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通用15篇

文學 閱讀(4.16K)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城南舊事》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通用15篇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

我看《城南舊事》余光中說過一句話:“上海是張愛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在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余光中對兩位作家的讚賞。但比起張愛玲的孤傲,我更喜歡林海音那熱愛生活,真情流露的溫情小說。《城南舊事》一書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寫照,更是當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寫真,也是她最具影響力的作品。

《城南舊事》整本書分為六章,描述的是發生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北平城南的“我”身邊的故事,客居京城的英子從混沌孩童到明理少年的成長經歷中接觸的人和事、體驗的喜和悲、感受的善和惡,在作者娓娓道來的敘述中,一個機靈、外向、善良、勇敢的形象躍然紙上。

我幾乎是手不釋卷地看完了《城南舊事》,當我合上它時,書中一個個形象鮮明、性格迥異的人物浮現在我眼前:富有冒險精神的英子、可憐的“瘋子”秀貞、衝破封建桎梏的蘭姨娘、真誠善良的宋媽、美麗時髦的韓老師、因生活所困淪為竊賊的“他”……,我為作者刻畫人物的細膩而折服,更從書中讀到了人世間的真善美與假惡醜。

真——為真愛付出真情卻遭遇拋棄和失子之痛的秀貞思念成疾,成為大家都嫌棄的“瘋子”,她卻始終思念著他們,併為此身心交瘁。終於天可憐見,在“我”的幫助下,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小桂子,又毅然地帶著她走上了尋夫之路。

善——“宋媽心疼著什麼似的,立刻摟抱起弟弟,把頭靠著弟弟滾燙的爛花臉兒說:‘不走!我不會走!我還是要俺們弟弟,不要小栓子,不要小丫頭子!’跟著,她的眼圈可紅了,弟弟在他的拍哄中漸漸睡著了。”迫於生計而離家棄子為“我”家做保姆的宋媽,兢兢業業地照顧著“我們”的成長,在她善良的背後一定還飽含著辛酸的痛苦。

美——“她冬天穿著一件藕荷色的旗袍,周身鑲了白兔皮的邊,在大禮堂裡教我們跳舞,拉圈兒的時候,她剛好拉著我的手。她的手又熱又軟,我是多麼喜歡她,她喜歡我嗎?”、 “美麗的韓老師正在操場上學騎車,那是一種時髦的事情啊!”、“她騎在車上像仙女一樣,我在路上見了她,一定向她招手說:‘韓老師早!’”這是英子心目中的美好的化身——韓老師的形象,雖然書中沒有更多的描述,美麗的韓老師一樣善良。

與之相對應,就像一位哲人所說的那樣:“生活中並非只有鮮花”,書中也展現了人世間的另一面。

假——思康三叔,這是一個書中沒有出現的人物,他停留在秀貞的回憶裡,那麼的美好而又刻骨銘心。或許有無數的理由來解釋他的杳無音訊,但他帶給秀貞的傷感和痛苦是無法抹去的,無論如何他都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我在想:攜子尋夫的秀貞在滾滾紅塵和茫茫人海中會得到些什麼呢?

惡——“唱完了我就捧著個小筐籮跟人要錢,一要錢人都溜了,回來我爸爸就揍我!他說,給錢的都是你爺爺,你得擺個笑臉兒,瞧你這份兒喪!說著他就拿棍子掄我。”、 “我再順著她的肩膀向下看,手腕上有一條青色的傷痕……。我是蹲著的,伸出手正好摸到她的腿上,那一條條腫起的傷痕。”妞兒(小桂子)眼中的爸爸只是把她當作一棵搖錢樹,從不關心她,愛護她,連最基本的快樂都不能帶給她,這難道不是一種“惡”麼?

醜——黃板牙,是宋媽的丈夫,一個遊手好閒的人,以至於把自己的親生骨肉都拋棄了。作者在書中這樣描繪他:他有一張大長臉,黃板牙兒,怎麼這麼難看!、“驢子吃上乾草了,鼻子一抽一抽的,大黃牙齒露著。怪不得,奶媽的丈夫像誰來著,原來是它!”外貌的比喻襯托了他那醜陋的勾當,這也毫不掩飾地表達了作者對他行為舉止的鄙夷。

《城南舊事》入選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被評為五十年來最讓人溫暖的感動小說,也是語文新課標的必讀書目,它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們,也使我受益非淺。“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朋友”,我戀戀不捨地把它輕輕放在書架上,我知道,有時間我還會去開啟它的。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2

