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範文(精選26篇)

文學 閱讀(1.32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麼能落下!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範文(精選26篇)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1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受到了深深感觸。的確,這些建議使作為教師的我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年輕教師,的確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製作教具、上課、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穫卻不大。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餘,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於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後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於“抱佛腳”。有時為了一節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和雜誌上搜索著相關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後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了,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書呢?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於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絲毫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天,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後的一些感想,其實它裡面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將享用不盡的財富!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2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趁著青春年少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在走上了三尺講臺之後,由於這職業的原因,我更加喜歡看書、看報,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趁著青春年少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在走上了三尺講臺之後,由於這職業的原因,我更加喜歡看書、看報,並逐漸對教育書刊有所涉獵,其中我最喜歡《國小語文教師》。

一本書刊或雜誌能夠成為讀者的朋友,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國小語文教師》就是我的摯友。我和它的相識其實很平淡無奇,當我初為教師時,為了走好以後事業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準備,其中有一項就是到校圖書室借閱書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資訊、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而這些,我都通過《國小語文教師》獲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說:"一本教育雜誌,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國小語文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資訊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做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國小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同時《國小語文教師》推出的"大語文教育文摘",從大語文的角度,精選報刊精華,為我們及時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資訊,也打開了我們的教育視野。此外,"園丁故事"、"封面人物",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還讓我們瞭解到像於永正、李吉林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

據瞭解,《國小語文教師》已走過20多個風風雨雨,滋潤了無數語文教師的茁壯成長,也為許許多多的青年語文教師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橋樑,是培育教師成長的搖籃。她的.風格十分樸素平實。務實、樸實、平實是其魅力的源泉。樸素、精緻、人文是其獨具的特點。她的園丁故事動人,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緻。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國小語文教改的衝鋒號。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國小語文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國小語文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國小語文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國小語文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到教學的"亮點"……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一直堅信多讀一些好書,一定會有許多意外收穫,在這人生的黃金時間,我想我會一如繼往地多讀好書,在書的海洋中揚帆遠航。同時我想《國小語文教師》也一定將與我攜手同行,共同成長,共創未來!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3

竇教師結合自己成長的經歷,加上自己對“優秀”的理解和思考,她向我們呈現了一些關鍵詞。我把它視為竇教師多年在語文教師這個專業領域總結出的經驗之談。

一、永葆活力:這是一種生活姿態,不因年齡的增長、環境的轉換、地位的升降而改變,最終內化為一種精神氣質。

二、張揚個性:人云亦云,老生常談不談。創意教學,構成風格。三、業精於勤:每一種幸福的背後,都有一個咬緊牙關的靈魂。成長需要機遇,但機遇絕不能依靠等待。於無聲處,與不為人知處,默默努力,靜靜成長,機會總會對你傾心眷顧。

四、讀書養氣:不僅僅靜默涵詠、靜思體悟、更要高聲吟頌、活力噴湧。鍥而不捨,孜孜以求,涵養浩然之氣。

五、合作共進:溝通心靈、理解他人;傾聽意見,分享經驗;心有多寬,路有多遠。

六、內省致遠:以澄澈之心求灑脫之態,與繁瑣事外求自由寧靜。七、海納百川:無論是此刻還是將來,誰走在前面,誰就是我的教師。八、公共情懷:拒絕坐井觀天、目光窄小,關注時事,放眼世界,緊跟時代禮貌的腳步。

九、筆耕不輟:這既是積累經驗的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於閱讀和思考的強勁動力。

一十、關注細節:語文課就是一堆細節。

十一、善待教材:我們無權選擇課本,但我們必須清楚怎樣使用它。十二、尊重寫字:字,人的第二容顏。漢字是尊嚴,書法是國粹。學好漢語,當從寫好第一個漢字開始。

十三、黃金分割:教師要勇敢地拒絕各種“看起來很美”的形式,研究怎樣實現“講”與“不講”的黃金分割。

十四、理性視點:我們應關注的是學生的真實收穫,而非評委們的打分牌。風行的理念,不是唯一的確定標準。風起雲湧之時,要用理性的視點坐看潮起潮落。

十五、把握自己:永遠把自己定位在教育海洋中一枚微不足道的海星,既不妄

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讀過之後我想談些感想。學生,教學的全部意義

一節低年級的課例,教師總叫前面的幾個同學發言,而其他也想得到小紅花的孩子一次次失望。下課後孩子向教師索要教師不給,還說:“你要在課堂舉手發言才能給呢!”這真是夠諷刺的。還有的'教師動不動就在孩子臉上貼上一個小星星,動不動就拍手歡呼:“你真棒!”之類的“鬧”課。我們做教師的必須要注意在表彰一些孩子的時候,要照顧到另外一些孩子的情感。要細心輕放每一個孩子的心。

在課上要學會傾聽,目前一些研究課熱鬧大於寧靜,言說多於傾聽。有一些教師甚至聽不出學生讀錯說錯的資料,這怎能談得上指導學生。所以,學生要學會傾聽,為人師表的教師率先學會傾聽學生的聲音。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4

她,全國勞模;她,全國“三八”紅旗手;她,曾出版多本著作;她,曾當選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她,曾榮獲中國少兒基金會頒發的“熱愛兒童”獎章。她是誰?她就是著名的特級教師——斯霞。

在《國小語文教師》的指引下,我有幸拜讀了她的《我的教學生涯》。讀著讀著,我彷彿看到了她正在教室裡眉飛色舞地講課,彷彿看到了她正在認真地給學生輔導功課,還彷彿看到了她正在耐心地給學生疏導情緒。讀著讀著,我漸漸明白了教育的靈魂和真諦,那就是——愛。如果不是緣於對學生的那份熱愛,有哪位教師能做到70年如一日地研究教法?有哪位教師能做到90高齡了,仍經常從家步行到學校,看看書,看看孩子

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斯霞老師強調:“一切成功的教育都必須基於愛,藉助於愛,歸結於愛。教師要發自內心地關愛學生,賞識學生。”在工作中,她又何嘗不是這樣做的呢?天氣有變,她總能及時地提醒學生增減衣服;大雨過後,門口積水,她總會一趟又一趟地揹著學生進進出出;家長有事,她總是欣然地把學生接回自己家中;學生得獎了、進步了,她總是手舞足蹈,比誰都開心。同樣是國小老師,我問自己:我能做到嗎?答案是:很難!

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斯霞老師還強調:“為人師者,特別是國小教師,被孩子看作是智慧的化身、言行的典範,稍有不慎就會在幼小的心靈裡留下這樣那樣的錯覺。所以,學校無小事,教師無小節。”這是多麼貼切的總結,這是多麼深刻的認識。在工作中,我這樣做了嗎?我又做到了嗎?哦,不,還是有點距離的。

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斯霞老師撥動了我愛的心絃,激起了我對愛的嚮往和追求。我知道,我永遠都站不到斯霞老師的`高度,但我會向斯霞老師看齊,努力修煉,一輩子修煉,做到:對待事業,對待孩子像她那樣滿腔火熱,無怨無悔。不管學生將來是成為小草還是成為參天大樹,都去真誠地關愛,都像“媽媽關愛孩子一樣”的關愛學生。如果學生是小草,就引導他去裝飾大地,如果學生是參天大樹,就培養他成為棟樑之材。

俗話說: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難。同樣的道理,研究教學堅持一天容易,長此以往就難:關愛一個學生容易,關愛全體學生就難;一日關愛學生容易,終生關愛學生就難。我知道,研究教學不能是一時興趣,關愛學生更不可以是心血來潮,而是要滿腔熱情,持之以恆。我將以斯霞老師為燈塔,帶著滿腔的熱忱,駛向成功的彼岸;我將以《我的教學生涯》為鏡子,帶著滿懷的愛意,溫暖孩子的心房。我堅信:生命有了這份愛,有了這份滋養,就會更加快樂地成長。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5

《國小語文教學》雜誌已陪我走過4年教學生涯,四年時間我拜讀了48本《國小語文教學》,每一期的雜誌緊跟時代變革,聚焦教育核心理念,深度剖析教材,呈現各個專家教育教學智慧。

