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讀書筆記

文學 閱讀(2.25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但是讀書筆記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讀書筆記

《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讀書筆記1

《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是一本關於教師職業的生命價值的著作,讀完之後,我深深地感到教師這一職業不只是“育人”,從發展的角度講,教師如何“育已”才是對教育質量、教師的生命質量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因素。可以說,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浪潮下,沒有教師的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高的教育質量;沒有教師精神的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精神的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教育創造,因此,只有教師,真正在課堂上面對學生的教師,樹立起發展意識,才能將課程改革不斷引向深入。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迫切呼喚著教師的角色轉換,我們應在新的課程環境下重新審視自己,重新界定自己的職能,使自己逐步從“傳道、授業、解惑”的權威向與新課程同步成熟的“平等對話者的位置”作根本位移。

一、由課程知識體系的傳授轉換為教育意義上的對話者。

目前,新課程改革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因此,學生的學習方式就要由原來的單純的被動式的接受轉變為積極的、主動的探究性學習。這樣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能就發生了變化。雖然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的角色不可能被淘汰,但更需要的是教師應以“對話人”的身份尊重同樣作為“對話人”的學生個體,尊重學生對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式的選擇,自覺放棄傳統意義上把教師作為知識權威的認識。教師就應充分考慮“人本意識”,以人的發展為本,讓學生積極開動思維,在膽猜想,大膽懷疑,去探求科學的真知。

二、由教科書的被動執行者轉換為新課程的創造者。

由於過去的課程編制的特點,教師只能是消極、被動地忠實執行教科書的內容,對教科書內容的自主選擇和重組的可能性極小。而今,在新課程的引導下,教師的創新精神將沿著新課程的成長而得到充分釋放,從而昇華為與學生共建課程的主體,教學過程不再是忠實地執行課程計劃的過程,而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

三、由課程成績的評價者轉換為課程學習和發展的激勵者。

過去的教學評價,比較注重其區別和選拔功能,教師扮演著課程評價者的角色,學生始終處在一種被評價和被測試的消極位置。而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從“關注人”的發展著眼,重視課程評價的教育發展功能,從而促進教師由評價角色轉向課程學習和發展的激勵者。因此教師必須具有嫻熟的駕馭課程評價的藝術。

總之,今天的教育是為了孩子的明天,托起孩子的明天需要新的課程理念指引,也需要我們教師攜起手來共同做好教師角色的轉換,在新課程的改革大潮中更新觀念,加強反思,實現由現有教師向新型教師的轉化。

《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讀書筆記2

1具有教育智慧是未來教師專業素養達到成熟水平的標誌

教師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現在教育教學實踐中:

具有敏銳感受準確判斷生成和變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新情勢和新問題的能力;

具有把握教育時機轉化教育矛盾和衝突的機智;

具有根據物件實際和麵臨的情境及時作出決策和選擇調節教育行為的魄力;

具有使學生積極投入學校生活,熱愛學習和創造,願意與他人進行心靈對話的魅力

2教育智慧的作用

使工作進入到科學和藝術結合的境界,充分展現出個性的獨特風格教育對於他而言,不僅是一種工作,也是一種享受。

3未來教師的理想風采

對人類的熱愛和博大的胸懷,對學生成長的關懷和敬業奉獻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養,複合的知識結構,在富有時代精神和科學性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實踐中凝聚生成的教育智慧,這就是我們期望的未來教師的理想風采。

4審視教師的清貧

從比較公正的立足點看,其實教師從事的教育工作是一項物質待遇比較清貧的事業但教師會遇到什麼樣的貧乏?什麼樣的貧乏?是沒有錢而造成的生活的貧乏?靈魂的貧乏?精神的貧乏?潛力的貧乏?生命的希望的夢想的期望的貧乏?如果在這些方面有所欠缺的話,再多的錢也無法改變這種貧乏的狀態(引號是美國葉維尼·凱博士金錢哲學中的話)最為教師,如果您總被前途無望一籌莫展的情緒所困擾而停滯不前,那麼您的職業生活也就很難充滿歡樂趣味承諾和認可難怪有人說:最艱鉅的勝利就是對付消極觀念所取得的勝利;是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所取得的成功,因為信念是一個充滿完整人性的性格品質,是人的確信所具有的肯定性和必然性由此看來,教師的人格不能清貧,教師的精神不能清貧,教師的教育愛不能吝嗇!雖然有的教師為了生活的無可奈何而從教;有的為了有個工作有事可做而從教;還有的則為了理想而在教育戰線上不辭勞苦奮力拼搏教師要能達到,任憑窗外繁花似錦,向其迷惑,仍心如古井清澈見底,穩坐教室,不為所動的精神境界。

5教師責任感

如何使學生感到在學校安然自在不受拘束,而且覺得學校充滿創造的活力,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幫助學生髮展學習的一般動機,使每種學習活動切合學生,喚起對各種學習材料和生活問題相互聯絡的意識,以及創造有利於學習的情境,也是教師必須承擔的責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努力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同樣也是教師的責任諸如此類,無須多言每一個真正有責任感的教師,會用自己對教師和教育的理解,明確自己的責任,並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盡心盡力盡責。

