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實用的散文的作文彙編5篇

文學 閱讀(1.35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散文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散文的作文彙編5篇

散文的作文 篇1

其筆觸直接暴露作者的思想感情,無需在意情節是否連貫,景象是否完整。當今的電視散文也可納入其中。

一、其特點主要有:

1、借景抒情,託物言志。此類散文充滿主觀色彩,多以人的感受與感悟為主旨。寫景定抒情,狀物必言志,以此區別了與敘事散文的界限。

2、意象立意,意境形體。這類散文大都有特定的情景、畫面或事物,連題目多刻意強調意象。這些情景、畫面、事物多為行文線索或中心場景,在篇章建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文章的立意也是通過這些景象來展示的。

因此,它們非常看重意境,總是努力通過情、景的想象交錯,輔之以虛實,爽出一片美的享受。

3、語言優美,情文並茂。它們既然號稱抒情散文,必唯美是瞻,方可喚起受眾美的欣賞。因此為文,其語言必極盡刻意為美,除講究韻律、節奏、詞彩及形式美外,只要能夠傳情答意、形神兼備而展示美的,皆合乎其語言大潮。

二、分類

1、傳統散文

它們主要以文字為載體,運用語言來抒寫情懷、描狀景物,並最終形成文字。具體又可分為兩類:

一是直抒情懷式。它是作者值陳情思,訴說“我”的願望和感慨。它不太在意景物的吟誦,而是側重感情的抒發,以情感人,信手將所需要的人事、景物拈來,為抒情服務,特點是主觀色彩濃厚。

二是寫景狀物式。它與直接抒情剛好相反,多采用間接抒情的表達方式。它是通過寫景狀物來抒寫情懷的,或側重寫景,融情入景,;或側重狀物,詠物抒懷,託物言志。

2、電視散文

這是隨著電視的發達而匯入的一種新鮮形式。它以螢幕為載體,運用畫面和音響等特殊媒介來抒情,文字則是通過電視播放,加上字幕、配音等綜合立體建構而成的。

三、寫作

1、傳統散文的寫作

A、直抒情懷式散文。特點是直接把情感置換成詞語和意象,講求韻律、節奏、詞彩,並由關於“我”的煽情詞語和極力鋪排意象,讓情感若汪洋氾濫,氤氳中突現“我”的形象。

寫作時注意三點:第一、情感的表現要有起伏、容易引起共鳴,切忌無的放矢、濫發情感。第二、“我”一定要在其中。第三、真摯情感的表現需要語言的煽動。

B、寫景狀物式散文。特點是通過情景、事物、畫面等實體性形象描繪,將“我”的情感以象徵、意指或者譬喻等的方式展示含蓄出來。

寫作時注意三點:第一、景物與情感之間要有“我”的文化實踐感受,能充分展示“我”的審美情感;要善於運用象徵、比喻等手法,鋪設好景物與情感之間的銜接。如看到圓月,就會自然的聯想到故鄉,看到彎月就會想到橋、窮苦人的脊背等。第二、對景物的刻畫要努力傳神,並時刻保持與主題真情實感的連線,造出意境。第三、必要時運用詩的語言與意象方式強化情感的噴發。

2、電視散文的寫作

要結合電視特點,充分利用畫面、音樂、視覺和聽覺效果,加強動感與流動的協作,通過所要表達情感的充分展示色彩、聲音等的魅力。由於此方面專業性強,本人未有涉及,對其特點等只是主觀感受。不能正確引導,有點個人想當然而已。覺得這種散文的表達方式要因主題的需要而綜合考慮畫面、音效等。語言也不便平鋪直敘,不能單純的展示風景。而在語言方面則要求“動情”,甚至用動作替代文字難以表達的情感。

另外,作為媒體散文,對意境、哲理的要求要比一般散文更高。

具體的寫作模式上比較簡單,多為開頭敘述“我”與景物的關係,然後將景物與“我”牽扯。只是在描寫景物時,要注意層次感,注意細節刻畫。手法上要運用象徵、比喻、聯想等。至結尾則少不了一番感慨。

散文的作文 篇2

走進就如同走上了一條曲曲折折的山間小路。一路上,有小橋,有流水,還有人家。一路走來,可觀花,可摘果,可折枝,也可見到小橋流水中的魚。一路上遇到石板、石磴,或是平坦的草地,潔淨的長廊,或坐,或躺,曲徑處,思想、情感也自然多變,何許還會時而微笑,時而淚湧。任其自由,隨心隨緣。