“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內化知識的最好方法是踐行,借鑑書中的理論,結合個人教學實際從以下幾方面突破:

一、教材教法之閱讀教學之優化閱讀教學策略

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是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教師需要選擇有針對性的策略幫助學生開始閱讀、愛上閱讀。

通過引導對比閱讀,提升語用能力。例如:在教學統編本二年級上冊《黃山奇石》時,我帶領學生展個開對比探究閱讀,所選擇的對比文字就是《日月潭》和《葡萄溝》並設計提問,希望可以觸動學生的的對比思維。“這三篇文章都是生針對自然景觀而進行的描寫,但是它們之間存在異同,你能夠發現這些異同嗎?”之後學生便在問題的引導下,分別立足於表現手法以及結構特點等不同的維度展開分析,嘗試發現其中的不同。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評性思維,在想象畫面中感悟體驗,讀出詞語的“新鮮感”,從聯絡實際生活開始,注重閱讀教學中的高階思維。

二、習作教學,讓寫話訓練呈現精彩

提升低年級學生寫話能力,以活動為支架。我們低年級學生天性好動,在設計活動時緊扣生活,從學生的生活中取材。例如我在教學《雷雨》時,拍攝了一些生活中下雨的場景,讓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幅圖或一段視訊來讓學生寫話,學生在表達中,流淌的是充滿童年的語言,提升了學生的語言素養。

巧用文字,讓小練筆落在實處。低年級的`詞語模仿為練筆的主要內容,中年級練筆的著力點在段落訓練上。高年級練筆指向感受語言特點和佈局謀篇。

三、古詩文誦讀重在體驗

古詩文教學在國小階段是重點也是難點,《國小語文教學》中提到古詩文閱讀重在體驗的觀點我很贊同。要豐富讀的形式、重視情境體驗、在生活中運用這三個維度。要做到豐富讀的形式,在朗朗上口中熟讀成誦。注重情境體驗,在情境交融中感知意蘊,

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在活學活用中深化認知。緊扣畫面,洞察古詩美感。“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細讀詩歌就會發現詩人對畫面的描寫與勾勒,鼓勵學生運用思維轉換的方式,藉助景物感知色彩,形成色彩聯動之美。

教育在路上,教育在不斷的實踐中前行,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是值得老師深思與研究突破,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常這樣要求自己:要緊跟時代與社會發展的需求,掌握學生的學齡學段特點,深度解析教材,精準把握教育教學內容,不斷錘鍊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爭取為家長、學校和社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6

莎士比亞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的確如此,如果沒有書,人類將在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裡止步;如果沒有書,人類將永遠在愚昧無知的落後世界中停留;如果沒有書,我們將無從談生活,無從談價值。

在我從事十多年的教師生涯中,對我教育教學有幫助的書籍有不少,《國小語文教師》是其中的一本。《國小語文教師》——一本專業引領的好刊,一本越辦越成熟的期刊。每期有主題,期期有核心,走進它,它總能給你一些啟迪;若能細細品味,更能給人補充血液。讀《國小語文教師》,就猶如與許多專家、優秀的同行娓娓談心。在無聲的環境中,我的`思想在與他們碰撞,心靈在與他們交流,教學水平在交流中提高,工作熱情在交流中高漲。不管教哪個年級,《國小語文教師》都給我出謀獻策。《國小語文教師》讓我如獲至寶,捧著她就捨不得放下,細細品味,慢慢揣摩,其樂無窮。她是我教學生涯中的一盞導航明燈,總在我迷茫、困惑時指點迷津。

讀著讀著,讓我瞭解到“素讀”。原來素讀是一種讀書方法,不追求理解的深刻,只是朗朗誦讀,直到將所讀內容爛熟於心,脫口而出。素讀的特點是:一是所讀書籍必須是經典文集,是足具“種子能量”的文字;二是對誦讀的內容不求深刻理解,但求熟讀成誦;三是不急功近利,但求儲備充裕。素讀形式力求活潑:

1、詩詞或以韻文為主的誦讀內容,可採用集體分組巡迴接力的形式;

2、短語式的三字或四字甚至五字詩還可以藉助節奏和和聲來增添吟誦的樂趣;

3、根據詩的內容,吟誦中增加幾句唱曲,以助吟誦興致。經典誦讀化整為零,各個擊破,日吟月誦,寒暑不變,必有所獲。

讀著讀著,我瞭解了“揉讀”:即揉著讀,讀著揉,讀揉著。用眼、用口、用心去揉搓課文中的經典語言,在揉搓語言中解其要義,得其聲韻,悟其神魂,獲其語感。揉可揉文字靈魂的詞語,可以揉體現文字主旨的語句,當然還要揉涉及文字核心的精彩語段。揉讀的方式也可以變化多樣:引讀、復沓讀、補文讀。揉讀需要翻來覆去,但不是單調重複,需要前句後連,而非面面俱到;需要讀通讀透,而非求深求異。

我不會忘記是《國小語文教師》讓我感受到讀專業書的樂趣和好處,不會忘記是她把我領進了語文教學的另一個天地。這確實是一本對我專業成長有益的書。今後,我依然會與好書為友!因為讀一本好書就象嚴冬裡遇到了炭火,它會以無私的自信,給你燃起澎湃與激情。

讀一本好書就像酷熱的夏天遇到了濃蔭,在你孤芳自賞時,給你浮躁的心靈泛起輕爽的涼風。讀一本好書,就像迷途的航船遇到了航標燈,讓你高揚理想的風帆,駛向人生的旅程!與好書為友,以好書為鑑,未來的日子裡,我會在書香的陪伴下繼續闊步前行。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7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科課堂的主人。學生是班級的主人,他們也應該是班級管理的主人。班主任管理班級時,他們在班級管理中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就像學科教學一樣,班主任不應該成為管理的主力,而應該是班級管理的引導者,監督者。從班級管理的實踐來看,一個幾十人的國小班級,僅靠一個或幾個教師管理是不行的,關鍵是要教育和指導學生學會自己管理,使每個學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物件,又是實施管理的主體,達到“管是為了不管”的目的。

這學期,我就是把班級的工作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培養學生的'自己管理能力,首先就是從培養學生管自己能力開始的。《班主任大全》一書中就指出: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對成人的依賴性很強。由於家長的溺愛,這些“小太陽”們在家庭中失去了培養獨立性的機會,他們更多的依賴成人的幫助和照料。對於學生自己管理能力的培養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第一方面,利用晨會、班會、隊會等,向學生正面宣傳“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讓學生從認識上加深對獨立性的理解。第二方面,在班級中安排“人人崗位責任制”,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崗位,對自己的崗位負責。第三方面,聯絡學生的家長,取得家長的配合,培養學生在家的自己管理。

其次就是培養一支班幹部隊伍。利用管理班級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自己管理能力,班級小幹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認真選拔小幹部,同時要精心培養小幹部。

第一,幫助小幹部樹立威信。

對於學生自己選出來的班幹部,要尊重他們的權利。每天的值日先由衛生委員負責評比,然後,由我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供他們參考。

第二,鼓勵小幹部大膽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

第三,嚴格要求小幹部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範帶頭作用,亦即“以點帶面”。

第四,培養幹部團結協作的精神。

要能夠通過幹部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健全的輿論,帶動整個班級體開展批評與自己批評,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以即“以面帶面”。同時也要注意及時召開班幹部會議,針對他們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教給他們工作方法,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指出他們的優缺點和今後努力工作的方向。

同時,還要求他們注意班幹部成員之間的合作,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盡力在同學之間樹立他們的威信,創造機會,鍛鍊和培養他們的能力。

這樣培養的方法,所有采取的措施,其目的不在於人人都能管人,而在於人人都能管自己,培養學生對自己、班級、家庭的責任意識。

確實,《班主任大全》一書,在班級管理這個方面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讓我對班級管理有了新的認識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8

我讀了《國小語文新課標必讀》,找出了和以往的語文課標的異同,明確瞭解了教學的側重,為自己的教學指明瞭方向。新課程標準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文化空間。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地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積累,培養悟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那麼怎樣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呢?結合我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了以下幾種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做法:

