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體育教學隨筆

文學 閱讀(7.35K)
體育教學隨筆1

今天天氣格外的好。你瞧,孩子們都表現得異常興奮!

體育教學隨筆

課間,孩子們在空曠的操場上追逐、嬉戲、打球;低年級的孩子們玩起了吹肥皂泡的遊戲,陽光下,大大小小一串串的肥皂泡折射出五顏六色,煞是好看。你拍我踩,你跳我追,孩子們玩的不亦樂乎。

是啊,這就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活動啊,我為什麼不能把它作為孩子們的教學內容呢?

第二天上課,當我宣佈今天這節課的內容時,呵,那可了不得了!迎來了學生的一陣歡呼雀躍。

“老師,我也要玩。”

“老師,能不能和我們一起玩?

下課鈴聲響了,似乎大家都沒聽見。

“老師,能不能再玩一會兒啊?”

“下節課能不能再玩這個啊?”

的確,通過觀察我開始進入孩子們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我和他們進行心與心的“對話”,這裡所表現出的一切,不就是我們新課程所要達到的嗎?

在“玩”中樂,在“玩”中學,在“玩”中練,把學習變成一種“享受”,把課堂變成師生共同發展的天地!

體育教學隨筆2

一、讓遊戲比賽形式走進課堂

遊戲比賽在國小體育教材中佔有相當的份量,通過遊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遊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為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機。

二、開展小組活動

性格是個性的核對於學習具有重要影響,而人的性可知與際關係和心理健康有著密切聯絡。國小階段是性格形成期,我們應當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使他們樂於交往,興趣廣泛,與人和諧相處和積極進取。

三、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衡量學生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因為一項創新活動的完成,必須具有充沛的體力、飽滿的精神和樂觀的情緒。為此,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通過多種手段培養學生活躍的思維、豐富的想象及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等。此外,還可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以開發學生的潛能和完善人格,培養學生自學、自練的能力,並給學生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同時為學生提供機會,培養他們的創造力、競爭力。

課後反思:

作為課改的一個亮點——小組合作學習,在形式上成為有別於傳統教學的一個最明顯的特徵。它有力地挑戰了教師統領的專制,給了學生自主合作的機會,培養了團體的合作和競爭意識,發展交往能力。但是,在教學中我們卻常常發現教師一味追求場面的熱鬧而忽視了合作學習的功效,忽視了該如何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一、缺少教師的有效指導,“合作學習”變成“信馬由韁”

教師的有效指導是合作學習的“水分”,沒有“水分”,合作學習就會“枯萎”,教學中就失去了合作學習的意義

二、沒有明確的職責分工,“合作學習”變成“個人學習”

沒有明確的職責分工,組內成員達不成默契,合作就會流於形式。學生明確了分工,就會增強責任感,相互間的支援與配合會更默契。

三、沒有明確的合作任務,“合作學習”成“盲人摸象”

沒有按法安排任務,學生根本就沒有去合作、討論、去深入學習,學生也沒有理解合作學習對每個人的意義。所以,沒有明確的合作任務,“合作學習”就變成“無的放矢”。

四、沒有充足的空間與實踐,合作學習只會流於形式

設計的問題要符合學生髮展的水平。同時,要留給學生可以自由思考的空間,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觀察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要避免在合作學習中只求場面而不求實質的過場現象,教師要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技巧和方法。

合作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習慣。它需要的是學習的方法和技巧,需要的是團隊之間的競爭與配合,更需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和寬容。

體育教學隨筆3

在國小一年級體育教學,首先應瞭解孩子們的心理特點:對於什麼事物他們都好奇,模仿能力強,好動,但是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學習持續時間不長。如何在有效時間裡教會孩子們更多的知識,應該是我要追求的目標。