走進如同走進一條彎彎曲曲的花溪小徑,有閒雅之時、淡雅之情。如清茶的淡淡的一抹清香,一縷心音,一份真情,那份幽香,那份清醇,那份淡雅,都在默默地品味之中。

走進就如同讀了一本博大的書,她的深邃與優美,吸引了多少散文的愛好者紛紛在登臺亮相,在這裡,彷彿聽到流傳千古的大江東去的絕唱和看到飛流似銀河的廬山瀑布,杏花春雨的江南美景,風吹草低的無際遼闊……當一曲悠悠的信天游從耳畔響起,當一闋延安的武鼓擂響,當悲愴的秦腔吼起,當蘇州的評彈奏響……各地的民俗如篝火般熊熊燃起,這一切都在燃燒的激情中,飛昇成一片熾熱的豪情萬丈。

走進就如同徜徉於如詩似畫的山水之間,便產生了望峰息心的感嘆;面對浩淼的洞庭,也便有了“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抱負與胸襟;面對夜色欣然入戶,也便詩意地寫下“庭下如積水空明”的絕句。在這裡就能體會到好多年前那三間草堂,因杜甫而不朽;一座楓橋,因張繼而名揚;那跨在江南水鄉不老的雙橋,假逸飛之手,而有了靈動的力量。

塵埋黃沙下的敦煌,因行者而無疆;西湖斷橋,因白蘇而輝煌。白帝城託孤,令人潸然淚下;桃花潭水的清澈,照耀著李白的灑脫與豪放。一代忠良執旌杖,七下西洋展國芒,武穆青冢西子月,蘇州園林蓋世雙。自然因有了人文,而更加厚重。

放眼寰宇華夏外,世界名勝撲眼來,康橋水波染荇綠,巴黎鐵塔放華光等。邊走邊賞,邊賞邊唱。自然的美景與靈動的詩句結合,經過歲月的積澱與流芳,歷史、自然和人文也便融為一體,物化為那飛珠濺玉、玉潤靈山的文字,陶冶人們的性情和心胸。

走進就如同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在讀書中,也就有了發現美的眼睛,捕捉住了一處的優美風光。讀一本好書,如同和一位智者交談,它精深的哲思,讓人們歎服。同樣,徜徉於自然風景的美文,也會在作者靈動文字的引領下,覽山閱水;放飛自己的心靈與歌唱和培養了自己的審美情趣與文學素養。

只要一有空閒的時候,我就會迫不及待點選登入,細細品讀裡面的散文作品,漸漸的,漸漸的,裡活躍著一幫女性散文作者群引起了我的關注,在她們的散文作品裡傾注了女人的個性,女人的思想,女人的眼光,女人的情感,女人的'憂鬱,女人的追求和女人的嚮往。如果是把這幫女散文作者群單個區別開來,她們各有各的獨到之處,各有各的特色和亮點。如果是把她們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從她們散文的標題,立意和所表達的思想內涵以及對人生的感悟,情感的傾述都有女人溫柔細膩閃光靚麗的共同點。一個最能引人注目的是她們的散文作品柔情迸發,不論是戀情、愛情還是鄉情,親情都構成了她們散文作品的主旋律。細細品讀她們的散文作品,你就可以聯想到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與女人相處的點點滴滴,愛美是女性的專利,有女人在就有美在,女人就是美的濃縮和展現,美的化身和代言。比如在一個公共場所裡,有一百個女人,你就可以看到這一百個女人就有一百種不同式樣的衣著打扮,一百個不同式樣的女人包,從這個很簡單的例子中,我們就可以這樣認為,女人們的愛美是通過各種各樣不同的美來展現美的魅力,組成一片美的海洋,讓你感受到人間中的美就在身邊。有女人在你就可以得到美的美享受和美的恩賜,以美來打動人感染人,那結構之美,文字之美,意境之美成了裡一道靚麗的風景。

我好羨慕她們。她們不僅僅寫散文的好手,更是熱心指導熱心散文寫作愛好者的編輯,她們默默無聞的看稿審稿,一往情深的熱衷於散文創作,不圖回報的輔導推薦散文寫作新人。這就是她們美的最佳體現。這因為如此,她們的人氣很旺,她們的散文作品一發出來,點選率就是上千上萬的,她們擁有很厚實的讀者空間和廣泛的讀者群,她們的散文風格似乎代表了當前散文創作上的一種走向。

