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關於《道德經》的讀書筆記

文學 閱讀(3.03W)

篇一:道德經讀書筆記

關於《道德經》的讀書筆記

《道德經》學習心得

道是一種哲學,是一種思想境界,它表明了對整個物質世界的看法,即世界是運動變化的,並提出了處理人與自然與社會的關係的準則,對人類社會和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指導作用。可以想象,當這套思想為整個人類所理解和接收後,人類將有著怎樣長且久的發展,社會將是怎樣的一幅和諧局面。

道最令人深思的一個思想便是清靜無為的思想,在這個思想的統籌下,無論是人的自身修養,還是統治者的御民之道,更包括人類與自然的關係都擁有自然無為、遵循天命即自然規律的色彩。現代社會,人類常常做一些逆規律而行的蠢事,只顧眼前不顧長遠,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錯誤一再上演,當我們回頭看看祖宗的思想時,該是怎樣複雜的心情?欽佩?肯定的。還該有無地自容的羞愧吧。我們走了太遠,以至於忘了為什麼要前進;我們走得太匆忙,以至於很多的寶貝都落在身後。不妨試試這樣: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順從規律,看我們通向哪個方向。

現代人如果不是不重視自身的修養便是太急功近利。我們只聽到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呼聲愈來愈響,卻不見汙染少一點,犯罪少一點,戰爭少一點,虛偽少一點。究其根源,人們心中慾望太多,多到人駕馭不了它反被它駕馭。“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防。”慾望太多,人就容易混亂而失去冷靜與智慧。“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忘卻功名利祿,將慾望降到最低,遵從內心意願行事,保持內心純淨和安寧,於是爭端便少了,矛盾便少了,世界和諧,何愁自身修養實現不了。

國家統治者或者領導人也不妨借鑑無為而治。“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不大肆興建面子工程,不要用太多太繁複的法令干預經濟與生活,不要剛頒佈命令未及實施便急著啟用新的命令,不折騰不鬧騰才是順應規律,才是自然的御民安民之道。

當自然已經被我們破壞的千瘡百孔時,我們是該尋找新的與自然相處之道了。土地,與其拿給貪婪的地產商建造惹人紛爭的高樓大廈,不妨用來栽種植物,更或者什麼都不種,留給人們一片綠地。在上面踢兩腳球,打幾個滾,放放風箏,散散步,溜溜狗,無論哪種給人帶去的都是愉悅。樹木,不要動不動就砍伐移栽,長在哪兒都給人一片綠蔭,都能防風擋沙,都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生命。砍伐是在自造棺材自掘墳墓,移栽是在浪費人力破壞美感。讓它們待在它們原來的地方吧,自然把它們安排在那兒,就讓它們站好自己的崗吧。萬物各司其職,人類不與過多幹預,自然便真的自然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便也自然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道為法則,以自然無為為法則,人類才能求得自身以及整個世界的和諧。

學習筆記

體道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是可遵循的抽象的運動法則,但又不是一種恆定不變的抽象運動規律。根據事物的特性來冠以名稱,是事物面貌的反映, 但這種面貌不是一成不變的。沒有名稱是天地形成的本源 ;有名稱是區別萬物的基礎。因此,人類常常假借抽象的無來達到了解萬物的奧妙,通過具象之有來達到認識微妙的道。這兩方面是同時產生的,然而名稱又不同,都可以稱之為玄妙的學說,這種神祕而深邃的理論,是各種學說的基礎。

——“常有,欲以觀其徼”,說明“道”屬於形而上的學問。“有”為原始之“有”,“無”在此基礎上得以認識。萬物之有是新的物質形式之有,要認識這個“有”,得以整體之道為依據。

養身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明白美好是最值得稱道的,這是由於有醜惡的區分和存在;都明瞭善良是最珍貴的,這是由於有邪惡的區分和存在。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低等,這些對立關係正是自然法則的再現,它們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是永恆的真理。因此,聖人為了實現有為的理想,採取無為的方式來看待當前的事業,推行一些道的教育 。萬物生長不會逆向發展,生長過程總是不斷變化的。取得成就的人也總是不會停留在已有的功勞上。只有不甘於已有的功勞,才會有新的成就。

