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故事讀書筆記

文學 閱讀(2.41W)

從西西弗斯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內在的深層次的東西——人因為習慣而存在,對於西西弗斯來說,正因為他反反覆覆地推動那塊石頭,所以他的竄在才有意義。古羅馬教育家昆體良認為:“我們天生能歷久不忘孩提時期的印象,如同新器皿一經染上氣味,其味經久不變;像純白的羊毛一經染上顏色,其色久不能改;越令人討厭的習慣,越是牢不可破……正是從這樣的實踐中養成了習慣,以後就變成天性。”所以,生活就是一種習慣。當我們把生活變成一種習慣,我們的生活就變得簡單,變得豐富多彩。比如,我們把生活變成習慣,我們就不會把垃圾扔進垃圾桶看成一件麻煩的事;當我們把生活看成一種習慣,我們就不會把孝敬父母看成一種累贅;當我們把生活看成一種習慣,我們就不會把珍惜勞動果實看成是一種多餘……

故事讀書筆記

一位出差在外的家長,因為孩子習慣了每天有人叫醒才起床,不得不定點給家打電話完成“任務”,否則孩子很有可能上學遲到。另一位家長無需坐班,眼睜睜看著孩子在鬧鐘響過依然沉睡,一直睡到兩節課過後自然醒來,面對孩子的驚慌失措,家長平靜地告訴他:自己的問題就得靠自己解決。孩子從此再沒有將自己的事“分攤”給大人。

孩子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家長走出愛的誤區。過分呵護剝奪的`是孩子獨立承擔困難與挫折的機會,而這恰恰是形成良好意志品質與行為準則的必由之路。家長退一步,孩子進一步,這才是成長的自然法則

成功教育從習慣養成開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學會做人。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系統的資本,一個人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養成一種壞習慣,一輩子都償還不清它的債務。

如果我們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暴露的哪怕點滴不良習慣容忍遷就不加指正,就可能因非智力因素殘缺限制其發展。

怎樣科學引導孩子的習慣養成?就是培養好習慣用加法;克服壞習慣用減法。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結合孩子興趣特點先選擇故事書,由淺入深,由短到長。不在一朝一夕,貴在長久堅持。剛上學的孩子坐不住板凳是正常現象。一位細心的媽媽觀察寫作業的兒子,一會喝水,一會撒尿,不到一小時出來四五次。這位媽媽看在眼裡卻沒有急於求成,而是在第二天孩子寫作業前給孩子提了個建議:坐下前把該辦的事辦好,我看你寫作業時出來3次完全可以。孩子在媽媽的鼓勵下果真少出去一次;過幾天媽媽又提議再減少一次,孩子又輕鬆做到了。家長的要求依次遞減,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業寫完,既幫孩子克服了不良習慣,更重要的是保護了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就像一塊沒有雕琢的於是,作為父母,作為教師,我們是要把他雕琢成像米開朗琪羅的《摩西》一樣舉世聞名的雕塑品,還是要把他雕琢成一堆垃圾廢物,一切全由你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