走進,我就擁有了與文友們相逢相識的地方。我覺得,相逢出於偶然,相識一定是有緣。相逢相識需要溝通和交流,溝通是那麼的平靜,交流是那樣的自然。然而,平靜中孕育著波濤,自然中醞釀著甘甜。也許是共同的志向就有了說不盡的千言萬語,擬或是同樣的興趣使彼此感到相見恨晚。沒有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也沒有其他什麼意念。縱論天下是是非非,笑談人間喜怒哀樂,說不完的家長裡短,道不盡的苦辣酸甜,沒有隔閡,沒有障礙,沒有禁忌,沒有隱瞞。可以信口開河,也可以暢所欲言。可以一本正經,也可以隨意浪漫。一曲曲人間情歌動人心絃,一幕幕愛的喜劇激情澎湃。太多的共同志向和觀念把彼此的心緊緊相連,廣泛的共同興趣和愛好使大家的情已無法隔斷,不需要勾心鬥角,也不需要提心吊膽。這裡沒有竊竊私語,也沒有議論紛紛;不會成為眾矢之的。只要心存良知,不失做人的本分,可以完完全全的脫下自己偽裝,敞開自己的心扉,甚至可以肆無忌憚的傾訴或者發洩自己的心聲。

是呀,讓我們走進書寫人間炎涼,讓我們與祖國共呼吸,共命運,為人民鼓與呼,讚頌真善美,鞭撻假醜惡,寫一寫祖國的富強和人民的安家樂業,讓百花齊放,四季飄香,真正成為網路散文創作的殿堂。

散文的作文 篇3

蘇軾一生對散文用力甚勤,咳唾成章,作品巨集富,今存各體散文約四千餘篇。體裁有賦銘、頌讚、論議、雜著、記敘、表狀、書牌、碑傳、筆記等多種,略可區分為議論文、記敘文、小品文、雜著幾類。

議論文是蘇文中的一個突出部分,它包括奏議、進策、經解、雜說等,其中重要的是史論和政論。

記敘文包括碑傳文、山水記、亭臺記等,在蘇文中藝術價值最高,最富有獨創性。碑傳文善用生活素材和日常細節刻劃個性,以突現奇人異才的高風特操,《方山子傳》、《石氏書苑記》等可作代表。遊記文長於在寫景記遊、烘染意境中,寄寓識見,融入詩情雅趣,《石鐘山記》、《雩泉記》、前後《赤壁賦》等,是這方面的名篇。

比之歐曾諸家,蘇軾在散文藝術上有新的推進和開拓。

其一,由長於議論到精於思辨。蘇文也以議論見長,它的議論具有一種雄辯的氣勢和化隱為顯的形象狀述力,如蘇軾的史論、政論,大多立意新警,善於翻空出奇,推倒舊案;在論證中,上下古今,援據賅博,雄辯滔滔,一往無前;而筆力縱橫捭闔,騰挪變化,使文章具有一種滾滾不窮,渾浩流轉的氣勢。東坡的議論,不同於某些政治家一味平正的開陳正見,他善於用形象化的手段,來闡述複雜的道理。

其二,由重在傳道義到重在寫性靈。北宋古文運動從倡導尊韓崇道開始,初期古文家多主張宗經明道,至三蘇強調了寫胸達意。蘇軾說:“作文先有意,則經史皆為我用。”(《清波雜誌》)蘇軾寫人耿介曠達,敢笑敢罵,曾自謂“與人無親疏,輒輸寫腑藏(《密州通判廳題名記》),故其文多寫自我,見胸臆,顯性靈。

其三,由容與閒易到靈動活脫,舒捲自如。歐文“修達疏暢”、“容與閒易”,是平易自然風格的典範。東坡沿著歐文的路子邁入了工巧與天然渾化統一的新境界。

蘇軾散文不僅以議論見長,且貫於向思辯化的更高層次昇華,不拘於明道議政,而尤長於寫胸臆,見性靈,妙手生春,涉筆成趣;在手法和體制上,由單一化走向複合化,善於融眾長於一爐,破舊格生新變,由此文風從自然平易一途,邁入了活脫靈動、儀態橫生、出神入化、氣韻天成的高境妙域。因此,我們說蘇文集中體現北宋散文的特色,代表一代散文創作藝術的最高成就。

