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不會消失的禱告隨筆

文學 閱讀(2.77W)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免我們的債,如同免了人的債。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凶惡。因為國度、權柄、榮耀,算是你的,直到永遠。阿門。”以上是《聖經》新約馬太福音裡關於論禱告的一段話。自從上次從家裡把這本書帶來,並沒有看了多少。當初打算看看《聖經》是和信教沒多大關係的,只是聽說這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便一直想著看看如何,正好媽媽是基督教的信徒,家裡的《聖經》也不止一本。她也經常對我說,讓我多去教會走走,讓我多聽聽教義。記得上次回家她還和我說,信主是如何如何的好,那時我嫌煩,就拿出一些近段時間看的哲學方面書裡的內容和她賣弄,反正她不太懂。在幾句話的`爭論中,媽媽看我“冥古不化”,最後勸說說我小時候是信耶穌的,現在應該多聽聽教會裡的傳道。現在我看見關於禱告的一段話,突然想起媽媽說過的話,突然腦海裡出現一副景象:一個十歲出頭的小男孩跪在床頭,頭下墊著枕頭,他旁邊是一個老太太,也是這般跪著,不過嘴裡細碎地像念著什麼。小男孩也念著什麼,不過他好像沒那麼認真,不時抬頭看一下身旁的老人,然後怕被發現似的再低下頭。

不會消失的禱告隨筆

那樣的景象似乎很清晰,但又有種說不出的模糊。那個老人當時什麼樣子,那個小男孩又長得怎麼樣,那時窗外有沒有狗吠,那燈光究竟有沒有開啟,即使那個小男孩就是我自己,隔了那麼多年又怎麼看得清?這放在內心角落好多年的記憶,被一根細線再次扯出,原本即將消去的重量竟加重了好多。本來的一個片斷緩緩拉出,後面竟接連不斷。我以為自己會忘記的,也確實忘記了大部分,不過,有些東西又怎麼是扔得去的。

那些年,村子裡的公路還沒修,小河裡還有著水,小孩子還懂得在房子外面玩耍,家裡的電視能有十多個頻道就很不錯了。記得那時,我爸媽沒在家,我二叔嬸嬸也不在家,我和堂弟都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的。具體的印象卻是被時間衝去了不少,只記得那時我倆很淘氣,總是有矛盾,給爺爺奶奶填了好多亂。那時奶奶經常對我倆說,再淘力氣就打電話讓你爸媽回來!一開始還有些害怕,怕他們回來收拾自己,但慢慢發現,這不過是奶奶嚇唬我們的,也就不在意了。記得我和堂弟只為了在吃飯時爭一個電視臺就會吵鬧很久,怕爺爺奶奶凶,我倆在他們去端飯時吵得急,然後他們回來後又會暫時休戰。現在想來,那是很有意思的,我仗著自己大了些,便在吃飯時給弟弟威脅的眼神看,而他有時在意,走時乾脆不搭理。遇見菜不夠吃的時候,奶奶會和大多數大人一樣,留給我倆吃,現在想必依舊會如此。這是小事,這是很正常的一種關愛,但透著時間來看,每次想來我都會非常感動。其實又怎麼只會記得這一件事,她對孫子的疼愛很平凡,很普通,但不渺小。

奶奶是信耶穌的,反正從我記事起,印象中每次吃飯她都會禱告。一開始我覺得很好玩,也學著來個幾次,最後以嫌麻煩告終。即便在我跟著奶奶信耶穌的那些時間裡,吃飯時我也是沒有做過幾次禱告的。現在想來,奶奶雖然是一個極其普通的農村婦女,但堅持了幾十年的信仰並不比那些拿著宗教當飯吃的教士們輕多少。

在那些日子裡,在對世界並沒有什麼概念的年紀裡,從奶奶對我說上帝是萬能的,可以滿足我的任何願望起我開始了出生以來的第一次信教。那時,我感覺天就是藍的,雲就是白的,我相信眼前的一切,我有著一點願望。

奶奶就領著我禱告,說這是與神的對話,可以向主提出自己的願望。於是便有了這麼一副景象:一個十歲出頭的小男孩跪在床頭,頭下墊著枕頭,他旁邊是一個老太太,也是這般跪著,不過嘴裡細碎地像念著什麼。小男孩也念著什麼,不過他好像沒那麼認真,不時抬頭看一下身旁的老人,然後怕被發現似的再低下頭。

其實奶奶從一開始就告訴我,禱告並不用出聲,只需在心裡默想就行,神能感受到。可每次她都會說出聲來,一開始我並沒注意,她的聲音很輕。也因此我向她投訴過很多次,說是影響我禱告。有一次我興趣來了,也沒有禱告,只是靠在她身邊,聽她禱告什麼。她先是說了些禱告之前必需要說的前言,然後開始向主懇求,從他的大兒子到三兒子,接著是女兒,家裡的老人,她的孫子們,從身體健康到事業,還有孫子的學習。具體的內容包括順序我現在已不太記得了,但如今想來,彷彿還在耳邊響著,一遍遍,就如一股清流,洗滌著我的心。她並沒有為自己說任何的請求,從那開始,往後我的禱告裡,也會學著為家人祈求,而不是隻懂得訴說那一份自私。

如今,已好長時間沒有見過奶奶了,我也已經完全接受科學文化的教育,即便想著加入基督教也不會發自心裡的認可。想必她仍每天禱告著,為了她的家人。不過現在她的孫子孫女比那時多了,想必得多費些禱告的時間。不過我知道,那禱告是不會消失的,為了她的信仰,更為了她對家人愛的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