最近我讀了城南舊事。淡淡的文字,靜靜地流露,不刻意雕飾,緩緩地流淌成一首未寫完的詩。我看到了二十年代的老北京,看到了老北京的的那個小衚衕,看到了小衚衕裡那雙充滿童真的大眼睛,那雙眼睛足以裝下這個世界所有的好奇與疑問。

英子,這個善良真誠的小女孩,在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時候告別了童年,而童年卻像一個謎,未解開,已隨著一些人與事的逝去留在了她那個單純的世界裡。

她是個悲慘的女孩,許多她的朋友與親人,都一個一個離開了她,哎!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3

看到“舊事”兩字,許多快樂、美好、難過、憂傷的往事從我心頭閃過。我的童年,酸、甜、苦、辣全都經歷過。

因為童年過往的駱駝隊,使英子回憶起北京的景色和人物,便抒發感情,寫了一篇富有情感色彩的小說——《城南舊事》。讀這篇小說時,我彷彿看見了林英子多姿多彩的童年。一提起《城南舊事》我的腦海裡首先浮現的便是那首清越悠揚、古樸深婉人的驪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灑盡餘歡,今宵別夢寒……”以及落花下,一個留著齊耳短髮的女孩,在夕陽的餘輝裡靜默著的畫面。一邊讀著《城南舊事》,一邊回想著電影裡的鏡頭,彷彿身臨其境:冬陽下的駱駝隊,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蹲在草叢裡為供弟弟上學而偷竊的厚嘴脣小偷,漂亮愛笑的蘭姨娘,從小在悽風苦雨中飽受養父—待虐的夥伴妞兒,爸爸的好友德先叔,朝夕相伴的奶孃宋媽和沉痾染身的慈父……涉世未深的小英子的思緒,久久縈繞在時光與命運的變遷之中。但是這些人都在童年匆匆的腳步聲中離去了。

“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小小年紀,為何卻早已體驗了“知交半零落”的愁苦?

夾竹桃零落滿地,英子在懵懂與靜默之中送別了自己的童年……

讀《城南舊事》的時候,沒有太多的雜念,因為沒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情節,所以心緒是淡然而平和的。感動著我的,只是這文字之間盪漾的一種淡泊與純淨。海音先生以兒童清澈的眼眸,用清新淡雅的文字,訴說她對城南舊事的情意繾綣。半個世紀的別離,城南的落花依舊,然而零落的,只是人們記憶的碎片。

“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於我的心頭”。京華古都的城垛頹垣、殘陽駝鈴、鬧市僻巷……從容淡定之間,多少悲歡離合,掠過生命的軌跡。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愁苦又有何用?“一壺濁灑盡餘歡,今宵別夢寒”,童年去了,留下無窮思戀與懷想……

驀然回首,滿地零落的花瓣兒,訴說著盛夏的情懷……驪歌的樂音仍在耳畔縈迴著,一縷哀愁淡淡,一抹相思沉沉……情思之中,少了一絲懵懂,多了一點緬懷。

正如她衣襟上的那朵沉默的夾竹桃。

《城南舊事》中,英子失去許多人:惠安館的秀貞,草叢中的小偷,以及她最親愛的爸爸。時間流逝,我們的親朋好友,親人也會在時間長河中離我們而去,最終走在生命道路上的只有我們自己,最終,我們也會離去。我們還要學習英子的善良、善於交朋友的特點。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4

那一縷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思相情,深深地印在童稚的記憶裡,永不消退,最忘不了的還是那本《城南舊事》。

閒暇時,它讓我臉上帶著微笑享受午後曖曖照撫;學習苦悶時,它為我放鬆心情;有事不開心時,它為我排憂解悶,解除煩惱。它真的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好書。

《城南舊事》分六部分:《冬陽童年駱駝隊》、《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它們形象生動,具體的寫出了作者小英子在北京的快樂生活,我想她體現出來的天真、無邪的孩子氣難道不是我們現在想擁有的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嗎?

