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生命不息,閱讀不止經典美文

文學 閱讀(2.54W)

一、童年童話

生命不息,閱讀不止經典美文

明明到了夏天卻淅淅瀝瀝下起了雨,下著雨的同時,陽光又倔強地刺破烏雲,落下利劍般的光柱。一個人的童年,註定會有一些永不磨滅的閃光點,如那一束耀眼的光柱一般,深銘於心。

沒有兄弟姐妹的童年少不了與孤獨作伴,卻因為有了書籍而絲毫不覺落寞。依稀記得兒時的枕邊書是那種簡單的插圖版的《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每一位孩子的童年或多或少都對童話抱著美好的憧憬與期冀,當白雪公主開啟我心扉的時候,天上的白雲被我想成了我最喜歡吃的棉花糖;當王子吻醒沉睡的睡美人時,我抱著最漂亮的洋娃娃幻想著未來;當童話裡的紅玫瑰與白玫瑰開放的時候,心中有顆童話的種子在悄然萌發。

童年是純真的,當童年遇上了童話。那金碧輝煌的宮殿是我對丹麥這個國度所有的概念;童年是多彩的,當童年遇上了童話。那絢麗的霞光,那沖天的火焰,灰姑娘那一身華麗的衣著和樸素的麻布衣的鮮明對比,從那一刻起,能當一回童話裡的公主是我最大的夢想;童年是殷實的,童年遇上了童話,金絲蕾的俏裙邊,十二層的巨型蛋糕,青蛙變王子的華麗變身,一切都是當童年遇上童話的時候。

帶著一顆好奇的童心,那時候的我還不懂這就是最初的閱讀。

五歲時的夢,就是有一天能當上童話中的主角。

二、年少本就是一首活力的詩

仲夏時節,明月當空,清風徐來,夜語深邃。國小的時候,懵懵懂懂知道什麼是閱讀,於夜晚之時,總愛捧著《愛的教育》大聲朗讀,好像把它當作識字的工具一般,卻不知道長大後的自己對那時的印象如此之深,那時還不懂書中流露的是父母對兒女的一片摯愛之心和殷殷期盼,是師生、朋友、同學之間的愛和友誼,是對祖國神聖的愛。

長大後每當自己失意的時候,母親環抱著我,在她溫暖的懷抱裡我可以振作起來;父親的手輕撫著我的後背,撫平了我所有黑暗的神經,輕顫的手掌像是訴說著一個父親最盡力的愛,有時候腦海總會閃過書中的片段——

“母愛是一本終生無法讀完的鉅著,母愛是一片永遠飛不出的天空。”

“枯黃的秋葉隨風搖曳,深秋飄然而立校外。月光下,父親的影子拉得很長,碩大的風衣將瘦骨嶙峋的父親裹了進去,我心頭一陣酸楚。”

原來儘管那時對書沒有太多的感悟,那些書中片刻的歡聲笑語,會在似水流年的盪滌下隨波輕輕地逝去,但那瞬間的感動和觸動卻在記憶深處歷久彌新。

十幾歲時的年少,總是在偶然的瞬間嚐到閱讀甜蜜的滋味,也會在某個瞬間在心頭掠過一絲悸動,那或許是書籍於我最初的啟蒙吧。

懵懂的年紀,總是在無數次的翻閱中漸漸構建對未來的臆想——

未來的我也可以寫出很好的文章,此刻還沒有。

未來的.我也想成為一位作家,此刻還不可能。

未來的我會更熱愛閱讀,此刻並不知。

但是那時的我卻寧願相信此刻虛無的一切,未來,一定會有。

三、青春是一臺婉轉的留聲機

不能把你留在身邊,不是你的過錯,是我的失敗。在你已經愛過我的那些短暫歲月裡,我或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只是那些日子已成過去,要留也留不住。我知道愛不可以乞求,如果我能為你做一件事,便是等候。——《麵包樹上的女人》