——一陰一陽之謂道,道是對立的運動形式。這裡的“無為”是覺得眼下無為,屬於君子自強不息的心態。只有這樣,才有新的成就。

安民第三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對國家的統治而言,要讓國家安定,就得讓民心純樸,要使民心純樸,就得讓民眾不崇尚才智和地位,才會使民眾不至於形成爭強好勝之心。也不要讓民眾嚮往珍物稀寶,社會上才不會出現偷扒現象。更不要讓民眾產生貪慾之念,才不犯上作亂。因此,聖人治理國家的方針就是:讓國民思想空虛而能填飽肚子,淡化民眾的理想而又能使身體強壯。總之,經常讓民眾保持既無知識又無慾望的狀態,而讓那些真正的聰明人又不敢不替國家效力 ,這樣的話, 國家就一定會治理好。

——從國家的穩定認識,要一切聽從我的意志,才好治理,於是後來就有了法律。可老子將這種認識擴大了,沒有注意領域的區分。

無源第四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乎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是以對立形式產生作用的, 它混沌的充滿天體萬物之中,取之不竭;不去利用,也不會過剩。它深奧莫測,最難領會把握 。然而,它好像是萬物形成的根本所在。它能緩和銳氣,解決紛爭,調和明暗,容納汙垢 。它是最公正的,也是清澈明靜的。它有時好像又有客觀的實在,我不知道她是從何而來,它的形成好像還在“帝”的前面。

——有天體的運動,就有“道”的的存在,現在稱之為環境對區域性事物的影響,老子將環境這種感性認識上升到了形而上的抽象認識,這也是一切科學研究所運用的方法。不過,他對這種認識還比較朦朧。至於“挫其銳,解其紛”,屬於“德”的範疇,屬於運動中的自然調節。

虛用第五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鑰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本無仁慈可言,僅僅是將萬物視為一個受它支配的玩物,不予理睬;具有大智慧的聖人也無仁慈可言,僅僅將如何管理百姓視為第一要務,對人民的痛癢也不聞不問。 天地之間就如同一個容器,裡面越空虛,所盛東西就越不會出來(屈與出相呼應) , 若是經常去搬弄它,即便沒有多少東西,也很容易讓其中東西掉出來。 百姓一旦見多識廣,君主對付的辦法就會越來越少,不如讓百姓安守現狀,君主也安守現狀,就能使國家太平。 ——自然界無所謂感情,你這能順應自然,聖人所操勞的是天下大事,對百姓的個別事務沒有精力去關注,聖人追求的是大仁大義。第二層意思與“烹小鮮”的意思是相同的。這一章實際是告訴人們君主的治國方略,不要顧及小事,不要事事操勞,用一個比喻,形象地表明瞭這個意思。

成象第六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深的神道,它與天地共生存,不存在生死問題,這即是所謂玄妙的陰道執行。這些道學理論是研究天地的根本所在,它綿綿不絕,似有似無。即便得此法之人,用起來還是不能嫻熟 。

——神與道事密切相連,都屬於抽象的運動形式,所謂變化莫測之謂神,表明同屬一種抽象的運動。可見影象對神的描述

韜光第七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所以能永存於世,就在於它不顧及自我的生存。正是由於大智慧的聖人也能做到這一點,對自身顧及得少,反而有利於自己,考慮身心以外事多,反而能使生命達到長久。正因為他們具備無私的品德,所以能在客觀上成就自己。

——天地不能同人類比,就像石頭不能與昆蟲比一樣。其實,人的價值越大,自我圈就越大。正由於他們不注重“小我”,故能成就“大我”。

易性第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最高階的慈善就如同流水一般的境界。流水只一味的滋養萬物,而不會同萬物相抗爭。流水總是處於低窪之處,與眾人積極向上、謀求發展的精神相背逆,自然遭人們的厭惡。水所處地位就如同無為的“道” 相仿。人要找一個優良的環境居住,要善於去研究一些淵深的學術,與人交往要善於講求仁道,當政要善於管理,所做事情要能充分發揮你的能力,辦大事要善於選擇好的時機。但不要與人相爭,才不會有錯。