《我們看海去》裡的那個至始至終沒有名字的在草地裡的人,為了供弟弟讀書去偷東西,卻向我這三年級的學生吐露心事,難道不是種諷刺嗎?他不敢向大人去說,因為在大人眼裡,偷竊就是人人喊打的壞事,而在我眼裡,他是個好人,就像我說的,“我將來要寫一本書,我要把天和海分清楚,我要把好人和壞人分清楚,我要把瘋子和賊子分清楚,但是我現在卻是什麼也分不清。”到了某個年齡,突然開始懷疑這個世界的價值觀,這對孩子來說是多麼大的衝擊啊,我弄巧成拙的幫助便衣警察抓住了小偷,故我眼中好人是壞人,我眼中的好人是瘋子,這些都使我的人生觀有了改變。

《蘭姨娘》裡不管是德先叔還是蘭姨娘都是不明不白來了我家,一個是落跑青年,一個是離家的有錢人家小老婆。蘭姨娘的出現讓我第一次明白了父親作為一個正常男性,是會喜歡上年輕貌美的女性的,父親對蘭姨娘的某些舉動讓我不知所措,不敢告訴母親,而我的行動就是撮合德先叔和蘭姨娘,最後在我的努力下,他們在一起了,而傷心的父親直到最後也不知是誰撮合了他們。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一部分是最後一部分--《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這一部分前半部寫了小英子回憶過去歡送畢業生的情景和六年後自己即將踏入中學的情景。還有爸爸在我遇到困難時的鼓勵。後半寫的是她剛回到家,滿心歡喜的要爸爸為自己慶祝畢業在花池裡種滿蒲公英,可看到的是被日本人害的吐血的爸爸己經不能再給心愛的石榴和夾竹桃上肥,……。又聽到廚子話更是像從頭到腳澆了一盆冷水,心一下就涼了半截。爸爸去了……走過院子看著那垂落的夾竹桃心裡默唸“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我是多麼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他們寫下來,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字裡行間無法辨別她的童年是否真實,但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似乎是隨手可及的。讓人看完,胸口好悶,彷彿回到了遠古,好遙遠的相思。

也許,童年,是記憶的開始,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也是一個夢的符號,它代表經歷滄桑後的人對純真年代的懷念。讀著《城南舊事》,看著英子在城南度過的幸福童年,它們就像是一股細流靜靜地,慢慢地滲入我的腦海中∶緩緩的駱駝隊、惠安館、衚衕的井、鬧市僻巷、草垛子、這些地方所浮現的人物:冬陽下的駱駝隊、井邊的小夥伴妞兒、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躲在草垛裡的小偷、斜著嘴笑的蘭姨娘、不理“我們”的德先叔、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後因肺病去世的爸爸都與“我”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築成的,但是他們都是在歲月的步影中消失了。童年美夢,頓然破碎。

小小的孩子,喜歡惠安館裡的“傻子”,和小偷叔叔約定一起去看海,答應爸爸要做個小大人……她把人性最純真的一面盡收眼底。世界是美好的,但是有時也充滿著無奈,讓人不禁心生疼痛起來。

寒意襲來,不禁打了個寒顫,聽著JJ的《我還想她》,苦苦地對自己笑了笑。總希望有個載體來運載一下我的思緒,萬事萬物的糾結,是我這個年齡本不該有的。和英子一樣,喜歡去捍衛有尊嚴的東西,但又禁不住誘惑,總使自己處於矛盾之中。

讓實際的過去,讓心靈的留下。哪怕是折磨人的,但總是幸福的,就像含淚的微笑一樣,淚水是幸福的詮釋,微笑是美好的化身。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5

說《城南舊事》是一本回憶錄絲毫不為過,從“舊”這個字可見一斑,但是這本書又有些不同,因為它是從孩童的角度看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人和事,看完後讓人陷入淡淡的沉思,那個時候的我在哪?我在做些什麼?那些記憶中的人和事現在又是怎樣的光景呢?書不長,由5個小故事組成:《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講述了主人公英子從7歲到13歲的生活經歷。

《惠安館》中主要人物是因想念孩子而有些痴狂的秀貞和英子的兒時玩伴妞兒。母親、宋媽都讓英子避開秀貞,說她是瘋子,但是英子卻覺得秀貞一點都不可怕,而且秀貞還會衝她笑,她喜歡秀貞。英子常常偷偷去找秀貞,聽她講她過去的事情,講她的小桂子。英子和妞兒成為了好朋友,經常一塊玩,但是妞兒需要吊嗓子,到一定時間就得回去,後來英子知道了妞兒的悲慘身世,她是撿來的,父親經常打她,只想著她唱戲來掙錢,妞兒萌生出了要找自己親生父母的想法,秀貞也想著要去帶小桂子去找她爹。秀貞和妞兒過去的經歷讓英子覺得似曾相識,在英子生病的情況下,她把妞兒帶到了秀貞家,並且偷了自己家的金鐲子給秀貞,作為他們去找思康的盤纏。最後是英子大病一場,對於過去發生的事記不清楚了,家人對於她忘記的事也避而不談,但是從媽媽和宋媽的談話中,可以推測秀貞和妞兒搭上了去找思康的火車。我不知道秀貞和妞兒的將來會是如何,也做不出任何想象,但是我想他們既然做出了選擇,會堅持著走下去的。英子不肯稱呼秀貞是“瘋子”,反而和她成為了好朋友,認為收了人東西是要說“謝謝”的,不肯吃她養過的小雞,不忍看被打的馬,她是善良的、重感情的。我想到了小時候我們家附近有個姐姐,大家都不和她玩,覺得她腦子不好使,也不常說話,但媽媽會讓我去找她玩,現在她有了孩子了,我很開心。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他們接受的東西很多都是來自外界的,父母以及生活的環境更多的教給他們的應該是用善意對待人、事,而不是早早地就用某些字眼去評定人。