1、走進教材,讓學生直接體驗作品的人文精神。語文課程含有豐富的情感和人文內涵。對人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對學生心靈的震撼是極其深遠的。所以要把學生帶進教材,讓學生在閱讀文字的過程中,直接體驗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用欣賞的目光看待每篇課文。教師應重視用文學性的語言把學生帶進教材,讓學生在聽、說、讀中體會語言文字的美。在教學中通過多種形式的表情朗讀,展現課文描寫的形象,抓住課文中有一定內涵的詞句進行體會,落實語言文的綜合訓練。

2、走出教材,讓學生擴充套件閱讀,多實踐,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從課內來說,每一節語文課留出3到5分鐘給學生擴充套件閱讀和本次課文相關的材料,讓學生有新的體驗,語文素養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升。從課外來說,必須加強課外閱讀和實踐。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有取之不盡的教育資源,有得天獨厚的語文環境。 班委選舉;課前一分鐘演講;評論班級生活;讀書、看報、聽廣播;參加文藝競賽·都會使學生在“語文化”的生活中,體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這就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好方法。

總之,《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給我留下的啟示是深刻的。作為教師,首 先 要 有 深 入 鑽 研 教 材,有 效 拓 展 教 材 的 業 務 能 力,這樣才能 切實將語文課做到提高為學生的語文素養服務,要鼓勵學生樹立大的語文觀語 文的學習要著眼於豐富多彩的生活,讓學生多在語文實踐中去學習 和 感 受 語文。作為一名 教 師,我 覺 得 任 重 道 遠,但 是 我 會 以 自己最大的努力貫徹落實新課標的要求,為自己的課堂永葆蓬勃朝氣而不懈奮鬥!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9

“作文難,提起作文就心煩。”我想這不僅是學生的心聲,也是廣大語文老師的呼聲。帶著困惑,帶著希冀,我拜讀了由張文質、竇桂梅老師主編的《國小語文名師作文課堂實錄》,因個人資質問題,雖然不能說是豁然開朗,但也算是看到了作文教學的曙光吧。

《國小語文名師作文課堂實錄》一書用課堂實錄的形式詳細探究了20個優秀案例,有於永正老師,賈志敏老師等名師的優秀課例。每一節課都獨特創新之處,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教學方法新穎,情感融入了無痕跡,讓我獲益良多。他們精妙的作文教學設計、恰如其分的賞析點撥,讓人不得不慨嘆名師們作文教學水平的高超。他們的設計大膽創新,不走常人之路。很多課例對於我們的日常作文教學,有很好的借鑑作用,值得細細品讀。比如孫雙金老師的“觀察作文就是借用了一塊磚頭,通過讓孩子觀察她的形狀,顏色,輕重,想象他的製作過程,用處,以及醜陋的磚頭有這麼多用處,說明其中蘊含著的人生哲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等哲理。通過物-理-事”由遠到近,由實到虛等方式,在平中見奇,常中見新。

又如張祖慶老師的“亞馬孫河探險記”,這篇以知識為載體的想象作文,張老師共分為五個板塊。第一板塊是創設情境,誘發探險慾望。課前老師佈置學生蒐集有關亞馬孫河的資料,在課堂交流後,教師出示有關亞馬孫河的風光片和電影片的片段剪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險慾望,並讓孩子們調整座位,組成探險小組,商量帶些什麼工具,為探險做好準備。第二板塊是藉助音效,想象探險經歷。在各種音樂及老師的敘述中學生開始了虛擬的探險之旅,交流在探險過程中,你彷彿經歷了什麼。第三版塊就開始動筆記錄,描述探險之旅。在寫之前老師對學生進行習作提示,明確寫作要求。第四版塊交流賞評,學生交流自己的片斷,師生適時點評,並且老師也跟同學們交流自己當堂寫的下水文,讓師生共同來重溫探險時刻。最後就是課後延伸,激勵探險志向。鼓勵大家把自己的文章合起來,出本書,並推薦孩子們課後閱讀有關探險的書。整節課雖沒有什麼雕花之處,但也是平常之中見本領,盡顯名師風範。

竇桂梅老師在書中寫道:“若說贏在奮鬥不息的人生路上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我們這些每天行走與課堂的教師,不也應該‘贏在課堂’?”怎麼贏,才能讓連線我們一生的課堂熠熠生輝呢?竇老師認為,要贏,就贏在一個“熬”字。精彩的課堂和名師深厚的功底都是一點點“熬”出來的,是其智慧努力和精神探索的結晶。而我們這些年輕教師要做的就是分享與體驗名師課堂的精彩中,積攢成長的力量與方法。

今後,我將繼續與書相伴的旅程,努力與經典同行,開啟自己的書香人生……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10

如果沒有兒童就沒有了教育。老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所以說教學的全部意義在於學生。最近我翻閱了竇桂梅老師的《優秀國小語文教師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感想頗多。特別是“學生,教學的全部意義”這一塊內容,我想談一點體會。

一、呵護學生心靈

“日常的教學中,我們有太多太多的沒想到。沒想到一個漫不經心的表揚,會對另一些孩子幼小心靈造成傷害;沒想到一朵獎勵的小紅花,會讓另一些孩子蒙上難以磨滅的陰影;沒想到一次不公正的評比,會讓另一些學生種下刻骨銘心的痛苦。”蹲下身子,讓我們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成為他們心靈的守護者。

二、傾聽學生心聲

現今,雖然傾聽的重要性已經被無數人認證證實。但不可否認在國小教育領域,傾聽仍然是課堂中的薄弱環節,“要學會傾聽”,這句話我們經常會在課堂上對學生說。但是,當我們做老師的一再要求學生學會傾聽的時候,有沒有反問自己是否已養成傾聽的習慣。教師如果不注意傾聽,久而久之,學生的傾聽習慣,就會在老師的不經意的疏忽中,消失殆盡。教師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成了助長學生“自己中心”意識的幫凶。

一位偉人曾說:喜歡傾聽的民族,是一個智慧的民族。套用一句,喜歡傾聽的教師,是一個智慧的教師。要想成為一名與時俱進的智慧型優秀教師。就一定要學會“傾聽”。

三、注重學生收穫

隨著認識的深入,老師們早已拒絕“一言堂”、也不會“談講色變”了,但講與不講的黃金分割點,確實難以把握。當我們無法權衡這“講”與“不講”的重心傾向時,丈量的標準,應該是看學生在怎樣的比重中,有更多地收穫。簡單一句話:課堂的成功與否,評價的最基本的準則,應該看學生收穫與否。

每一位教師還是要結合自身的環境和條件,形成自己適合當地環境、個人存在的特色。” “優秀語文教師,一定要擁有一股自由的情感,一片思想的天空,進行專業探索。其專業不斷提升、不斷前進的過程,一定不是狹隘的'“應試教育高手”的甬道。”漸漸地,時間已將我推進教學的磨合期,有時方向真的很難把握,經驗慢慢成為自己的依靠,但也是我們前進的屏障。但她的許多話剎時為我們開闢了一條陽光燦爛的大道。“我是用語文教人”,普普通通的一句話真正體現了一種大家的風範。沒有匠氣,沒有俗氣,有的只是一種真正的人氣,人文的氣息。讀完整本書,真有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當然書還是要好好讀,累土成丘,積沙成塔,聚腋成裘。雖然不可能成為像她這樣的優秀語文老師,但至少也要做一個合格的,讓孩子喜歡的語文老師。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11

一口氣讀罷竇桂梅老師的《優秀國小語文教師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覺得就像在品味滋補的心靈雞湯,不是在看書,而是竇老師就在我身邊,就在某一個講學的臺上,站在那兒,正慷慨激情地對著臺下的聽眾們滔滔不絕,連水也顧不上喝一口,語言仍然是那樣充滿激情、嚴謹、智慧而不失幽默。

最讓我感動的是竇老師對待生活和教育事業的那顆心,不能用“執著”二字形容,用她自己的話說是一種“熱愛”。是的,因為“熱愛”而願意放棄許多,因為“熱愛”而願意為他付出。

從竇老師在上《曼谷的小象》一課前和學生的互動中可看出,她是熱愛她的事業、熱愛她的學生的,精心的設計的談話不僅拉近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為整節課師生關係的和諧打下伏筆,而且也為理解文中阿玲的“笑眯眯”、“擺擺手”、“搖搖頭”及其襯托出她的助人為樂、不圖回報的品質作了很好的鋪墊,難怪教學的最後學生分不清她是老師還是文中的阿玲了。

再如竇老師的《秋天的回憶》,我曾看過這篇教案,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理解“心苦”和“好好活”。可看了這本書後,我才知道竇老師為這次開場白的設計曾經九易其稿,每一次的修改都充滿著艱辛,每一次的修改都走進了教材,終於竇老師才滿意了,才有我們看到的第10次精彩中的精彩。

是什麼讓竇老師能夠如此執著地去不斷地修改教案,這源於她對教育、對學生的熱愛。是什麼讓這位大家心目中的大師痛定思痛,連一個開場白也要修改9次?是“大師“的稱號嗎?不是,我想應該是“熱愛”吧,如果心中沒有“熱愛”,能修煉到如此境界嗎?

