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隨筆範文

文學 閱讀(2.39W)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麼樣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孩子你慢慢來讀書隨筆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隨筆範文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隨筆範文1

不止一次的品讀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每次翻開這本書時總感覺到裡面每一個字都是那麼的溫柔,充滿著濃濃的母愛,細細品讀彷彿能看到一灣潺潺溪流從一個母親的心裡流出來,情景美如畫卷。習慣於斜躺在床上手捧書本的我總會不自覺的嘴角上揚,為龍應臺的兩個孩子感到幸運,有一位多麼睿智,多麼慈愛的母親。

這本書的封面是:在一片落滿枯黃樹葉的路上,一個孩子正在低著頭,小心翼翼,又仔仔細細,似乎在尋找什麼,又似乎在思考什麼。這個年齡的孩子,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慾望,他們研究著身邊的任何事物,包括他走的路和看見的路邊風景。而在當今這個處處高喊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年代,天下父母都在潛意識裡把自己對生活的期許都強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們更優秀,更強大,更乖巧……卻忘記了,孩子的一切進步都是有時間規律的。更重要的是,忘記了孩子的生命旅途,孩子才是自己的主人。選擇一張這樣的圖片作為封面,我想這應該是在提醒我們應該給孩子們預留一個屬於他們思索的時間和空間吧。

記得第一次讀這本書時,當我僅僅讀完卷首語,我就被那句“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所深深震撼。龍應臺願意用一輩子的時間等一個五歲的孩子紮好一個蝴蝶結。捫心自問,我有她那樣用一生去等的耐心與勇氣嗎?哪怕是用一天的時間去等待孩子做完一道我自認為簡單的數學題?當孩子有興趣和信心做好的事情,如果我們還去中途干擾或自作聰明的指導,會不會阻礙他們對事務的原本認知?打擊他們的自信心?泯滅他們的創造能力呢?一個又一個疑問,讓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我想龍應臺是對的,此時的我們,面對孩子的“執著”,不需要焦躁,不需要催促,更不需要我們畫蛇添足的指導。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只有學會耐心等待,才能讓孩子有自我成長的能力。

書中的每個小故事,看似那麼的平凡,無一例外的沒有跌宕的情節,沒有峰迴路轉的曲折,但卻無一例外的可以震撼讀者的心。當龍應臺接到超市電話,說鄰居家的孩子偷糖果時,現實中的我們能和書上所寫的一樣處理這件事情嗎?能原諒孩子嗎?當日記《一隻老鼠》中的情節在現實中出現時,我們也能和龍應臺一樣在知道孩子的訴求時與孩子平等對話嗎?印象最深的是《觸電的小牛》,現實中的我們也能苦口婆心的對孩子說教嗎?也許更多的是嚴厲的指責,換來的卻是孩子更大的叛逆心理,摧殘了自己,也傷害了孩子。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隨筆範文2

不久之前一個同學給我推薦了一本書叫《孩子,你慢慢來》,十一月份我把這本書看了。這本書是龍應臺寫的,記錄了她的孩子華安從出生到幾歲的故事,這本書是媽媽以一個孩子的視角來寫的。從媽媽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難;難得的是媽媽會蹲下來,保持和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世界——我們是一樣的生命,我們彼此尊重,我們一起成長。就像安安說的,安安快樂,媽媽快樂;媽媽快樂,爸爸快樂——多麼簡單樸素的家庭真理啊。

在一個個百無聊賴的日子反覆讀這冊小書我逐漸意識到,也許不單是龍應臺一人,幾乎所有那些揮斥方遒的文字背後,其底色都是對人世殷切的愛。無論在表面上如何被人認作是桀驁的,是不屈的,他們都樂於退到一個安靜的角落,確認自己和人最親密的關係,描述自己和生命最微妙的溫柔,就像龍應臺陶醉於在書中把自己稱為“媽媽”。

對於童年這個題材很多大家都寫過,但是作為一個成人,以孩子的視角來寫龍應臺卻是第一人,讀這本書我能夠感受到媽媽對於孩子的愛,以及龍應臺作為一個母親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自己的責任。在書的封面有這樣一段話“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花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這是一幅多麼美好的畫面,孩子的思想是這個世界上最純潔最好的事情,他們對於世界的探索總是會讓我們學到很多東西,他們的成長對於我們來說本身就是一份寶貴的財富。

