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隨筆:秋天的感懷

文學 閱讀(1.97W)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最重要的是是表達出作者的意圖,傳達心情、感悟、觀點...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鬆。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隨筆:秋天的感懷,歡迎大家分享。

隨筆:秋天的感懷

題記:近幾日,因為要準備上課的發言。一直在讀一些女性作家的婚戀小說。再加上作家寫作這些作品時的年紀與今日的我也相仿,在無形中竟產生了很多共鳴。可能有些東西儘管穿越時代,而內裡的滋味卻是相通的。

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都是容易迷亂而困惑的。我時常能感受到自己的無力與無用之感。心是時時被一些東西扎著。每日看似繁忙,又實際無多少意義與收穫。生活中很多可能看似微妙的小事,都能喚起我自身的感懷。我本就是輕易難有自信產生的人。儘管從小我是在父親異常的呵護與鼓勵中長大,可是仍然難逃我底子裡的自卑。尤其在那些自己認為努力為之又深怕失敗的事情那裡,就那麼輕易的被否定,讓我陷入深深的懷疑中,我能做好嗎?我多麼渴望有哪怕一丁點的事情來增強我的自信,可是,就是那一點,也被打碎。

因為早就感知到備受傷害的苦痛,然而也時時怕去傷害他人,因為這無疑於在屠殺他人。每每我經常告訴自己要學會更加沉穩和理性,最好是喜怒不形於色。可是,時時,我是那麼的缺乏忍受力,經常會在喧囂中失態。我早知曉,如果一個人無知,一個人缺乏足夠的自信,最好的不引起麻煩的方式便是沉默。當我這顆害怕傷害他人的心遭遇一個對瑣事都敏感異常的人那裡,換來的只有自己的指責了。人生於世間,總是要必須學會被他人尊敬,被他人喜歡和認可。可是,這點子魅力與好感又從哪裡更好的獲得呢?也許人也是需要慢慢修煉方能成佛嗎?

再過些時日便是家父一週年忌日。也許在這些特殊的日子總會不時喚起更多的傷感與回憶。經常有一種四顧茫然的失落感。一年來,時時會夢見父親又來到了我的身邊,那甜甜的微笑像是仍然縈繞在我身旁。從來都不可能想象到,一個人在青春盛年時,失去雙親後會變得怎樣的孤單與淒冷。我經常在家裡的每一個房間每一個角落去找尋父親的身影,也經常會在冥冥中覺得父親可能是出遠門了。他肯定還會再回來的。只有此時,才真正的理解到,家父一個人在孤獨中依靠自己努力的二十二年裡到底是經受了多少的心靈的苦痛。

人生又有多少值得真正信任與堅信的呢!我在青春裡可能激起的那一點子單純與浪漫早已被殘酷的現實攔腰斬斷。剩餘的'便是對家庭和現實保有的責任。所謂那些女性作家筆下苦苦探尋的真愛,果真能實現嗎?精神與肉體果真能實現靈肉統一嗎?在我看來,在這個時代,性與愛是必須截然分開來看。精神相通可能通往愛情和婚姻。而單純的肉體體驗通往的只有空虛與虛無。可是,以愛情為鋪墊的婚姻就一定能幸福嗎?戀人可以改換,可失去的青春和貞潔能換來嗎?在這個時代,在種種所謂要解放人性,摒除壓抑人性的枷鎖之後,就可以讓人們失去所有的道德的底線,以性苦悶為藉口,製造一次次血肉橫飛的事件嗎?我們精神的慰藉就一定需要性的滿足才能解決嗎?這之後呢,我們果真能享受到心內的快樂與滿足嗎?人們在物質極大滿足的情況下,慾望無限膨脹而精神和價值又益發的迷失。困擾人性的婚戀何止是五四時代的關注點,在新的時代環境下,反思正確的婚姻觀也變得更為有意義。

我和很多同齡的人一樣也面臨生活和愛情的諸多困擾。在疲於奔命中找尋自我。有苦痛,有憂傷,也正如丁玲筆下的莎菲。我和莎菲一樣在尋求人生和生命的出口。我不知道未來是如何,至少在當下還是要為未來好好的努力,在矛盾與痛苦中往前。有時很累,有時很煩,可是路還是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