一年級大部分是7歲左右的孩子,剛進入學校,學習、生活習慣還不太適應,正在慢慢形成,學習新知識也需要我們老師一步一步手把手的教。俗語說“一口氣吃不成胖子!”我想自己這種焦急的心理忘記了孩子們還是6、7歲不懂事的小朋友,正是處於啟蒙教育階段,很多方面需要老師引導,需要耐心和細緻。

欲速則不達!從常規和排隊抓起,教會孩子們記住自己上課的隊形,然後才能慢慢教孩子們學習立定跳遠,學習廣播體操,學習其他內容。教會孩子們走,他們才會慢慢學跑,走都沒有學會,就去學跑,確實是難為他們了,這就需要我們老師把握好主體方向。

體育教學隨筆4

由於體育課大都在室外進行,組織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種干擾,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組織教學,才可能使學生從心理和物質上作好充分準備,從而保證體育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因此,組織好教學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通過複雜的相互作用使教學成為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採取一定的組織教學形式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從而實現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目的。然而,教無定法,任何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都是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物件而變化的。怎樣抓好國小體育課的組織教學。在國小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體育課是通過身體的各種練習,使體力活動與思維活動緊密結合,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課的特點,行之有效地組織教學。

抓好體育課堂常規的組織教學。體育課堂常規是規範體育課的必要條件。教師必須嚴格認真,堅持不懈地抓好體育課堂常規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隊集合、服裝、精神狀態、禮貌行為、組織紀律、學生守則、場地器材的佈置與收拾等常規訓練與教育。在教學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反覆訓練,使學生變成自覺行動,以保證體育課的順利進。

抓好體育課各階段的組織教學。體育教學過程是由開始、準備、基本、結束四個部分組成的,由於四部分教學內容和學生情緒各不相同,因此,教學中教師要靈活地組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切忌出現先緊後鬆、龍頭蛇尾的不良現象。上課前,教師要組織學生布置好場地器材等,為上課作好準備;上課開始時的組織教學特別重要,教師要抓住學生大都還處在課間休息活動的興奮狀態中的特點,採用趣味遊戲,如:“請你跟我這樣做”,或“反口令訓練法”等方法集中學生注意力,使他們興奮的情緒穩定下來;基本部分是體育課中的重點部分,教師應力求做到精講多練,語言生動,並不斷改變練習方法,如在練習中引入競爭性遊戲,不同形式的分組練習等,提高學習興趣;結束部分。學生的情緒極易鬆懈,此時教師的組織教學更不能忽視,應採用一些調節情緒和恢復體力的放鬆性練習,保持學生興趣,如舞蹈放鬆、意念放鬆,同時作好課堂的小結。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激發他們學習的求知慾望,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開發學生的智力,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開展學習,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師生共同參與,共同研討的教學過程,從而促使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這是我們每個教學工作共同追求的目標。如何在體育教學實踐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培養學生自覺地參與學習呢?

體育教學隨筆5

體育鍛煉時,合理控制運動量是影響運動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活動量太小,達不到鍛鍊身體的目的;運動量過大,又會引起過度疲勞,影響身體健康。所以,每位體育運動愛好者在開始體育鍛煉前就應學會監測運動量的方法。體育鍛煉中常見的監測運動量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測運動時脈搏

在體育鍛煉時或體育鍛煉後即刻,立即測10秒鐘的心率和脈搏,就一般體育鍛煉者來說,運動後即刻的心率最好不要超過25次/10秒。脈搏次數過快,主要是發展機體的無氧代謝能力,這對一些專項運動員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但對提高身體的健康水平意義不大,而且運動量過大會增加心臟負擔,可能會出現一些意外事故。即使是特殊需要,體育鍛煉者運動時的心率也不要超過30次/10秒。

  二、根據年齡控制運動量

年齡與體育鍛煉中的運動量有密切的關係,隨著 年齡的增加,人體的運動能力逐漸下降,體育活動量也應隨著減小,現在,體育活動中經常用"180-年齡"的值作為體育鍛煉者的最高心率數,即30歲的人在進行體育鍛煉時其心率數不要超過150次/分,而70歲的人蔘加體育鍛煉時的最高心率不要超過110次/分,這一公式已廣泛應用到以健身為目的的體育鍛煉之中。