——眾人追求的是自我小利益,有能力者,不會計較眼前的得失,他們平時善於注重信譽,注重團結他人,不入俗氣,生活中,“讓”的概率是較大的。但他們善於把握最佳的時機來發展事業,該出手時,就出手。一味地強調“不爭”,也是錯誤的。“爭”需要協調,沒有協調的爭,就會國將不國。

運夷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當一旦得到的東西已經很豐富了,就不要貪得無厭,不如停下來,你所佔有的金錢地位多了,別人就會眼紅,終究是不能“長保” 的。人一旦發富發貴,往往會驕傲自大,這樣反給自己栽下禍根。人一旦有所成功,就得知足。懂得功成身退,就把握了自然的法則。 ——平時所說“樹大招風”就是這個道理。這其實是安全與名望的對立性。越有名望,越不自由,因為他的安全係數差。老子強調的是知足,這有一個對自身能力的理智認識問題,超越了能力範圍,才是“盈”,這時,只有“功遂身退”,才是理智的選擇。

能為第十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滌除玄覽,能無疵。愛民治國,能無為。天門開闔,能為雌。明白四達,能無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人類的行為和思想總是承載在一起的(先天的元神和後天的精神相連),二者又可能

篇二:讀書筆記之道德經

感悟《道德經》,修身養性

從國中到現在已經學習過很多老子的文章,但系統完整地閱讀老子的《道德經》,還是在這次暑假。閱讀完後,被其中所蘊含的深厚修築的哲理所折服,不由得感慨:中華民族上下幾千年文明留傳給後人豐富的遺產,但論及能總括中華民族的基本傳統、思想與精神“一言以蔽之”者,勿庸置疑,當數老子的《道德經》。

《道德經》極其精煉,只有八十一章,總字數加起來不過五千。但老子用這極其精煉的五千言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構造出了一個樸素、自然、豁達、飄逸的宇宙觀、人生觀、方法論的巨集大框架。其中所蘊含的哲理可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尚不能一一參透。在這裡只能憑自己理解寫下感受最深的幾點。

體會《道德經》,主要也就是體味老子的“道”,體味老子。

道,這個頗帶東方神祕主義的名詞,在《道德經》一書中頻頻出現。老子對“道”有種種構想,從老子對“道”的種種構想之中,我們完全可以體味到他對“道”的那種近乎虔誠的膜拜和敬畏。因為虔誠的推崇,他賦予了它博大精深的涵義,也使得這個概念成為了他的哲學思想體系的核心。

總的來說,他的“道”主要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的內容:修身養性、立身處世、安邦治國。 先說安邦治國。《道德經》中有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是說聖人沒有固定的想法,以滿足老百姓的想法作為自己的心願。在治國的過程中,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要求治國者的地位雖高而人民負擔不重,遇到災害站在前面帶領人民群眾去救災,所以人民不受其害。《道德經》還說:“故以知治國,國之賊。不以知治國,國之福。”,以自己的知識治理國家,則國家盜賊四起,不以自己的知識,而是按人民的意志治理國家,則國家就幸福昌盛。還有,只有“以正治國”,即以正直不阿的態度治理國家,為政清廉,處事大公無私,執政為民,執政者才能受到人民的擁護,這樣,執政者的江山才穩固。君王順著老子安邦治國的思想而行,則天下太平,國運昌隆。中國歷史上的漢初文景之治,唐朝貞觀之治,就是明證。

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更多的是學習其中的立身處世,修身養性之道。《道德經》中可以提煉出來的立身處世,修身養性之道十分之多。而且其中所載的修道之法,多為老子自身的體驗,文字不多,但方法完整,從確立目標,到調心、調氣,排除干擾,正確把握各種功境,最後完成與道,真理相合,無所不及。普通人順著老子修身養性思想而行,可以正心、正法、正行,成就正果。

