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不乖:比標準答案更重要的事散文

文學 閱讀(1.44W)

我有篇文章被收錄進語文教科書裡去了。那年我的孩子正好是第一屆讀到這篇文章的九年級學生,他們班上的同學就對他說:“你回去問你爸爸,這篇課文到底要考什麼?”

不乖:比標準答案更重要的事散文

於是兒子跑回來問我。

我不聽還好,一聽差點兒沒昏倒。我生平最痛恨考試了,沒想到自己的文章變成了別人考試的題目。

我抓了抓頭,尷尬地說:“我真的不知道學校老師會考什麼……”

“可是,”兒子著急地說,“你是作者啊。”

“問題是我當初寫這篇文章並不是為了讓人拿來當考試題目的啊。”

後來學校真的以這篇課文為題考了一次試。

兒子考完試之後,我突發奇想,請他把考卷拿回來讓我也考一考。

本來不考還好,一考之下我發現我不會寫的題目還真多。我寫完了試卷,兒子對照答案,竟只得到八十七分。兒子用沉痛的表情告訴我:“爸,你這個成績拿到我們班上只能排第十三四名。”

我聽到後有點愣住了。考十三四名當然不是很糟,但這起碼錶示:我們的制度更認同那十二個比我分數更高的同學。

這實在很可怕。如果所有的人都很“乖”,大家也全循規蹈矩地變成了拿高分的考試高手,將來誰來當作者寫文章給人讀呢?

本來,學習語文是為了培養學生欣賞作品的能力,並且在欣賞的過程中學習到用中文表達的能力。然而,在這樣的制度下,學生的思考全被文法、詞性這些技術性的問題給佔據了,以至於考試能力固然很強,卻加深了他們對中文的疏離。這樣的疏離,不但剝奪了學生從閱讀中得到感動、思索人生的機會,甚至剝奪了他們書寫表達的興趣,搞得他們連寫出通順流暢的文章都大有問題。這麼一來,就算語文考了高分,又有什麼意義呢?

雖然這只是我們可以舉出來的千千萬萬個例子之一,但這樣的例子也正是“太乖”的最大風險之所在。這樣的.風險在於:一旦主流思考錯了,我們就萬劫不復了。

長期觀察雁鵝的諾貝爾獎得主勞倫茲曾有個很有趣的觀察:

他發現由於母雁鵝喜歡色彩豔麗、翅膀肥厚的“肌肉男”型公雁鵝,同種競爭的結果,一代一代的公雁鵝變得色彩越豔麗,翅膀也越肥厚。不幸的是,鮮豔的色彩使得雁鵝更容易暴露,肥厚的翅膀更減緩飛翔的速度。這一“同種的競爭”的優勢正好是“自然競爭”的劣勢。於是,一代一代下來,雁鵝在大自然中,面臨滅亡壓力。

就某種程度而言,這些“肌肉男”型的公雁鵝,像是順應社會主流的“乖”孩子,也得到了一定的回報。但雁鵝自己很難理解到,它們同種的競爭優勢,反而加快了它們被淘汰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