書中有這樣幾段話,第一段是“孩子將我帶回人類的原始起點,在漠漠穹蒼和莽莽大地之間,我正在親身參與那石破天驚的‘創世紀’”;第二段話是“我的母親也曾經坐在草地上遠遠地看著我爬行吧?現在,母親的手背上佈滿了老人斑,那隻曾經牽過我、撫過我頭髮的手。生命的來處和去處,我突然明白了,不透過書本和思考,透過那正在爬的孩子。“;第三段話是”腳踏車經過一片花開滿地的平野。將車往草地上一倒,就坐下來,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樣幼小卻只有一次。“母親與孩子之間永遠都存在著付出的關係,看著孩子一點點長大,在孩子的童年中有母親的陪伴是一個母親最大的快樂,孩子永遠享受這來自母親的愛和呵護。

對於已經長大的我們,正在經歷著成長的我們,我們正在形成著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們現在或許已經學到了很多的大道理和知識,但是我想說的是無論怎樣我們始終不要忘記最重要的一點,常懷一顆赤子之心,有時間回味一下我們曾經美好的童年,那是你會發現一些美好但卻被我們忘記的記憶,重新撿起那些記憶,因為一個人的一生只有那一次,並且那些會是我們這一生最珍貴的東西。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隨筆範文3

女兒下半年讀一年級了,對於幼兒園什麼輔導班都沒有上過的她,進入一年級後,適應環境一下沒反應過來,還要消化課本上的知識,得到的讀書效果不是很理想。為此,老師找我談話不下幾次。我也特別的焦慮,往往在找不同的方法幫助孩子來適應“國小之旅”。偶來一次,讀到這本《孩子,你慢慢來》。對於做媽媽的我來說,文中這段話深深地震撼了我:孩子本來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別送給天下母親做女人的禮物。

在這本書中作者偏重於孩子能否在精神和思想上順其自然的不受傷害不被扭曲的成長,如:安安和彎腿的昂弟在搶一輛小卡車,昂弟搶贏了,把東西緊緊抱在懷裡,死命抵抗敵人的攻擊。媽媽看見安安突然鬆了手,退後一步。

她正要安撫他,卻見這兩歲小娃兒端起兩隻小手臂,做出獵人射擊的姿勢,對準昂弟,口裡發出“碰碰”的`槍聲,然後滿意地說:“死了!”媽媽覺得驚心動魄,只有她知道安安“殺人”的靈感來自哪裡。孩子愛聽故事,媽媽給孩子講過《小紅帽》,他就是模仿故事中獵人的動作,有了“殺人”的動機。

媽媽為了不讓孩子看到某些童話裡的殘酷和暴力,她用心去為兒子選擇,哪些書該讓兩歲的孩子讀?哪些不能讀?她看了《白雪公主》、《阿里巴巴四十大盜》後,就自言自語起來:我怎麼能跟兩歲的孩子講這種故事?在他往後成長的歲月裡,他會見到無數的人間醜惡事,沒有必要從兩歲就開始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仇恨。

人的快樂童年何其短促,何其珍貴!她很謹慎地把這些有殘酷和暴力的書移到書架上最高一格,保證她的兒子即使搬來小椅子也夠不到的地方,把對孩子有益的書放到下一格讓孩子看。從她的言行中,我們能看到,母愛,讓她理性思考。

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總以為孩子還未適應新的讀書環境,讓孩子馬上接受課本上的知識,但事實上呢?我們的孩子並不快樂,他們小小的年紀真的能接受這些知識嗎?孩子宛如植物,生長有個體之別,有時令之分,我們現在做的就是現代版的“拔苗助長”。

曾經我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我這麼迫切想孩子馬上就能適應國小生活,孩子能接受嗎?答案很明顯,我嘗試了那麼多的方法,收到的效果也不是特別理想。我也在反思,我這麼急切弄得孩子非常辛苦,其實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他自然而然的就會接受很多事情,不論是作為家長還是教師,我們都要謹記:教育不是賽跑,人生更不是,請多點耐心,給點時間,等待孩子的成長,教育是慢的藝術,教育孩子,請慢慢來。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隨筆範文4

生活中影響我們最深的往往是些平常事。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決定著我們對一些事的看法,影響著我們做出的決定,近而影響著我們世界觀的形成。我們就在這些平常事中慢慢長大,懂得愛與被愛。

龍應臺的這部生活散文《孩子你慢慢來》講的就是這些平常事,平常事中的母親與我們。

龍應臺是一個幸福的母親,因為作家的工作性質,反而讓她有了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重要的幼年時光,能親眼看到孩子的每一個成長和進步。

她以樸實、細膩、簡潔的文字,還原了孩子成長的一幅幅歲月畫面,幾乎取消了一切可能的抒情、感慨、議論和說教。通過乾淨利落的描述,讓你看到,聽到,觸控到,然後思考。思考的不是如何如何讓孩子成才,不是如何如何使孩子出眾,而是讓人思考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那些不經意間遺失的細節。