《道德經》的第一句,也是被世人提及最多的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告訴我們宇宙和自然的.大道是普遍無限和絕對永恆的,是難以描述的。難以描述是因為我們人類思維、語文是具有極大侷限的,是片面的。由此,不管我們對“道”的認識如何,都是侷限的,還有更高深的“道”是我們未能理解的。所以,不應該停留在原地不思進取,而應該不斷地發展和壯大自己,不斷地加以認識。這也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裡的“用發展的眼光看

問題”相通的。但是這種發展應該是建立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的,因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即宇宙和自然的規律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要遵守的。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推崇也是老子一切哲學思想的最本源。

老子還給我們提供了修身的準則,或者說榜樣。“上善若水”——他說天地間至高至極的善可以用水來形容。因為“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具有滋潤萬物的本性,卻與萬物毫無利害衝突;水具有寬廣的胸懷,毫無所求,甘居眾人厭惡的卑下,汙濁之地,所以它可以算是至高的“善”了。“居善地,心善淵,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老子通過這個句子詳細地指出了人應該效法水怎樣的德行,首先要效法水的不居高的精神,要時刻讓自己保持謙虛卑下的態度。有了功勳卻不佔據,不與人爭,不自以為是,不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其次應效仿水的沉靜沒有物慾。人類應該恢復自己心靈的透徹明淨,拋棄眾多物價的束縛。並不是說一點物慾都沒有,但是要限制自己,不貪圖,不強求。身處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的我們,更應該以此為標準,審視自己的心靈。除此,還應效法水的仁愛之情,帶著一顆不求回報的心真誠地幫助別人、關心別人。還要效仿水的誠信,水的平正,水的能屈能伸,水的善於把握時機。

在第四十六章裡,老子提出“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世上的很多事並不是絕對的。許多看上去很好的事往往會變成壞事的開端,而不好的事在一定的條件下也會變成好事。所以如老子一樣的智者說,禍和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常常發生在那些得意的事情之中,這是由於人們只看到利益的一面而看不到禍害的一面,只知道生存的快樂,所以人即使生活在安樂的環境中,也應居安思危,因為災禍隨時可能降臨。同樣,面對不愉快、災難也不必絕望,因為災禍背後常倚伏著幸福。但福禍誰都不能說得很準確,所以到最後還不如和諧地去面對一切,透過長遠時空、利弊並重地思考問題,這樣自然就產生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這種平常心會帶給我們和諧以及待人的寬容心。

除開這幾點,《道德經》中還蘊含了許多的生活哲理。儘管道家思想在幾千年來不斷豐富與發展,但老子的修身養性學說及其境界一直高山仰止,不可動搖。《道德經》的內容不僅是人類修道的最好典範,而且是人類由平庸、卑微走向偉大、神聖的科學方法之一;是智慧之源,是安身立命、立身處世、安邦治國思想的源泉和基礎。弘揚它,不僅對修身養性,而且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在科學地審視宇宙、社會歷史、自然萬物的前提下重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理想,將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篇三:《道德經》 讀書筆記

《道德經》 讀書筆記

3月份,在人力中心的推薦下,我重新學習了《道德經》這本書,通過學習使我對本書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道德經》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中華民族歷來提倡“百行德為先”,崇尚“身正為師,德高為範”。在科技和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只有認真領悟《道德經》的內涵,才能使我們致虛守靜、淨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職,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工作團結,有利於家庭和睦!

《道德經》第十六章說:“致虛極,守靜篤。”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靜心,才能不受名利得失所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道德經》第十三章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我們可以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為吾有身”,“為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由此,淨心者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淨心是保持清醒認識的源泉。

《道德經》第七章說:“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

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道德經》第三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為,而是要求我們在生活、工作中不妄為。只有不妄為,才能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為。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得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我們還要把“無為”思想用在待人處世上的生活中和工作中,對人寬容,這樣才能保證團隊的和諧穩定。

總的來說,通過對《道德經》的重新學習,讓我明白生活、工作中的為人處世之道,萬事以德為先,用清靜思想對待人和事,永懷感恩之心、責任之心和理想之心,使內心愉悅、快樂工作。

篇四:道德經讀書筆記

道家思想與辯證唯物主義

——《道德經》讀書筆記

《道德經》九九八十一章,從”道可道,非常道”開始,至”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為止,其中除了極個別的章節中沒有出現”道”這個字眼之外,幾乎所有篇目都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了”道”。可見”道”的概念在道家哲學中的核心地位。而這個最核心的概念就包含了相當豐富的唯物主義思想。

