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古城風韻隨筆散文

文學 閱讀(1.12W)

清江採風,不到三裡古城是一大遺憾。

古城風韻隨筆散文

還是讀書的年輪就聽說過三裡古城而未曾謀面。於大山大川倍感興趣的我來說,採風三裡城就成了彼時的嚮往。無獨有偶,參加工作後不多時終於來到了慕名已久的清江北岸、依偎江水的古城。已是薄暮時分,夕陽殘照在古城綿亙不絕的斷城牆壁上投射出淡淡的餘暉,顯示出唯有經歷了千年日月光華不斷的垂愛,擁有輝煌後極度的寂寞與蕭索。

三裡城位於清江水布埡鎮西南邊陲,方圓2.5平方公里。從東到西有城門、哨卡。三面與外界隔絕,直徑約三華里。據巴東縣誌載:清江以“蜀江水皆濁,唯此水獨清”,古稱夷水,又名鹽水。當年廩君乘船西進遷移到清江要津——桃符口處。見清江兩岸危巖岌岌,水勢洶洶。

廩君族有從橋河而入者,舟行數日,水淺不能行,便棄船登陸,於桃符口之東北角山磊城(現為三裡城)駐紮。民間流傳:遠古時代,有務相氏在山上磊石築城,其城歷經千古。山樑南北兩端用石頭壘築的城堰遺蹟仍依稀可見。

宋朝以後,山磊城一直有土司在山上建有“土司皇城”,明清時代有容美第十八土司在山中間的紅角井建有“土司皇城”。沿著千年的古城牆一路走去,用手觸控著坑坑窪窪的殘痕,可以想象曾在這裡走動了多少個活生生的血肉之軀。將耳朵緊貼在斷垣的城壁上,依稀可以聽見不絕走動的腳步聲。

三裡城的至高點為金殿嶺,又稱朱雀山。登上朱雀山大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鳥瞰清江浩淼的江水,像一條碧綠的玉帶從眼前一飄而過,不斷向遠方延伸。金殿嶺上,還有一處“四十八步上金殿”的險要奇觀。半巖絕壁處向山頂開鑿了四十八步五寸寬、五寸高、一尺長的古棧道,留下了許多神奇。

站在朱雀嶺山頂,任憑和煦帶著香馨的微風的'吹拂,幾多愜意。獨處於斯,以心諦聽寂寞的古城,分明依舊有什麼東西在此間巡遊,撫摸每一步石鑿就讓人聯想到我們的祖先有多麼的偉大。或許每一步石鑿就又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從朱雀山下來到西城口,嚮導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神話故事:從前有一個道人在金殿嶺修道三年不被人知曉,突然有一天就有人發現道人在石窯內靜坐,頭上已經做了一個雀(天宮神鳥:朱雀)窩,朱雀被來人驚飛而去,道人亦隨朱雀昇天。朱雀山便由此得名。

西城口又名兵堂灣,峭壁刀鋒,雄奇險峻,大有“一夫當關、萬戶莫開”之氣概。點兵臺、製藥廠、兵器房至今仍有遺蹟。西城口旁,有一股清泉長流不斷,林木鬱郁,不能不叫人對祖先們的“大愚若智”而驚歎。

觸控著古城的肌膚,感受著古城的呼吸,聆聽古城的心跳,似乎是發自肺腑的呼喚,古城在祈禱人類建設不要破壞了原跡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