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酸棗根隨筆散文

文學 閱讀(1.24W)

酸棗不稀奇,在我的家鄉,荒山野嶺,漫山遍野,到處都是,誰都見過,誰都熟悉。然而,酸棗的根是個什麼樣,就沒人在意了。很多人砍過酸棗棵,砍了當柴火,當籬笆,但沒人刨過酸棗根。我雖然知道酸棗核可以入藥,卻不知道酸棗根也是一味藥材,我也是後來上網查詢相關詞條才知道的。我敢說,知道的人肯定不多。所以,我見過各種各樣樹的根,從來沒見過酸棗的根,恐怕很多人也沒怎麼見過。樹根常見,酸棗常見,酸棗根難得一見。頭一回見酸棗根,不能說少見多怪,確實還是有些驚奇了。

酸棗根隨筆散文

前些天上山,在一處挖掘機工作過留下一片狼藉的工地上,偶爾就發現了一根,紫褐色,胳膊粗細,三米多長,虯曲著,蟒蛇一般,很顯眼,很特別。當時著實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感覺是藤樹之類。於是喚來同伴,大家都很好奇。仔細觀看,卻見其中一端聚了拳頭大的疙瘩,疙瘩處伸出一枝條,長了許多針刺。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一株酸棗,主杆只有拇指大小,株高不及膝蓋,因是冬天,稀稀疏疏、蕭蕭條條、單單薄薄、光禿禿的,一副侏儒模樣,和它的根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難怪會忽視它的存在。

酸棗根和其他樹根明顯不一樣,它的主根不是直著朝下長的,而是順著地面橫著長的。不禁感嘆,這植株這麼細、這麼矮,根怎麼會這麼粗、這麼長,大大超過了主幹好幾倍。我就想,這酸棗的根在地下已經長了好幾年、或者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了吧,誰知道呢,不然,它出落不成現在這樣。它被刨斷了,還這麼長,如果不斷,該有多長;它現在已經這麼粗,如果不被刨出來,一直長下去,會長到多粗。都是未知數。從截面判斷,它絕對瓷實;掂量掂量,絕對夠份量;顫悠顫悠,韌性十足。經過了歲月的磨礪,堅度自然不言而喻了。

回到家和老父親說起。父親在地裡刨鬧了一輩子,博聞多見。果然,老父親雖然也未曾見過,卻聽過一段老輩關於酸棗根的典故。相傳,在我們家鄉一個叫做迎景崗的地方,曾經刨出過一條酸棗根,十丈長,不知道多粗,想來低不得碗口,最後進貢給皇帝,做了宮殿的不知是檁還是樑。如果不是見識過,沒憑沒據,我只能當那就是個傳說;有了這次見識,我還真有點相信了。

我只知道酸棗樹生命力頑強,“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今年砍了,來年仍然茁壯成長。卻原來,更加頑強的是它的根。山也罷嶺也罷,石也罷土也罷,旱也罷澇也罷,任憑環境多麼惡劣,條件多麼艱苦,氣候多麼異常,擋不住酸棗的根深埋地下,扎進泥土,鑽過一塊又一塊岩石的罅隙,把根鬚伸到能夠伸到的.任何地方,汲取任何能夠汲取的水分和營養,一味地延伸,不屈地生長,年年歲歲,日積月累,所以,才有了生命的不息、綠色的希望、碩果的夢想。

我們常常欣賞酸棗的葳蕤多姿、枝繁葉茂,青睞它青果果紅果果的珠圓玉潤、晶瑩剔透,讚歎它瑪瑙般的可愛,可誰曾想過,沒有根的發達和粗壯,沒有根的源源不斷的貢獻和付出,沒有根的默默無聞,哪有酸棗的光鮮和靚麗, 哪有酸棗的生機和蓬勃,哪有酸棗的累累碩果。只要有根在,就會有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新的收穫。

酸棗在生長,根也無時無刻不在壯大。根越深越粗越長,酸棗長得越大越壯越多。這是亙古不變的自然法則,是永恆的真理。樹遵循,人也遵循;樹如此,人亦如此。人樹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