道家哲學典籍中”道”這個概念包含的意思,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宇宙。即指天地萬物的總和或宇宙的本原。二是規律。即大自然、人類社會及思維執行的必然性。三是方法。即完成某件事情比如治理一個國家或教化一國人民的方法。這三層意思中無不包含著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道家諸子莫不承認宇宙萬物的客觀存在性,並認識到所有的客觀存在的運動都是有規律可循的。

道家崇尚“無為之治”。道家先哲們認為一國之君應當遵循萬物執行的規律,即道,並按照道的要求去治理國家;千萬不能妄動,不能逆道而行;這樣才能政治穩固,人民安康。道家提倡“清心寡慾”。個人修身養性也必須遵循自然規律,以道養生則可以長生。 “無為”不是讓你什麼事都不作,而是勸誡人們不要違背規律胡作非為;“清心寡慾”乃是讓人們不要好高騖遠,去追求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否則只能是白白地耗費並摧殘了生命。換用今天的話來說,不就是“按客觀規律辦事”和“一切從實際出發”麼?

《道德經》第一章的結句:“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家常常與“玄學”並提。清華的一門公共課的名字就是《道家與玄學》。很多時候,道給人的感覺就是“玄”。

什麼是玄呢?玄就是變化。因為變化,所以玄妙、深奧。老子對宇宙的解釋是,宇宙最初是虛空的,即“無”;道的力量使得宇宙逐漸形成,但混沌一片,即所謂“道生一”;然後混沌之氣逐漸化解為陰陽二氣,此二氣又互動對流運動逐漸滋生很多存在物,即“一生二,二生三”,再到後來,各種存在組合而成天地萬物,即“三生萬物”。總括起來一句話:“無中生有”。怎麼一個無中生有呢?那是通過種種複雜的運動、變化才得以形成的。運動的觀念始終是道家哲學一個永恆的話題,貫穿於其所有的理論當中。

《道德經》第二章:”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老子很早就深刻地認識到所有事物都有自己的對立面,而且事物的對立面之間總是相輔相成或相反相成的。這不是矛盾論的原型嗎?這是相當難得的。

如果你想得到一件東西,這件東西很多人都想得到,怎麼才能使它最終落在你的手裡呢?智者的選擇是“不爭”。因為不爭,所以別人不會把你當作競爭對手,不會打你壓你。這時候,你反而最有機會得到你想得到的東西。你想名垂千古嗎?智者的回答是不想。如果一個人並不在乎名利,只是專心做他該做的一些時事,他反而能做的相當出色,自然而然地得到別人的尊敬甚至流芳百世。柔可以克剛,不爭者得。道家思想中蘊藏著深刻的辨證思維,如果你不懂得用辯證的思維去考慮,你是很難理解道家思想的。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老子》第五十六章

不露鋒芒,消解紛擾,含斂光芒,混同塵世,這就是玄妙齊同的境界。這樣就不分親,不分疏,不分利,不分害,不分貴,不分賤。所以為天下人所尊貴。

“玄同”類似於“混沌”。那麼“玄同”的人生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狀態呢?老子作了解釋: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而同其塵。不要鋒芒畢露,不參與紛紛擾擾的名利之爭,收斂光耀,混跡江湖。用《傷仲永》的話說,就是“泯然眾人矣”。老子認為,唯有平凡,方可永恆。唯有混沌,方能清醒。這大概是儒道兩家人生觀的分歧所在了。兩家都追求永恆,然而方式迥異。儒家鼓勵人們建功立業,成就輝煌事業,受萬民讚歎、萬世景仰;而道家勸導人們不刻意進取,順其自然,過平淡瀟灑人生,亦受千里仰慕,千古流芳。

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人在年青力壯、一帆風順,感覺自己很有能力的時候,常常會以諸多的君王、儒將、大英雄大豪傑為偶像;但一旦年老體衰或者遭遇打擊,感覺自己比較無能的時候,心中的偶像就容易換成隱士、詩人,諸如陶淵明、蘇東坡等。