6教師和學生的人際交往

合理的理想的師生之間的人際交往表現為師生心靈上情感上的融洽,並不存在誰為誰的利益關係,也沒有誰主誰次的權力不均衡這種心靈的交往可促使師生產生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吸引的互動效應師生關係的昇華由師生之間的事際關係上升到人際關係,主要取決於教師的工作作風和他的人格品質,取決於師生彼此之間的信賴這種關係的質的飛躍可以使教師和學生都保持積極的情緒;教師由此對其職業生活充滿熱情,並對學生富有同情心和寬容諒解的情懷;而學生則變得思路靈活思維敏捷,從而提高了創造性和增強了智力效應。

7人師的境界

擁有教師德性的教師可堪稱名副其實的人師而人師本身就是一部非常生動豐富深刻的活生生的教科書人師達到了高於並超越教材的境界,能夠給學生遠比教材多得多的東西人師對學生的心理了如指掌,能夠想學生所想,想學生所疑,想學生所難,想學生所錯,想學生所忘,想學生所會,想學生所樂,以高度嫻熟的教學技巧和機智,靈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用自己的思路引到學生的思路,用自己的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更為重要的是,人師能在教學實踐中用自己的高尚思想品德薰陶感染學生的思想品德,用自己的智慧啟迪學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調節學生的意志,用自己的個性影響學生的個性,用自己的心靈呼應學生的心靈,用自己的靈魂塑造學生的靈魂,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學生的人格人師的教學境界會達到不教而教,即教的不是書本里現存的事實知識,而是無法物化在書本中的一種人生智慧人生智慧是一種心靈的徹悟,是一種有美感體驗的豁然洞開學生一旦形成了教師和自己用全部身心滋養出來的人生智慧,其對於學問和人生就會有一種全新的感受和深層的把握,生存境界就會更加崇高。

8、教師的發展極為重要

沒有教師的生命質量的提示,就很難有高的教育質量;沒有教師的精神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精神的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創造精神。

9、教師職業存在的三種狀態:

即以此謀生和養家餬口的生存狀態、體驗人生和品味幸福的享受狀態、服務社會和完善自我的發展狀態。

之一,“生存型”的教師――無奈的苦捱

(1).把教師看成是知識的搬運工;

(2).把教師的工作看成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3).把教師職業當做尋找“更好”職業之前的跳板

之二,“享受型”的教師――吃苦也是享受

(1).把學生的成長當成教師最大的快樂;

(2).對平凡的工作充滿熱愛;

(3).在付出和給予中獲得內心滿足

之三,“發展型”的教師――創造的幸福

(1).把教師看成是教育活動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2).以終身自我教育作為教師生涯的推動力;

(3).視教師職業為不僅給予也在收穫的有意義的活動

10、教師崇高的精神人格

教師職業的崇高主要是一種精神人格的崇高。教師的職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博大的胸懷、高尚的品格、堅強的意志、進取的銳氣等,都具有精神超越性。這是人性之美、力量之美,是教師職業生命的流淌,是教師內在精神的顯現。它既反映了教師教書育人的職業特性,又體現了教師自我完善的崇高追求。

11、教師的神聖的職業使命

教師以自己的青春譜寫著輝煌的教育詩篇,以自己的忠誠和執著維繫著綿長的文化繁衍,以自己的希冀和神往描繪著斑斕的成長手記,以自己的理念和憧憬鑄造著堅強的未來人傑。……教師職業之美不在於教師什麼都會、什麼都行,而在於教師對自己所負擔使命的意義的認識,進而激起的莊嚴之感和責任意識,並自覺地在職業活動中所進行的創造性工作。

12、教師職業的平凡與偉大

教師職業的“平凡”會帶給教師均衡、秩序、穩定而又平和、靜謐、舒心的感受,激起教師對職業的親近和怡和,沉浸在“完整的,單純的,靜穆的,歡喜的”光輝之中,於是,“他得到滋潤,得到溫暖,痛苦全消,覺得非常快樂”。

教師職業的“偉大”則帶給教師肅穆、震撼、感奮、驚喜的感受,激起教師對職業的神往和進取,於是,他得到鞭策,得到發展,一切勞累都是為學生成長和自我提升而自找的,他非但不覺得辛苦反覺得甜蜜。

由職業所賦予的“平凡”與“偉大”的特質無疑對教師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誰如果想成為一名出色的教育者,誰如果願意把自己的生命獻給這一偉大而崇高的事業,那麼,誰就應該努力使自己成為富有歷史感和時代感的人,成為熱愛人、理解人、善於研究人的人,成為深刻地瞭解社會與教育相關的一切,並對人類社會未來充滿信心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為使人類與社會變得更美好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智慧、力量和生命的同時,使自己也變得更美好。”(葉瀾)這種要求一旦轉化為教師自身的信念,就會激勵著教師不斷錘鍊自己的人格、昇華自己的精神,於是,教師個體就成為教師職業美的一部分,教師本人也從平凡而偉大的職業活動中獲得了新生。