其實,在我看來第一次開場白就已經很不錯了,可竇老師卻認為它會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顯得弱化了,經過竇老師的點撥,回過頭想確實感覺有種“誘敵深入”,“請君入甕”的感覺,再想想自己的`教學,這種錯誤不是經常犯嗎?精心設計的許多環節就是“誘餌”,目的就是為了把學生誘惑進設計好的圈套,讓聽眾覺得好象很完美,其實我們都忽略了課堂的主角——學生。看來要上好一節課確實不容易,必須細緻安排和周密考慮,必須更多的是要考慮學生,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考慮學生的學法,正如竇老師所說“學生是教學的全部意義”。如果所設計的教學環節只是為了教師操作方便或看起來不錯而忽視學生,那這樣的設計不管你付出多少心血也是失敗的。

都說竇桂梅只有一個,是學不來的。但我們可以從她身上學到一些對待學習,對待生活,對待事業的態度以及理念,我們也應該學會“痛而後快地成長”。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12

今年寒假讀了一本好書——管建剛著的《不做教書匠》,頗有些感悟,不吐不快。

在讀完《不做教書匠》之後,驀然發現自己原來是個徹徹底底的教書匠,讓煩惱和急躁佔去太多。同時,也讓我感到熱血澎湃,有一種蠢蠢欲動的感覺。書中說到“教師職業相對穩定,前面沒什麼大誘惑,也沒有什麼大障礙,這種狀況,對人生來說,實在不是件幸運的事。

從精神世界的角度,初看這本書有奴性化的傾向,也一度讓我放下書本,為管先生不值。可不值之餘,在反思其”所謂“敗筆的過程中,結合社會因素,也慢慢體會管先生的良苦用心和一片赤忱。細細研讀,換一種心情,所看到的字裡行間莫不透出作者對教育事業的熱誠和對從事這項光輝事業的驕傲,所看到更多得是作者對年輕的同行的諄諄教導,其關愛之心躍然紙上。慢慢評來,這不過是淺層次的作者和讀者的心靈碰撞。碰撞之餘如果讀者不僅能領悟到管先生對所從事的教育事業的那份堅毅、那份執著、那份胸懷、那份以身相許、至死不悔真情,還能在這份真情的感召下,重組和優化自己的精神世界,才是深層次交流後的收穫。

人生真正的幸福在於內心時常盪漾起一股輕柔充盈的暖流。有了這股暖流,不管是陽光燦爛或是物慾橫流的地方,我們始終能漾起微笑;有了這股暖流,走在任何一個物慾橫流的地方,我們都能不卑不亢,保持內心的祥和與平靜;有了這股暖流,我們邊能抵擋一切寒冷與飢餓,風再大、浪再猛,我們腰不彎,步不亂,目光穿越喧囂與浮躁,清澈依舊。人生真正的幸福不在於你擁有什麼樣的物,而在於你擁有什麼樣的人。一個人擁有再多的物,無非是為了吸引更多人的眼球,從而產生一種所謂的滿足與暢快。但是,擁有眾多的.物並不意味著能擁有眾多真心愛戴你、尊敬你的人。我喜歡這句話,是因為我有時也會像書中所寫的那樣,很多時候,盤旋在我腦海中的是工資、成績等,忙於應付,苦於無趣,讀到這裡,我才知道其實我已經獲得了很多比物更能讓我受人尊敬的東西了。

”當你投入地工作的時候,你就會感受這份工作的意義和樂趣,正像你投入地戀愛時,會覺得戀人是那麼可愛,連那些缺點,也一併為你所疼,為你所愛。“從今以後,每當學生調皮時,退步時,違紀時,我都要告訴自己:對孩子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責備,多一分寬容,少一分苛求。用師愛為他們引路,用師愛在他們的心裡譜寫一曲最美的歌。師愛像春雨,滋潤了孩子的心田;師愛像陽光,溫暖了孩子的心房。我們用心去愛學生,收穫的不僅僅是講臺上那一束束美麗的花,耳旁那一聲聲清脆的”老師,您好“……更多的,是一種為人師的幸福、自豪。

最後,我想用管老師在《不做教書匠》裡的一段話結束。”我們要使教育人生充滿快樂,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樂起來;而要使自己的工作快樂起來,你就一定要投入與付出。“所謂”心動不如行動“,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向著我們心中理想的目標進軍吧。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13

有人說:“一本教育雜誌,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國小語文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對於我們這種“新手上路”很是有用。

做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尤其是剛從學校畢業,對於國小教育沒有切實的實際經驗的新生來說,我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除了從學校有經驗的老師們那裡得到的幫助,其次就是閱讀書籍報刊了,而《國小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同時《國小語文教師》推出的"大語文教育文摘",從大語文的角度,精選報刊精華,為我們及時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資訊,也打開了我們的教育視野。

在我的心目中,《國小語文教師》就是我的良師。我和它的相識源於我實習時候的師傅老師,她訂書了這本書,看得很投入,便推薦給我看。書中的一些新的教育資訊、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對我今後的教學幫助很大。

做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國小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國小語文教師》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還讓我認識和了解到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從他們的教學中學習先進的教育手段,慢慢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

《國小語文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國小語文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國小語文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國小語文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到教學的"亮點。

教師的語言要富有節奏感,教學語言節奏感是指在教學程序中,由教師內心情感而引起口頭語言快慢、強弱、斷續有致的變化,語氣語調的剛柔、抑揚有機的結合。其語速應快慢適中,語調要高低有別,節奏要板眼分明,做到快而清晰,慢而緊湊,高而不躁,低而不咽,疏密相間,張弛適宜。

語文老師關鍵要課堂組織要處理好動靜的關係。這裡說的靜指的是教學活動中相對安靜的聆聽或思索;動指的是教學活動中一種活躍狀態,如熱烈的討論,競賽等。一味地靜會使課堂氣氛沉悶;一味地追求動,往往會造成課堂秩序混亂。沉悶或混亂的課堂都是不美的,只有兩者和諧而有機的統一才能即保持課堂的朝氣,又維持課堂的秩序。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14

我們學校的青藍工程,是一個廣受讚譽的工程,每一位青年教師都有一位德藝雙馨的師傅將你領進教育實踐的大門。我們那個時代沒有這麼幸運,不僅如此,還沒有像網際網路這樣先進的媒體給你提供豐富的教學參考,但幸運的是我找到了一位好師傅,那就是——《國小語文教師》雜誌。我從走上教育工作崗位至今,這位師傅對我一直不離不棄,把我從懵懂輕狂的青年修煉成涵養、成熟的教師。

他一直用優秀和經典引領我在語文教學道路上成長。

現在,只要開啟電腦輸入關鍵字,備課資料會鋪天蓋地,任你挑選,有時連自己都不知道哪是優秀哪是經典,這本雜誌裡的資料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精斟細酌的。年輕時,我喜歡模仿上面的課例上課,後來學會了借鑑與創新相結合,再後來我雖然有了自己的主見但還是少不了時常要去向他請教。