  三、根據第二天"晨脈"調節運動量

"晨脈"是指每天早晨清醒後(不起床)的脈搏數,一般無特殊情況,每個人的晨脈是相對穩定的。如果體育鍛煉後,第二天晨脈不變,說明身體狀況良好或運動量適應;如果體育鍛煉後,第二天的晨脈較以前增加5次/分以上,說明前一天的活動量偏大,應適當調整運動量;如果長期晨脈增加,則表示近期運動量過大,應該減少運動量,或暫時停止體育鍛煉,待晨脈恢復正常後,再進行體育鍛煉。

  四、主觀感覺

體育鍛煉與運動員的運動訓練不同,其基本原則為:鍛鍊時要輕鬆自如,並有一種滿足感,這也是鍛鍊者進行運動量監測的一項主觀指標。如果鍛鍊後有一種適宜的疲勞感,而且對運動有濃厚的興趣,則說明運動量適合機體的機能狀況;如果運動時氣喘吁吁、呼吸困難,運動後極度疲勞、甚至厭惡運動,則說明運動量過大,應及時調整運動量。

體育鍛煉對身體機能是綜合刺激,身體機能的反應也是多方面的,鍛鍊者可根據自身條件對身體機能進行綜合評價,必要時,則應在醫務工作者的監督下進行。

體育教學隨筆6

在體育教學中,如果我們能遵循由樂趣發展成為興趣的原則並能因勢利導,就會使學生保持強烈的求知慾、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學習探索體育的無窮奧祕。幾十年的體育教學活動實踐,使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上好體育課的關鍵在於激發培養學生體育興趣。 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培養學生體育興趣 從心理學角度講,興趣是人們在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時所產生的傾向與愛好。在參加體育活動時,倘若學生體育興趣濃厚,將很容易激發起學生的興奮點和積極性,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獲得身心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喜悅;倘若缺乏興趣,將會使體育活動成為學生的一種沉重負擔,體育活動難以順利進行更不用說達到預期目的了。因此,遵循心理學客觀規律,在激發學生體育興趣方面,必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從體育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興趣。學生對體育學習感興趣多半是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若能因勢利導、授之有方,學生就會表現出全神貫注、專心致志地聽教師講解,認真仔細地看老師示範。當老師佈置練習時,他們會一絲不苟、認真刻苦、積極主動地想辦法完成;相反當學生對此練習失去興趣或興趣淡薄時,在練習時他們會心不在焉敷衍了事,不時表現出某種牴觸、厭惡情緒,自然影響到動作完成的質量與效果,甚至還容易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故。所以,體育教學是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的關鍵。

從正確的體育觀上,培養學生體育興趣 學校、社會、學生、教師、家長,要統一認識、齊抓共建、真正從思想的深處接受和認同體育的重要性,成為學生學習體育的有力後盾和積極支持者。使學生認識到,學好體育不僅僅是為了身體好,更重要的是與熱愛祖國,建設和保衛祖國,體現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質聯絡起來。明確“小”與“大”的關係、“近”與“遠”的關係、才能培養學生學習體育興趣。

從教學設計創新中,培養學生體育興趣 設計新穎的教法、有趣的遊戲,乾淨、舒適、安全的活動場地,先進的器材都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是建立快樂氛圍的前提,是學生完成技術動作、掌握技能的序曲。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有創新意識,充分利用新穎的設計,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從而使他們產生積極參與練習的需要、培養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濃厚興趣、為學生奠定終生體育鍛煉身體打下堅實的基礎。

體育教學隨筆7

國小體育,很多教師認為只要學生學會最基本的跑、跳、基本球類就行了,其實不然。如果學生不喜歡學就會一見上體育課就頭痛,甚至在體育課無聊地打發著時間,體育教學就很難順利地進行下去。在課前和課後,我千方百計地讓學生既能學習體育基礎知識,又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體育基本技能,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1、造就生動活潑的課堂學習氣氛。