孩子本來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別送給天下母親做女人的禮物。因為愛,她並不遺憾為了孩子而佔去她原本計劃好的時間、不在乎歲月侵蝕漸漸變成“黃臉婆”的容顏。她知道:一旦身為母親,“有些經驗,是不可言傳的”。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大人成長的過程。用心的父母,可以從中學會很多東西並獲得快樂。

讀罷《孩子你慢慢來》,我對自己說:我能不能不當孩子的上帝,而做孩子的朋友?能不能做一做孩子忠實的觀眾或者拉拉隊員,虔誠的陪伴孩子成長的每一步?能不能經常給孩子不經思索的熱愛,而不是給予沉重思考後的要求?能不能平等的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長,讓孩子在興趣中快樂成長?能不能尊重孩子合理的心理需求與個性差異,尊重孩子的愛好與選擇,尊重孩子的人格,及時捕捉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予以讚揚,讓孩子在充滿鼓勵的沃土中成長?能不能不要單純讓孩子學外國話,而是讓他學英語的時候,通過閱讀書籍或觀看錄影,觀察美國人和英國人在生活方式上的某些差異?能不能在家中為孩子買一個地球儀,只要在電視上看到某個陌生國家,就耐心地和孩子一起在地球儀上尋找,直至最後成功“發現”為止?能不能經常帶孩子去去植物園、動物園、博物館,讓孩子在植物園、動物園、博物館中認識世界?能不能不把網路當成洪水猛獸,而是經常就某個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和孩子一起上網,查詢相應的資訊和知識?

我們是應該尊重一下孩子,傾聽一下孩子的心聲,還孩子一個自由的童年了,畢竟教育不是賽跑,人生更不是。我們作父母的作老師的應該對孩子多點耐心,給點時間,等待孩子的成長。雖然,打破慣性思維要走的路還很漫長,但“孩子你慢慢來”希望成為我們的口號!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隨筆範文5

首先,看了本書後我意識到到小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並且小孩子思考問題的方式,可能跟我們成年人不太一樣。在教育過程中,為了避免出現尷尬,就不能只從我們的主觀願望出發,應該多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其次,小孩子與生俱來,對外界新奇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就會問一些奇怪或讓你驚奇的問題。比如昨天在做完一篇有關近視眼鏡與老花眼睛的文章後,一個學生跑來問我,為什麼我不用戴近視眼鏡或老花眼鏡呢。但要把這個問題解釋清楚並不簡單,這涉及到許多科學知識,以她現在的年紀也並不能理解。但她已經開始深層次思考問題了,這一點很好,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這種質疑能力。最後,我感悟到老師要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當一個合格的傾聽者,能心平氣和地與學生談話,不新增任何的主觀色彩。雖已認識到這些的重要性,但要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只能慢慢努力,朝這個方向靠近。

讓學生自己獨立嘗試著去完成一件事,這個出發點很好。能很好地鍛鍊學生的能力。事實上,只有學生自己做過或主動嘗試的事情,才能讓他們即喜歡,又印象深刻。往往老師逼著做的事情讓學生很反感,效率也低下。對於一些事情可以讓學生慢慢來。但不可能允許任何事都可以慢慢來。就像學習,尤其到了複習階段,你慢了一步,就與別人有了差距,若你不及時追趕,這個差距只會越來越大。老師也只能幫助他加快速度追趕別人,而不是對他說不要著急,可以慢慢來。就算老師不急,家長也會十分著急,我們的孩子怎麼那麼慢呀,怎麼辦才好。

這是現在制度下的必然,我們也無力改變。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學習忙碌的學習之外,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給學生的童年留下不一樣的色彩。

現在一上國小就開始了正規學校式的教學。跟我小時候相比,現在學生的課業負擔重了許多。雖然年年在喊減負減負。若頭上的考試棒仍在,若要各種各樣的考核。老師不會輕鬆,學生更不會輕鬆。可想而知當現在的學生有多累。我們這裡的學生還算是幸福的,放學後除了完成了適量的家庭作業後,就可以走家穿巷,去其他小朋友家串門,或一起去野外瘋狂。

現在教語文,真為學生感到辛苦,每天要識記那麼多的新字詞。基礎好的還能跟上,基礎稍差點就會掉隊,這樣的要求下,能讓學生慢慢來嗎。在教拼音時,教學時間只有一個多月,由於學生對拼音的接受程度有快慢,並不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讓學生都牢固掌握。在沒有讓學生喘息後,就開始大量的識字,這是在向學生灌輸,而不是讓學生自己主動獲取。我認為只要牢牢讓學生掌握好拼音,再教會學生字典的使用方法。學生自己就有能力獲取、積累識字。我想學生主動去獲取遠比教師灌輸好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