他一直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幫助我識別教育改革的風向標。

通過這位師傅,我很早就結識了小語界的許多名師,當他們的課例在全國推廣,引來無數人觀摩和效仿的時候,我暗自竊喜,這些對我說不是最新鮮的養分了。

我們擔憂生命老去,同樣也擔憂自己職業生命的老去。如果被人稱為“有經驗的老教師”固然是讚美,但是也說明自己的職業生命行將老矣。這麼多年來,我感覺自己還能碰撞一些教育的火花,產生一些教育的智慧和靈光就得益於我總能從這本雜誌裡捕捉到最前沿、最權威的教育改革資訊。

他一直用淡定、儒雅的氣質吸引我,支援我堅持追求自己的教育風格和教育特色。

反思所有的改革歷程,一定有經驗也有教訓。近十年的教育改革同樣如此。當各種教育流派、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充滿眼前的'時候,《國小語文教師》依然保持他的純正、儒雅和淡定,處變不驚,我也是跟他學到了,在“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的迷茫中,怎樣用一雙慧眼把自己的教育之路看清楚。在心平氣和的等待中,我竟然欣喜的發現和印證了自己在教育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實踐是有益的。

江蘇吳江一所國小的校長曾經說過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天,一位老先生蹬著三輪車,給他送來兩大紙箱東西,還給她留下一封信。原來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師馬上要搬到上海他的孩子家去住了,走之前將《國小語文教師》雜誌從創刊號到最近那一期,按出版時間順序依次排列,完完全全、整整齊齊送到校長手裡,他對校長說:這些東西對別人可能是一堆廢紙,但是我卻珍藏了三十多年,我想要給這些“寶貝”找到一個最好的歸宿。他認為校長正是他要找的人。現在這位校長自己也要退休了,他連同後來自己繼續訂閱的雜誌,又贈送給了他最信任的人。

兩年前,一位記者去採訪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賈志敏老師,賈老師開啟書櫃,裡面整整齊齊擺滿了《國小語文教師》雜誌,賈老師對記者說:“從創刊到現在,一期不少,全在這裡”

今天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希望學校把我的這位師傅請進學校,成為我校語文老師們共同的師傅,這位大師雖然血統高貴但是行事作風很低調,全年請他也不到100塊錢。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15

李吉林老師是我國國小語文德高望重的老前輩,是情境教學的奠基人與倡導者。她提出的情境教學具有形真、情切、意遠、理寓其中的特點,巧妙的地把兒童的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收到了令人欣喜的效果。讀了此書,我學到了不少實用的教育教學方法,學到了怎樣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典型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力求教學的最佳效果。

讀了他的《國小語文情境教學》,我首先要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李吉利老師一直行走在語文教學研究的大路上,提出“情境教育”設想,情境教學由語文單科發展為整體的情境教育,從一個班發展向一個年級,從一個學科發展向各個學科,從而在整個國小教育中構建起一個多元的情境教育網路,多年來不辭勞苦在做我們老師思想的點燈人。俗話說:今生遇到一位好老師是一筆最大的財富,我真的感到老師是多麼的重要,老師的“教”決定學生的“學”。

李吉利老師說:“兒童是我的摯愛,是我心靈的寄託。對於神聖的教育,我虔誠相待。”這句話是我們所有老師的心情,是我們共同的想法,李老師走在了時代 的前沿,從“情境教學”→“情境教育”→“情境課程”及正在研究的“情境教育與兒童學習”構建起情境教育的理論框架及操作體系。

《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題,語文教學要達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一直以來,我希望在我的教學上,不拘泥於課堂,不拘泥於教材,做學生思想的點燈人。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李老師提出的“利用角色效應,增強主體意識”的基本模式,師生親和,讓學生成為主角,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參與,為學生提供豐富寬鬆自然的環境,這是情境教育體現兒童的主體性,又深受兒童歡迎的嶄新的重要策略。

我在課堂上也總是希望能創設一定的情趣,以形象、具體的情境來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 心理技能得到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法是好的,但在把握上總是力不從心了,今後我在教學上更要多學習,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開發學生的智力、能力和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景教育值得我們借鑑和深入學習,李老師對兒童的“愛”和“情”更值得我們學習,“情”是教育的“魂”,是情境教育的命脈。一直關注和支援著李吉林教改實驗的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早就用“有情有境導童稚,無怨無悔見精神”來稱譽李吉林。”

李老師認為語文課本是“課本課本,上課之本”,展示給師生的是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美的物,只要老師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學生就會掌握學習方法,學起來勁頭十足,學得卓有成效,這樣的教學才是情趣盎然的教學。同時我也希望我們教師都能懷著一顆愛心、執著心探究教學,讓祖國的花朵競相綻放!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16

4月份從工作室借來了《國小語文名師教學目標落實藝術》一書,這本書彙集在教育改革與實踐中湧現的先進理念、成果和方法,經過專家認真遴選、評點總結而成,代表了目前教育實踐中先進的教育生產力,具有時代前沿性,是廣大一線教師學習、借鑑的好素材,《國小語文名師教學目標落實藝術》讀後感。 書中經典的案例,情境式的敘述,流暢的語言,充滿感情的評述,發人深省的剖析,娓娓道來、深入淺出,讓我更充分地領會了很多先進、有效的教育方法。

《國小語文名師教學目標落實藝術》通過介紹於永正、王鬆舟、趙景瑞等八位名師的課堂教學藝術、經典案例以及教學觀點等等,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個風格迥異、特點鮮明的老師,讀後感《《國小語文名師教學目標落實藝術》讀後感》。如:於永正老師的“藝術人生”,孫雙金老師的情智課堂,王鬆舟老師精緻大氣的詩意課堂……讓我感受到一個個名師的教學風采,讓我領略了名師們的藝術修養。讓我知道了語文課可以上的這麼有魅力。

那麼,他們是如何做到把課上的這麼有魅力的呢?細細思考,不難發現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精心備課。“上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對於這句幾乎人盡皆知的話,有的老師可能要說,我們每天都在備課,那有什麼稀奇的?每個老師上課前都要備課,可是真正能做到“精心”兩字的恐怕就有難度了。何為精心?於永正老師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準確的把握教材內容;對學生的理解和尊重;教師的藝術修養。概括來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正如於老師所說:“拿到課文,首先讀,哪怕是教過好幾遍了。朗讀課文是備課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讀的.同時查字典、詞典,我的一切好的方法幾乎都來自讀。年輕的時候,我備課總是先看‘教參’;現在也看,但是在我思考過之後看。只看教參,沒有自己的思考,我是從來沒上過讓我滿意的課的。”回想自己真是慚愧,備課時不也是讀完一兩遍教材就開始看教參,抄教案,按照教案的設計去上課。很少在看教參之前去自己想想該如何去上這節課,缺乏思考。更何談做到精心?這樣的課怎能讓學生感到興趣呢?於老師說得好,“教學藝術來自執教者對所交內容的準確理解和把握,大到一篇課文的結構,小到一句話、一個詞,都要了然於心,把它弄清楚,弄明白,否則就不能教,也無法教。”這是每位教師應該做到的,也是教學藝術的第一步。

另外,書中的每位教師的藝術修養也是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們在課堂上的收放自如,與他們的藝術修養分不開,與他們淵博的知識分不開。我想作為現在的我來說,那就是要多學習,多讀書,開闊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才能使自己在課堂上做到收放自如!

看完這一本書,思緒久久不能平靜。在我看來,名家彷彿時時刻刻在我身邊,他們的話成了提醒,告誡我不要怎樣,要怎樣。就這樣,我們在一個無聲的世界裡,在從未相逢的情況下,開始了一次又一次促膝長談,如願以償地傾聽名師的教誨,取得智慧的真經。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17

書是知識的海洋。我們要多讀書,並且讀好書。今天我為大家介紹一本好書,名叫《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義大利偉大作家亞米契斯的傑作。它是世界兒童文學一部優秀的小說,以充滿兒童情趣的幽默語言,記錄了孩子們一年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全書故事雖然簡單,但是內容樸實無華,感情真摯熱烈。展現了一幅幅親子之愛、師生之情的動人畫面。

《愛的教育》一書誕生於一八八六年,雖說較早,但也宣揚了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讀主人公安利柯的日記,我們就猶如在愛的海洋裡暢遊。全書把“愛”字發揮的淋漓盡致。這個生生不息的神聖字眼,雖沒有驚天地那樣驚心動魄,卻總讓人怦然心動,甚至淚流滿面。

本書還生動細膩地描寫了一個兒童的內心世界。這本書也寄託了作者的理想,即期望著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友愛。

想必大家都躍躍欲試了,來,快來盡情閱讀吧!