《我們看海去》講的是英子和一個後來證明是小偷的人的故事。英子因為一個踢到草叢裡的球結交了一個收買破爛的人,雖然兩人年齡差別懸殊,卻很聊得來。當他問英子她覺得他是好人還是壞人的時候,英子說:“我不懂什麼好人,壞人,人太多了,很難分。”英子還說了一句:“金紅的太陽是從藍色的大海升上來的嗎?可是它也從藍色的天空升上來呀?我分不出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跟壞人。”英子在學校六年級畢業典禮上登臺表演,她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臉影,但是她卻躲起來了,眼睛也不敢看他那個方向。最後這個收銅破爛的人被逮住了,因為發現了贓物。當媽媽讓她寫篇一個壞人如何做了賊,落得個這樣的現場時,英子拒絕這麼做,而是要寫一本《我們看海去》的書,這是她的承諾麼?我喜歡英子說的那句“金紅的太陽是從藍色的大海升上來的嗎?可是它也從藍色的天空升上來呀?我分不出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跟壞人。”我想,把人分成好人、壞人是不是太簡單了,人那麼複雜,豈是能用好、壞一概而論的。英子是一個很單純卻又有自己的想法和辨別力的孩子,真希望她不要過早的陷入到非黑即白的二元論中。

《蘭姨娘》這個故事很有趣,講的是英子在察覺父親喜歡蘭姨娘後,暗中撮合蘭姨娘和德先叔,最後兩人決定離開了他們家,一起去上海了。一方面稱讚英子的聰明,另一方面又有些淡淡的感傷,我們常常會覺得小孩子嘛,什麼都不懂,卻並不是這樣,他們心裡有自己的辨別能力的,大人的所作所為他們都看在眼裡,心裡也會有定論的。英子成功地救了自己的家庭,成全了一對有情人,讓媽媽恢復了笑臉,卻又覺得有些對不起爸,更同情他,這種情感可以稱之為饒恕吧!

《驢打滾兒》講述了在英子家一直做奶媽的宋媽的故事,宋媽經常被丈夫打,逃了出來掙錢養家,雖然很想自己的兩個孩子,又捨不得英子的弟弟,還要照顧英子的媽媽,到最後才知道自己朝思暮想的小栓子死了,而小丫頭子被丈夫送了人,宋媽便帶著英子去找丫頭子,自然是無功而返,宋媽最後離開他們家,回自己家去了。宋媽是一個很盡職盡責的人,對英子姐弟倆視如己出,照顧的很用心,他們也很依賴她,卻失去了一雙兒女,悲痛也只能接受,離開時仍然惦記著自己照顧的幾個孩子,看到這的時候心裡有些悲從中來的感覺。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是最後一個故事,也是英子成長的一個轉折點,主要回憶了她和爸爸之間的故事。這次是她的畢業典禮了,爸爸卻在醫院躺著沒能參加。回到家後的英子知道了爸爸去世的訊息,她並沒有慌張,而是鎮定地承擔了起來,她好像一下子成長起來了,接受了自己不再是小孩子這件事了。實際上,她依舊是個孩子。

宋媽臨回她的老家的時候說: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他還小。”

蘭姨娘跟著那個四眼狗上馬車的時候說: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媽媽生氣了!”蹲在草地裡的那個人說:“等到你國小畢業了,長大了,我們看海去。”

小時候希望自己快快長大,長大後又希望自己回到無憂無慮的小時候,但是無論我們是孩子的時候,還是現在,都有需要我們自己去承擔的事,也有各樣的煩惱,小時候我們可以寄希望於父母,終究我們都會長大,就像英子的爸爸說的,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成長是一扇樹葉的門,童年有一群親愛的人,那些愛我的人,那些我愛的人,那些離逝的風,那些沉澱的淚。回不去的童年,只能在記憶裡相見。舊事雖已過去,卻不會忘記,而是成為搖曳的花在那默默開放著。

