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鄉愁去哪兒了

文學 閱讀(1.62W)

曾幾何,十年寒窗苦,苦盡甘來的卻是寥若晨星,空空如也。看著漸漸老去的父輩,以及自顧無暇的兄長,我曾經仰天長嘆路在何方。戰爭時打仗,和平時打工。現如今,南方,某小鎮。剛出門的那幾年,心中滿滿的是誓言,大有“此去粵地混人樣,不豐衣錦不還鄉”之勢。

鄉愁去哪兒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租小房,僅容床,慢慢長夜,酷暑難耐,唯有風扇默默陪伴到天明。現實窘迫、寒酸,千里無處話淒涼。當我困了,累了,想歇的時候,鄉愁往往爬上我的心頭。鄉愁是什麼,是那一彎彎清渠水,是那一聲聲雞鳴起,是田裡的稻花香,是油菜花裡晒金黃。

都說這裡充盈誘惑,惑起枯黃與墨綠轉換間,惑起含苞待放的霎那間,輕輕地伸手,抓住滿地金黃,和鮮花盛開的芬芳。多年以後,我驀然發現,縱然香車美女,縱然事業揮斥方遒,縱然瓊樓玉宇……然而什麼都有,鄉愁絲毫未減,卻更愁。其實,鄉愁與貧窮和富貴無關,也不是擁有什麼或缺少什麼,就多了或少了一點。不管是穿金戴銀、富甲一方,還是衣衫襤褸、猥瑣街頭,每個人都有鄉愁,那是刻在骨子裡的紅絲線,一絲絲一縷縷,理好這頭卻又亂那頭。人在他鄉,經年累月,故鄉清晰中漸漸模糊。酒入愁腸,淚眼婆娑。舉杯邀月,雙目微閉,思緒彷彿踏上歸鄉的路,那兒時的玩伴,那如鉤的明月……幾回迴夢回故里,那漫天飛舞的樂杜鵑,那列如衛兵的篷水杉,還有那隨風浪起的林海園,一切歷歷在目彷彿如昨天。看雲端的山巒,駐足群峰中的平地間,任風肆虐長髮,任沙亂扯衣衫。回與不回之間,猶豫、彷徨,匆匆了那些年。

回家的路通了,鄉愁近了。不管是高鐵的飛馳,還是火車的慢遊;不管是大巴的敷地狂奔,還是飛機的高聳疾走,既然決定了回來,就總有到達的時候。故鄉,變了,變得我都快認不出了。那夢中的黃土路,已變成筆直的水泥路。路徑一致,感覺卻不同。當初踏上去軟軟的感覺哪去了,還有那兒時細嫩的黃泥和繽紛的塵土。幾天以後,擇個地,就地打滾,黏滿一身泥後才走吧,我這樣想著。或許你人未到,早有親人翹首企盼才村口。母親那久違的飯菜香,讓你忘記旅途辛苦和思鄉愁。而我,卻不同,慈愛的母親,多年前已經棄我而去,現如今埋在西山的土裡頭,那是天涼好個秋!

故鄉的人,已老去,或如我一樣漸漸老去。老的,不認識我。新的,我不認識,走行其間,陌生的像個他鄉人。故鄉的事,已經沒了新奇。彼此交流,眼神傳遞,除了象徵性的打招呼外,太多話,已經顯得多餘,一如那默默靜立的綿綿群山,雖會面,但面面相覷,不言不語。

走進老宅,記憶深處的是門前一棵老石榴樹,曾經是果兒壓彎枝頭。而今,房之不存,樹將焉在?此時我已經不願再去探個究竟,願它永留心間,藏記憶裡,說不定他日夢裡能再會。我的鄉愁哪兒去了?其實,早已被家鄉鋼筋水泥的叢林湮沒的沒蹤沒跡,早已隨離去的親人一起深深地埋葬土裡。就連往日熱鬧的村莊,目前已空無一人,業已變成茅草灌木肆意滋生地。

迄今記得的是門前一口池塘,那原本是一塊水田,經過父親和我一杴一杴挖掘出來的。春放魚苗,冬就可以品嚐醃製臘魚的香味。偶有賓客突至,隨意下去摸幾條上來,和著土雞蛋、麵粉攪拌一下,一鍋香味撲鼻的鯽魚宴,瞬間能征服你的胃。省卻上街買菜的辛勞,也多些小聚的體面。現如今,兩邊的樹葳蕤的無人修剪,把曾經的小路都要覆蓋去,池塘雖依舊,只是人走房拆,人走魚亡了。池塘裡,估計米粒大的蝦也被小偷光顧不知道多回,也沒有了吧。