蛻變總是一件讓人神傷的事,每一位經歷著青春的少女都等候著一次蛻變,那或許的初戀的滋味,是挫折的打擊,是朋友的背叛,亦是成長必經的痛,也是悲傷隱喻的開始,可是,她們卻依然慶幸在繁雜的學習生活中還有青春文學的作伴,最愜意的午後莫過沉浸於文中男女主角的浪漫繾綣,也是在這段柔美的時光裡,朦朦朧朧地對情感有了一個最初的概念。

從青春治癒系文學《沙漏》開始,《小時代》《被窩是青春的墳墓》《左耳》《思念的末世》《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時至今日張小嫻的《麵包樹上的女人》,我翻閱過無數本愛情小說,總是在字裡行間想起那些在時光裡匆匆走過的人兒,品嚐著青春的苦澀與傷痛,甜蜜與美好。

青春,一個以鮮嫩與活力作註解的名詞,它總是充滿歡樂,天真,冒險,激情,但與此同時它也充滿了軟弱,無助,彷徨,懵懂,慾望……我們經歷著太多太多,譬如我們能把握的,還有那些我們茫然看著它逝去的……

在青澀的年歲裡,我們或多或少都曾受過一些我們難以承受卻不得不承受的傷痛,也許那樣的遭遇讓一顆幼小的心靈從此烙刻上深深的傷痛,成為青春書頁裡一道道灰色的風景。在燈華初放的傍晚,也許我們也曾在陽臺上或窗戶邊觀看火紅的夕陽;有過一個很好很好影響一生的摯友;在某個瞬間為某個人怦然心動;那些歲月裡不論是我們能把握,亦或是我們不能左右的,都曾經行走過我們的生命,重要的是它們書寫了屬於每一個人獨特的青春年華。

而青春文學宛若唐古拉山上流下的潺潺溪水,帶著來自雪山最純潔的著希望,奔流而下,道路是那樣曲折坎坷,讓每一位少女痛並快樂地經受著沿途上的一切震顫。

在書香的瀰漫下,我們會有好多的困惑,用一種尚未成熟的心智思考這浮華的人世,用自己的心看世界,我們也許醜陋,邋遢,平凡的毫不起眼,可仍然會時時用一顆嚮往的心,憧憬著夢幻般美好的未來,這就是青春的姿態。

生命是一把尺子,常常被用來丈量遠遠大於它長度的慾望,而青春在這樣一把尺子上佔據的僅僅只是一段細密的跨度,一成不變地被幾個短短的標識所代表,而我們觀瞻它的角度已然像日晷般記錄了我們與它的漸行漸遠……忘記了歸途的路。

在越發忙碌的學習任務下,我們不得不放下手中摯愛的文學,時光匆匆,一本本我們曾經愛不釋手的書籍儼然蒙上一層不為人知的灰塵,我們與它的漸行漸遠已成為一種匆匆的路過,似白駒過隙,電影般的夢幻青春之路。

儘管這壓力是如此的咄咄逼人,可我們總是在緊張煩悶的晚自習,耀武揚威的習題和試卷的縫隙間,尋找,尋找,尋找著屬於青春的自由清新的氣息。

或者,我們亦在人世的燈紅酒綠,碌碌慾望,頹廢自我的淪喪中尋找,尋找,尋找著青春的真理。

那氣息,那真理,源自從未真正放下的書籍。

從稚嫩到成長,閱讀它伴隨著我們一次次的蛻變,把我們的精神層次推向新的高潮。

青春是一臺婉轉的留聲機,記下美好,再回首時亦可慢慢回味。

此時,人坐書窗,神遊物外,青春正好。

四、再見?一定會再見

我們在世俗生活中都曾短暫地與它告別,當以後的以後,歲月不再是一首優美的詩,沉重的人生責任溶解了內心對生活的激情的時候,我仍舊相信閱讀的腳步不會停下,人都如此,總想在平庸乏味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尋求一種精神突圍,衝破人生狹隘的樊籬,讓疲憊的心靈擁有一片愜意的棲息地,在此意義上,閱讀不乏是一扇通往自由的門。

一冊在手,心靈為之洞開,一股神奇的力量會牽引著人進入心地澄明,超凡拔俗的境界,讓人自由而強健地散步在閱讀的沃野上,這一刻。

生命不息,閱讀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