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在變化中讓親情堅守散文隨筆

文學 閱讀(5.8K)

一年一度的春節即將來臨,年邁的母親又在扳著指頭數著孩子回家的日子。即使在城市打拼多年、有了一個安定的家,每當年關來臨,感覺自己還是像候鳥一樣,時間到了,一定要歸去。與我們思歸心切的過年情結相比,生在城市、長在城市的孩子顯然沒那麼興奮,或許在他們眼中,除放寒假以及能收到紅包外,實在看不出春節有更多值得開心的地方,也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回鄉下。

在變化中讓親情堅守散文隨筆

別說十來歲的孩子,哪怕他們的父母輩,同齡人春節聚會,都不免慨嘆,現在對春節已經沒有什麼“感覺”了,錢不缺了、吃穿不愁了,兒時盼望過年穿新衣戴新帽、大魚大肉放開肚皮吃的心情沒有了。懷舊、惋惜、失落,五味雜陳,溢於言表。當下中國處於數千年來未見之大變局,經濟在迅速增長,社會在急劇變化,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作為傳統節日,春節的變化速度也是數千年來最大的。數千年來中國一直是農耕社會,似乎還沒有怎麼進入工業化社會,短短數年就已跨入網路社會。在今天,不但電商可以把年貨送到你家,連春節紅包收發都可以微信代替,消滅了空間距離,春節還有什麼不能變化?

農耕時代的春節,有三條主線,一是農業,體現在慶祝豐收、迎春接福、祈求豐年;二是祭祀,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飲水思源,慎終追遠;三是親情,閤家團圓、尊老愛幼、其樂融融。社會發展到今天,別說城市孩子不懂農業生產,即便是生在農村的農家子弟,受到良好教育的他們,終究有一天將“遠走高飛”,不會把耕種當作終生職業。農業朝著職業化、集約化、規範化之路演進,農耕不再是農村主要的生存方式,春節的“農”字底色不免逐漸暗淡。第二條主線也一樣,農耕時代的祖先崇拜,在新時代亦呈現新形態,尤其隨著網路普及,傳統的、冗繁的儀式正被新生代解構。

唯一在變化中堅守,不可讓渡的是寄寓於春節中的.親情。時代在變化,春節的外在表現在變化,但親情不能變。也許除夕晚上,一家人徹夜不眠、圍爐夜話以待天明的“守歲”沒有了,但一家人團團圓圓、辭舊迎新的心情是一樣的;也許過年放鞭炮因為安全等原因被禁了,但熱熱鬧鬧的春晚烘托出來的氣氛是相同的;也許一家人不再一起包餃子,吃什麼並不重要,和誰一起吃飯最重要,只要全家團圓,比什麼都好;也許遠在千里的孩子回不了家過年,有了網路視訊,孩子彷彿就在眼前;也許我們不再像過去一樣串門拜年,一個個親戚朋友微信群,就是一場場新春聚會……

呵護親情,共度佳節,美好情愫,代代相傳……無論社會如何變,春節的這一靈魂不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