前者固然是金光燦爛,炫人眼目,相當迷人;然而後者也煥發著圓潤柔和的光彩,更加恆久地吸引著無數優秀的靈魂。岳飛的“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偶爾也會被某人激昂慷慨地吟誦,但更多時候,人們沉醉其中的卻是陶淵明的“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或者“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蘇軾詩文垂千古。然而最打動人心的,卻不是他早期在朝為政、完全一個激進儒生時期寫下的那些東西,那些東西甚至已經快被遺忘了;恰恰是在蘇軾歷經坎坷,心境逐漸變得蒼涼,道家的思想成為他的依託時寫下的那些篇目。無論是”老夫聊發少年狂”,還是赤壁懷古、前後赤壁賦,以及“一蓑煙雨任平生”、“小舟從此逝,江海渡餘生”,或者“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等等等等,何其豁達,何其樂天!然而所有這些,正是道家的“出世”的思想,是老子“玄同”人生觀的一個折射。

現在的人們一是太過在乎眼前的利益得失,二則是太過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地位和看法。也難怪啊,畢竟都是肉身凡胎的,誰都無法擺脫核拒絕眼前利益的拉扯與誘惑;誰也無法不在意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印象和價值。當然,相信老子(《道德經》第七章)這裡的“其不自生”、“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指的並非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類的高尚境界,而應說的是一種做人的胸襟,即不要太過在乎自己的存在現實,凡事不要太過考慮眼前的得失,而要將自己的“長久”,建立在一種看似“與世不爭”的人生境界上。倒不是要道德高尚到怎樣的境界,只是太過刻意的追逐核尋求,往往會引起當事人的內心裡面產生不該有的虛心和雜念,如此一來,私心變成利慾,行為舉動就會產生不應有的誇張核變形,心態也隨之變得不再能夠自制,過度的私心,將形成原本連自己也不想有的狹隘與冷漠了。

大凡有作為的人要做的事情,往往在成功之前,並不會為普通人所理解與接受。而做事業的人,其經歷的時間又不會是一個簡短的過程所能企及的。在這個階段當中,這個做事業的人會遇到常人所無法領略無法想象的困頓和艱難、孤獨與寂寞。如果不能如老子所述的“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能克服時時刻刻圍繞在自己身邊核靈魂深處的孤獨,便無法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或者說夢想。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常常不是你死便是我活。“泯然眾人”常常意味著失敗。尤其是對我們這些有機會接觸大學教育的人而言。讓我們立即擯棄進取、忘卻功名的確很難,但是,當我們建功立業的理想遭遇挫折的時候,當我們暫時看不到希望的時候,不要就沮喪絕望、對人生失去信心。想想老子的“玄同”人生觀,也許會獲得幾分安慰,心情也許會開朗一點。 道法自然,道亙古不變,看的就是不同人不同心境的理解。讀此罷,書受益良多,無以為饋,願共享此書之精華。

篇五:《道德經》 讀書筆記

《道德經》,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傳為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的反對,和傳統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由“道”、“德”兩部分的論述組成的。

我理解的,道德經的“道”並不只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更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法;“德”也不只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二者相輔相成,若能合二為一,則能“修道”成功。

《道德經》“德”的部分,我覺得,並不是僅僅理解為為人處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國的方法……其實,這也是老子在教給人的修道的方法。德是道的基礎,道是德的昇華。如果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安邦治國,很可能都失敗,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即是“德”關於仁義、禮信的論述。

現代社會,人們往往會舍德而求道,不亦捨近求遠嗎?不修德,又怎麼會得“道”呢?讀過《道德經》,我又查閱了資料,發現,《道德經》又有一說法為《德道經》 ,即德在先,道在後。我想,這也符合老子淳德歸道、全德複道的本意 。“德道”除了有道德的內涵,更寓意明德歸道、以德養道的深刻意境。

僅是淺略的閱讀兩遍《道德經》,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窺得其道,甚至不得皮毛。如同林語堂曾講過的——“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七年級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希望自己能夠堅持學習《道德經》,修德明道。