珍惜現在吧,直面前方一扇扇未知的門吧,推開也許會有更精彩的畫卷向我們展開!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6

《城南舊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留給大家的一部經典之作。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小英子,也就是《城南舊事》裡的主人公。她是臺灣苗栗人,她五歲隨父母從臺灣來到北京城南居住。《城南舊事》一書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寫照,更是當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寫真。

《城南舊事》這本書分成:《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和〈〈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五篇。在第一篇《惠安館》裡,那個常常站在惠安館門口,梳著大辮子的女子秀貞,是故事裡人見人說的“瘋子”。但在英子眼裡,秀貞卻是她的朋友,她不僅僅認識了秀貞,還與一名叫妞兒的女孩成為了好朋友。

第二篇《我們去看海》寫的是英子與一個小偷的約定。但始終沒有實現。英子在他們家附近碰到了一個小偷,英子和他成了道義上的朋友,英子喜歡聽他講故事。英子對他說要分清海和天,所以他們約定要一齊去看海。在英子眼裡這個小偷性情和善,但最後他還是被抓了。所以沒有實現他們的約定。

《蘭姨娘》講的是蘭姨娘敢於逃出舊家庭,勇於追求感情。最後與一個革命青年德先叔遠走高飛,開始了新生活。

《驢打滾兒》講的是英子家的保姆宋媽日夜思念她的兒婦,不明白他們過得怎樣樣。她把英子當成自我的孩子一樣對待,以寄託自我的思念之情。

最後一篇寫的是國小畢業的英子,告別了童年,開始擔負起生活的職責。這篇文章寫出了英子失去父親的悲傷,以及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通常一本書能夠帶我們感受快樂、悲傷、失敗的痛苦、成功的喜悅。也讓我們學到許多知識。就這本書把我們帶回到了那個時代,讓我們瞭解了那個時代發生的事,那個時候人們的生活。所以書籍能夠帶我們“穿越時空”,讓我們瞭解以前的世界,外面的世界。開闊我們的視野。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7

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衚衕裡。經常痴立在衚衕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

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後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衚衕。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脣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

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裡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裡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著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爸爸”是個什麼樣的人:爸爸表面很嚴厲,實際上卻充滿愛心。鼓勵孩子要堅強,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來了。很重感情,特別愛花。

作者在文中沒有直接抒發自己的感情,而是通過具體的事情,用細緻的動作描寫展現了爸爸的形象和“我”成長的過程,這些描寫將感情表現得深沉而含蓄,值得大家深刻體會。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8

讀完了《城南舊事》,我印象最深的是“惠安館”裡的妞兒。

妞兒不是很好看,她只有一條有短有黃的辮子,像英子媽媽在土地廟裡給英子買的小狗的尾巴。

妞兒很文靜也很溫和,不像英子一樣,是一個“小暴雷”.到了春天的時候,英子和妞兒又去西廂房裡玩小雞。看夠了小雞,她們又站起來玩別的。英子和妞兒拿兩個制錢穿在一根細繩子上,玩踢制錢。妞兒踢時一扭一扭的,顯得十分嬌。

妞兒還會唱吊嗓子、打花鼓。一天,她和英子玩高興了,就扭著唱起了打花鼓:“……開哀開門嗯嗯兒,碰見張秀才哀哀……”英子也會唱一首歌:“想來麼事想心肝,緊想心肝緊不安,我想心肝心肝想,正是心肝想心肝……”

不過,妞兒也不是整天笑嘻嘻的,她怕她爸打,她怕她爸罵……總之一句話:她怕她爸。一天,她又被她爸打了,她不敢放聲哭,之得小聲嚶嚶的哭,很可憐。

到了故事最後,我才知道原來妞兒就是小桂子。

‘駱駝隊’,‘惠安館’,‘蘭姨娘’,‘驢打滾’,‘爸爸的花兒’,駱駝,秀貞,妞兒,蘭姨娘,小偷,慈父……他們都和英子在一起過,談笑過。但這些故事的主角都永遠離開了英子,讓她變得更加堅強了!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9

