《目送》,竟然能讓我從頭到尾都保持眼睛酸楚的感覺——彷彿一個飽滿欲滴的石榴果,輕輕擠一擠,眼淚就要往下掉了。

《目送》,七十三篇散文,文字撫過了父母、子女的親情,知己好友的友情……用那最細膩柔軟的筆觸,寫盡了幽微處最動人心絃的那種種感覺。讀起來,便連呼吸,也充滿了共鳴的激動。

在面對孩子時,優雅知性的她,和所有平凡的母親一樣,困惑而挫敗。不同的是,她聰明和懂得控制的頭腦,使得她在面對孩子的獨立和疏遠時,懂得用壓抑自我的方法去尊重他們做為一個獨立的人所理應擁有的自由和尊重。而她的驕傲和銳氣,在洶湧的母愛面前,也只能委屈地選擇讓步。《母親節》,原本以為會是一個溫暖感人的故事,沒想到透過安德烈寄來的一封電郵,讓人在一篇既凸顯了母親的瑣碎,又記錄了母親的無奈的幽默小文中,讀到她心底深處那份無從說起的寂寞。

放下書,閉上眼睛,在苦澀的眼淚中,更多的領悟到生與死那一瞬間的界限。無法忍受,卻需要面對的是:到底什麼才是最寶貴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