讀完《范仲淹的故事》這篇課文,我的內心顫動起來,久久不能平靜。課文講述了北宋初年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少年時代刻苦學習的事。

范仲淹兩歲喪父,課文有一段寫到真宗皇帝路過應天府,全城都轟動了,人們爭先恐後地跑去看,范仲淹卻閉門不出,仍舊埋頭苦讀。同學特地跑來叫他,他也只平淡地回答了一句:“將來再見也不晚。”我很佩服范仲淹的專注品質。

讀到這裡,我想到以前聽到一些風吹草動就大驚小怪的事情。有一次我在學校上課,老師在上面講著,我在下面聽著。但是突然聽到一聲巨響。我們班裡人都炸了鍋。像熱鍋裡的螞蟻一樣急著出去檢視原因。老師把我們叫回來,我們這才慚愧起來。雖然只是一次小小的風吹草動,我們就很大驚小怪,真是太不應該了。還有《駱駝祥子》是老舍寫的,描述了那個最黑暗,最混亂的舊社會時代。

“駱駝祥子”是主人公的綽號,文章一開頭就寫祥子既是一個年輕又有力氣,不吸菸,不賭博積極向上的青年。老實而又勤快地幹了三年,終於攢夠了錢買了一輛夢寐以求的新車。他的生活本該充滿希望,但是後來弄丟了車,使得他原本充滿幸福生活化為了泡影,在無疑是跟祥子來一次重拳,深深地打擊了他,後來他自甘墮落,混成了一個不好的下場,這一事實,可見當時社會風氣十分惡劣。

我真應該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社會安定,家庭美滿的時代,讀了這一篇文章,我深深地感覺到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當時下層人民的生活艱辛。當時,祥子再買一部新車把自己用命偷來的駱駝買了出去,這說明當時人民的生活艱辛,後來祥子因為生活艱辛而染上了菸酒。這個鮮明的例子讓我們更加憎恨當時的社會,同時,對祥子悲慘遭遇深深表示同情。

這篇文章有力地說明了黑暗地舊社會把善良的人性給摧毀了。同時,也批判了當時社會人民十分愚昧,使我知道:社會的陰暗及人心的險惡到底是什麼樣了。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18

《教師主角與教師發展新探》是一本與未來教師探討關於教師職業的生命價值的著作。葉瀾教授把教師職業存在的狀態分為三種,即以此謀生和養家餬口的生存狀態、體驗人生和品味幸福的享受狀態、服務社會和完善自己的發展狀態。“我是一個怎樣的教師?”多少次我想過這個問題,現實中“生存型”的教師確實不少,他們或將自己的職業視為謀生的手段,或默默犧牲將吃苦視為享受,可是,我也看到了更多“享受型”的教師——“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他們無怨無悔地堅守著自己的信念,滿懷熱情地投入工作,把學生的成長當成自己最大的歡樂。他們默默地奉獻著,也享受著奉獻之後的歡樂。

讀了這本書後,我覺得:“我是一位幸福教師,我也是一個把學生的成長當成自己最大的歡樂”的教師,在體驗人生和品位幸福的享受狀態下,服務著社會,完善著自己的發展狀態。回想自己歡樂地與學生交往,欣慰地享受著自己教育教學中的成功,讓我感受到了作為教師的歡樂。誠然,工作中不會一帆風順,我們更應當調節好自己的情緒,進取地投入工作,這樣,我們才能享受工作給我們帶來的歡樂。

教育是一個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變得更完善的職業,“發展型”教師是我們始終追求的一種境界和目標,教育發展的關鍵又在於教師素質和專業發展水平的提高;所以,教育者自覺完善自己的同時,才能更有利於學生的完善與發展。

首先:教師需樹立人本思想,讓學生獲得人格上的平等。

教師要熱愛本職工作,熱愛自己的學生,我們明白“親其師”方能“信其道”的道理,不要習慣以長者的姿態,居高臨下的'教訓學生,作為教師必須要了解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使學生獲得人格上的平等。

其次:教師需有感情的教育教學,使教育教學充滿活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沒有感情的教育教學是蒼白無力的,學生不是冷冰冰的機器零件,而是成長中的活生生的人,他們的感情純真、熱烈而稚嫩脆弱,需要教師的愛護。教師僅有熱愛學生,才能關心和愛護他們,產生共同的思想感情,這樣,教師才能取信於學生,享有較高的威信,使學生樂意服從自己的指揮,理解自己的感情。用尊重、信任、體貼、關懷去充實,用愛的力量去教育學生才能成效卓著。

再次:教師要不斷地反思,努力成為反思型教師。

但丁說過這樣一句話:人不能像走獸一樣活著,應當追求知識和美德,作為“人”的教師,應懂得珍惜時光,不斷追求新知識、新理念,掌握更多的本領,以更好地教學和指導學生。僅有這樣,我們的教育事業才會真正地、長久地興旺發達。因而在教師德性的養成中,強調的是反思和自己修養,在反思中,找到自己教學中的不足,課後進行補救。這更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幫忙自己更快地成長。

“追承生命的陽光,享受生活的歡樂”,讓我們以此言共勉,在教育事業中奉獻、求真和創新,真正使我們的職業生涯煥發出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19

我一直認為趁著青春年少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在走上了三尺講臺之後,我覺得教師更加應該多看書,接觸的資訊量才大,才不會落後於這個時代。我逐漸對教育書刊有所涉獵,其中我最喜歡《國小語文教師》。一本書刊或雜誌能夠成為讀者的朋友,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我和《國小語文教師》相識其實很平淡無奇。有人說:"一本教育雜誌,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國小語文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資訊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做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國小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同時推出的"大語文教育文摘",從大語文的角度,精選報刊精華,為我們及時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資訊,也打開了我們的教育視野。此外,"園丁故事"、"封面人物",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還讓我們認識和了解到像於永正、李吉林、支玉恆、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

《國小語文教師》風格十分樸素平實。務實、樸實、平實是其魅力的源泉。樸素、精緻、人文是其獨具的特點。她的園丁故事動人,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緻。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國小語文教改的衝鋒號。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國小語文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國小語文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國小語文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到教學的"亮點"……

我想我會一如繼往地多讀好書,在書的海洋中揚帆遠航。同時我想《國小語文教師》也一定會給予我更大的幫助。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20

說起佐藤學,我很早就曾經關注過,但似乎看到他的書的名字是關於學校的挑戰的,似乎一下子就覺得與我的距離很遠很遠,認為作為一個老師,只要關注好自己的課程,自己的教學就足夠了。可當我拿起《教師的挑戰──寧靜的課堂革命》時,之前的感官就似乎大錯特錯了。

佐藤學的書籍,可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譯名,臺灣、香港、大陸在翻譯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差異,但始終有這麼一個關鍵詞是沒有避免的──寧靜。當我將佐藤學的幾本書依次讀完後,我不得不感嘆──學習的革命,只能是靜悄悄的。

對於佐藤學,之前的認知只是一位拿著DV拍了一萬多節課的大學教授而已,也就只是教學的旁觀者,始終感覺著他對我們實際一線課堂的實際似乎隔著什麼。對於這樣的大學教授寫出來的書籍,我往往有拒而遠之的`感覺。但就是“寧靜”二字吸引了我,因為我自己也正在寧靜的進行著我自己的課堂革命。我要從中找尋到我進行課堂革命的理論支撐點與可以借鑑的東西。

或許我的看書與別人不同,很多人喜歡全本全文的閱讀,可我偏喜尋找我感興趣或者我困惑的章節來讀。這一讀,還真的讓我找尋到一些可以讓自己支撐自己進行的課堂革命的源發動力點。