一切趣味盡在書中,以小英子為背景,也讓自己不停的想起童年那些趣事,但也有太多的悲苦和心酸。

1,作為家裡的老大,一開始得到的照顧較多,但是有了弟弟妹妹,自己已不再被定義為小孩,而是需要更加的懂事,為了家庭,為了家人,需要懂得善良,體貼,認真,努力,既要會人情世故,也要會察言觀色,做好帶頭的作用,也要有自己的明確目標。一個小小的偷樑換柱,呈現著這世間最真誠的友愛和善良,做一個有用的人,就應該從小開始培養,作為兒子,不止需要奮鬥和努力,更需要懂得理解感恩和寬容,總有一顆寬容之心,做一個正直的人,才可以在世間活的更有意義,更加的從容和釋懷。

作為母親,更多的是為兒女所考慮,如果不到萬不得已,誰又願意去讓自己堅強,母愛的偉大在於為了兒女,願意付出一生也在所不惜,從年輕妙齡的少女,一直到白髮蒼蒼的老人,從來不給自己找藉口,也沒有任何的怨言——致敬

作為父親,更多的是那一份責任與包容,話不要太多,但是得做好榜樣,保持好自己的健康,總有一直奮鬥到底的資本。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0

——我的衣襟上有一朵粉紅色的夾竹桃,是臨來時,媽媽從院子裡摘下來給我別上的。她說:“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戴著它,就像爸爸看見你上臺一樣。”

讀了《城南舊事》,讓我印象深刻的並不是秀貞,不是妞兒,不是蘭姨娘,不是宋媽,而是英子少言寡語的父親。在全書中,他也許並沒有太引人注意,對父親刻畫的最多的就是“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這一章,這一章是一章小短篇,可對於英子,卻是一件令她難忘的事吧。

毫無疑問,他愛英子。

他的愛是嚴厲的。為著英子因怕遲到而不肯起床上學,竟拿起鞭子就打。無論英子躲到哪兒,他從床上打到床下,從床頭打到床尾。不管英子如何哭號躲避,他都不肯放過英子。最後,從不允許兒女坐車上學的他花了五大枚錢幣,找了輛洋車,讓宋媽送英子去了學校。

他的愛卻又是細心的。英子到了學校,他又追到學校,給了英子一件禦寒的花夾襖,眼看著英子穿上,又遞給她兩個銅板。

他的愛亦是讓人感動的。他一直在培養英子做到獨立,用實際行動告訴她,以後一些路,只能英子一個人走。他臨去世之前,將英子叫到病床前,鼓勵她,告訴她在以後的日子中要照顧好弟弟妹妹,並且學會獨立,不輕言放棄。

你看,跳出林煥文這重身份,他也是個普通男人,普通丈夫,普通父親。他給予英子的亦是一份普普通通的愛,那份父愛嚴厲,細心,令人感動,與平常父親有何不同?常說父愛深沉,不易懂。那時的英子在父親打她時是否也曾有一絲的厭煩父親?

英子的父親愛花,而人和花卻也相似,花期時花姿瀟灑,花開似錦。卻總有凋零的一天。門口的夾竹桃凋落,而林煥文這朵曾經盛極一時的花兒也凋謝了…來年,夾竹桃的花不會再開,而那夾竹桃的人也已逝去…

——世上沒有永不凋零的花,即使是木棉花,亦不會永世盛開。而唯一會永遠存在的,只有那花中的愛。那愛,永存。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1

梅花,落了,它喚來了春天的清醒;迎春花,落了,它迎來了夏天的熾熱;茉莉花,落了,它帶來了秋天的清風;桂花,落了,它引來了冬天的雪白……一年年的流逝,即在花的默然落下,即在芬芳留滯於指尖。而童年不正是如此,隨花綻放,隨花凋謝,漠於土中……

《城南舊事》的作者不正是閱歷瞭如此,她的花兒曾經在她父親倒下的那刻,枯萎了,永遠地沉睡在土中。而她愛花的父親,也再不會起來,為他心愛的花兒澆水,施肥了……

《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文章,是我在《城南舊事》裡最深為打動的一篇。它講述了病弱的父親請求她去歷練,而在她的國小畢業儀式上,父親的缺席,給她帶來了絕望與懼怕。最終當她拿著畢業證書匆匆地趕回家時,她聽到了那個她早就猜到,卻一直不敢面對的音訊。而那一刻,她的花兒落了,不只是爸爸的花兒落了,也是她童年的花兒凋謝的時分。

一朵夾竹桃的枯萎,一瓣花的飄落,無不帶走了一串串金銀鈴般的笑聲,帶走了一個個對無憂無慮的美妙神往……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2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每當聽到這首歌時,我都會想到作家林海音所著的小說《城南舊事》。整部小說在天真盎然中道盡了人世的複雜多變,也道盡了英子面對人世悽苦的所有困惑和思索。