散文的作文 篇4

“嘟…嘟…”,清晨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將熟睡中的我叫醒,迷迷糊糊的看來一眼螢幕只見上面顯示“媽媽來電”,一瞬間睡意全無。

裝做已經起床,我接通了電話:“喂”。

“小恆,醒了吧?”,電話的另一邊傳來父親的聲音。

“嗯,爸爸我已經醒了”

“哦,早晨的天氣很好,早起鍛鍊對身體有好處”

“嗯,我已經起床了”

“這幾天你那邊的天氣如何?晚上早點睡覺,白天早點起床,早晨的空氣很適合看書…,你身體都還好吧”

“嗯,我們這邊天氣很好,晚上我睡得很早,早晨的確很適合看書,我身體很好”

……

父親,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高高的個子,堅韌的臉上一雙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仔細觀察裡面似乎充滿了無限的智慧和。歲月無法在他的臉上留下任何痕跡,只能讓他堅韌的臉龐變得越發尖銳,明亮的眼睛變得更加明亮。在別人的眼中父親是一座永遠堅韌挺拔的大山,在我的眼中父親是一位慈祥的老師,是我從小避風的港灣。

父親做事很認真。同樣一件事情,在我們眼裡看到的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到了他的眼裡就變成一件大事。所以我一直認為父親的眼裡每一件事都不是小事。也許就是因為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所以父親做的每一件事都做得很好,這是我無法追趕上的。看父親做事的專心,我知道了什麼是認真,那是將整個身體融入進事情裡面去,似乎他已經轉變成了事情中的一分子,不可自拔。父親常常教導我們做事情要專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也許是受到父親的影響,親人們都說我“很像我的父親”。

自從來到貴陽讀書我就很少回家,一來是路太遠,二來是路不好。回老家走的是山路,彎彎曲曲的山路何止十八拐,回去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汽車了,現在只要一想到汽車,整個人機會感覺不舒服了。所以一年時間裡就只有暑假和寒假回家,這樣算下來一年裡就只有幾個月時間和家人團聚。

家裡父母除了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還要想辦法掙錢供我們姐弟四人讀書,還好爺爺奶奶有大伯他們幫忙照顧,所以父母的重擔不在那麼的重。但是為了讓我們姐弟四人將學業繼續下去,四十多歲的父母不得不遠走他鄉到遙遠的城市去打工。因此,一年裡我們只能在春節那幾天和父母團聚。

也許是路途很遙遠,也許是要幫老闆看廠房……,所以父親連過春節都沒有回家。我想,我應該猜到了原因。掐指一算,已經有三年沒見父親了吧,總感覺每次的電話是那麼的短暫。

電話已結束通話,父親的話語還留在我的腦海裡,我想這些話可能一生都無法忘記。

父愛是無聲無息的,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灑在我們身上;父愛是無私的,為了孩子遠走他鄉;父愛是堅強的,摔倒了只會讓自己在原地爬起來繼續走下去……

父愛,是言語表達不清的。

散文的作文 篇5

今年怎麼了?炎夏很久了,一場雨也沒下。炎熱難耐的盛夏火熱而漫長,白花花的太陽無情的拋灑四方,烈日當空照,炎熱攆不走。不管你接受不接受,喜歡不喜歡,她依舊熱辣辣,媚眼電光四射,激情飛揚,孤芳自賞,魅力難擋,讓人窒息,讓人煩躁心慌。

此時,來場狂風暴雨澆滅心頭之火,便成為了人們冥冥的期待……

在平常的梅雨季節裡,本來是不喜歡雨的,綿綿不絕的雨期總覺得漫長,讓人憂鬱的開不出笑臉,陽光燦爛的日子才讓人舒心。但在這樣一個炎熱的、持續不斷的夏天,一場雨,總能緩解烈日炎炎吧?灼熱的大地,汙濁的空氣,飛揚的塵土,氣息奄奄的萬物,浮躁的內心……無時無刻不在召喚著雨的清涼,雨的滋潤,雨的洗滌。俗話說,一場夏雨一場熱,一場秋雨一場寒。雖然也知道一場夏雨之後,天氣會變得更加炎熱,但來一場暴雨,暫時澆滅烈焰的烘烤,還是相當的必要。

在這種季節,有時也想尋找心靜自然涼的境界,閉門不出倒自在,出得門來就難以讓人生出小資情懷。心中尋不出一絲清幽,空氣裡找不到一點兒雅趣,脾氣不經意生出幾分火辣辣的火藥味,不能不讓人突生煩惱。清幽幽、香噴噴的菊花茶也解不了暑,瀉不下火。還能有什麼轍?只能在家裡人定勝天,出了門就只好屈服於老天爺!