國小體育的教學活動中,每一課都準備有一些體育遊戲,所以我們上一堂課就需要很多的準備。在備課中,我力爭以充實的內容來吸引學生,通過聽聽、說說、玩玩來培養學生的興趣。

2、增加練習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在遊戲的時候做到:1.認真的聽好講解和觀看示範。2.在教師的安排下進行遊戲,熱情的投入到遊戲中去。積極的和同學配合完成遊戲。 3.認真的總結遊戲的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後繼續遊戲。這樣的課安排得當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使他們開闊了視野,激發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從而促進了國小美術的教學效果,提高了他們自覺的藝術創造力。4、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興趣是學習體育的基本動力。教師應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特有魅力,使課程內容呈現形勢和教學方式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同時將體育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絡在一起,強調了知識和技能在學生學習、生活方面的作用。

3、使學生形成基本素養

這點非常重要,在體育教學中,我注重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髮展為本,培養他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促進學生健康身體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我選擇了基礎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體育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如籃球、足球,球類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同時球類的體育設施又是學校最

能滿足給學生們的。還有,課程內容的層次性,適應不同素質的學生,使他們在體育學習過程中,逐步體會體育學習的特徵,形成基本的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為終身鍛鍊奠定基礎。

4.教師自身素質的培養

教學之餘,認真參加學校及教研組組織的各種技能業務學習外,經常去圖書館學習體育教學刊物,從理論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並虛心向其他老師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使自己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上能更快地適應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化教學模式。

體育教學隨筆8

“嘟--”的一聲哨音,同學們站在我的四周,聚精會神地傾聽著┄┄(四周隨意站立的開始形式,拉近了我與學生的距離。)

“同學們,誰知道風是怎樣形成的嗎?”(改變過去一上課老師首先宣佈課的內容,而設定一個問題,給學生留下一個懸念。)經過了短暫的沉默後,同學們紛紛舉手回答:“風上由空氣對流形成的。”我滿意的給予肯定,接著告訴大家,“今天老師要把空氣‘裝’起來,讓大家來玩一個‘追泡泡’的遊戲。”老師便從事先準備好的口袋裡,取出一支玩具“泡泡槍”,一扣扳機,從槍口噴出許許多多的肥皂泡來,學生們興奮的追逐著;老師讓四個小組長和老師一樣,拿著泡泡槍,向操場的四周噴射。在陽光的照射下,七彩的肥皂泡,滿空飛舞著,同學們分成四個小組滿場地奔跑著、撲打著、嬉笑著┄┄學生們玩得正有趣的時候,我又讓事先準備好的塑料袋,把泡泡“裝”起來,只見奮力地把泡泡“裝”在塑料袋裡。(有趣的活動,使同學們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準備活動,)

“同學們,空氣的沒有阻力?”我向學生提出了第二個問題,學過自然的學生輕而易舉回答了老師的提問。“今天老師要讓大家利用空氣的阻力練習快速跑。”老師取出一隻塑料袋,帖在胸前,做著快速跑的示範動作的,塑料袋帖在胸前紋絲不動。同學們按照老師的要求分散開來,朝著規定的方向,各自獨立地進行著嘗試、體驗著快速跑的感覺。有的學生在跑動練習中塑料袋總是滑落下來,我讓大家幫他想一想“什麼情況下塑料袋會掉下來呢?”適時組織學生分組嘗試、體驗、討論尋找答案。不一會兒,就有學生回答:“速度慢下來的時候,空氣的阻力作用就小了,塑料袋就掉下來了。”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解決學習中困惑,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巡迴觀察中,我提示大家“用前腳掌著地”、“注意兩臂前後擺動”、“跑直了,上體稍前傾。”只見塑料袋掉下來的次數越來越少,而學生學習積極性卻越來越高,最後,老師發揮了比賽的槓桿作用,把學生練習快速跑的熱情再一次推向了新的高潮。