放眼望去,那是如泣如訴的故鄉的石漕河。河裡不見往日牛羊放牧滿地,牛已不是重要的生產工具,取而代之的是鐵牛和懸耕機。諾大一條河,平時只有幾米寬,尷尬的如溝渠一樣忍辱負重緩緩地流著水,它也不想這樣如泣如訴和卑微,多麼渴望汛期快點到來以展示浩大的自己。我在心裡默許,“汛期回來吧,可能鄉愁能復燃開去。”

是汪汪的犬吠,敲醒我沉睡的記憶。那是門前的一條看門狗,依稀記得是黑白相間的狗。幼兒狗時,因尾梢黑白,被父親趁小狗不經意間,殘忍的用剪刀剪去過,據說是緣於不吉利。迄今那小狗被剪掉尾梢的悽慘叫聲,彷彿仍在耳邊清晰的不忍離去。二十載,如白駒過隙,彈指一揮間,這條狗如果健在,也應如人一樣屬於高齡,垂垂終老死去了吧。有一年,回家,見我新房的房簷下也睡一條狗,與它我是陌生人,對我它是陌生狗,我掏鑰匙證明我才是這個房的主人,本想開門之前訓斥幾句,無奈見它點頭擺尾,沒有任何要走的意思,也就默認了,大概它這裡呆了好久。這傢伙,我的新家,緣於奔生活,沒有時間住,一條狗倒安然的住上了。它是一條通體灰的狗,灰的我早已把它忘記。

鄉愁也是屬於我的一畝三分地,那曾經滋養我長大的自留地,其形其狀,我早已畫在紙上,咀嚼吞入我的胃。如今,它是即使送人都不願意耕種的累贅。耕作方式變革,成本上升,讓我們這些進城的農民,對土地有新的認識,土地裡打出的糧食,只能滿足人們的胃,而現今的人們除了吃飽穿暖以外,還需要更多精神層面的東西。這種新的認識,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對土地的`固有的情節和依賴。

鄉愁的載體很多,容我笨嘴拙舌不能逐一演說去。現在,就算身在原鄉地,我的鄉愁也已經沒了值得回憶的載體,現狀毀壞的無從尋覓。鄉愁就像斷了線風箏,沒了牽引,風讓他去哪裡,他就去哪裡,飄忽不定。那些曾經維繫的鄉愁的東西,漸行漸遠,要麼重新拾起,已經消失的,無法補齊,只能培養新的了。

而這新的鄉愁載體,又哪裡去了呢?是比較兩地味道、貴賤而後抉擇,臨走時塞滿小車後備箱的一大堆?還是臆想著某年某月能時光回朔,重新再現的陳年舊事和彼此訴說的離別悲慼?還是過年放鞭炮時留下的滿地暗紅所湮沒的返鄉勞頓和他鄉不如意?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我的故鄉一如大多數人故鄉一樣,在影印著什麼,這裡有沿海城市的樓宇味道,也有故鄉原有的泥土氣息,而正是在這種不土不洋和參差不齊的五味雜成中,讓我的鄉愁,漸漸模糊,甚至快要慢慢老去。

粵地工廠,每天都有老去的,而新的也如雨後春筍一樣破土湧起,然後再老去。周而復始間,有很多記憶刻印在腦海裡。那四通八達的路,腳底不粘泥,洗腳上田,津津樂道不知多少回;那遍地開花的廠,做出來五花八門的東西不知道賣到哪裡去;那夜市的南北風味,和著滿街狼藉的快餐盒垃圾;那曾經穿著各式工衣的打工仔和打工妹,曾經的行色匆匆,曾經的一臉稚嫩,如今都到哪兒去了,是落地生根,還是回原鄉去;還有你買不起車並不代表別人買不起的豪車匯,曾經是我們最佳選擇的留影地……終有一天,我們也會離去,而這第二故鄉中的銘心記憶,帶回原鄉後,那時也會成為或美好或憂傷的回憶。舊的鄉愁剝離,新的鄉愁頻添的滋味,與我還是滿滿的。想著有那麼一天,能帶著兩地的鄉愁悄然離去,即使兩手空空,我也會滿心歡喜。

鄉愁是什麼,鄉愁是留在記憶深處的情緒,能無數次於夢裡、於嫻靜處,一旦觸碰就如潮水一樣湧起的記憶,即便是重複千遍,也有滋有味。那些讓人浮想聯翩的人和事啊,無論你身在原鄉,還是他鄉,都抹不平、揮不去。鄉愁也是環保的淚,是無情的破壞攪得它只零破碎,曾經一度懷疑它能否繼續下去。慶幸的是我們於碎片中,找尋到了贖罪的機會。誰都希望山更青,水更綠,留得住鄉愁,留得住原味。很多地方,已經在踐行,城市建設要科學定位,尊重自然,讓城市融入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如此,我心也就安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