起初我看到書名《城南舊事》,僅僅一個“舊”字,就讓我浮想聯翩,以前的校園,老師,同學,好友,以前的一切一切,現在都還好嗎?童年時記憶的開始,彷彿是一個夢的符號。讀著《城南舊事》,裡面的故事情節及人物彷彿讓我身臨其境:惠安館的秀貞,草叢裡的小偷,愛笑的蘭姨娘,小夥伴妞兒,從小就陪伴英子的宋媽,東陽下的駱駝隊,因肺癌去世的父親》這些美好的人,事都離英子遠去了,但唯一沒有遠去的是英子對童年的回憶。

童年,也許是一朵花,童年結束了,花也就凋零了。可是,我們的童年之花真的開過那麼久嗎?從前的老北京是那麼寧靜,祥和與美好,遠離了喧囂,靠近了內心最美的天堂,留下最真實的感受。而在現在這個科技速度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必須跟上節奏,一步也不能慢,否則就會被時代所遺忘。從前的孩子“漫步行走”,現在的孩子“光速奔跑”;從前的孩子被自由包圍,現在的孩子被作業淹沒;從前的孩子的童年叫童年,現在的孩子的童年卻充滿了作業,補習,考試......慢慢的,童年將會被另一個名詞替換,這個詞叫學習。長大以後,如果有人問童年是什麼?我覺得很多人會回答:學習,考試。

《城南舊事》這本書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畫,描繪著童年的悲歡離合;也像一首幽幽的`歌曲,唱說著人間的酸甜苦辣。對比起小英子的童年,我的童年或許真的太迷糊了,那些令我愉快的事兒都跑哪兒去了。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3

我一向對名著不太感興趣,往往是看了半截便將其冷落在旁。《城南舊事》不一樣,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敘述將我領進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動人的真摯敘述中抒發了對童年的緬懷和對人間溫暖的呼喚,不但寫得親切動人,而且每個故事都能令我思緒起伏,多種交集的感覺同時在心頭湧現。

《城南舊事》中滿含著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著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群、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這部作品由五個篇章組成: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及爸爸的花兒落了,全文由一個人引起—英子,以她孩子般純潔的眼睛來看在北平生活的點滴,記載著英子七歲到十三歲的成長經歷,旁觀著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憑著她微妙的記憶,將年幼時圍繞她發生的生活舊事記錄下。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充滿疑問的,她從不在自我的世界裡上鎖,總是任由人們進進出出。所以她和被人們認為是瘋子的秀貞結下了友情,三天兩頭的往惠安館裡鑽;她和“小偷”寫下承諾,甚而認真地聽著“小偷”的故事;她愛著自我的奶媽,望著她離去,英子悲哀難過。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我們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雖然很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

本書的每一篇到結尾,主角似乎總是離開英子,像惠安館的瘋子秀貞,我們看海去那個小偷,奶媽,最後連她的爸爸也離她而去了,當時她才國小畢業呢!看著無人修剪的花任意雕落,也為本書畫上句點。雖然《城南舊事》看後叫人心酸落淚,但是它的每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都洋溢著溫馨的親情和友愛。雖然每個故事的結尾,裡面的主角都是離作者而去,但是作者透過正面的描述和反面的烘托,把每個人物的樣貌寫得淋漓盡致,性格表露無遺,即使閉上眼睛,他們的影子還盈盈浮現眼前:井邊的小夥伴,椿樹衚衕的瘋女人,藏在草堆裡的偷兒,斜著嘴笑的蘭姨娘,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騎著小驢回老家的宋媽,加上聰明伶俐的英子,組成了作者的寫作世界,在這世界裡,帶著人間溫暖的風吹遍了每個角落,吹醒了讀者和平的心靈,這是一本散發著芬芳的書,更是一本開卷有益的書,它能使人從中領略到很多人生道理。

看《城南舊事》,心頭漾起一絲絲的溫暖,因為已經很少看見這樣精緻的東西,因為她不刻意表達什么,只一幅場景一幅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介紹它自我。那樣的不緊不慢,溫厚淳和,那樣的安靜祥和,彌久恆馨,那樣的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之心。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4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影,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長篇小說,也可視作她的代表作。它描寫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裡,住著英子溫暖和樂的一家。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城南舊事》曾被評選為亞洲週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

八十年代還被搬上銀幕,還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等多項大獎,感動了一代人。它滿含著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著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群、緩緩而逝的歲月……