“塑料袋不僅可以練習快速跑,還以用來做其他遊戲和活動嗎?”學生們立即散開來動腦筋去嘗試,一個個金點子閃亮登場了:有的同學吹鼓了塑料袋,打起了排球、踢起了足球;有的學生把塑料袋套在腳上玩起了“兩人三足”的遊戲┄┄

下課了,老師讓學生們把破損的塑料袋集中起來放入垃圾箱。

體育教學隨筆9

由於體育課大都在室外進行,組織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種干擾,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組織教學,才可能使學生從心理和物質上作好充分準備,從而保證體育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因此,組織好教學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通過複雜的相互作用使教學成為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採取一定的組織教學形式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從而實現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目的。然而,教無定法,任何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都是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物件而變化的。怎樣抓好國小體育課的組織教學。在國小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體育課是通過身體的各種練習,使體力活動與思維活動緊密結合,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課的特點,行之有效地組織教學。

抓好體育課堂常規的組織教學。體育課堂常規是規範體育課的必要條件。教師必須嚴格認真,堅持不懈地抓好體育課堂常規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隊集合、服裝、精神狀態、禮貌行為、組織紀律、學生守則、場地器材的佈置與收拾等常規訓練與教育。在教學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反覆訓練,使學生變成自覺行動,以保證體育課的順利進行。

經常在聽課時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後,便說:“同學們小組討論一下。”然後就是學生亂哄哄的小組討論。整個合作交流的過程,表面上熱熱鬧鬧,但在熱熱鬧鬧的背後更多的是放任,隨意和低效。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大多數討論僅僅停留在形式上,不是真正的小組合作討論,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覺得是導學案的備課時出現的失誤。對於導學案,因為我也是剛剛接觸,所以在這裡就簡單的談談關於導學案中問題的設定吧。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有疑才能啟發學生的求知慾,有疑才能使學生的思維處於主動積極的狀態。教師要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和教學內容,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發現尚未解決的問題,變過去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和實踐操作,從而使學生逐步養成獨立思考、多向思維的品質。

問題設定的過於簡單,每個學生都會,那下一步的小組合作就是個做秀了,沒有什麼真正意義了。如果過於深奧,小組合作時,學生都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那就可能會出現個冷場的情況,小組合作無法進行。 所以我認為,如果想把小組合作充分利用起來,就必須首先在導學案中設定問題時要大下功夫,可以給一個稍微難的問題設臺階,分三步走,循序漸進的提問加深,最終讓學生自己把問題剖析理解了。

在《自然界中的線和美術作品中的線》一課的教學中,我改變了傳統的“授—受教學模式”,先以CAI課件形式為學生展示了不同題材、型別以線造型的美術作品,提出大的設問“這些美的線條是從哪裡來的?”然後開始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情境,引發思考“畫面中有些什麼內容,仔細觀察,它們都有什麼聯絡?”接著,又以設問的形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對比、分析、討論等學習方式欣賞另一組作品:仙人掌照片及其寫生作品;畫家畢加索及其《自畫像》;影星陳佩斯及其漫畫像。提問:“這些線條和剛才我們看到的風景中的線一樣嗎?有什麼區別?”最後使學生在自我體會、感悟的基礎上得出“美術作品中的線來自自然界中的線,並是對自然界中線的提煉、概括和誇張”的結論。

小組合作當初在農村時,就已經早早的接觸到小組合作這個方法了,因為嘗試之後,確實提高了學生的能力,也大大的減輕了教師的負擔,所以我一直在用,現在就稍稍的總結下這些年來的使用小組合作後的感覺: 首先,教師應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將學生分組,並闡明“小組”的特殊意義,讓學生明晰自己在小組內的職責——為整個小組的成功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是一個神聖的使命、偉大的任務。反之,如果小組內有一人落伍、掉隊,將會影響整個小組的成績。