“學習過程中犯錯是學習者的常態”

因為閱讀佐藤學的這本書的時候,恰恰是我做閱讀教室最艱難的時間,我的所有的想法都無法實施,孩子們不斷地犯錯,需要我每天都要將頭一天做過的事情再次做一遍,我甚至悲哀地告訴孩子們:你們比我教過的上一屆學生差別得太遠太遠。我自己也對自己說:下來的這三年我該如何的面對。每當想到這裡,總是覺得自己的運氣實在不好,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問題學生”出現。所以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瞬間就釋然了。是呀,學習過程中犯錯不就是是學習者的常態嗎?哪一個學習者之所以需要學習,不就是因為自己“不斷犯錯”才有必要去學習。犯錯才是學習的源發動力,也是學習的目的。之前我會那麼急躁,原因應該只是看到了後者,只是覺得孩子們應該不要犯錯,不要犯類似的錯誤。反過來想想,不讓孩子們犯錯是不可能的,他們是正在學習的學習者,理應有“犯錯”的權利。也就是這樣,我對於孩子們的犯錯,心態上就平和了很多。如果孩子們犯類似的錯誤,那一定是我的方法與策略有問題,如果我調整一次,不行,是否可以調整第三次、第四次呢?面對正在成長的學習者,這就是我,作為一位成年人的教師所應該秉承的態度──容許犯錯。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21

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樂於保持一顆童心,善於在某種意義上把自己變成一個兒童,這不但是教師最基本的素質之一,而且是教師對學生產生真誠情感的心理基礎——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甚至把童心視為師愛之源。我們應努力使自己與學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諧一致,學會用兒童的眼睛去觀察,用兒童的耳朵去傾聽,用兒童的興趣去探尋,用兒童的情感去熱愛!

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的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為知心朋友。有些在成人看來不可理解的感情,在兒童看來卻是非常自然的。而變“不可理解”為“非常自然”,正是不少優秀教師贏得學生心靈的可貴之處。

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當然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但教師的職業卻要求我們應該保持一點兒童的興趣。“只要人們沒有做到以童年的歡樂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裡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歡欣的激情,只要他沒有沉醉於孩子氣的頑皮活動之中,我們就沒有權利談論什麼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當學生髮現老師帶她們去郊遊並不僅僅是為了學生們的願望,而更多的是出於老師自己的興趣時,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做朋友。在與學生嬉戲遊戲時,老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教師的童心意味著具有兒童般的思維。孩子們總是懷著善良的美好的動機去做事,渴望得到周圍人的讚揚、尋求心理滿足。但是,他們生理心理髮育還不成熟,考慮事情欠周到,常常把好事做成了壞事,這是很自然的。因此,我們把孩子們做的動機好效果壞的蠢事,稱之為“可愛的缺點”。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學會“兒童思維”,教師才能夠發現學生缺點中的可愛之處,甚至是智慧之處。

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有兒童般的純真。童心,表現為純樸、真誠、自然、率直,而這些正是中國小教師應具備的品質。對真善美的執著追求,對假惡醜的毫不妥協,火熱的激情,正直的情懷,永遠是教育者的人格力量!作為社會人,教師也許會有幾幅面孔,但面對學生,教育者只能有唯一的面孔,誠實!須知真誠只能用真誠來喚起,正直只能以正直來鑄造!

童心於教育彌足珍貴!沒有教育者的童心,就沒有完美的教育!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22

一位身殘志堅,不向命運屈服的偉大作家,一本撼人心田,不被流行掩蓋的經典作品——這個暑假我閱讀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下面我就來談一談這本書的理解。

其實,在我還沒有真正開啟這本書之前,我已經無數次的從國小,國中,高中的老師和同學口中知道了史鐵生是一位身殘志堅的人,他雙腿癱瘓,在媽媽和朋友的幫助下樂觀而堅強地繼續自己的生活,心中充滿了豁達與感激。我本想這樣一位偉大的作家,其作品必然也是充滿深刻難懂的哲學理念,但是,閱讀之後我才發現,他的`文章通俗親切,可以把深刻的道理通過有趣生動的語言傳達給讀者,發人深省而又讓人很易接受。下面我就想說一說我看完這本書以後,和以前不一樣的感受。

首先,通過這部書,我對wenhuadagemi之前,之後的那一段時光有了一個更加充分的瞭解,在這本書中,我第一次理解了什麼是“插隊”什麼是“扒火車”,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那個時代所特有的產物,所特有的緊張,混亂的氣息,他們就像放射線一般,從30年前向我射來,告訴我過去的事情,讓我反思到當下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或許這就是書籍與閱讀的力量和魅力吧,它可以帶給我們各種各樣自己不曾親身經歷的感受。其次,這部書還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從前城市裡鄉村裡孩子的生活環境。在“八子”“看電影”兩篇作品之中,史鐵生回顧了自己童年和小夥伴們一起打鬧嬉戲,一起為了手中僅有的兩張電影票而想方設法地擺脫一堆“弟弟”的跟隨,一起去到“岔道口”看電影,一起模仿電影中反特的情節卻最後嚇了爺爺一跳……這些生活場景或許都只能存在在那一帶孩子的心裡,而我真的感到很幸運,能夠從書中感受到那個時候孩子們心中的淳樸,天真,以及他們在沒有過度電氣化的時代裡單純的快樂,還有從兄弟手足之中體會到的溫暖親情。在現在越來越發達的城市之中,我們新一代的青少年整天面對的都是鋼筋水泥架起來的無情的高牆,孤獨,無助,寂寞,傷感一次次沖刷煎熬著我們的內心,就在這一次次的“洗禮”之中,我們變得冷漠,變得複雜,變得沒有人情味,最後變得連道德也沒有了。這真是一種時代的悲哀,可是,那種40,50年代之前的快樂的童年生活,如今肯定難以回來,它們只能存在老人的記憶裡,存在平凡人對生活的記載裡,如果沒有開啟這本書,那段時光就永遠不會出現在我的心中,我的腦海那份愉悅與幸福就永遠不會轟擊我的心靈,永遠不會讓我對現實加以反思。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23

閒暇之餘,我拜讀了教育專著大夏書系<名師課堂>之一《國小語文名師課堂成敗探究》。

這本書在新課程、新理念的背景下,具體展示了名師授課的過程,對新課改形勢下教師的語文教學有示範與指導作用。這本教育專著,旨在宣傳新課程,推廣新課程,幫助廣大中國小教師探究新課程,實踐新課程,進而領會和掌握新課程。從內容上看,它分為四個板塊:一課多例;案例診斷;同課異教之同人異構;同課異教之異人異構。收錄並按一定方式對比呈現了在全國頗具影響的名師們所講授的一節課的主題性精彩課堂實錄;從形式看,它一般包括二個部分:一是失敗案例及反思;二是成功案例及反思;三是對本節課的說課和點評。這樣的內容和形式安排,意在對教師起到名師引路的作用。

讀完這本專著,我感受頗多。首先,我感受到教師課堂角色的轉化。我們過去十分強調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強調教師的傳播知識功能,這原本是不錯的,但是,在名師的課堂中,我感覺到,名師們更強調教師作為教學的設計者、引導者、資訊源、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夥伴以及學生成長進步的發現者的角色。因此,我作為一名正在成長的中青年教師,應當努力適應這種角色的變化,學會與時俱進。

其次,名師在課堂上的表現讓我體會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活到老,學到老”,名師們在三尺講臺上奮鬥了幾十年,有的甚至兩鬢斑白,仍然奮鬥在教學最前沿,不斷探索,努力學習,以求不斷完善與提高,這種終身學習、學無止境的'熱情,讓我深刻地認識到,新課程對我們來說雖然比較新鮮,但只要我們放下架子,反思經驗,從頭學習,老老實實地學,認真虛心地學,就能全面完整地把握新課程,駕馭新課程,《國小語文名師課堂成敗探究》的學習,縮短了我與新課程相知融會的時間與距離。第三,新課程的學習是一個探究的過程。從諸多名師的課堂上,我感覺到新課程實現的方式沒有固定的模式,教無定法,學無定式,它需要我們通過自己的實踐來探索,來把握,名師的課堂藝術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有示範與指導作用,但不應該讓它成為束縛我們思想和手腳的範本,要讓它成為激勵我們思考與探索的思想火花與精神嚮導。

