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夏天的故事美文

文學 閱讀(3.17W)

穿上短袖才相信夏天真的到了。春天好像沒走多遠呢?但確確實實是過去了,這是日子不是翻書,哪怕是昨天,翻過這一頁就成為記憶了。

夏天的故事美文

兒時感覺冬天太冷,棉衣棉褲穿在身上像個笨熊;春天雖美但老是覺得肚子餓,還有那討厭的瞌睡老是纏著我,讓我無精打采,心裡總是惦著床;所以喜歡的還是夏天,夏天就是暑假的時間,老師佈置的作業也就是算術、語文兩樣沒有多少,更沒有什麼雜七雜八的補習班。我們經常只穿著短褲在太陽下蹦跳,也可以脫得赤條條的在水裡像水獺般敏捷,父母沒時間也管教不了我們,我們有大把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一,打蟬殼

暑假的時候,天已經很熱了。

我們這些孩子起來的挺早,比父母上工還要早。大人們還要隊長喊動工,我們不需要人喊的。從床上爬起來,揉揉眼睛,匆匆洗把臉,拎起靠在牆上一根細長的竹竿,背上一個空書包就出門了,我們是去打蟬殼。

我們雖小但熟悉蟬的特性,它的幼蟲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從地裡爬上樹蛻變成會叫的蟬的。殼在被太陽照射前還軟軟的,背上有條裂開的縫,蟬就是從這條縫裡鑽出來的,爪子還緊緊的扣在樹幹上,還是蟲的模樣,雙眼瞪得圓圓的,似乎還閃著幽幽的光。一個晚上有多少幼蟲蛻變成蟬、從黑呼呼的土底下飛向空中?你聽聽太陽出來後這個村莊那個村莊還有地頭溝邊小樹林裡傳出的`蟬鳴聲就知道了。

蟬不值錢,蟬的殼能賣錢。

收蟬殼的是街上來鄉下的賣貨郎,穿著很乾淨,用土話叫“青絲絲的”,戴著黃黃的草幅。我們叫他“搖大鼓”的,手中“撲通撲通”的鼓聲代替著他的吆喝,用不著動嗓子。聽到這聲音,孩子們就拎著竹籃將一天一天累積起來的蟬殼從各自的家裡出來,擁向他。

可見打蟬的孩子不是一,兩個人的,這個村那個村都有。打蟬殼沒有竅門,得起早,這些孩子的眼睛比狗眼還尖(俗語),被他們掃描過後,那些躲在樹幹上,樹枝上,籬笆上,甚至樹葉背後的殼都“逃”不了了,跟在後面是難捕“漏網之魚”的。從這個村到那個村若碰上和我們一樣裝備的孩子,就得回家了。

這個時候太陽爬的越來越高,蟬的聲音也越來越密。

二,拾草菇

草茹需要炸雷催的,老人們都這樣說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我們拾草菇確實是在雷雨過後。

那時江堤兩邊都是草,堤上除了一條人天天踏走的小路外,也仍舊是草。雖然草很多卻不茂盛,每個隊裡的牛都散放在江堤上,無數顆鋒利的牙齒一遍又一遍地啃過來啃過去,日復一日,像每天都有割草機在上面剃過。草,怎麼長得起來?牛啃飽了,一小堆的牛糞在草根上顯得很高。也有人說,草菇是牛糞幹了後繁殖的一種菌長成的。

草菇確實是偎依在草根邊,像從土裡長出來的一樣。

雷雨過後,草菇被催出來了,像菜的爛葉幫子,又像貓的小耳朵,黑黑皺皺的,在草根邊,很多。

拾草菇的人也多,不光有孩子,也有婦女老人。

拾草菇得有耐心,蹲下去一朵一朵地撿,大的小的,沾點草的,不管它,拿回去放在臉盆裡一漂就乾淨了。如果你總想挑大的撿,跑來跑去,幾個小時,竹籃還會是空的。

許多年沒拾草茹了,江堤還是那麼高。很難見到啃草的牛了,草長的能藏住兔子,有草菇也看不見,我也沒下去看過。

三,趕魚

趕魚不是趕豬,趕牛,是用網捕魚。

趕魚用的一種網叫“趕網”,有底有幫子,只留一方是空的,用兩根細竹竿子撐得緊緊的。趕魚的時候網放下水,一手抓著靠近身體邊的竹竿,一隻手拿著同樣是竹竿做成的三角形的趕棍,從外向網邊趕過去,受到驚嚇的魚會驚慌逃竄,擰起“趕網”就會見到蹦跳的鯿魚,鯽魚,參子。

趕魚都是下午出門的,天氣炎熱,田間小路上白沙晒的滾燙,像是過年炒花生的鍋裡的沙一樣,我們馱著“趕網”,揹著小魚簍,踩在上面還是嘻嘻哈哈的,似乎沒有不開心的事。

趕到趕不到魚,到太陽偏西三,四點鐘的時候就得回去了,家門口的小稻場要掃乾淨,醬缽子要蓋好,還要做晚飯,父母收工了回來要吃飯。

多少年後我問母親,我小時候貪玩,洗冷水澡,你擔心嗎?母親笑笑,都忙得要死,哪有時間去擔心呢?她想了想又似乎覺得回答得不妥,又補充說,我相信我兒子,別人家的孩子能做的好,我家兒子也一定行。

母親的話很溫暖,也讓我感動,事實上我們就是這樣長大的。

但那些事都成為過去了,看看現在的孩子個個像金絲鳥般的關著,寶貝著,什麼也用不著自己動手,還要哄著他們吃喝,真不知道是寵他們還是害了他們。

想多了沒用。推開門,眼睛眯了一下,外面,陽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