第二,教師要給每個小組下達“任務”、分配“工作”。這要建立在學生自主的基礎之上,強調組員之間的對話與交流、合作,也可適當引進組與組之間的競爭。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任務就是“沉下去”——深入到每一個學習小組中,參與其中的學習、合作、交流,做個平等的參與者,耐心的引導者,熱情的幫助者。並適時對各種情況進行調控。

第三,教師要組織學生一起推選組長。組長必須具有多方面的素質:①學習成績要優秀,責任心要強。②要能管住自己,有助人為樂的精神。③要善於傾聽自己小組成員的發言,聽取其他組成員的意見。④要懂得怎樣組織自己小組成員進行學習,鼓勵學困生多發言。⑤要控制好自己小組的吵鬧現象,對不積極參與的同學找其原因,儘量多給他們機會,課後及時把他們的情況反映給教師。⑥要有對自己小組成員評價、總結的能力。

第四,小組彙報、交流學習成果時,教師要積極引導每位組員站在小組的立場上。個人的發言將代表小組,個人的成敗將與小組息息相關,以增強集體榮譽感,促使其在今後的小組合作中全力以赴。特別是一些有爭議的結論,教師要作出妥善的處理,切不可憑個人感覺“決定一切”,要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作進一步的與討論與探索。

新學期教學有感新的一學期開始了,從本月開始進行了基本的佇列訓練,每節體育課先是5分鐘的軍姿站立,再是立正,稍息練習、原地踏步、行進間的佇列練習。剛開始,很多孩子站不住,左扭西動、厭倦情緒較濃。於是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鼓勵和教育。在同樣一個年級時,就進行班級比賽,同一個班時,就進行男女比賽最近幾天,再上課時學生們精神面貌大不相同,這段時間的常規表現確實不一樣了。再想想,也是體育課佇列訓練的確有增強學生組織紀律性的作用,整隊、做操、立正、稍息———的確不可廢除,換言之體育課並不排斥適當的操練,這種常規應有利於學生行為習慣和意志品質的培養,有利於促進體育課的常規教學,更加有利於新課程改革的進行。

通過這堂課我深刻地認識到,要做好一位體育教師不但要有滿腔的熱情,更要關注每一個孩子,保護他們的自尊,隨時留意特殊群體的行為變化,並能夠機動靈活地改變教學方法,創設良好的活動場景,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把課堂真正建設成為教師和學生共同的樂園。

課後反思

1、本課把促進學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課的“發展跳躍能力和下肢力量練習與遊戲” 這一部分教師並沒有安排具體的練習,而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學習需要,自己去創編髮展跳躍能力和下肢力量的練習或遊戲。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得到了鍛鍊,同時大大激發了學生練習的興趣,使同學們自覺自願地積極參與到練習和遊戲中去。教學中還注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互助學習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利用即時評價和指導的良好反饋作用,儘可能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從評價和指導中獲得幫助,看到進步,增強信心,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2、利用遊戲比賽形式培養健康心態

遊戲比賽在國小體育教材中佔有相當的份量,通過遊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在遊戲比賽中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因不服輸而與對方發生爭執,甚至拳腳相向,也有失利的組同學之間互相埋怨,導致受指責的學生產生怯場心理而退出比賽。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遊戲教學的正常進行,而且還傷了同學之間的和氣。這時,我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地教導學生特別是有傾向性的使學生認識遊戲比賽的意義,正確看待比賽的成敗,批評有礙團結的不良傾向。同時還要與學生一道分析造成失敗的原因,找出制勝的有利因素。另外在“過河”遊戲時,返回時因為大家缺乏合作精神導致第一次失敗,後來大家分析找出了原因,第二次就好多了。