13、要樹立教師職業的信念

教師職業信念是使教師擺脫純粹物質功利的誘惑、教書匠的困惑、漂浮無根的惶惑,使平凡工作得以昇華,變得更有意義的關鍵所在。其實,教師職業的內涵非常廣闊,生存與生計當然是教師的第一需要,但僅是低層次的需要;它是教師職業生活的基礎,但卻不是教師職業生活的全部。從某種意義上說,生存與生計需要的滿足為教師提供了職業生活必不可少的手段,使教師得以擺脫“半飢半飽”的寒酸窘境。但是,這一切只是教師更好地從事職業生活的手段。如果錯把手段當成了目的,以為生存與生計就是教師職業的全部,那就大錯特錯了。

教師還有從職業中獲得快樂、充實人生、實現自我、感受自由的需要。當教師超越了純粹物質慾望的追求,而把自己所做的平凡工作與新的一代的成長、人類生命的延續聯絡在一起,與個人收穫的快樂、自我價值的實現聯絡在一起,他就獲得了精神上的自由。一旦教師從職業中體驗到了自由,他就把原本是陌生於人的外在的世界轉換成了屬我的生活的世界,他與職業之間就建立起活潑、豐富的聯絡,他就會感受到生活的完滿和意義的充盈,激情在他胸中澎湃,詩意在他心底流淌,在不經意間,他成為校園優美環境的欣賞者、學生良好舉止的讚賞者、教師職業神聖的吟誦者、課堂生命活力的激發者。

14、教師是特殊形式的藝術家

由於教師所面臨的教育物件千差萬別,教師所面臨的教育情境千姿百態、教師所面向的教育內容千變萬化,因而教師成為特殊形式的藝術家。他必根據具體的教育物件、教育情境和教育內容因人而宜、因地而宜、因時而宜,創造出適宜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是創造,教育機智是創造,推陳出新也是創造。它表明,教師在教育中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可以照搬,它需要每一位教師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工作。在教學活動中,無論是教師形象生動、深入淺出的教學形式,還是教師把握教學情境、把握學生心理的教育能力;無論是教師駕馭自如、出神入化的教學藝術,還是教師自成一體、獨具特色的教育風格,都體現出教師創造性的勞動和不斷創新的追求。

15、教師的意義

教師絕不是照亮別人卻毀滅自己的“蠟燭”,而是在照亮別人的過程中也照亮自己前進道路的“火炬”――教師從職業中體驗創造性的工作所帶來的充實與幸福,獲取人生價值的永存和人格的昇華。

教師也不是“苦行僧”,而是安貧樂道的積極進取者,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教師從職業活動中創造出知道怎樣生活和怎樣享受人生的年輕一代。教師就在創造精神生命的工作中用自己的生命點燃了年輕一代的生命,在塑造心靈的勞動中用自己的心靈造就了年輕一代的心靈。教師職業為人們創造了美,也貢獻了美。

16、審美感知是教師職業活動的門戶

教師具有了敏銳的審美感知,善於從最不顯眼最細微的小事中感受美的魅力,才能進入美的殿堂。這種敏銳的審美感知首先表現為教師對教育物件美的感知。教育物件構成了教師職業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他們身上流露出的對未知領域的好奇、對探索世界的熱望、對教師由衷的信賴、對同學交往的渴求等,都是童稚之美、成長之美。甚至講臺上學生細心擦抹過的潔淨檯面,孩子們凝神聽課的明媚笑臉,都在感性的狀貌中有著靈動的美。

其次,表現為教師對學科教學美的感知。學科教學是教師職業的落腳點,其中所蘊含的真善美和各個不同學科所呈現的五彩繽紛的美,是人類智慧的美、思想的美。

再者,表現為教師對教育過程美的感知。教育過程是教師職業生命經歷的展開,教育過程對知識的活化、教育過程中師生經驗的分享以及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逐漸成熟、學生的日益進步,都顯現出一種生成的美、動態的美。

審美感知一方面幫助教師從雜多紛亂的事務中辨識出美的因素,喚起教師的愉悅感和清新感,使教師在職業生活中時時都可能有美的發現,從而這一職業對教師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這不僅向教師敞開了美的視界,也為教師審美活動的進行開啟可門戶。另一方面使教師將眾多美的現象歸結到教師職業美的總體當中,激盪起教師的職業熱情,使教師在職業生活中充滿創造的活力,而教師職業則由於教師的創造煥發異彩。這不僅為教師的審美活動開闢了廣闊的領域,也為教師職業的審美實踐拓展了創造的空間。

17、最可怕的是教師的冷漠、毫無情趣

最可怕的是教師的冷漠、麻木、僵化、教條。毫無情趣的教師不僅令學生乏味,也會導致自身的倦怠乃至生命之火的黯淡。而在教育中,美醜不分、是非不辨、好壞不明、良莠不清的教師甚至可能成為學生情感發育的“毒化器”、品行成長的“劊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