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半個多世紀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隨著爸爸媽媽從家鄉飄洋過海來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條衚衕裡。京華古都的城垛頹垣、殘陽駝鈴、鬧市僻巷……這一切都讓英子感到新奇,為之著迷。

會館門前的瘋女子、遍體鞭痕的小夥伴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媽、沉痾染身而終眠地下的慈父……他們都曾和英子玩過、談笑過、一同生活過,他們的音容笑貌猶在,卻又都一一悄然離去。為何人世這般悽苦?不諳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卻又不得其解。

50多年過去,如今遠離北京的遊子,對這一切依然情意繾綣。那一縷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記憶裡,永不消退,也深深地打動著我。看《城南英子在她的心中默唸著,在她得到自己父親離去的時候。

驪歌的樂音在耳畔縈迴著,一縷哀愁淡淡,一抹相思沉沉……去了,“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太年輕的時候,為何卻早已體驗了“知交半零落”的愁苦?惠安會館的瘋女秀貞,飽受養父欺負的夥伴妞兒,為供弟弟上學而偷竊的無名青年,從小在悽風苦雨中生長的蘭姨娘,朝夕相伴的奶孃宋媽和沉痾染身的慈父……涉世未深的小英子的思緒,久久縈繞在時光與命運的變遷之中。夾竹桃零落滿地,她在懵懂與靜默之中送別了自己的童年……

讀《城南舊事》的時候,沒有太多的雜念,因為沒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情節,所以心緒是淡然而平和的。感動著我的,只是這文字之間盪漾的一種淡泊與純淨。海音先生以兒童清澈的眼眸,用清新淡雅的文字,訴說她對城南舊事的情意繾綣。半個世紀的別離,城南的落花依舊,然而零落的,只是人們記憶的碎片。

驀然回首,滿地零落的花瓣兒,訴說著盛夏的情懷……落寞之後,驪歌那清越悠揚、古樸深婉的樂音仍在耳畔縈迴著,淡淡的愁緒,沉沉的情思之中,少了一絲懵懂,多了一點緬懷。

落花下,一個女孩,在夕陽的餘輝裡靜默著,正如她衣襟上的那朵沉默的夾竹桃。舊事》,心頭漾起一絲絲的溫暖,因為已經很少看見這樣精緻的東西,因為她不刻意表達什麼,只一幅場景一幅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說它自己。那樣地不疾不徐,溫厚淳和,那樣地純淨淡泊,彌久恆馨,那樣地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心。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5

我喜歡讀爽文,不喜歡悲劇。

今夏的旅途中,我讀完了《城南舊事》。在敦煌月牙泉旁的長椅上,我合上書,眺望遠方。烈日下,長長的駱駝隊如音符般在沙丘上緩緩流淌。空氣中蒸騰著熱浪,眼前景物扭扭曲曲,彷彿出現了海市蜃樓--那是很多很多年前的老北京城。

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把我帶入了那個時代、那座城市。她用自敘的方式,以小英子的所見所聞,敘述了一幅幅鮮活真實的場景,一個個悽愴動人的故事。

我被書中的生活場景所吸引:有走街串巷馱著煤的駱駝;有架著軲轆打水的古井;有幾家人合住的嘈嘈切切,家長裡短的四合院……

我對書中形形色色陌生的人物感到好奇:有“瘋子”素貞,有荒草中的“好小偷”,有姓宋的奶媽,還有蘭姨娘

我更為書中的悲慘故事情節而憂傷:“瘋子”素貞帶著妞兒尋找丈夫卻被火車奪走了生命;小偷帶手銬看著弟弟考上中學;宋媽滿懷希望盼來的卻是兒死女賣的噩耗……

那個時代,人們怎麼就那麼多悲苦呢?小英子的父親也沒能見到她國小畢業典禮上的驕傲身影。我感到悲傷,像在歡樂旅途的豐盛大餐中加入一道辣鼻的芥末。

板橋先生說:“疑是民間疾苦聲,一枝一葉總關情”。《城南舊事》體現出作者小時候天真善良的童心,也體現了她長大後對人世間疾苦哀樂給予的那份悲憫和真愛。我以後寫作文,也要以一顆真誠的心,善於觀察身邊的人和事,以小見大,寫出真情實感。

其實,讀書和觀景相似,好景人人喜歡,觀之心曠神怡;慘景人人憎懼,觀之憂傷嘆息。《城南舊事》是一箇舊時代的縮影,我覺得讀起來雖然不如幽默驚險的故事那樣暢快淋漓,但更震撼人心,更發人深思,更令人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我漸漸喜歡上了悲劇類的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