3、利用小組活動形式,培養樂於合群的性格

性格是個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對於學習具有重要影響,而人的性格和交際關係、心理健康有著密切聯絡。體育分組練習活動中,常會發現個別學生不願參與活動,只是坐在一旁觀看或四處走走,詢問為何?大都強調客觀原因。經深入調查才得知或是因性格孤僻而導致不合群,或是因為體育成績不理想,而沒有人願意與他們一組。針對這一情況,我就親自上陣,帶領不合群的學生一起參加小組活動,指導小組活動方法,並在巡視中不時地過問該小組每個成員的活動情況,及時表揚小組成員取得的成績,使不合群的學生增添信心、融入群體。

4、本課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如遊戲時的場地佈置還不夠合理,還有在分組練習時,有些小組的組長調控能力不強,導致組內的成員到其它小組去“串門”,還引發了小矛盾,這些我在以後的課堂上會注意改進。

體育教學隨筆10

前些日子上了一節市級公開課,我安排了七年級的跳繩課,課安排在上午第四節課,課前我把多媒體和場地、器材作了精心佈置,準備了28+1(教師用)根短繩,而且把跳繩分成了數量相等的4組,這樣利於上課時分發。

上課後,我按照教案設計的步驟,有條不紊地逐步展開,該輪到學生拿繩了,我吩咐各組小組長到前面領繩然後發給組員,我看學生基本上都拿到繩了,開始講解跳繩的動作要領。這時發現兩個學生還聚在一起,像是在解繩,我走近一看,果然,兩根繩纏在了一起並形成了一個“死結”,我看這結比較難解,就把自己手上本來做示範用的繩給了這位學生,回到前面,準備講解,又一個男生大聲叫道:“老師,我還沒跳繩呢!”,對呀,我手上有兩根繩呢,還有一位學生沒拿到繩呢,真是天有不測風雲,打結的繩一時半會兒解不開,手邊又沒有多餘的繩,怎麼辦?此時,我靈機一動,就對他說:“你到前面來幫老師做示範吧”,並把手上的兩根繩給了他,於是我一邊講解他一邊做,發現錯誤的地方及時予於糾正,其餘同學也跟著一起學,效果還算不錯。總算熬到了學生自由練習時間,利用這個機會,我費了好大勁把兩根繩解開了,之後,一切進展順利。

這節課我本以為準備工作十分充分和周密,應該能夠很圓滿地完成,但由於缺乏預見,還是留下了遺憾,因此,這節課對我也是一次教訓。

課堂意外常在不經意間發生,當意外來臨時教師首先應該利用自己的教學智慧,恰當地去處理這些意外,避免教學損失,就像我把自己的繩給學生和在無奈之下讓學生到前面做示範,然而細想之後發現,這些意外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我課前再多備幾條繩,也許就不用這麼辛苦地去應對這些意外了,整節課也就更加完美了,因此,在之後的備課中,我常對本節課中一些可預見的意外作精心的準備,以做到胸有成竹,這樣做同時也可以降低不可預見意外的發生率,有意多準備一些備用器材,現在已經成了我的常規。

體育教學隨筆11

20xx年3月4日,順德區中國小體育教師專業技術培訓班(第一期)于勒流新球初級中學順利開班,我代表學校參加這次培訓。本次培訓主要是學習花式跳繩的技術。

培訓第一天,順德區東風國小溫克健校長主持了“跳繩運動現狀及發展趨勢”講座,在講座中,我們瞭解到各國各地跳繩運動的特點以及技術的差異,還觀看了許多花式跳繩比賽的視訊。講座結束後,我們來到體育館進行花式跳繩學習,包括個人跳繩,雙人單繩跳繩,雙人雙繩跳繩,8字跳繩等。培訓第二天,溫校長又主持了“跳繩比賽規則”的講座,講座後我們回到體育館進行分組練習,練習下午考核的內容,下午全體學員進行考核。

經過兩天的培訓,我們學會了花式跳繩的技術。這種新穎的跳繩運動將跳繩運動“玩”出新高度,豐富了體育課堂的形式和內容,既鍛鍊學生的身體,又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同時,也啟發了我今後的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