我要感謝《國小語文名師課堂成敗探究》,它指導了我的語文課堂教學,變革了我的教育觀念,提升了我的語文教學水平。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24

讀,我不僅感動,而且深受啟發,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語文教育的意義。正如作者所說:“讓語文教育迴歸家常,如衣、食、住、行之所需—簡單且實用的聽、說、讀、寫。”語文教育生活化,正是本書魅力所在。全書共四輯,內容極為豐富,每輯的名字“行走”“結果”“裁縫”“調味”讀來倍感親切,極富生活化,其實生活中處處可教,語文教育就是生活。

從生活的角度去理解語文教育,我認為非常獨到。正如劉國正先生所說:“語文不能脫離生活,脫離生活就會變成枯糙乏味的和空洞無物的;而語文結合了生活,就有豐富的內容,就注進了充實的活力。”生活處處充滿了語文,本文教育問題的淺見到閱讀策略的觀摩。作文方法的探討,再到目前最受年輕人喜愛的文章題材(簡訊及講稿)舉證、略述,都體現出作者對當時語文教育的關切與反思。

作者對教育問題的見識,體現了她獨有的敏銳的'觀察力。她讓我們瞭解到語文教育不再是一般的知識傳遞,而是學生自己生髮的思想體系構建,體現了作者對教育問題的真知灼見。作者在書中強調,語文教育教學需要師生之間的真誠溝通,關注學生的健康,特別是學生的心靈空間,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一點也體現了作者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本文最大特點是談到閱讀和寫作教學時,結合了很多有價值的名人名篇及學生力作進行分析,如結合蔣勤先生的《孤獨六講》來閱讀一本書的策略,結合國北教大語文和創作系的柯思琪同學的《深情》來談擴寫的技法等等。作者對材料的駕馭非常的熟練,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提出自己對語文教育教學的看法。書中遣詞造句自然不著痕跡,語言精練生動,如行雲流水,富有詩情畫意。《寫給語文老師的書》是以語文教學內容為抓手,緊緊圍繞師生的切身需求,以對照研究的方法,分析具體教學內容的變化及變化的理論依據,並且以例項分析如何更好的設計和實施語文教學活動,更好的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構建自己的語文素養。在豐富的理論導構下,呈現豐富的教例,以此搭建起分享教學經驗,交流教學困惑,鼓舞教學熱情和創作熱情的平臺。

所以,這不僅僅是一本審視語文教學的書,還是一不部關於文學觀、文化觀,生活關並集思想性、學術性、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於一體的優秀作品,對於我及所有語文教學工作者有著密切和深遠的意義和影響。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25

雖然這位大師中的大師——彼得德魯克先生已經離我們遠行了,但他的理念、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將永遠伴隨著我們。今天,當我閱讀這篇《目標管理和自己控制》的時候,再一次被大師的管理思想深深折服。

德魯克認為:“在現代組織中,每個知識工作者都可以成為一名管理者,他可能會被推上負責的崗位,憑藉著自己的地位或知識,為真正改善組織的運作能力並獲得成果做出自己的貢獻。”

德魯克認為,如果一個領域沒有目標,這個領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視;管理者應該通過目標對下級進行管理。與目標管理緊密相關的是績效考核,在某種程度上,績效考核完全可以視為目標管理的.一部分。如果光有目標而沒有每階段的績效考核,那麼這個目標可能永遠不會有實現的一天。要真正實施目標管理,就必須以績效考核為後盾。

通過閱讀這本書之後,我對管理,也有了清晰的概念和認知。尤其是在管理的目的和責任方面。我覺得,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激發人們的動力,使他們有工作激情,讓他們在工作中找到自信,找到自己,讓他們愛上自己的工作,並在工作中發揮出自己的優勢,為組織作出貢獻,這就是管理者對大的目的和責任。

我認為管理者不僅要為自己、為組織負責,更要為我們所處的社會以及我們身邊的社會人負責。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響著身邊的人,作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應該時刻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到外圓內方。

通過我對德魯克有關資料的查詢,深刻的瞭解到德魯克對世界管理學的貢獻。很多資料對德魯克的評價是非常高的,比如說,不錯過德魯克的三大理由:1.他是對全球管理者影響最大的大師;2.他是真正影響世界管理趨勢的大師;3.他是格外值得中國管理者學習的大師。不錯過此書的三大理由:1.這是德魯克管理思想的精華本,讓您在最短時間掌握大師的核心智慧;2.生動的分析與表述方式,讓您掌握大師智慧更加輕鬆;3.大量中國式管理案例,將大師智慧與您的管理實踐更緊密地相結合。

通過德魯克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描述,我覺得現在最重要的還要培養一種好的心理素質,首先,要養成不急不躁的心理,這樣才能考慮長遠利益;其次,要有一顆包容心,這樣才能不至於為了自身利益而不顧全域性利益,有一顆包容心,才能讓他人充分發揮他人的長處,容他人之短處;堅持才是卓越之道。  其實,這本書留給我們待以挖掘的東西還有太多,以上所講的這些不過冰山一角。認真去讀、去身體力行,必定會有收穫。

國小語文學習讀書筆記 篇26

這篇散文的意境很像王維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蓬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空山以如洗的清新,滋潤滌盪了浣衣女、打漁夫世俗的身心,浣衣女的嬉鬧,打漁夫的陶然又賦予寧靜的空山以靈動的生命。人是自然,自然像人,人與自然合二為一,相得益彰、相映生輝。

群峰蜿蜒,薄雲漫遊;百鳥凝聽;無限旖旎的大自然,像純潔爛漫的孩子;天真、淘氣,林野裡酣然遊戲的孩子又多麼像澄澈無暇、春光盪漾的自然!

尤其是,阿桐要邕做他的妻子,邕邕”狠視“並”推開“他,羞澀嗔地拒絕了……天空與飛鳥,綠葉與紅花,陽光與雨露,大地與小草,還有男孩與女孩,自然萬物相依相伴、相親相愛的陰陽和諧,體現了無地宇宙與生俱有的多麼神奇的”心思“啊!

20世紀20年代,西方泛神論哲學及印度泰戈爾思想相繼傳入中國。泛神哲學家產生於歐洲文藝復興後。隨後自然科學的發展,中世紀以來作為人格神的上帝的至高地位自然代替,人們的熱情和關注開始轉向大自然,表現出對自然以及人與自然因因相生關係的膜拜和歌頌。泰戈爾思想主要體現在他的《飛鳥集》、《園丁集》等作品中,其宗旨主要是愛宇宙,愛自然,愛人類,愛祖國,愛和平,並從中完成對自己的實現和與宇宙的相調和。這種思想的淵源是印度佛教,佛教的教義之一就是在悲憫之心下對眾生的普愛和泛愛。

那麼,影響到中國現代文學的創作則是,對自然與宇宙的熱愛和歌頌,對人類與自然、宇宙和平則是,對自然與宇宙的熱愛和歌頌,對人類與自然、宇宙和平共處,和諧統一的宗教般虔誠的羨慕和讚美,成為一個非常時尚的主題,而為眾多的作家們所青睞,比如郭沫若寫了《女神》,比如冰心寫了《春水·繁星》等許地山的這篇,春的林野》也正是這類主題的優秀作品。此外,作為以寫小說和散文為主的'現代文學史上的優秀作家,也許又因為有一個深諳佛經並最後做了和尚的舅舅的關係,許地山早期作品尤其帶有濃厚的佛教色彩。

如果說,郭沫若風格和激情澎湃是青年式的,冰心風格的溫柔蘊藉是母親式的,那麼,《春的林野》這一幅人與自由和諧,閃耀著天堂般聖潔光輝的圖畫,則更多體現的是一種恬淡、平和、靜美的中年心境。它是大磨大難後的大徹大悟;是望後的希望;也是充盈、圓滿、幸福裡漫溢位來的甜蜜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