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加布裡埃爾·萊斯特個展《有牆隔耳》散文

文學 閱讀(2.13W)

中國有句俗話叫隔牆有耳,旨在提醒人們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舉止,謹防言語過失。而加布裡埃爾·萊斯特個展取名為《有牆隔耳》,藝術家用幻燈片,雕塑,攝影等藝術叫牆壁“說話”。

加布裡埃爾·萊斯特個展《有牆隔耳》散文

走近展區,我們先看到《兄弟》,在牆壁上留有三雙長短不一的黑色長袖。在之前,我搜索到的圖片是有三個人的手從背後的牆的袖子穿出來,分別拉著大提琴,中間的打鼓,還有拉小提琴。一方面,大提琴,鼓還有小提琴這三個演奏樂器是兄弟。另一方面,演奏的人也像兄弟。只有大家配合,才有傑出的樂章!

再往裡面走,有一堵白色的牆斜倚在另一個牆邊,再走幾步,我們就看到一個黑色的空間,裡面擺放著一個高階公寓的模型,下面的轉盤不停地拖動著轉,而另外一處亮光打在房屋上,好像是地球的自轉,被光線照的一面彷彿是白晝一般。

走上二樓,我們看到的是創作者的藝術作品。在牆面上掛著幾幅城市的蹤影,第一個地方是在上海博物館的後門這邊樹木婆娑的影子。第二個地方是在幾朵大紅色的花朵裡透視的.高架一景。第三個地方是從一小片竹林裡窺探吳淞口。第四個地方是從一片綠葉裡看外白渡橋。此外,創作者還拍攝了兩段城市掠影的片段。如果說上海博物館象徵著文化,那麼高架象徵著城市發展的速度,而吳淞口象徵著貿易,外白渡橋象徵著上海的過去。從這些植物的角度看這些景觀,畫面變得生機勃勃,不再刻板。我相信創作者不是隨意的挑選,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精心地挑選的。無論是上海博物館,高架,吳淞口還是外白渡橋無一例外都是這座城市的基因深刻地印刻在人們的腦海。

在攝影作品旁邊,在一個桌子上擺放著三個透視的模型。第一個是叢林風景,創作者用六塊板組合成一處立體的風景,在一片叢林茂密的樹林,樹枝互相纏繞,茂盛地向上生長,而後的建築物作為一個背影出現。我想,這可能是人與自然最美好的和諧的一面吧!

第二個是城市家居的擺設,創作者用一面面不同的牆隔開成一個個空間,上面黑裝設了一個個視窗,幾個牆的空間交錯疊加,使得空間顯得格外寬敞。無獨有偶,在表現立交橋的時候,創作者也用了同樣的手法,一個個斜倚的高架的側面,使得立交橋栩栩如生。

再往上走,來到三樓,第一個就會看到《偷聽》,在一個牆面上有一個立體的耳朵,寬厚的耳廓,裡面還刻著紋路清晰的內耳。這樣一隻雕刻細膩的耳朵的造型使得牆面彷彿也有了生命,感覺俏皮有趣!旁邊擺放著《穿過的眼睛》,有一箇中老年的男子的面龐上,頭上有著清晰的皺紋,濃厚的眉毛,筆挺的鼻樑,還抿著厚嘴脣,彷彿在思索。有意思的是創作者挖掉了他的眼睛,中間一個洞,顯得深邃透徹。

中間有一個有洞的牆,裡面彷彿是一個人舉手投降一般。它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打破了人們日常的思維,牆應該是靜止的,不動的。走近這個洞,我們聽到“噠噠”投影儀的聲響,上面投射到牆上有幾十張各種旅行風光的幻燈片。牆不會說話,圖片照在上面,彷彿牆在“自我介紹”。我在這裡舉幾個我看到有趣的,有幾個人在大鯊魚的建築物的嘴下攝影;有一群人在一個張著大嘴巴的模型下拍照;一個人蹲在獅子的大嘴的模型裡拍照;三位美女在一個貓的嘴巴里拍照。諸如此類,不甚列舉,我要說的是,攝影本身就是一個創作,而通過投影儀的方式,既充滿著懷舊的色彩,又顯得別緻!

在內牆上,掛著一組《行走的人》的照片牆,裡面的人在沙灘上,在海洋,在山丘,在高樓大廈裡,一個地方連續拍著幾個不同的姿勢,使我們身臨其境,彷彿跟隨著他的腳步,領略了各色的風景。沿著他的行走軌跡,在一組組相片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很多祕密。

參觀完整個展覽,我不禁感嘆創作者的獨到的眼光。《有牆隔耳》的展出提醒著我們要放慢步伐,多關注生活,懷揣著兒童般的好奇,再次打量著世界,原來這個世界別有洞天,連牆壁也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