雖如此,還是不心死,對雨的期盼天天在心裡發酵。每天清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開啟窗戶,幻想著地面溼溼的,有涼風習習拂面而來。清晨醒來跑到陽臺向外四處望望,天依舊是火辣辣的天,地依舊是白花花的地,空氣依舊是蒸籠一般的空氣。

滿心的憧憬變成了奢望,心境一下子就浮躁起來,這將是一個怎樣的夏季,這樣的日子啥事是個盡頭?煩躁的內心充滿焦灼卻又無可奈何。

彷彿熬過了一個世紀,在焦灼的等待中,終於迎來了大雨滂沱的日子。

剛坐在車裡就開始電閃雷鳴。聽著隆隆的雷聲,沒有恐慌,到有幾分振奮人心的舒心感、酣暢淋漓感。朝外望去,突然間,狂風夾雜著驟雨席捲而來,一瀉千里。瞬間暴雨如注,打在地上,濺起朵朵浪花,在熱浪的蒸騰下激起層層水霧。滿大街是慌亂的人群,行人跑著、叫喊著,唧唧喳喳的趕著在房簷下躲雨。這時候傘是沒有用的,擋不住狂風暴雨的襲擊,無論是帶了傘的,還是沒帶傘的,全都躲在了房簷下。

暴雨密密實實,傾瀉而下。雨水排洩不及,沿著路沿匯流成溪,湍急而下,人們幾乎趟著水跑路。正在車裡竊喜沒有被淋雨的光景,自己卻到站了,只好心不甘情不願的下車衝進雨裡,才5米的距離,全身就澆了個透溼,急忙躲在附近一家小店的門口。細瞧瞧周圍躲雨的人,渾身也都是溼漉漉的。瞬間的狂風驟雨,顯然讓人措手不及,樣子都有些狼狽,但心裡卻是暢快輕鬆的。愉悅的情感像綻放的牡丹花,盛開在每個人的臉上心裡。

雨漸漸小了下來,將褲腳高高挽起,撐著傘在細雨中自在的行走,空氣裡吹著涼爽的風,透著潤潤的感覺,路面上潔淨如洗,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愜意與超脫。

夏雨來得急,走得也快,轉眼雨過天晴,萬里無雲。路邊避雨的行人漸漸散去,街面上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漫步雨後的城市,經過暴雨的洗禮,清新的空氣令人爽心悅目,潔淨的道路讓人腳步輕快。一座座樓房如出浴的楊貴妃,挺拔秀麗。萬物綠意盎然,蔥蘢水嫩。道路兩旁的白楊樹,綻出了嫩綠的新芽,在微風的吹拂下,彷彿歡快的交響樂在耳邊沙沙作響,充滿了旺盛的生命力。樹下綠化帶被太陽晒蔫的小草,在雨水的滋潤下,頂著晶瑩的水珠兒,重新煥發出蓬勃生機,變得格外嬌柔細嫩,呈現片片新綠。雨後的大自然,去了浮躁,去了粉塵,去了煩擾。陣陣涼風襲襲,有一種春風拂面的錯覺。天空顯得格外的遼闊爽朗與透明,情感也顯得格外暢快放鬆與悠然,人們消去了暑熱,浮躁不安的心沉靜下來。

夏天雨後的萬物如此靜籟。雨洗刷過的每一棵樹、一束花、一株草、一片葉都充滿了恬淡與溫馨,散發著淺淺的幽香。漫步在雨後的小徑,你會沉醉在安然和諧的綠色裡,此時的心靈,也異常透明潔淨,在人與自然的靜籟與純淨中,有一種發自肺腑的寧靜與淡然潤透心田。

家裡陽臺上養了不少花草,平常無雨的日子,用自來水澆花,白天陽光暴晒之後,土面上白花花一片鹽鹼,花葉顯得無精打采。雨後回到家中,開啟房門,呈現在眼前的花草生機盎然,水潤清新,茂盛蔥蘢,心中的驚喜頓時又多了幾分。

夏雨,是久旱的甘霖,是自然界的精靈,因為雨的來臨,給酷熱的夏季,增添了浪漫的情趣,讓人們重拾往昔的快樂與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